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雷巡演:鲍勃·迪伦传奇

HD

主演:鲍勃·迪伦,艾伦·金斯堡,帕蒂·史密斯,琼·贝兹,罗杰·麦吉恩,山姆·夏普德,安·瓦尔德曼,罗尼·布莱克利,乔尼·米切尔,鲁宾·哈里肯·卡特,迈克尔·墨菲,克劳迪娅·利维,彼得·奥尔洛夫斯基,T-本恩·本内特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滚雷巡演:鲍勃·迪伦传奇 剧照 NO.1滚雷巡演:鲍勃·迪伦传奇 剧照 NO.2滚雷巡演:鲍勃·迪伦传奇 剧照 NO.3滚雷巡演:鲍勃·迪伦传奇 剧照 NO.4滚雷巡演:鲍勃·迪伦传奇 剧照 NO.5滚雷巡演:鲍勃·迪伦传奇 剧照 NO.6滚雷巡演:鲍勃·迪伦传奇 剧照 NO.13滚雷巡演:鲍勃·迪伦传奇 剧照 NO.14滚雷巡演:鲍勃·迪伦传奇 剧照 NO.15滚雷巡演:鲍勃·迪伦传奇 剧照 NO.16滚雷巡演:鲍勃·迪伦传奇 剧照 NO.17滚雷巡演:鲍勃·迪伦传奇 剧照 NO.18滚雷巡演:鲍勃·迪伦传奇 剧照 NO.19滚雷巡演:鲍勃·迪伦传奇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鲍勃·迪伦时代:拥舞诗神与厉鬼,遥望嬉皮的背影

不知最近有哪些小伙伴是否和DOCO君一样,开始在茶余饭后追起了一档音乐类综艺节目《乐队的夏天》

在这档节目里,我们不仅能欣赏到面孔、反光镜、痛仰、新裤子等老牌摇滚乐队的风采,而且还会见证盘尼西林、Mr. WooHoo、九连真人等新型乐团的崛起。

九连真人《莫欺少年穷》曾血洗朋友圈

除了经典的摇滚乐,一些乐队还会在舞台上表演朋克、金属、FUNK、民谣、雷鬼等不同风格的音乐形式,包罗万象的内容呈现确实在国内的综艺中属于独一份儿的存在。

诚然,尽管这档节目另辟蹊径、摇滚范儿十足,但节目的总体编排还是有些漏洞的。先不说节目组因照顾播出时长而忍痛舍弃一些乐队的表演片段,单论对某些细节的考究就做得不够到位。

就拿第三期来说,当高晓松对台上海龟先生的主唱李红旗大赞“这就是鲍勃·马利”时,然而屏幕上却不合时宜地放出了鲍勃·迪伦年轻时的照片。

能够把这两位完全不同的传奇人物混淆,说不好听点,节目组的编导不是被猪油蒙了心就是脑子勾了芡,出现如此不专业的问题也难怪会被网友们嘲讽。

鲍勃·马利和鲍勃·迪伦完全不像!

不过,要是说到鲍勃·迪伦这位传奇性音乐人物,DOCO君却想向诸位推荐一部新鲜出炉的纪录片《滚雷巡演:鲍勃·迪伦传奇》(《Rolling Thunder Revue: A Bob Dylan Story by Martin Scorsese》)。

或许是鲍勃·迪伦的咖位太大,很多人已经请不动他,因而此片的制作者正是早已与鲍勃·迪伦有过一次合作的美国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2005年斯科塞斯就为鲍勃制作过一部纪录片《没有方向的家》)。

导演马丁·斯科塞斯

在此片中,马丁·斯科塞斯采取虚实结合的方式展示了1975至1976年的鲍勃·迪伦以及他的滚雷巡演团(Rolling Thunder Revue)所进行的一次传奇巡演。

滚雷巡演团成员

巡演团人员混杂,既有音乐家、歌手,也有记者、诗人、画家,其中就包括琼尼•米切尔(Joni Mitchell)、米克•朗森(Mick Ronson)、艾伦•金斯堡(Allen Ginsberg)、琼•贝兹(Joan Baez)和杰克•埃利奥特(Ramblin' Jack Elliot)、山姆•夏普德(Sam Shepard)等人。

艾伦•金斯堡为团员们朗诵诗歌

这些不同领域的精英们在鲍勃·迪伦的感召下汇聚在一起,他们以美国建国200周年为宣传噱头,遍踏新英格兰22座城市,犹如一群真正的流浪吉普赛人进行巡回演出。

当时,美国整个社会都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水门事件、越南战争、嬉皮士运动相互交错,政治、军事、文化全都在剧烈震荡,而鲍勃·迪伦也一度被裹挟进民权运动,无法自拔。

因此,1975年夏天,在录制专辑《欲望》(Desire)的过程中,鲍勃·迪伦便决定开始这次巡演,他想远离人群,远离媒体的审视,与自己信赖的朋友们一起进行一次流浪式的狂欢。

在巡演之初,鲍勃·迪伦就定下规矩,这次巡演走的是全明星反主流文化路线,所以他们不会再去那些人山人海的演出场馆,而是只去一些不知名的县城和最多容纳几千人的音乐厅,同时,对于这场巡回演出的宣传也仅限于在当天向小镇上的居民派发传单。

在整轮巡演中,每当鲍勃·迪伦出现在舞台上时,他就会为自己画上哑剧般的白妆,涂上厚厚的睫毛膏,偶尔还戴着透明的塑料面具,穿着喇叭牛仔裤和一件黑色背心,头上则戴着用鲜花装饰起来的帽子。

伴随着一声声近似咆哮和嘶吼的声音,鲍勃·迪伦在舞台上投以巨大的激情进行演唱,他往往边弹吉他边吹口琴,兴致浓烈时亦会又唱又舞;

而且他演奏的也经常是一些经过重新编曲的歌,诸如《Mr. Tambourine man》《Rita May》《A Hard Rain'sA-Gonna Fall》等曲都与唱片版大有不同。

Mr.TambourineManBobDylan-BringingItAllBackHome

除此之外,他还会把舞台完全地让给巡演团的其他成员进行自我展示,有时甚至是一些慕名而来陌生的人,他们或演奏乐器,或朗诵诗歌,自由地交流。

而鲍勃·迪伦就会时不时地充当司机,驾驶着他的温尼贝戈(Winnebago)房车,载着这些人赶往下一个目的地。

毋庸置疑,自由地“创造自我”正是鲍勃迪伦开始这次滚雷巡演的终极目的,就如他影片中接受采访时说的那样:“生活不是寻找自我,也不是寻找任何东西,而是创造自己。”

为了贯彻这种自由理念,在巡演过程中,鲍勃·迪伦会专门赶往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美国小说家,代表作《在路上》)的坟墓前进行致敬;

而他的搭档艾伦•金斯堡则热衷于行为艺术——他会骗来一帮中年犹太妇女,让她们误以为可以打麻将聚会,但当她们围坐在屋内时,金斯堡便会拿出自己写给母亲的诗《卡迪什舞曲》(Kaddish)朗诵给她们听。

此外,鲍勃·迪伦还会适时地为这场巡演注入一种救赎的价值取向。

在巡演中途,他带领着所有人赶往塔斯卡罗拉印第安人保留区,为那里的印第安人进行义演。整场演出中鲍勃·迪伦都以歌声的形式代替历史上的白人向印第安人道歉。

而当他听闻黑人拳击手鲁宾·卡特(Rubin Carter)遭人陷害,成了纽泽西一场谋杀案的嫌疑犯时,他还亲自跑到监狱去看望这位运动员,并为其写下抗议歌曲《飓风》(Hurricane)以支持他澄清自己所受的污名。

鲍勃·迪伦在监狱里探望鲁宾·卡特

《飓风》(Hurricane)歌词

可以说,鲍勃·迪伦和他的滚雷巡演就像是一个艺术家大篷车,它始于1975年10月,结束于1976年5月。

在七个月的时间里,他们不断地旅行和表演音乐,他们意图用歌声、舞蹈和诗歌建立起一个自由而博爱的乌托邦世界。

每一个加入这趟旅程的艺术家就如吉普赛人附体,又如走进了文德斯的公路电影一般。他们像极了古典派的游吟诗人,一场场表演描绘出了70年代美国社会里最精彩的时代底色。

作为摇滚音乐史上最值得注意的巡演之一,评论家克林顿·海林(Clinton Heylin)就在1991年出版的《阴影背后》(Behind the Shades)中写道:

“滚雷(Rolling Thunder)的演出仍然是鲍勃·迪伦与现场乐队合作创作的最好音乐之一。”

艾伦•金斯堡在片尾号召观众向他们学习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马丁·斯科塞斯在创作这部纪录片时,事实上也运用了一些虚构的手法。

这两位属于虚构人物的“剧情演绎”

比如影片中所出现的女演员莎朗·斯通、政治家杰克·坦纳、导演斯蒂芬·凡·德普、巡演推广人吉姆·贾诺普洛斯,关于这些人的访谈就都是“剧情演绎”,属于马丁·斯科塞斯为观众放出的“烟雾弹”。

这两位也属于虚构人物的“剧情演绎”

《滚雷巡演》这部纪录片时长足有142分钟,而且它也没有一般意义上的“故事性”,完全是以虚实结合的方式对70年代中期鲍勃·迪伦率领的那一场艺术探索进行的一次还原。

平心而论,观看这样的影片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影片所呈现的内容都是大段大段的鲍勃·迪伦演唱秀,所以观看的过程也极容易变得枯燥和乏味。

但是,或许这部影片的价值也正在于此。

不管你是不是鲍勃·迪伦的忠粉,你都可以看到这位艺术家最珍贵的画面以及他对音乐的感想,而且你根本不需要担忧能不能看完它、需不需要暂停接着看这些事情。

马丁·斯科塞斯为我们提供的正是最符合鲍勃·迪伦音乐精神的一次创作,那就是自由地创造自我,你随时可以观看这部影片的任何片段,即使是快进、跳跃或者省略都无所谓。

正如鲍勃·迪伦在影片一开始说得那样,“对于滚雷巡演秀,我已经完全没有了记忆,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久到我都还没有出生呢”。

在鲍勃·迪伦心里,过去的那点儿经历早已成为历史的尘埃,而现在的他只求活在当下,永远在路上,就像一个滚石一样活着,这样的摇滚精神或许正是鲍勃·迪伦的伟大之处吧。

 2 ) 马戏团已经来到了镇上 --------影评《滚雷巡演》

原载于《中国三峡》2021年5月号

“The beauty parlor is filled with sailors. The circus is in town.”(美容院里塞满了水手。马戏团已经来到了镇上。

-----Desolation Row(荒凉小径)杜鹏 译

这两句歌词来自于在鲍勃-迪伦1965年的专辑《Highway 61 Revisited》(重返61号公路)中的歌曲《Desolation Row》(荒凉小径)。这首长达11分20秒的单曲是同时代最长的歌,虽然远不如专辑中的另一首《Like a rolling stone》(像一块滚石)那样著名,但是因其歌词内容晦涩难懂,再加上典故较多,所以也被很多批评家认为是鲍勃-迪伦所有歌词作品中文学成就最高的词作之一,常被用来和艾略特的《荒原》和金斯堡的《嚎叫》相比较。

当我观看完马丁-斯科塞斯导演的这部《滚雷巡演》的纪录片时,我脑海里反复回响的就是这首《荒凉小径》中的这两句歌词。因为这两句歌词就像是提前为这场“流动的盛宴”做了总结。从字面上看,“马戏团已经来到了镇上”意味着一场演出的开始,一种看似是清晰的宣言,而再结合前面一句“美容院里塞满了水手”,这种清晰反而变得模糊而且混沌。在西方的传统中,“水手”往往也都是“浪子”,在这里可以理解成一种个体意义上的“狂欢者”。而“马戏团”则是一种流动着的,带有“狂欢”性质的群体。当“水手”在同一个语境下遇见“马戏团”,虽然每句所表达的意思皆有不同,但在同一个语境下进行碰撞,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意味着由某个人催发的一种混沌状态的狂欢的开始。

在通常意义上的摇滚演出中,哪怕是以制造混乱而著称的硬核朋克演出,台上和台下都是有距离和界限的。尤其是那些已经得到了主流承认并获得了商业成功的音乐人,这种距离和界限也就越清晰。即使是有一些“意外”发生,这些“意外”大部分也都是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即使遇到那些“不可控”的因素,诸如像当年滚石乐队演出时有乐迷被请来做安保的“地狱天使”的人所伤这样臭名昭著的案件发生,那也一定会使演出原本应该有的艺术性大打折扣。而鲍勃-迪伦的这次“滚雷巡演”最大的特征,就是那些“不可控”的因素占据了多数。无论是台上的参与演出的人员还是台下的观众,都处在一种近似于狂欢的状态中。可贵的是,这种狂欢并没有稀释掉一场巡演该有的艺术爆发力,反而加强了整个巡演的感染力。在演出中,迪伦为了让自己能够“说真话”,涂上了小丑式的妆容,为自己戴上了“面具”,而带着“面具”的迪伦显然要更自如,也更放肆。如果说,在60年代,迪伦的改变是从穿上皮夹克并为吉他插上电开始;那么在70年代,迪伦的改变也就是从他在“滚雷巡演”的舞台上涂上妆容开始。

不仅是迪伦自己,参与这次巡演的其他人也加入了这次狂欢。滚雷巡演的舞台中心绝不只属于迪伦和他的艺术家朋友们,同时也属于许许多多愿意去创造自我的人。而从二十出头就被贴上“时代的代言人”这样的符号的鲍勃-迪伦,一个当惯了主角的人,甚至在这次巡演中,愿意放下身段,时不时的充当他的这帮朋友们的司机,载着大家去旅行。而马丁-斯科塞斯,这位并没有随队巡演,只是通过大量的视频素材完成了这个“伪纪录片”的“导演”本人,也在用加入大量“虚构”或“面具”的方式,在巡演后的21世纪重新“加入”进这次狂欢,为这段原本就充满了不确定因素的“历史”添油加醋了一番。正如迪伦在片头所言,他认为“滚雷巡演”的时候,“他”本人还没出生呢。而我相信再看完斯科塞斯的这部影片之后,迪伦或许会有一种回顾了自己的诞生的感觉。与其说是斯科塞斯用影片的方式帮助迪伦“回忆”了那段“历史”,不如说是斯科塞斯把那段“历史”带进了二十一世纪,并让这种狂欢在大屏幕上继续。如果用“纪实”的标准来要求这部电影,那或许它并不合格。但是,它记录了一群人的“诞生”过程,同时,也记录了影片的导演,年近八旬的马丁-斯科塞斯被这场四十年前的巡演催化下的一次“诞生”。

 3 ) 部分情节为虚构

摘自纽约客://www.newyorker.com/culture/the-front-row/rolling-thunder-revue-reviewed-martin-scorseses-slippery-chronicle-of-bob-dylan-in-concert

Interspersed among the film’s authentic interviews, for instance, are mockumentary scenes that concoct fictional details about the tour. Martin von Haselberg plays the role of Stefan Van Dorp, a fictional director who is presented as responsible for filming the archival footage. The real-life movie executive Jim Gianopulos plays Jim Gianopulos, the (fictional) businessperson behind the tour. Sharon Stone plays herself and talks about her (fictitious) acquaintance with Dylan in the course of the tour. Dylan himself takes part in these games, referring on several occasions to Van Dorp’s and Stone’s presence and actions during the tour. Scorsese even places these characters amid the archival footage, dubbing the voice of Van Dorp into documentary sequences, blurring the historical record to match the fictional conceit.

 4 ) "Bob, You are beautiful!"

关于马丁斯科塞斯

一上来便能感受到马丁斯科塞斯深不见底的功力,对电影这一语言形式精准的操纵。

先以美国二百周年庆典开篇,接着是尼克松的电视演讲,再切换到迪伦的访谈。接着再将《Mr Tambourine Man》和二百周年庆典游行做切换。当鲍勃唱到“Into my own parade”时,画面切换到庆典游行。接着,参与了那次巡演的诗人艾伦金斯堡说道:“1975年夏天,纽约出现了奇怪的景象,不同寻常。所谓的民谣时代,是已经过去了还是没有呢?随后传言四起,人们说迪伦回来了,他的势力全部纠集在一起……”在他的叙述中,迪伦和琼恩登上舞台,开始演唱。

我还能想象到比这更好的开局吗?就像迪伦无数叙述歌的开头,我想象不到。这就是我爱马丁斯科塞斯的原因。他趋近完美的电影结构,他对电影节奏的精准操纵。他的电影让我感觉他在建筑宫殿、庙宇,就像米开朗基罗雕琢西斯廷宫廷的拱顶。而让我产生这种强烈感觉的导演只有两个:马丁斯科塞斯和库布里克。

但是将这场巡演和The Spirt联系在一起,在我看来似乎是一个多余的艺术动作。

诚然加上这个手段,时代感扑面而来。

关于鲍勃迪伦

我注意到这部电影里有个字眼——美丽。

艾伦金斯堡说:“这是在鲍勃头脑中存系的一个想法……他想通过展示他的美丽,他想通过展示我们的美丽,去展示某种特殊的团体演出的美丽。”

电影中有个片段,当鲍勃迪伦退场时,后排的观众说道:“鲍勃,你好美丽。”

近乎所有关迪伦的电影都在尝试探索一个问题:鲍勃迪伦究竟为何物?

滚雷巡演1975-1976。在此期间,美国200岁,迪伦35岁。

此前的岁月,1966年迪伦遭遇的车祸是个重大转折点。在车祸前,他发行了《Blonde On Blonde》专辑。让我们在往前推移一点,1965年他和莎拉结婚了。用迪伦自己的话说:“我娶了我所挚爱的女人。”

而下一张专辑则发生在近10年后的滚雷巡演之前。《Blood On The Tracks》发行于1975年初。迪伦的儿子杰克布说:“放佛是我的父母在讲话搬,遍布着伤痕。”

Blonde和Blood,迪伦很巧妙地操作词汇。尽管他从未承认过《Blood On The Tracks》和自己婚姻生活的关联,但这之间似乎并不存在辩解的余地。Blonde和Blood,在我看来就是two sides of Dylan。

1976年1月,第二场滚雷巡演之前,迪伦发行了《Desire》,专辑的尽头以一首《Sara》作为结束。值得一提的是,在滚雷巡演中,几乎所有歌曲都经过重新编曲,但这首《Sara》却保持专辑里的模样。

《Blonde On Blonde》《Blood On The Tracks》《Desire》这三张专辑,即使第一张和第二张之间间隔了十年,但是我仍然讲它们视作三部曲,视作迪伦作为个人非常非常重要的生命阶段的变迁。Blonde是轻盈飘逸的,Blood是歇斯底里的,而Desire是对以上两个阶段的中和、让步。

让我们再回到滚雷巡演的舞台上,迪伦将自己扮做小丑、巫师、食尸鬼。很多年后老去的他对此说道:“我们带上面具……因为当人带上面具时才肯说真话。”不要从字面上去捕捉他的意思。

在舞台上的表演,迪伦进入了一种马戏团似的、戏剧式的表演,放佛他这一个人的存在是通过他的演唱而出现在此时此刻的。在他演唱之前,他这一个体并不存在。在他演唱之后,他这一个体也不存在。他是他的演唱物,他用表演创造自己。

同时,能明显感受到迪伦在舞台上的那种善变、愤怒以及阴暗,以及那些编曲放佛都是为了迎合他的情绪。但同时,他不再是一个年轻人了,他已经35岁,有相处10年的妻子和4个孩子。

这时候的迪伦,在我眼里是非常美丽的。1965年之前的迪伦是划过天际撕裂时代的陨石流星。但在1965年之后,特别是滚雷巡演之际,他是彻头彻尾的有血有肉的个体,不再是一个符号、一个隐喻。尽管这一阶段有不乏《hurricane》和《The lonesome Death》这样的社会层面的关心,但是相比《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Blowing In The Wind》《The Hard Rain’s A-Gonna Fall》等歌曲,这两首歌更像是处于个体视觉对社会的关注。

在这一阶段,他仍然持有巨大的绵延不绝的才华。而作为一个个体,他开始收敛自己,驾驶蒸汽机船航向更内心更深邃的海域。与此同时,他以一个男人的姿态,去承受孤独、痛苦,和他的阴暗(他的阴暗也是光明正大)。

正是这样的他,35岁的年龄(再早一点太年轻气盛了,再晚一点又怕会迟钝衰老了),踏上了巡演之路。

 5 ) 记录片段

1.和我聊聊巡演的精神吧。如果你唱了一首新歌而很多观众希望听老歌。 哦拉索这是第一条法则,预期的基本法则,如果你有很高的期望就会失望,所以不能有任何预期。 但是人们有预期,人们有预想。 那就是他们的预期了,拉索,我们不能对所有人负责的你懂吗,所有那些期待很高的人,谁他妈在乎? 2.我觉得挺压抑的,人们居然会排两天的队去见一个人,这就证明,他们有这种需要某些东西或某些人带来救赎之类的东西。 3.琼贝兹和我什么都能唱,我们睡着了都可以合唱,事实上,我经常在睡梦中听到她的声音。 4.一秒钟后我听见,“嘿,沙朗”,有一台非常破旧的钢琴被推到了一边,鲍勃钢琴旁弓着腰,给了我那样一个眼神,他说:“我写了一首关于你的歌”。 然后他唱到了那句歌词“她做爱就像一个女人,但他崩溃时就像个小女孩”。我就开始嚎啕大哭,后来有人告诉我,那首歌有十年了。

5.当我看到鲍勃唱歌时,我就会原谅一切,他的魅力我从没在别人身上看到过。

6.不开心你自说自话就结婚了。/你也自说自话就结婚了还没告诉我。/是的但是./你应该告诉我的/但是我娶了我爱的女人/我知道这是真的,我嫁了一个我以为我爱的男人/这就是思考的错,思考会让你倒大霉/你说的对,我同意/所以要用心不是要用脑子

7.现代的年代没有很多的美第奇家族,而且不管你是和很多人巡演,或者是拍电影,或者任何需要资源的创意性的行为,都需要钱。你需要去找那些相信能赚回本钱也许还能多赚一点的人。所以没错,艺术和商业之间总是有这种天然的张力的。

8.我们早上去的,出来的时候天都黑了。我意识到他的哲学,和我的哲学是一路的。而且,很少遇到这样的人,你知道你们在思想上是一路的。

9.“现在所有穿着外套,打着领带的罪犯,都可以自由地和马天尼酒看着太阳升起。与此同时,鲁宾像佛祖一样坐在三平米的牢房里,人间炼狱中的一个无辜的人。”

9.1975年12月4日,加拿大蒙特利尔,滚雷巡演的最后一场计划内演出,我们这些灵魂集结在一起,滚雷巡演的最后一站,我们开始这段旅程是为了找回美国,我们发现了一些自己的真相,本以为爱意已经消失的老朋友,得以重聚,并能够真诚地面对自己,对着电子麦克风合唱以取悦年轻的向往者们。他们一直在寻找某种联盟和社区,在那里看到了社区的形象。

10.巡演成功吗?

完全是场灾难。

我告诉他说我们应该去两万人的场地演出,但他们却想在小场地演出,台上16到18个人演出,还有15个舞台助理和工程师。要付巴士、酒店、餐饮的钱,但只去三千人的场馆表演,所以肯定会亏钱,还没上路就已经亏损了。

11.巡演成功吗?

不,没有成功。

如果用获利来衡量的话肯定不算成功,但在冒险的层面上是成功的。所以在很多方面都是非常成功的。

12.你们所有看到了片段和瞬间的人,以我们为例,吸取一些教训,试着重新振作起来,改正你的行为,找到属于你的圈子,做一些对于你自己的意识的救赎行为。更在意你的朋友,你自己的作品,你自己的冥想,你自己的艺术,和你自己的美,迈出去,将之变为你自己的永恒。

 6 ) "Je est un autre"——迪伦和他的滚雷巡演

两位业界大佬的跨界联手,本来就十分罕见,更别说接连合作两次了。可这却真切地发生在了摇滚传奇鲍勃·迪伦(Bob Dylan)和电影大师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的身上。14年前,斯科塞斯曾经用一部《没有方向的家:鲍勃·迪伦》,透视这位性格乖僻的摇滚诗人的心路历程,让他的传奇经历终于能得到大众的理解,甚至共情。

正是出于信任,迪伦把用纪录片还原他的1975年“滚雷巡演”(Rolling Thunder Revue)的任务交给了斯科塞斯,期望后者能为这段著名却令人费解的旅程理出些头绪。然而斯科塞斯虽然能在面对1960年代迪伦的上百小时影像素材时,将线头缕清,却很难为时长只有一个多月的“滚雷”梳理出脉络。因为“滚雷”的意义就是制造混沌。

制造混沌

该如何定义“滚雷巡演”?不论是表演者还是看客,都很难把这个问题说清楚。当迪伦招募乐手加入巡演时,他的推销词仅仅是——“我想搞点不一样的东西……像马戏团演出的那种。”甚至连巡演为何叫做“滚雷”,都没有标准答案:有人猜测这是对美国首次轰炸越南的任务“滚雷行动”的反讽;有人觉得这是对美国原住民文化的致敬,因为有个印第安酋长叫“滚雷”。至于迪伦本人对“滚雷”的解释,则简单得让人不敢相信:他正坐在家里琢磨巡演该叫什么名字,突然之间听到雷声从远方滚滚而来,BOOM!所以就这么着吧。

虽然意图混乱,但迪伦对这次巡演的构想,其实胃口很大:他想通过这次大型巡演,拓宽摇滚演出的界限。他既不想让演出止步于向年轻人贩卖荷尔蒙,也不想让演出变得像是在礼堂和爱乐厅里那样一本正经。他希望巡演能够打破一切壁垒,成为市井文化的一部分,为此,他从各个地方吸收灵感:马戏演出、狂欢节、意大利即兴喜剧(Commedia dell'Arte)、吉普赛人的大篷车文化、早期美国的“江湖卖药秀”(medicine show)、日本歌舞伎表演、垮掉派诗人的即兴朗诵,以及诞生于1945年的法国电影《天堂的孩子》(Les enfants du paradis)……

上述这些内容繁杂多样,却有着共通之处:充满了放浪不羁的波西米亚气息。身为当代吟游诗人的迪伦,正是被这种特质深深吸引。马戏演出充斥着滑稽与混乱,迪伦制造的则是最高级的混乱:加入其流浪剧团的,是像民谣诗人琼·贝兹(Joan Baez)、乔尼·米切尔(Joni Mitchell),桂冠诗人艾伦·金斯堡(Allen Ginsberg)和戏剧奇才萨姆·谢帕德(Sam Shepard)这样才华横溢的艺人。他们如同滚雷一般,所经之处,大地也为之颤抖。

“我是另一个”

但迪伦的生命旅程,从来都既向外扩张,又向内自省,二者的关系错综复杂,密不可分。“滚雷巡演”最具标志性的外在元素,是迪伦本人的装扮——点缀着花朵的帽子之下,是他涂着厚厚白色油彩,如同小丑一般的妆容。再一次地,迪伦的解释言简意赅:“当一个人戴上面具时,他就会和你说真话;当他不戴面具的时候,则不太可能。”

但除了这个理由之外呢?或许这是迪伦和我们玩的又一个身份游戏。他用这个“面具”,将自己的舞台人格和原本身份做了显著区分。而在他于巡演期间拍摄的半纪录半虚构电影Renaldo and Clara中,这种身份游戏更是登峰造极:在其中,他和当时的妻子莎拉分别饰演名为Renaldo和Clara的主人公,而他的两位巡演同伴罗尼·霍金斯和罗尼·布莱克利,则分别饰演迪伦和迪伦夫人……

对迪伦来说,身份从来都是个变动不居的东西。他最爱的诗人之一,是兰波(Arthur Rimbaud),而他最爱的兰波诗句,则是“我是另一个”(Je est un autre/I is another)——在诗句的中途,人称已经悄然转变。在迪伦看来,人生不该用单一视点来审视,否则你只会得到陈腐固定的结论。唯有冲出自己的躯壳,才能获得自由。

于是,迪伦在“滚雷巡演”中,不断突破着自我的边界:演出中大部分歌曲都来自《血迹》(Blood on the Tracks)和《欲望》(Desire)这两张专辑,却在编曲和演唱方式上和录音室版本完全不同。一个简单的和弦变化,就能让原本忧郁的歌曲变得俏皮而愤怒;一个细微的人称变化和歌词改动,就能让先前深情的歌曲变得或疏离,或尖酸,或华丽,或沉静。

迪伦在巡演中演唱的歌曲,都已被世人视为传世经典,但他对它们却毫不“爱惜”,因为每次演唱都不可重复,而艺人演唱时的心境与当初创作时比起来,也已经物是人非。就像他在斯科塞斯的纪录片里说的那样:“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找到自我,或是找到任何东西。人生的意义在于创造自我。”

艺术的乌托邦

不过,话说回来,“滚雷巡演”的意义其实远大于迪伦的自我创造。这次巡演的时间,刚好临近美国建国200周年,但整个国家正笼罩在越战和水门事件带来的颓丧情绪中,滚雷乐团途经的新英格兰地区,更是经济凋敝,气氛灰暗。彼时已成名多年的迪伦,没有忘记自己的民谣根源,他坚信,通过动人热闹的音乐表演,滚雷剧团能为苦闷的大众重新注入活力。

确实,“滚雷巡演”没有向观众摆出一副高姿态。迪伦明明可以选择超过万人的体育场作为演出场馆,却最终选择了一系列像小剧院、小礼堂、退伍军人纪念体育馆和印第安原住民社区中心这样的日常场所。在一些偏远城市,工作人员甚至在校园里发放传单,招徕观众。如此亲民举措,让“滚雷巡演”有了些许市集狂欢的气质。

而迪伦和同伴们的音乐也确实直击人心。斯科塞斯的纪录片中最令人难忘的镜头,是一位观众在演出结束后怅然若失,痛哭流涕。斯科塞斯本人对此极为震惊:音乐居然能给人带来如此大的情感冲击。不过,彼时的斯科塞斯,也即将震撼一代人的心灵了:1975年的他,正在忙着拍摄那部即将成为经典的《出租车司机》(Taxi Driver)。

然而,四十多年后,艺术和艺术家的处境已经发生了巨变。迪伦依然在巡演,但比起认真听歌,观众们更想用手机拍他,惹得他在近十多年里首次在台上怼了人。斯科塞斯则在面对着另一种窘境:在影院里泡了一辈子的他,无奈地发现自己的电影很可能没法在院线大规模公映,因为愿意为他的新片《爱尔兰人》砸大钱的,只有Netflix。艺术正在从一种身心在场的体验,变成一种消费行为和一种将世人隔离的手段。此时的斯科塞斯,无疑会怀念那个逝去的年代,在那时,音乐与电影依然是一种如周日弥撒般净化人心的社群体验。

不论迪伦和斯科塞斯心中的乌托邦是否会再来,至少在《滚雷巡演:鲍勃·迪伦传奇》中,我们有机会管窥那个美好时代的一角:在巡演的间歇时间,迪伦和好友罗杰·麦奎恩(Roger McGuinn)在友人家中甘做配角,为乔尼·米切尔温柔坚定的歌声伴奏和弦。“滚雷巡演”是属于艺人的乌托邦,它虽然让金主赔了钱,却让参与其中的每个艺人都“创造”出了最极致的自我;这样的巡演可能再也不会出现了。

原载《南方人物周刊》

 短评

超长片里纳多与克拉拉素材重剪结合建国两百年尼克松卡特交迭大背景,热闹一场。老马丁采访力不错引出迪伦哲学言论:40年前的巡演你让我说啥?啥也没留下都成灰了!批评别人时呢也很含蓄地嘲。看后一查其他好几个采访居然都是演员演的:根本不存在原片导演、意裔演出promoter是派拉蒙的CEO演的,参议员是罗伯特奥特曼虚构竞选片主公人Tanner,哇给他加一星,算秉承原片精神?有Sam Shepard访谈!迪伦叫他来合作的虽说按他剧本拍的段子都不在本片里。金斯堡最终沦为打下手的依然很开心?live剪得棒。然鹅除人美琴亮的女小提琴手Scarlet Rivera外伴奏乐队仿佛不是人,通片不提Mick Ronson和T-Bone幕后也几乎没有他们的影像,我还想看看MR一个英国人咋趟的这趟浑水..

8分钟前
  • paradiso
  • 力荐

3星半。喜欢开头迪伦的话(人生不是用来发现自己的,而是是用来创造自己的)和结尾金斯堡的话(振作起来,去寻找自己的社群,捡起一些能救赎自己精神世界的事情,更用心地对待朋友、工作、属于自己的合适的冥想、属于自己的合适的艺术、属于你的美。用这些去创造你自己的永恒。),还喜欢Hurricane的故事、Joni Mitchell的歌。其余的真真假假故作神秘还是有很多无感甚至不适,所以是分三次看完的。

12分钟前
  • eighthday
  • 推荐

传奇巡演与虚实结合的叙述,看得开心,甚至没有意识到Scorsese也在悄悄探索纪录片的边界。

17分钟前
  • 外出偷狗
  • 推荐

白日的时光静寂缓慢,我们注视着前方,努力不使之偏向,就像夏日的红玫瑰逐日盛开,时光静寂流逝,永不复返。——鲍勃·迪伦

22分钟前
  • 康报虹
  • 力荐

热泪盈眶,主线是记录鲍勃迪伦传奇生涯的又一个传奇巡演,集结了一大批民谣/摇滚歌手环游北美,随心所欲的演出;暗线是对70年代美国的记录(性解放,反战主义,尼克松,种族歧视)一首首音乐的穿插将观众带回带回过去,见证这时代落幕前最后的疯狂。Joan baez谈及bob dylan依旧含情脉脉,她实在是太好了!(想到一部分剧情是虚构的,愈发觉得老马丁的牛逼了)

24分钟前
  • KID Y
  • 力荐

What America used to be like

28分钟前
  • closer
  • 力荐

虽然‘情怀’一词当下有些烂俗,但打五⭐仍旧是情怀使然,常常越是不可及越是心心念,那个黄金时代毕竟离我已太遥远了。// 主题是音乐,不可避免融入许多政治元素(从歌词翻译看国内过审无望了),一场巡演管中窥豹美国彼时的社会运动,但毕竟已成历史,抽离开再回顾,也只有音乐和热爱音乐的人始终不会褪色。/ 马丁·斯科塞斯还是厉害的,素材梳理得非常清晰,影片节奏感一流,极具观赏性,且Live现场音质上佳(话说那时迪伦的唱法并没有明显公鸭嗓);另外这类纪录片一贯福利就是主人公的大咖朋友圈,看着年轻的帕蒂·史密斯、琼·贝兹和一众艺术家,但凡有点情怀谁能不热泪盈眶呢?// 鲍勃·迪伦的荣誉会随着年纪渐长越来越多,但或许唯有好音乐可以跨越一切隔阂流传下去。

33分钟前
  • GIVIND
  • 力荐

“看到这一切的你们,或者看到回顾和片段的人,将我们的经历当作例子,试图振作打起精神,振奋精神,寻找属于你的圈子,想办法为你自己的意识进行救赎,更加用心对待你的朋友,对待你的工作,你自己的静坐冥想,你自己的艺术,你自己的美丽,勇敢踏出去,创造自己的永恒”🙏

38分钟前
  • 空能花
  • 力荐

网飞啥时候大发善心把Renaldo & Clara整个修复了我就不黑你了

40分钟前
  • Qtn
  • 推荐

巡演乐队里的小提琴手,是一个随身带着剑的女士,名叫Scarlet Rivera。

42分钟前
  • 少年高
  • 力荐

马丁·斯科塞斯这部纪录片把一个时代的传奇人物脉络清晰的展现在观众眼前。不太熟悉鲍勃迪伦的人也能被感染

46分钟前
  • kiki204629
  • 推荐

虚与实,真与假,纯粹热爱真的能让音乐爆发出燃烧一切的力量。这场伟大的巡演,这场对当时深陷各种泥潭的Bob Dylan来说(官司缠身,婚姻告急版权纠纷)也是一种里程碑式的伟大巡演,就这样被混乱不堪且窘迫百出的呈现出来,你很难不被其中的自说自话所感动。这独一无二的魅力会让人彼此欣赏,会让人意识到你的哲学与我的哲学是相同的......一个有着如此巨大才华的的男人,在愤怒,阴暗,自我挣扎中表演着自我,剖析着自我,最终陨落……如此耀眼,如此让人难过。

47分钟前
  • WellIgotone
  • 力荐

我觉得他(Bob)做过最棒的一件事,就是将一群积极性很高、又充满抱负的人聚在一起,上火车,完全不管他们。让他们成为自己最极致的版本。

51分钟前
  • DOCO热纪录
  • 力荐

越是了解迪伦,越是感觉到他的伟大。印象最深的还是patti近乎梦呓般的言语和艾伦金斯堡独特的存在。"你们所有看见这些片段的人,要以我们为例,吸取经验,试着重新振作起来。改变自己的行为,找到属于自己的园地,做一些对自我意识的救赎。更加关心你的朋友,关心你的工作,思想,艺术,关注自己的美。走出去,让这些成为属于你的永恒。"尽管颓废堕落,虚无荒诞的思想充斥着二十世纪,但文学与艺术终究还是在关怀人生。杰克凯鲁亚克,艾伦金斯堡。某种意义上看,迪伦的文学奖也是对"垮掉的一代"的价值与地位的肯定。迪伦的作品极具个人色彩,然而本质上却是属于一个时代的回声。

53分钟前
  • Kryten
  • 力荐

当时迪伦就是太难了,深陷版权纠纷泥潭,加上婚姻危机和官司缠身,滚雷巡演无非是一次“逃避”而已。毕竟老马对迪伦是真爱,主角光环必须放大。不过75年滚雷第一部分巡演确实是巅峰,高清修复的现场部分看的很爽。

57分钟前
  • tata
  • 推荐

今年是netflix纪录片/音乐现场完全发力的一年,我对小霉霉,逼样死,dylan基本上都没有兴趣,但这三部片子单从拍摄水准来讲彻底让netflix脱离网媒这个概念,期待今年年底有人来写一篇2019年netxflix解谜的文章。(没想到从1975到2018年dylan年年都有巡演,年年在路上。。。。)

59分钟前
  • redhousepainter
  • 还行

把迪伦导演的那部近5个小时的云山雾罩巡演纪录片Renaldo&Clara有逻辑的缩编再配上近两年的采访再形式上虚构一下就是这部了,一星给75那确实伟大的巡演,一星给历史素材通过技术实现的高清复原

1小时前
  • WiTS
  • 推荐

- 以乔治·梅里爱的短片开场,为全片定下一个魔术般的基调:绝非真实的、时代的闪回,虚构的演绎片段旋即入侵。又以短片收尾,戴上神秘的面具,观众欢呼响起,字幕亮出 特别出演:Bob Dylan。

1小时前
  • 德卡的羊
  • 力荐

当严肃纪录片看就是上了老马的贼船了,请了一堆演员把一场真实的巡演真的编成了马戏…也是够聪明,这雾里看花的拍法反而最能反应迪伦。看完才明白desire这张砖何以叫desire,动荡不安的七十年代中,歌手功名成就,庞大巡演队伍一呼百应,疾风暴雨的创作和青年共同体。个人而言最惊讶的是Joni Mitchell也加入过这次巡演还有一段迪伦合奏Coyote…一直以为她很不喜欢迪伦的来着,大概是竞争者意识…Joan Baez的出场都觉得很虐心,尤其这巡演就在diamond and rust创作的一年后…最末尾的巡演场次编年表找到了我看过的那两次哈哈

1小时前
  • Rhodesia
  • 力荐

补标6月。

1小时前
  • 三十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