顽主1988

HD

主演:张国立,葛优,梁天,潘虹,马晓晴,孙凤英,李耕,董钰刚,颜彼得,侯耀华,莫岐,常蓝天,李丽娜,李滨,王哲元,米丽新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1988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顽主1988 剧照 NO.1顽主1988 剧照 NO.2顽主1988 剧照 NO.3顽主1988 剧照 NO.4顽主1988 剧照 NO.5顽主1988 剧照 NO.6顽主1988 剧照 NO.13顽主1988 剧照 NO.14顽主1988 剧照 NO.15顽主1988 剧照 NO.16顽主1988 剧照 NO.17顽主1988 剧照 NO.18顽主1988 剧照 NO.19顽主1988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顽主1988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于观(张国立饰)、杨重(葛优饰)和马青(梁天饰)三人在北京开了一家“替人排优、替人解难、替人受过”的三T公司,专门替人解难、解闷、受过。他们碰到了形形色色的怪人和怪事,啼笑皆非,但都给应付了过去,公司业务兴隆,生意火爆。  一个要与女友分手又怕看女友掉泪的人找于观求助,于观受托约见刘美萍(马晓晴饰),十分含蓄地讲出问题并不断责备自己,泪流满面的刘美萍破涕为笑。后来,法院送来传票,勒令三T公司停业整顿,他们三人掏尽了所有的钱打发上门讨饭的顾客亲属,突然,马青说想要打人。大街上,他们肆意冲撞地些郁郁寡欢的中年人,可这些人只顾赶路,毫无反应。南方有乔木返朴今天又在撩系统第二季一起来看流星雨动画版十全八美惊悚诡计卯足劲头弄春潮——2023河南春节晚会星界的战旗爱情人偶天堂陌影满仓进城门徒2016千金我当腻了,现在只想好好打工欧洲假期忍无可忍2015马鸣风萧萧战士爱上罗姗种地吧舞魅天下 第十二季喜剧泰斗大乱斗甜丝丝被渣后年下大佬把我宠上天犯罪现场调查:维加斯第二季长路漫漫2017舞蹈娃娃赌侠1999国语版超强台风2008随性所欲第四季1983高蒂2019龙息少年爱与慈悲溢彩流光不说话的爱天策王够黑了吗?小村2005寻求庇护剧场版 秘密×战士 幻影甜心! ~拍成电影了~感动她77次(国语版)流水无尽宿醉

 长篇影评

 1 ) 顽主:论爱情的重要性

马晓晴,在电影《顽主》里,绝对是人见人爱的姑娘。

那萌,那洒,那小情绪,那小伤心,那小手绢,敢视而不见的,能不动心的,就两个。

一个是于观他爹,享受离休待遇的老革命。

另一个是赵老师,年轻时受过苦,现在专门给年轻人做思想工作的正能量大叔。

他们俩,只会说教,不会睡觉。

一个是,没魅力没能力,不自己一个人睡,已经睡不着了。

另一个是,有文化有地位,总想安全第一,做梦都想睡个免费到家的小粉红。

本质上,都是爱情无能者。

他们俩的虚伪,衬托了年轻人的真诚。

他们俩的虚张声势,证明了年轻无极限的真相。

他们俩被嘲笑的根子,都是怂。

面对,激流勇进的人生大道,他们都怂了,都想躲在体制内,指手画脚,假装有爱。

父亲,假装爱自己的孩子,却不知道孩子到底想要什么?

导师,假装爱年轻人,却只想占年轻人的便宜。

他们很可笑,

但,他们的杀伤力,可真不小。

电影里,三替公司,替您排忧、替您解难、替您受过,这么好的业务,就是被“他们”的传统观念势力关掉了。

现实中,

你碰到赵老师,可以打丫挺的,或者,躲他远点儿。

但如果,你爹,跟于观他爹一样呢?

不理解你,不支持你,不替你扛事儿。

你最佳的应对,是去谈一场恋爱,以灵魂见肉体的恋爱,

爱上你的人,

一定是你的三替。

你能睡上的人,

你就是她的三替。

爱情的重要性,在于,它把人生目标简化了,

Just one Kiss,Only need Durex,She is right.

赶紧拿起手机吧,少年。

盘她。

备注:

《顽主》The Troubleshooters (1988)葛优、张国立、梁天、马晓晴

 2 ) 夕阳下的顽主

看了很多次的片子,但前天这一次再看完,我是彻底的被这个片子征服了。看完了之后又在大脑中自己重演了了很多个细节来回味,自我陶醉了很久也没缓过神来。也许只有真正触动人的电影才有这样的魅力。 如果真的只是调侃我还真的不会这样的如痴如醉,幸好它不止如此…… 我们都习惯了道貌岸然,当大学德育教授对这三个所谓“麻木不仁”的哥们一番慷慨激昂,说:“你们为什么不痛苦?你们应该痛苦!”而这三哥们却用无所谓的态度反驳说:“我要告诉你我们不痛苦呢!”什么才叫正道?什么才是对?什么才是错的?多少年来被教育的我们,好吧,衣装正襟,谈吐文雅,顺便最好再带上一副眼镜。 难以相信,这部八八年的片子将假大空全部抛开,结结实实的调侃了一把,调侃过后又让人五味杂陈,我的伤感来源于那种主角们随性的态度又伴着的失落感,来源于于观的那句:“我不就是庸俗了点嘛。”来源于那夕阳,来源于电影中那夹杂在侃中的又忽然很正经的点点滴滴。 还有马晓晴,她在这片子里真的很可爱,不对,是非常的可爱,可爱到我也有些爱上她了!还有王迪的那首“我是顽主”,“二十七八岁时想要娶个老婆”,但“后来才知道爱情这事儿烦恼许多”,第一次是听“无聊军队”脑浊唱的,其实这个片子中才是原唱,这首歌曲简直是锦上添花,赋予这个片子更多的摇滚气质。还有片子对那个新事物频频问世的八十年代生动的总结,简直是喜欢怀旧的观众的必看之作啊。还要最后说一句,电影比起王朔的原著,显然要厚重的多,光是那场光怪陆离的时装表演,就将本片的整体意境全面提升了。 这个片子非常适合反复的观看,里面的每一句台词都精彩非常,那种京味的侃,实在是爽在心头。如以下这句: “哥们,今儿晚上节目怎么样?” “这个不能说,您可以自己去看,不过可以透露一点,节目相当粗俗!” “是吗?哎呦!太好了,哥们儿就喜欢俗的!”

 3 ) 见证八十年代社会变迁

可以说,这是一部“无解”的电影,于观与女友小鲁的关系能否失而复得,与父亲能否达成真正的相互理解,被人抛弃的刘美萍后续如何,万人大餐厅最后是否建成,公司改名后能不能重振,影片里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事件都缺少或完满或遗憾的结束语。甚至当于观三人面对赵老师的主观判断时,他们都没法做出一个有力的回击,只能一再重申他们不痛苦,看起来有声,其实是无言以对。
       电影结尾,公司门前长长的等着领钱吃饭的队伍像是一串看不到尽头的省略号,电影作为时代的旁观者,更加不会给出某个答案来安慰观者。全片除了3T公司这个最大的隐喻之外,用来展现时代大融合的还有颁奖晚会中的那场时装表演。虽然局限于当年的拍摄条件和水平,但这场戏还是被导演和整个剧组营造得美轮美奂,一开始京剧人物出场,跟着时装模特的步伐走出来的是封建制度下的地主和农民,随后是五四运动散发传单的爱国进步学生,穿插在时装表演进程中,接二连三的出现了红军、国民党、红卫兵,然后完全进入现代社会,有健美女郎、跳着当时流行舞步的年轻人还有交警等等。中国漫长的历史被缩略在短短的几分钟里,并且由一台时装秀贯穿始终。用仰拍或平视的中全景镜头表述了中国每个时代各个阶层之间的关系,各个景别的镜头交替剪辑,简明扼要地抓住了整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脉络。最后从古至今所有人包括时装模特在内全都在场上跳起了Disco,中国社会一步步走来到今天,已逐渐变得更开放,更加多元化,各种人、各种文化、不同的价值观已在当下不断产生冲突又交织融合在一起。
      影片可圈可点的地方还很多,这部看似喜剧,细读像悲剧,但又不悲观的电影,以独特的方式见证了八十年代的中国,和八十年代下中国人的生活状态,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
      虽然局限于当时的条件和水平,在今天看来这部作品的录音和剪辑还有很多缺点,演员的表演和后期配音也没能完全摆脱矫揉造作的缺点,还有片中于观的女友小鲁这个人物性格并不如其他几位鲜明,她的存在仿佛只是在给于观这个角色提出问题,其它再没什么太大作用了。描述于观小鲁两人微妙关系的手法也过于生硬。但总体瑕不掩瑜,这是一部值得观众深思的作品,并在电影语言的创作上做出了不可忽视的探索。

 4 ) 重温《顽主》

重温了电影《顽主》,感觉这真是一部不错的片子。最开始当然看的是小说,吸引我的是作者王朔那种京味儿的侃爷腔调,小说中人物那种极为真实的对白内容和语气让人感觉很舒服,不像很多作品中,人物说话都跟念稿子似的,特假。后来,忘了什么时候,看了电影《顽主》,当时的感觉记不清了,只记得对小说原著的还原度很高。这次重看,发现王朔也是编剧,怪不得。

重温之下,几点感受:

第一,片中充满了80年代末特有的那种迷茫劲儿。那时候我还不太懂事,但是那个时代的作品还是能够唤起我的共鸣。那个时候,很多现在看来已经习以为常的事情还挺新鲜的;作家、文人还挺吃香的,一说写小说感觉特神圣;人也纯朴,连流氓都比现在好多文化人厚道。特别是,时代在转型,改革在摸索,各种思想在冲击着人们的心灵,那个时候的人们普遍都感到非常茫然和困惑。

第二,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下,年轻人开始拒绝理想、蔑视崇高,没有了追求——或者说没有了他们父母认可的追求,事实上他们追求的是自然、随意的状态,就像片中的于观、杨重和马青。他们应该可以被称作中国的“垮掉的一代”吧。实际上,这样更接近于人的本质。那些口口声声高尚、追求的人又是怎样的呢?就像片中的赵尧舜,嘴上仁义道德,心中男盗女娼,无非伪君子一个。

第三,影片与小说的两处不同。

一处是为宝康搞的那场文学颁奖会,之前进行服装表演,场上牛鬼蛇神、群魔乱舞。小说久已没看,记不大清了,但我印象中作者对这段是一笔带过的,可在电影中却成了重头戏,这应该是利用了两种艺术形式的不同,毕竟有些用文字不好表现的东西通过视觉则可以直观呈现。这段戏想表达的意思应该跟全片相同,就是展示时代背景下的矛盾和混乱,至于思索,还是见仁见智吧。

另一处是结尾处街道党委宣布对于3T公司处分决定的那场戏。小说中应该是没有的。加上了这么一段充满了黑色幽默的戏码,更增添了全片的荒诞气氛。

 5 ) 3T公司:25年梦碎

(本文初发布于 VICE中国,2013年12月30日)

冯小刚新片《私人订制》里,众人带着想 “跟俗一刀两断” 的大导演李成儒来到民工窝棚。李成儒对这个地方很满意。

杨重上前:“您要中意,这可得花不少钱。”

李成儒轻描淡写:“千万别提钱,提钱就俗了。这件事没预算,上不封顶,你们就办吧。”

杨重大喜,叫马青招呼民工立刻搬家。

这是个不起眼的时刻,却标志了 “3T公司” 的最终堕落。这个来源于王朔之笔,写在中国电影史上的传奇经济体,终于从浑身是胆、不破不立的新鲜团队,变成了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假装彬彬有礼、笑里藏刀、傻客户的钱扎起没够的鸡贼活动会展公司。此类公司在北京东三环沿线有1000家,提供约20000种骗钱方案供人选择。

尽管营业额一飞冲天,杨重也步入了成功人士行列,但对于所有爱过那个3T公司的观众来说,这真是令人遗憾的一刻。

绘制:擦主席

档案简报

1988年,导演米家山把王朔的《顽主》拍成电影,大荧幕上第一次出现于观、杨重、马青这三个角色。三个小伙伴成立了 “TTT公司”,简称 3T。无论这个公司概念后来被冯小刚接管还是王朔续写,无论公司的名字变成 “好梦一日游” 还是 “私人订制”,都不能影响这一事实:中国影史上出现了一个如同《异形》中的 “维兰德-汤谷公司”(Weyland-Yutani Corp.)一样,贯穿、影响整个故事系列的经济实体。

经济体一般属于故事背景范畴,但也往往有独特的设定与气质,在岁月中发生着故事,影响着角色们的命运。now,let’s check 一下 3T 公司的 profile。

元祖 3T 公司的门脸

成立时间:1988年

创始人:于观、杨重、马青

首任 CEO:于观

公司地址:北京(1988年、1997年),海南(2013年)

公司口号与宗旨:

替您排忧、替您解难、替您受过(1988年)

成全别人,陶冶自己(1997年)

成全别人,恶心自己(2013年)

业务范围:

代人约会、代人受过、活动会展、心理咨询、家政服务、人力租赁(1988年)

小型情景体验(限一日)、演艺经纪(1997年)

大型情景体验与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大型活动会展、墓前代哭(2013年)

1988年,倒霉的创业

1988年,于观、杨重和马青租下了一个门脸,在门口打下 TTT 公司的招牌,做起了开门生意。看着公司的 logo,围观群众七嘴八舌,纷纷表示:什么 3T 公司,跟卖杀虫剂的似的。

“那不是写了吗”,他们的业务是应客户要求陪聊、陪侃、在合适的时机代人受过。业务员马青、杨重出去跑,CEO 于观在家开拓新客户。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三个人会互相帮助。

杨重:“我不行了,坚持不住了,这妞儿整个一现代派!”

于观:“我们马上就去救你,你先把话题往低级里引!也别退的太硬了,你用那弗洛伊德来过渡。”

应肛门科大夫王明水的要求,杨重陪他的女朋友,百货公司手绢柜台组长刘美萍逛街一天。我们不知道 3T 公司是如何跟王明水收费的,但可以猜出是一口价制度。刘美萍称“他答应过给我买皮大衣”的时候,杨重咂嘴:“哎呀,我们公司这个业务还没开办呢”;马青要招待刘美萍吃顿便饭的时候,于观说:“行啊,自个掏腰包儿”。

注意:他们谁都没有提出工作中发生的费用由客户报销的观点。美好的纯真时代!

88年的 3T 公司做这样的生意:客户是吃着死工资、蹬着自行车的小老百姓,他们余钱不多,烦恼不少,能排解的尽量自己排解了,不好排解的,没准来找这个 3T 公司试试运气。不过可不愿意多花钱,更不会负担排忧解难过程中发生的一切不可预知费用。于观、杨重、马青必须尽可能想招儿,发挥潜力,降低成本,在给定的回报内完成任务。

所以我们看到,为了筹划作家宝康的 “TTT文学奖发奖大会”,马青亲自蹬着板儿车,把一车咸菜缸子拉到了位于三元西桥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然后跟于观翻着白眼:“您不给钱就想弄奖品?弄着这坛子满不错了。”

马青挤兑老板

这次 “TTT文学奖发奖大会”(会展界的发轫时期,用词朴实谦虚,还不好意思、或者没人会办 “颁奖盛典”)可谓公司草创时期的巅峰个案,能印到公司彩页 “样板项目” 里那种。

虽然于观用 “非常的粗俗!” 来招揽观众,但是朋友,这还真是一次艺术的盛会。现场放起 Ambient 电子乐,长长的 Synth Pad 延音,破碎的 HiHat 打出暗冷氛围,京剧扮相的孙悟空、时迁翻着跟头出场,80年代《世界时装之苑》女郎上台,西厢记、诸葛亮、民国地主、账房先生,漫天扔传单的五四女学生、扛着刺刀的红军八路军、举着大字报的文革红卫兵、《健与美》封面肌肉女从T台鱼贯走出。身着 “59式” 白色夏季警服的人民公安,对霹雳舞少年做出“准许通行”手势。而后音乐一变,4/4 拍 New Wave 舞曲响起,曹操跟 Red Guard 跳起 Disco。

国展在燃烧。

古今中外文化元素大碰撞的时装表演

展板上书:填补服务行业万代奇缺,经营大千世界喜怒哀乐。您在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繁杂忧愁在所难免,但是有了 TTT 公司的真挚服务,请您相信:您的生活将如春光般明媚,希望将如花朵般美好无限。

发奖大会后的 3T 公司自信爆棚,找他们侃大项目的人也来了,还组织了一次户外义务服务日,免费给市民做生活、心理咨询。改革开放第一次蜜月期尚未完蛋,人民群众对未知的憧憬正处高潮,老百姓对市场和民间的力量感兴趣,没人当他们是吹牛。当然也有反对者,一看就是老同志的于观他爸义愤填膺地发问:“笑话,要你们为人家解难,那还要共产党干什么?”

连反对者都显得特别认真。

后来,代为看护的老人发生坠楼事故,3T公司背上了数额不小的赔偿,并被勒令停业整顿。有意思的是,这不是法院,而是 “街道党组” 的决定,由一位老太太街道干部宣布。哥仨郁闷得想打人,最终还是卖身还钱,于观把门脸转让给 “环球妇女用品集团公司”,决定给公司改名。

3T 公司的第一段故事,就在唐山口音的 “处理决定” 中落下落幕。

1997年,酸涩的好梦

1997年年末,《甲方乙方》上映,这次的编剧没署王朔的名字,但主要段子、包括公司名 “好梦一日游” 都来自王朔的《你不是一个俗人》。原作中的于观、杨重、马青、丁小鲁变成了电影里的钱康、姚远、梁子、周北雁。

3T 公司变成 “好梦一日游”,专门策划特种活动 ―― 所谓情景体验。赶上了也接艺人经纪的活儿。帮书店小老板过巴顿瘾,帮厨子过守口如瓶瘾,帮大款过苦日子瘾,帮街坊孩子过恋爱瘾,帮明星过引退瘾……此时的公司调度大场面只当平常事:巴顿将军一出儿,一个群众演员100块钱,用了好几十个;“打死我也不说”一节,“不下200个哭丧的乡亲”,人均也得半袋化肥。

周北雁:“羊跑了赔你!记着啊,看见吉普车就敬礼,谁横你就听谁的,太阳一落山,你100块钱就算挣到手了。”

虽然公司员工仍需亲自上阵,但用企业界术语讲:有渠道了。

“渠道” 当时算社会稀缺资源,客户简直是哭着喊着要给 “好梦一日游” 送钱,发毒誓决不违约。叶京饰演的大款舒展全身,挥杆一击,冲姚远说:“我要是反悔,瞧见没有,这球场,还有那奔,就全归你们了。”

公司生意做大了,也有了正式的合同,事儿不兮兮地写明:“……括弧,如遇战争、自然灾害及人力不可抗拒之因素……” 还成了街道认证的 “文明专业户”,挂一屋子锦旗。老人们不像《顽主》时那样,去办公室直斥 “你们那个荒唐公司”,居委会齐大妈拎着菜过来传达 “街道的布置”,眼瞅着公司就成了街道工作的抓手。可见,“好梦一日游” 已经走出了 3T 时代胡逼青年的形象。

公司成了让街道大妈放一万个心的地方

此处电影想必是有意安排了一个彩蛋:在公司 “连口水都没喝” 的齐大妈的饰演者,正是《顽主》中宣读 3T 公司停业决定的街道干部饰演者 ―― 李滨老太太。这回她已经彻底是北京胡同口音了。

虽然 “好梦一日游” 在 government relationship 和 localization 方面颇有建树,但公司也保留着具有90年代风格、街道居委会尚未失灵、“猫还没有受到重视”之前的那一点纯真。(语出 @大咕咕咕鸡 新浪微博:“需要过一段90年的夏天生活,怎么办。使用固定电话,用录像机看香港枪战片,学习骑摩托车,跳迪斯科,手工制作沙发,拍摄彩色照片,游泳,喝散啤,和年轻小姑娘交朋友,写武打小说,怎么办,我应该去哪里?阳台不封闭,你穿的确良衬衫,梅花牌秋裤,在阳台反复抛接一颗新鲜牛丸。猫还没有受到重视。”)

姚远郑重承诺:我们这不搞三六九等,凡是群众需要的,就是我们乐于奉送的;哥几个在挂着希望工程 “大眼睛女孩” 海报的办公室里涮火锅过新年的场景,无论正看倒看,都还有种真诚亲切在其中。

同 3T 公司一样,影片进行到最后,公司经营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钱康语重心长:“业务,是越来越火了,顾客,是越来越多了,钱,是越挣越少了”,“那是,一激动就白送,接十个活儿五个大酬宾”。最后几人在燕京罐啤中决定:“咱干脆把它办成一慈善机构得了!” “慈善机构!”

许多肝胆相照的话之后,3T 公司的第二段故事落幕了,姚远说出了那句著名的结束语: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果然是令人怀念的1997年。时近世纪末,香港已回归,整个中国社会都有种正在抱团儿融入世界的感觉。大款、明星多了,说不用你给排忧解难了,街上有好多乐意就为过瘾而花钱的人,也挺可信,挺能符合老百姓期望的吧?曾经的 3T 公司,在9年市场经济的洗礼中扎住了现实的脚跟,转型成一个虽略有些市侩,但仍不失自己姿态的独特企业。

说不伺候就不伺候,带有穷人骨气与社会主义特色的卖方市场感

有一个细节,正好做这种“前市场经济姿态”的注脚:英达的巴顿梦完活儿,钱康、姚远等现场扒他的衣服,英达喊:“那你们不能搞一个好梦十日游什么的?你开价,你开个价!”

众人没听那个,没人停手。钱康告诉他:过过瘾得了。

2013年,不再迷惑

又过了16年,2013年年底,《私人订制》上映。这部王朔署名编剧,本来想叫《甲方乙方2》的贺岁片,终于用回了原本的人物姓名:杨重、马青,带两个新女性角色,小白和小璐。

公司改名 “私人订制”,人物也有变化,杨重人到中年,仍由葛优饰演,马青则变成了一个管杨重叫 “杨老师” 的嫩der后生,两个女的也是青年人。于观消失,不知是主动卖掉股份退出,上瑞士钓鱼去了,还是在血雨腥风的中国式合伙中被赶出了管理层。总之,团队变成了一老带三小。

“老带小” 的路数说明这是个有历史、有阶级的企业了,跟三个哥们儿联手创业的气氛已有分别。老杨重挑起CEO责任,管出主意,管演知音,管刻意用FM103.9广告腔说话,用虚伪的真诚对待客户和员工。小马青和两个小妞唯马首是瞻。

4个人都有了专门职务:愿望规划师杨重,情境设计师小白,梦境重建师小璐,心灵麻醉师马青。“业务员” 不复存在,新职务名称完美地配合了新公司的气质:神神叨叨,假模三道。

尖酸无益,我们做分析的,还是从数据来看公司经营。3T 公司的人力成本基本为0,“好梦一日游” 群众演员一人100元,“私人订制” 一场拼盘 party 之后,马青宣布:“演大亨、上流社会的每人500,扮贵妇名媛自带服装的每人800,到我这领钱!”

这场 party 里有一个女孩,想过有钱爹给办盛大成人礼的瘾,马青告诉她:活动最少80位起,每位500。也就是说,每个体验项目,客户付给群演的钱是40000元起,还不算“场租和服装费”,也没算给私人订制公司的 “愿望规划、情境设计、梦境重建、心灵麻醉” 费用。如此推算,“私人订制” 接一个项目至少8万起,额外费用肯定客户报销,也难怪苗圃、范伟都嫌这四个人太糊弄事儿了。

后来女孩求便宜点,马青想了辙,给她拼到另外一活动里。结束时女孩表示意犹未尽,马青皱着眉头,来了这么一段:

“知足吧 ―― 没花钱就办这么隆重一 party,为了让你过瘾,我比原定进来抓人的时间推迟了半小时。知道半小时什么概念吗?半小时,这帮群演多喝了我十箱红牛。”

这段 “你没花钱就……” 的台词,一下让我想起1988年拉着咸菜坛子的马青顶于观的话。只是那时的马青挤兑的是自个哥们儿和抠门上司,今天的马青挤兑的是一个梦没做够的18岁小姑娘客户。我管前者叫不羁,管后者叫鸡(贼)。从梁天的 “大马青”,到何冰的 “小马青”,再到郑恺的 “小小马青”,前两者各擅胜场、等量齐观,最后一位小里小气、狗尾续貂。

至此,曾经的 “3T/好梦一日游” 公司,完成了向无原则无底线企业的转变。是钱就赚,少了不干,对待客户当面点头哈腰,转过头就骂傻逼,让一点利,恨不得连你骨头一块吃了。

到了2013年,这个公司存在的基础也开始变得可疑。是帮平民圆梦还是帮富人做梦?若说帮平民圆梦,这收费门槛可并不亲民;若说帮富人做梦,这四个小碎催好像也没体现出什么过人的想象力和执行力来。

《私人定制》的成功杨重

1988年的 3T 公司,设定了2毛钱的挂号费制度,碰着解决不了的还得退还;马青为了公司运营成本愁得慌,因为工商说这算 “特种经营”,税特高;1997年的钱康、姚远在经济危机下表示不要工资,管饭就行,梁子和周北雁第二天就要拉赞助去;2013年的杨重杨老师在海南岛上做道场,赚得满坑满谷,给人换血,又号召全国人民互相道歉。25年来,围绕着 3T 公司的现实感一步步地薄弱下去。

25年的故事,从中国版《猜火车》走向内地版《家有喜事》;25年的主题歌,从摇滚王迪走向糙哥韩磊,又到温情感伤的黑框眼镜歌手;25年的财报,在震荡和危机中节节攀高;25年的心性,划出了一道令人心碎的下坠轨迹 ―― 热情与梦,已不存在于公司人的心里。

今天的杨重,行动坐卧都很像曾跟3T侃 “万人大饭店” 项目的侯耀华。这种 “成长” 令人感慨。不知从一而终演绎了三代杨重的葛大爷,是否还能想起 “可以为了一顿饭什么都能不干” 的岁月里,青年杨重脸上的那一抹哂笑?

青年3T的开怀一笑

text | 刘阳子 本文初发布于2013年12月30日 VICE中国

 6 ) 有首摇滚插曲的歌词


二十七八曾曾经想要娶个老婆

才知爱情本来也有烦恼许多

在书摊上捡回一些猎奇小说

才知道婚姻的事,也有丑恶

电视上的广告时间越来越多

就像你难以把握那黄金时刻

想要做的事情让你无法去做

TM不想做的事情它却 啰哩啰嗦

这 这 这....该怎么样说

 短评

有人说 你非得要有时代记忆才能欣赏这样的片子 那我觉得你想象力也差了点吧 别的时代的艺术作品你还看不看了

7分钟前
  • Dr. Tardis
  • 力荐

80年代太强悍:社会青年张嘴就是弗洛伊德尼采、扔一石头能砸中10个诗人、时装秀如意识形态大联欢;这么多年过去,社会的人际架构未变,一曲国产摇滚吼出的仍是心声,混混青年太可爱,能把叫兽玩死,“逻辑不对啊,你们应该痛苦”“可是我们不痛苦”,这种代沟和偏见至今无法消弭。

8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北京男的永远就是这么让人又爱又恨 没有厚实的肩膀 却甘愿让他们把头埋自己怀里感受温存

13分钟前
  • 杨欢喜Metiche
  • 推荐

BGM强烈好评

16分钟前
  • 大島
  • 推荐

现代派?!跟她侃尼采~~!

17分钟前
  • 麻木粮姜
  • 力荐

张国立真帅。那时候的北京啊

22分钟前
  • mon babe
  • 推荐

真好,奇怪这样的片居然不是禁片。那颁奖的段子真赞啊。

27分钟前
  •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 推荐

很牛逼的一部电影。时装表演上,讽刺大会上,比现在那些磨叽的电影好太多。那时的摇滚乐也很牛逼呀,现在的小P孩还呻吟什么

30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力荐

颁奖礼上时装走秀的一段简直是神来之笔!!

31分钟前
  • mOco
  • 推荐

张国立的牛仔小热裤

36分钟前
  • 王神爱
  • 推荐

我觉得这个才CULT

38分钟前
  • 疯狂魔术师┃星学深似海
  • 力荐

拍的太漂亮了,就中间搞得那个TTT颁奖典礼那个舞台走秀,穿越时空和年代的那个想法就太棒了。从地主和阔太碰撞农民,红卫兵碰撞古代人,八路碰撞国民党,老财主摇头感慨现代时装风格,到老农民学跳霹雳舞,到后来的大家手拉手消除了葛洪隔阂和界限一起跳“的士高”的这个点子,简直是绝了!

39分钟前
  • 油尖旺金毛玲
  • 力荐

感觉是前冯小刚时代的代表作啊,那时候就兴这个,《顽主》是始作俑者,冯都是跟风的。

42分钟前
  • 苏比
  • 推荐

马晓晴跟张国立聊天的那场戏是在天安门广场上,以后拍电影可再也没这场地了。

47分钟前
  • 熊阿姨
  • 还行

张国立演的于观跟他爹说:“我怎么就那么不顺您的眼呢?我一不杀人,二不放火,三不上大街上游行去……”结果这电影上映以后第二年就……

52分钟前
  • 胡不喜²⁰²³ ™
  • 力荐

哥们儿就喜欢俗的!!

55分钟前
  • Zephyrance
  • 力荐

中间那段时装秀,现在看来惊为天人。八十年代的电影自由度也可见一斑

56分钟前
  • 黑左。
  • 力荐

那时德育叫兽赵老师就已经口出“杯具”了

59分钟前
  • 米拉之落
  • 推荐

T台秀那段拍的是好,但跟影片结构其实没多大关系,没必要过高赞扬。想想中国古代的现代的各种元素齐聚一堂,其实也算是多元化吧,虽然让人迷茫也让人困惑,但总比一言堂好。这片反映出的青年的生存状态的确很大程度上能够注解第二年的事件。专家教授看来在那个年代就已经不是个好词儿了。

1小时前
  • 刘康康
  • 推荐

您甭提我操心 我就一傻波依

1小时前
  • an@nt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