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在巴黎

HD中字

主演:让·雅南,尼科尔·卡尔方,米歇尔·塞罗尔,玛莎·梅赫勒,长塚京三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1974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1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2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3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4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5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6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13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14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15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16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17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18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19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解放军在巴黎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20世纪60年代,在主席以及我党的英明领导之下,中国人民终于挫败帝国主义的阴谋,将鲜艳的五星红旗插在欧洲的土地上。六亿雄狮镇西方,欧洲民众尽欢颜。  腐败堕落的法国总统及其走狗落荒而逃,我军兵不血刃,顺利入主巴黎。为了帮助欧洲民众改造资本主义思想,早日脱离苦海。我军响应主席的号召,在欧洲实行计划经济,以国家为单位对各国工业进行整体规划。在思想改造方面,我军将中国的成功经验应用到欧洲各国,如在法国电视台开办一档名为《电视批斗》的节目,对思想落后的坏分子批倒批臭;彻底改造奢华淫靡的社会风气,将一切资本主义的堕落符号与象征扫除殆尽;适时举行军民联欢,排演大型红色歌舞剧《卡门》。在一番大力整治之下,法国巴黎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积极进取的好局面。  然而,仍有部分反动分子亡我之心不死,在他们鬼祟的动作之下,来之不易的稳定局面岌岌可危……伦敦豪宅战场穿越从后宫开始纵横天子极寒之地2023犹大与黑弥赛亚一个明星的诞生2018生化危机3:灭绝(国语版)不容喘息绝命追踪歌舞大王齐格飞一代枪王1989送我上青云编外丈夫我的最爱粤语保持通话 保持通話天天和街浪子快递惊魂戏说台湾之池王爷解生死劫渡江!渡江!夜限照相馆情谜睡美人靶心僵尸少女神奇圣袍Re: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第二季 Part.2两天一夜4今天是个好日子我口袋里的女朋友美少女学院银翼杀手2049(国语版)我爱扭纹柴来自天国的加油声小马宝莉:新世代相思女子客店杀码特工队连环杀局1风云花戏楼为你疯狂一水隔天涯九品芝麻官(粤语版)梦想改造家第九季公子不可求酿酒兄弟喜鹊谋杀案第一季恋爱舞台哈勃望远镜二月二十九粤语

 长篇影评

 1 ) 对于人心真正的讽刺

对于这部电影的各种评论,豆瓣上都很详细了,我也没有什么更加高明的见解。但有一点,大家普遍认为电影讽刺了法国人自己,但我更觉得其实这是对人心的讽刺,而不仅仅是法国人。
官场的官僚主义,媒体只是当权者的喉舌,阿谀奉承的墙头草,互相揭发的老百姓······
电影的成功在于,看的人脸上在笑着,心里却在疼着,甚至乎笑不起来,这才是真正的讽刺吧

 2 ) 革命的狂欢

想不到1974年就有此等kuso大作了,看来是俺太孤陋寡闻~

片中的华彩部分在我看来,无疑是那段6分22秒的《卡门革命歌剧——现代民主版》(字幕如此,似乎应是芭蕾舞。wtever~):(以下是其间字幕,括号部分是俺的说明)
162
00:11:18,991 --> 00:11:22,984(表现革命群众的蓬勃朝气)
旁白:歌曲和舞蹈表现了
革命的喜悦

163
00:11:23,991 --> 00:11:27,984
给我们带来马克思列宁思想的革命

164
00:11:35,991 --> 00:11:37,947(群众甲给众人带来消息)
我给农村委员会带来了新闻

165
00:11:37,991 --> 00:11:40,949
巡逻队排长,董崇崔

166
00:11:40,991 --> 00:11:44,984
已经消灭一伙帝国主义恶魔

167
00:11:51,991 --> 00:11:55,984(排长董崇崔押卡门出场)
那就是排长董崇崔

168
00:12:04,991 --> 00:12:08,950(董崇崔严厉宣布卡门罪行)
这个女人曾经被发
现和那伙纸老虎部队

169
00:12:08,991 --> 00:12:12,984
那帮帝国主义的败类在一起

(群众围殴卡门)

170
00:12:14,991 --> 00:12:18,950(董崇崔劝开群众带走卡门)
为了处罚他的反革命思想罪行

171
00:12:18,991 --> 00:12:20,947
这个女人要接受审判

172
00:12:20,991 --> 00:12:24,984
交给人民军队的法庭

173
00:12:26,991 --> 00:12:28,947(卡门试图狡计逃脱)
董崇崔,我要自己吊起来

174
00:12:28,991 --> 00:12:31,949
我想作自我批评

175
00:12:31,991 --> 00:12:35,984(董崇崔中计)
看前方我们革命的光芒

176
00:13:02,991 --> 00:13:05,949(卡门得计)
他妈的,她跑了

177
00:13:05,991 --> 00:13:09,984
董崇崔因为放跑了
叛徒而遭到了审判

178
00:13:21,991 --> 00:13:25,984
董崇崔解除了职务

179
00:13:30,991 --> 00:13:34,950(董崇崔追寻逃走的卡门)
寻找到那个该死的叛徒

180
00:13:34,991 --> 00:13:38,984
毫无疑问地是躲在了美军的营地

181
00:13:42,991 --> 00:13:43,946
卡门

182
00:13:43,991 --> 00:13:45,982
卡门

(董崇崔来到美军营地)

183
00:13:50,991 --> 00:13:51,946
不过我看见什么?

184
00:13:51,991 --> 00:13:55,984
那些美军的伪军们

(董崇崔发现和美军鬼混的卡门)

185
00:14:28,991 --> 00:14:32,984(董崇崔企图用爱挽回卡门)
卡门,我爱你

(卡门拒绝了董崇崔)

186
00:14:47,991 --> 00:14:51,984(董崇崔回去报信)
我发现了帝国主义坏蛋们营地

187
00:14:52,991 --> 00:14:56,984(招令红色娘子军进发)
指令红色娘子军来集合

188
00:15:18,991 --> 00:15:22,984
奔袭帝国主义纸老虎和他们的奴才

189
00:15:27,991 --> 00:15:31,984
男人们等着我们

(红色娘子军等来到美军营地,全歼美军,找到卡门)

190
00:16:11,991 --> 00:16:15,984(卡门向董崇崔示爱)
董崇崔,我爱你

(董崇崔痛苦地亲手杀死了卡门)

(剧终。众演员以革命的群舞谢幕。)


千万别以为这出kuso之剧是随手胡来,里面的表演者可都是一个个芭蕾舞专业演员的范儿,举手投足都充满了学院感,动作之优美流畅,表情之认真投入——不知洋鼻子们排这个排了多久啊。另外,配乐也是与场景非常和衬,一种很轻快的卡门旋律跳跃穿插于各幕,与环境相得益彰。我真的认为,这段kuso之作如果再仔细扩充改编一下,在当年说不定还真能作为中法文化交流的演出剧目来中国上演,并且还能在中国引起火爆效应呢。

所以说,kuso之道,惟在严肃。

;)

 3 ) 《解放军在巴黎》——恶搞外衣下的严肃主题

是看了有些日子的电影了,却一直静不下心来回想。
  
  是的,回想,我看电影的一个习惯。往往一部影片结束后,会在大脑中重新放映一遍,包括印象深刻的场景、台词、背景音乐,这样想上一想,笔下的东西,也就出来了。
  
  可是《解放军在巴黎》很特殊,看完后,我几乎没有留下印象,并不是电影不好,只是那样荒诞的情景,常常会让我觉得自己混淆了电影跟幻觉,可是一转念,却又被其中所折射的思想所震惊。这不过是一部带有法国惯有的黑色幽默的荒诞影片,却着实让我这个中国人汗颜,而影片所真实反映的,却不仅仅是中国问题。
  
  在影片中,6亿中国人兵不血刃占领了欧洲。法国被中国扶持的傀儡政府领导,禁止饮酒、取缔色情行业、没收全部小汽车,被分配专门负责生产烟囱。整个法国都是清一色的国防绿,毛泽东语录人手一册,歌剧《卡门》被改编的富于“革命”色彩,一切都如同上世纪60年代的中国。
  
  是该悲哀么?当统治被反抗,中国采取的政策居然是造成腐化假象,而结局不言而喻,法国人发现中国人一夜之间消失殆尽,中国人被自己打败了,而庆幸的是,中国人并没被完全赶出欧洲,影片的末尾,是满是中国人的罗马。
  
  很久前曾跟人讨论过法国,或许这是跟中国有太多共同特质的国家,聒噪的人民,唯一的奇迹是拿破仑,而清末,所有的欧洲列强国家中,只有法国曾败在清军手下。是积弱,还是瞎猫碰上死耗子?
  
  当然,这都无碍于我对法国的喜爱,是包容的国度,盛产思想,不知为什么,对法国,我有仿佛战国时期般的遐想。
  
  《解放军在巴黎》,其实并不是完全用来讽刺中国的影片。譬如在影片的开头,解放军进军巴黎的前夜,法国的统治者首先放弃了对国家的责任;而为了逃亡,法国人自相残杀,那血腥(尽管看起来血更像番茄酱,让人有哭笑不得的意味)的场面,跟解放军行军过程中的优雅及井然有序形成强烈反比;当占领结束,“德国的情妇”场面被重演,清算开始,可怜的女人成为报复的对象。法国人的软弱自私荒唐可笑在影片中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是一部1974年的法国片,而30多年过去,让人唏嘘的,不仅是历史本身,还有被历史冲击而至的今天。

附录: 拍摄此片的背景:
  
  1968年,当中国的“文化大革命”还在进行之际,巴黎的大街上却出现了身穿中国绿军装、头戴绿军帽、胸前佩带毛泽东像章的法国青年,法国报刊当时疾呼:“巴黎街头出现红卫兵”。这些罢课、造反的法国大学生当时并不知道,他们反叛的行为、形式和规模都创造了战后西方社会冲突的新篇章,留下了很多对历史发展意味深长的东西。世界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这场由青年在校大学生发动的“造反”运动最初发生在校园,后来漫延至整个社会,妇女、工人和其它社会阶层也卷入了这场运动,对法国和整个西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五月风暴”的最初导火线,是法国巴黎大学南特莱学院的学生发动的一次抗议集会。
  
  1968年3月22曰,南特莱学院的学生举行集会,抗议当局逮捕因反对越南战争向巴黎的美国企业扔炸弹的学生。这一行动得到了巴黎大学左翼学生、研究生和研究人员的支持。此后一个月,高校风潮不断。5月2曰,南特莱学院校长不定期地关闭了南特莱学院,并说:“在教职工中有一种奇怪的气氛……一种非常近乎战争的精神变态。”法国共产党领导人马歇则谴责学生,他说:“南特莱大学和其他任何地方徒劳的假革命者,他们丝毫也改变不了历史的现实。”法国共产党一开始就站在了学生运动的对立面。六百个学生被抓。大学教师全国联合会号召举行抗议罢工。当时报刊称“几分钟内造成了一个群众运动”。随后,学生走上街头,整个巴黎变成了战场。巴黎警察用警棍、高压水龙、催泪瓦斯镇压学生,学生焚烧汽车、投掷石头回击警察。学生竖起了路障,罢课开始扩展到全国的大学和高校。外省大学生纷纷起来声援他们的巴黎同学。
  
  5月11曰,当时法国总理蓬皮杜匆匆结束对国外的访问返回巴黎,为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全面同意了学生的条件。但是,他的答复已为时过晚,学生们的口号是:“我们越来越狂热了。”5月17曰,全部空中交通停止了,邮局工人也举行了罢工。学生们开始了从索邦学院到雷诺工厂的穿越巴黎的“长征”。5月18曰,铁路交通瘫痪,巴黎公共汽车站、地铁线和邮局全部被占领。法国制片工人团结一致搅散了戛纳电影节。非共产党的工会组织号召工业的民主化。5月19曰,社会党领袖要求政府辞职。戴高乐宣称:“改革者,行!社会渣滓,不行!”学生们的回答的口号是:“这种人,就是他!”5月20曰,全部矿场和港口关闭。5月22曰,参加罢工的工人已上千万,几乎是全法国劳动力的总数。从汽车厂到飞机厂、从商店到码头、从电影院到殡仪馆,……所有的工人都投入了罢工罢市。工厂停止生产,商店停止营业,银行中止业务,海陆空交通全部中断,整个法国曰常生活的全部秩序都陷入空前的混乱。
  
  对1968年的法国青年影响最大的事件,还有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投身“五月风暴”的人中,有不少自称信奉“毛主义”的“毛派”青年。他们模仿中国“红卫兵”,穿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绿军装,戴军帽,在巴黎的大街上挥舞着“毛主席语录”小红书。“文化大革命”表面上提出的反苏联官僚主义、主张自发的群众运动、提倡打碎旧制度的首创精神、要求消灭“三大差别”(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反对旧教育制度、要求以巴黎公社会的精神实行群众的直接管理等目标,深深地感染和吸引了西方的青年。从今天的眼光看,这当然是对那场破坏性极强、给中国人民造成深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的可笑的、严重的误读。西方的青年误把中国封建主义的余晖错当共产主义的灿烂朝霞来崇拜。中国“文化大革命”与法国“五月风暴”是性质完全不同、取向根本相反、背景全然相悖的两种“造反”运动,尽管在形式上有种种相似之处。而当时的法国青年,正是从表面的相似性中找到了某种“造反”的力量和形式。
  该片导演(Jean Yanne )为法国著名左派人士,拍摄过”包法利夫人””屋顶上的轻骑兵

 4 ) 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巴黎

1974年,中国还在进行着轰轰烈烈的文化革命,想必当时有很多知识青年正为着解救全世界四分之三的人民而绞尽脑汁,挥洒青春,可就在这一年,法国却拍了这么一部设想人民解放军占领法国的荒诞电影。

电影讲述中国派出7亿解放军进攻欧洲,只会装模作样的法国总统(好“纸老虎”啊)在发表电视演讲后仓惶出逃,解放军不费一枪一弹就解放了巴黎。随后裴将军开始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治理巴黎。他选定一座百货大楼作为指挥中心,认为汽车影响效率而销毁汽车改用人力三轮车,让法国只制造烟囱,强制要求互相检举……为了消灭法国人的抵抗,他接受资本家的建议给法国人放假(一年超过200天的假期),实施阶级政策,开放酒吧舞厅等色情娱乐场所。最后裴将军失去了判断能力再次听信资本家的让解放军也与民同乐,这些“腐化”法国人的政策反而激起部分法国人的反抗情绪,裴将军认为解放军已经失去人民的支持,撤离巴黎。法国人民一枪不发就夺回了巴黎,总统也回来了。曾经和解放军交往亲密的人受到批斗,资本家除外,他再次取得当权者的信任。

我想这部片足以说明法国人的幽默。一般想来拍摄国家沦陷的电影,必定会弥满着悲壮的情调,可法国人却是一片欢乐。明知道解放军就要占领巴黎,逃跑之前还要来一发,被占领了生活还是照常,该干啥干啥,要不是有几个人被解放军送去进行思想改造再教育,连反抗的人都没有。即便是反抗,也就是在餐桌上发表一下演说。法国人的这种幽默反映了他们的自嘲精神,他们是具有自我审视能力的。

电影中唯一一处哀伤出现在强制要求人民互相检举揭发的大厅里,所有法国人都表情木然,导演把镜头慢慢定位在人群中的一个小丑的脸上,小丑本应该是带着笑脸逗别人笑的,但此刻,他脸上有泪。也许导演认为,比之国家沦陷,一个使人向恶的制度更加可恶。

尽管这部片有很多看起来像中国人的人,近一半的对白是华语(那样的普通话只能算华语吧),但这部片的中国味并不浓——配乐中没有用到一首中国曲子。它反映的其实是在那个时候法国人眼中的中国人:人多,笨,单纯,无知,迷信人的力量,穿着绿军装,拿着小红书,张口就是马列毛。作为中国人,可能有人会反对这些看法,认为它说明其实是法国人自己的无知,但我反而觉得,傍人眼中的自己要比自己心中的自己更加接近真实,不管中国把自己定位为负责任大国还是第三世界国家还是什么,人家当你是什么你就是什么,自以为是是没有用的。

电影的内涵还是很丰富的,但是都是段子式,人物也脸谱化,算是有趣的电影,说不上优秀。其实全片我最喜欢的是那个舞台剧(有那么一点芭蕾味,不知道是不是舞台剧,有没有受《红色娘子军》影响?),讲了个一波三折的战争爱情故事,觉得好好看啊。可看到裴将军也喜欢,我忽而又怀疑起自己的审美趣味是不是还停留在文革时代。

(完)

 5 ) 太阳是方的

《太阳是方的》

从前,世界上有这样一个国家。

在这个国家里,只有一种机构,就是“学校”。这个机构把这个国家的人民分成了两种人,老师和学生。年长的都是老师,年幼的都是学生,待年长的死去,年幼的年长,老师就会换人,而新出生的则补充了学生的位置。但两个阶级之间都是平等的。

这个国家与其他国家间建立着厚厚的墙,他们不与外界有任何交流。

所有的人民,不论他是老师还是学生,在学校里,他们只做一件事情:研究正方形。如何画出最完美的正方形,是他们毕生的追求。他们价值观也因此诞生,四边越相等的图形,越接近真理,但如果越像明显的长方形,就是谬误。

年长的把这个信念传承给年幼的,然后死去。年幼的继续在学校里认真地画,希望可以画出最完美的正方形。没有人思考过这个信念的由来,但是默认它必须被传承下去,因为它象征着存在的意义。

他们几乎没有个人生活,饮食和住宿条件也很差,风暴,地震和洪水等灾害他们也漠不关心,学校外的生活他们知之甚少。但每个人每天都活得很充实,虽然忙碌疲惫,但是充实,因为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正方形作品越来越接近真理而憧憬。通常一些人民在忙于思考真理的时候,或被河水卷走,或被野兽吃掉,但是他们的死往往被活着的人所推崇和尊敬,他们把这些因为思考真理而牺牲的人,称为“烈士”。

直到有一天,一切都变了。

学校里的一个孩子,在纸上画了一个圆形。

他的老师被震惊了,一个图形居然没有一个角,也没有一条直线的边,这是多么可怕的谬误。于是老师们开始讨论,这个不具备任何方形特征的图形开始让整所学校恐慌起来。正常的对真理的追求和创作被停止了,学生们在窃窃私语。似乎有一所通往未知的大门被打开了。

这个图形无法被称为谬误,因为谬误的存在是用来反证真理,谬误也是有四条边和四个角的。而它却可以颠覆真理,因为它没有边和角。如果承认它不是方形,而是新的东西,那么真理的唯一性就会被动摇,人民会失去原有的信仰。

于是老师们把这个孩子叫来,问他,你为什么画这个图形?

孩子回答说:因为这是太阳的形状。

年长者再一次被深深地震撼了,恐惧感让他们面面相觑。这个孩子不但画出了一个颠覆真理的东西,还注意到了太阳。虽然他们中的很多个都曾或多或少地关心过方形以外的东西,但是他们保持了谁也不去多思考或多说的默契。可是这个天真的孩子看到了他本不应该去看的东西,而且如此天真的是,他居然说出来了。

于是,老师们决定,撕掉孩子的作品,然后在所有年幼者面前抽了他五十鞭子,作为对他胆大妄为的惩罚和对其他蠢蠢欲动的孩子的警示。老师们宣称,什么都没发生过,正方形是唯一的真理也是唯一的追求。

这个孩子选择了抗争,他不服从,而因此他招来了更多的鞭子。于是抗争开始转入地下,他趁着黑夜的时候,将圆形画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第二天老师们要忙于毁灭掉这些可怕的图形,然后他们决定完善这学校里原本没有的惩戒系统,学生们被告知,如有人不遵守真理,他们会依次被处以鞭刑,然后被禁闭,法律出现了。

于是第一个画圆形的孩子被剥夺了拥有画笔的自由,在被指定的老师的监管下服刑禁闭。而为了分工明确,也为了更好地落实新兴的法律,老师们开始出现不同的阶级。最早参与制定法律的和资格最老的,同时也是最坚决拥护真理的老师,开始拥有支配其他老师分工的权利,于是他们从法律的执行者和真理的推广者的身份中提升出来,变成了法律和真理的奠基者和监护者,他们称自己为校长。

而原本老师希望通过严格的法律来限制的异端者的想法落空了。学生们在法律出台后出现了大规模的抗争。一开始是圆形,然后是三角形,接着菱形,梯形,星形,椭圆形,半圆形全部都出现了。每一个的新的图形的发明者都拥有自己的追随者,他们互相支持彼此的斗争,当然也一无落网地被校长们和老师们追捕。

一些画方形很差,也想不到别的图形的人开始在这个混乱时期囤积粮食,然后在斗争者饥饿的时候以高价交换,因此商业开始萌芽,有一些人拥有了除了真理以外的资本,更因此得到了享受。

后来校长们累了,而大部分的老师都因为自己有执行法律的义务,却无制定法律的权利开始质疑和动摇。于是校长们就对那些非方形的创造者说,你们画什么都无所谓,只要你们在学校的公共场合承认方形是唯一的真理。作为回报,校长们会依靠提供市场的权利,从商人那里抽一部分资产,称为税金,将这些分发给那些斗争的人们。

一部分斗争的人开始动摇,于是他们内部出现了分裂,有人选择接受校长们的条件,其他的人就开始攻击他们,进而攻击他们的图形。于是斗争开始在他们之间蔓延,他们不再集体攻击方形作为真理的唯一,而是彼此攻击对方的图形不可以成为终极的真理。

而逐渐地,那个最初画圆形的孩子,被人们看成是真理的唯一拥有者。他当初说过的话,被人民传为经典。他虽被监禁着,但是一部分对学校充满迷茫的人开始追随他,信奉他,甚至神化他。因他当初说过“太阳”这个词,这些信奉他的人民开始去观察太阳。很多人的眼睛因此被灼瞎了,但是很多人相信,这样他们就可以获得真理。虽然现实中真理的获得对他们一无是处,他们还是贫穷和迷茫,但是他们建立了一个共识,那就是,现实的生活是虚无的,还有一个永恒的世界在他们死后存在,而只有真理的追求者才能享受那一切。生与死的差别开始出现,对死亡的恐怖开始加重,一部分商人甚至向那些被灼瞎的盲人捐献自己的资产,为了获得真理追求者的名号。

校长们再次恐惧,他们无力监禁太阳或者修建个巨大的屋顶罩住整个国家。于是法律开始变得更加严酷,死刑出现了。但这于事无补,那些被处死的瞎子们都幸福地认为自己会享受永恒。

于是校长们开始妥协,经商的,继续经商,画不同图形的,继续画,只要人民坚守一个准则:即不要抬头看天。如果遵守这个准则,作为回报,校长们让出一个空缺的座席,让所有人都可以有资格竞选,并担任一端时间拥有权利的校长。为了获得那个席位,人民开始把精力投入到对自己的夸大和对别人的贬低中,因此,政治和竞选出现了。

后来,校长们的位置牢不可破,老师们为了成为校长而努力地灌输给孩子们方形这个真理。那些原本画了其他图形的人都放弃了,因为他们发现画方形可以最快地让他们成为校长。那些信奉太阳的人也放弃了,因为他们的信仰无法填补他们的贫穷。他们之所以在乎贫穷,是因为那些经商的人越发地富有,商人们什么真理都不信,只是会缴税给校长们以便获得更多的市场。

很久以后,那个一直被监禁的孩子就快老死了。

忘了说一声,这个国家已经出现了媒体。因此,孩子的死期就成了每家媒体必争的头条。人民开始重新关注这孩子和他曾经的抗争,争论再次蔓延,但这次的争论充满了模糊和迷茫,人民已经不记得他当年画过什么了。

孩子死的那一天,他躺在床上,被放置在学校的操场上。所有人都盯着他,希望他能在死前说出那条传说中的真理。而校长们也很紧张,他们虽知争论是短暂的,但他们怕孩子在死前说出圆形这个词造成真理的第二次被颠覆。

孩子只说了一句话,就死了。

他说:请谁把天窗关上,阳光太刺眼了。

后来,这个国家被另一个国家消灭了。敌国拆毁了边境的墙,坦克,装甲车和机动部队开始扫荡。

这个国家没有抵抗就灭亡了,原因很简单,这么多年来,一直坚信方形是真理的他们,始终没有发明轮子。

 6 ) 最自由与最不自由,最搞笑与最深刻

首先,这是个非常有意思,值得一看的片子。片子假设中国解放军占领了巴黎,并且给法国人带去了文化大革命。对于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我们看这个片子的时候会从头笑到尾,因为里面到处都是搞笑的细节,但是对于我们的父母这一辈的人的话,他们也许不但笑不出来,还会很有感触,我不确定他们会是什么反应。继续联想下去的话,也许几十年以后的人们会嘲笑现在的我们。

再次,这是个有深度的片子。它假设的情况恰好是在一个最自由浪漫的国度实行看似最“机器人”的制度,让最喜欢乱来的法国人禁欲,会冲突出些什么东西,电影给出了一些可能。

然后,这个片子中不同社会角色的表现各不相同,比如资产家(商人),他们始终是如鱼得水,还有很多值得我们留意的形形色色的人。

最后,看这个片子以前有人跟我说这个片子丑化中国人,看完之后,我发觉完全不是这样,其中的中国将军迈出了接受酒精的一步,在与法国美女发生关系后,他是非常懊恼的,这样的形象是正面的,因为他并没有变成虚伪的骗子,他很诚实地面对自己。

总之,我们要以”乐观“,”积极”,甚至“搞笑”的心情去看这个片子,最终我们能“勇敢地”,“实事求是地”看待历史。

(有些观点是同朋友讨论出来的)

 短评

影片最后那场洋妞板的样板戏《卡门》,看的人冷汗直冒笑不透气。

6分钟前
  • 梅林
  • 还行

红色文化入侵!!太帅了!!特别是法国人演的红色娘子军。配乐也很棒,色彩很好,我从头笑到尾,太他妈幽默了!

11分钟前
  • Little Punk
  • 力荐

芭蕾那段儿是高潮!~

13分钟前
  • Andor-Genesis
  • 推荐

芭蕾舞那段太有爱了

14分钟前
  • 浪味仙
  • 推荐

老师大一的时候就放了这片给我们看~

16分钟前
  • 小耳朵图吗
  • 还行

歌剧一段雷到了

17分钟前
  • Nobervem
  • 还行

明晃晃的讽刺喜剧。这确实是个大胆的设想,但浅显极端化的描绘并不能带来趣味。不是想象力太多,而是不够。

22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较差

片儿里解放军普通话都不够标准

27分钟前
  • 杜边生
  • 推荐

已入手九区精品DVD

30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法国人的娱乐精神还是很乐观的,英女皇都逃到香港了,意大利还是专心做面吧。

31分钟前
  • 朋克大帝
  • 推荐

我一直以为这片子和戈达尔有关系...

32分钟前
  • bloom
  • 较差

中法合作万岁!

36分钟前
  • 郁殷
  • 推荐

原以为这是一部政治偏见作品,旨在调侃讽刺时处文革动荡时期的中国人民意识形态,看完之后才发现幽默的法国人拍这部电影更多的是自嘲,自讽,乃至上升到专制与无政府主义的博弈对抗。观众如果仅仅看到这片子对于中国军人的丑化显然太狭隘了,透过现象看本质,唯有了解祖国的过去,才能憧憬更好的未来啊

40分钟前
  • 鲁大师-鲁提辖
  • 还行

悲剧啊,三十余年后回头看,依然被讽刺的针砭击中了

44分钟前
  • 彩虹几度
  • 还行

完全没有艺术感的胡扯!

49分钟前
  • 艾小柯
  • 很差

让我很是失望,蹩脚的演技

52分钟前
  • 小4
  • 还行

变调的马赛曲Nicole Calfan!

55分钟前
  • 鱼丸粗面
  • 推荐

即使剧情在意识形态上再CULT,也难以掩饰其想象力的匮乏,哪怕就将一切视为无耻的胡扯,它也扯的太无聊太匪夷所思了,也恶趣味都算不上,更别提单纯的娱乐性了。虽说是解放军攻占巴黎,谁都看出来电影在玩拙劣低级的讽刺,除了《卡门》算得上黑色幽默,剩下的就是各种毫无趣味性的扯淡。★

5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很差

那个年代会有中国人拍这个电影,就跟我第一次看十大禁片一样觉得不可思议。

1小时前
  • mon babe
  • 还行

电影一般,只是我对这段历史有一种狂热的追求

1小时前
  • 武侠小王子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