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裔美国人

已完结

主演:兰道尔·朴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0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亚裔美国人 剧照 NO.1亚裔美国人 剧照 NO.2亚裔美国人 剧照 NO.3亚裔美国人 剧照 NO.4亚裔美国人 剧照 NO.5亚裔美国人 剧照 NO.6亚裔美国人 剧照 NO.13亚裔美国人 剧照 NO.14亚裔美国人 剧照 NO.15

 剧情介绍

亚裔美国人美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5月份是美国的亚太裔传统月。5月11开始东部时间晚8点,PBS将隆重播出讲述亚裔移民历史的五集系列记录片“Asian Americans"——《亚裔美国人》,听亚裔移民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从1843年5月第一位来自日本的移民踏上美国土地,亚裔美国人凭着勇气和坚韧,走过了移民制度演变,种族政治,国际关系动荡和文化的创新。贡献与抗争形影相随,美国之所以成为美国,离不开亚裔移民的非凡影响力。  《开天辟地》,《对美国忠诚的问题》,《美国模范族裔》,《崛起的一代》,《突破》——五个小时的五集纪录片重现150年漫长复杂的历史。医恋俏佳人昨日重现荡妇冤魂 蕩婦冤魂娇妻无罪海豚踢新阴阳魔界第二季攻壳机动队九天玄帝诀海鲜英雄北京假日独活女子的推荐4硬汉2008泰版下一站是幸福国语大叔宠我入骨(痴傻千金三叔宠我入骨)像爵士那样忧郁斯图神父红色警戒1999猎金行动花样男子最终章凶蝎胜利即是正义(韩版)魔术师魔方高手半夜鸡叫2分制胜完蛋我被姻缘包围了乐园影像盛总每天都在父凭子贵-全城悬赏:爹地,那个才是我妈咪猎魔群英在寂静中醒来义盖云天(国语版)巴黎美甲店父亲的遗愿2020大潮中的枪声我爱你2020查理的天使第一季说唱王戴夫第三季

 长篇影评

 1 ) 把自己锻造成更好的人,争取自己应得的权益

刚到美国留学的时候,看了好几本有关the identity of Asian Americans 方面的书,刚开始还是有些不能够完全理解这个群体的心理。那时候有一个韩国裔美国小哥,感觉他似乎对我们这些个亚洲来的人们有种天然的亲切感,对于这种亲切感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感到无厘头。课堂上出现的有关李小龙相关的影视作品也莫名地令整个课堂的人感到骄傲与自豪,可实际上我在国内的时候可是从来都不看什么武打片的。

只是后来慢慢知道,李小龙不仅仅是武打,他更象征着一种力量,是一种身份焦虑之后的确认,一个想望着的、寻找着的身份认同。

在美国生活了几年,尤其是疫情来袭,经历了一段时间对于种族歧视的隐忧,就在这个时候,很幸运的,看到了这部纪录片。终于,对亚裔在美国生活的历史,我有了一个更加纵深的理解。

这部纪录片告诉我们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任何权利都不是白给的,都需要我们自己去争取”。华人在美国买房的权利、小孩上学的权利、参政议政的权利,就连夏威夷变成美国的一个州的权利都是需要无数人夜以继日地不断争取。总之,现在的人可以享受的哪怕一点一滴的权利,都是一代又一代的人走上街头、流着泪水、大声疾呼所换来的。

当然,电影里也毫不犹豫地揭露了美国这个自我号称移民之国的虚伪之处。一方面,美国自称是一个移民国家,用眩目的“美国梦”来召唤世界上各个国家的人来到美国(尤其是各个国家的优秀人才。从国内来到美国读博士的人当中,我就没见过一个人是不优秀、不努力的)。但,另一方面,当美国遭遇某些困境的时候,美国政府又会怀疑这些少数族裔对美国的忠诚度(loyalty)。比方说,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政府竟然将在美日裔美国人全部抓到集中营里,关了两年,其中很多在美国出生的日裔美国人连日语都不会说。但美国有意思的地方也在于,只要这些少数族裔一直坚持,似乎正义总会来临,只是来得晚了一点。但争取正义之路之艰辛,所付出的代价之巨大,应该只有经历之人才能理解其中苦楚吧。

“go back home”这种话,说话之人喊出来容易,但是对于那些就在美国出生的亚裔二代、三代的人来说,美国就是他们的home。

第三,民主有时候也会成为多数人对于少数人的暴政,这时候就需要法律来保护少数人的权益。但问题就是,法律真的可以完完全全地伸张正义吗?

无论怎样,先自强总是没错的。要相信,锻造自身、拨开迷雾、总有光明。即使,最后发现只是幻觉一场,但也要先努力了再说。

 2 ) 亚裔美国人是如何建构自己的故事?

纪录片是按照时间排列的,记录了那些亚裔的重要故事,包括一开始的华工来修铁路,排华法案,日本人隔离营,洛杉矶暴动、移民政策。

我感觉这片子有2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是narrative。美国亚裔是如何建构自己的故事的?这是我好奇的地方。

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少数群体想要寻求主流的注视、争取话语权,是应该迎合主流的刻板印象——就像盛装出席跨族会议的少数民族代表——以帮助主流去强化自我认同感,”你们是你们,我们是我们,我们并未威胁到你们种族的纯粹性“?比如讲述亚裔文化源远流长。还是宣扬自己的独特性,展现不同文化群体碰撞下孕育出的独特亚文化,来打破刻板印象,给主流看到真实的自己?还是侧重同一性,强调”我们(和你们正统美国人)都一样“?

我预期看到的是第二种,即讲述亚裔文化的独特性,以及他们遭受的苦难。嗯可能我最近看了非常多犹太人的叙事,默认亚裔的叙事是相似的类型:隔离营、排斥歧视、流亡文化之类。并且也因为亚裔与我同源吧。我预设亚裔的本质还是Asian。或者说算是一个”同胞“的视角?

但是出乎意料,这部影片侧重的是第三种,即”我们都一样“,Asian American首先是一个American。不断重复的narrative是“我们是美国人,我们认同并实践美国精神(但是不断遭受质疑),我们的故事是纯正美国梦的故事”。

在片子里很多次,都讲到忠诚问题。当然这也是和时局有关。但凡国际形势变化(二战、冷战、越战、日本崛起美国工业衰落、911etc),国内的族裔矛盾就会加剧。而一次又一次地,这些亚裔美国人争辩的是:我们是美国人,甚至宣誓效忠美国/为美国而战,为何仍然遭受如此非议与不公的对待?

面对这些不公的对待,这个纪录片花费了相当大的笔墨在亚裔如何争取他们的权益上的。而他们争取权益的理念和实践也非常地美国。组成联盟,抗议示威etc。本质是对公正、平等与个体自由的追求。这时时点题美国精神。并且纪录片中传达出他们因抗争而更加认同自己作为american & asian的身份。我以外人的身份来看,他们做的黑人也会做,任何美国人都可能去做,这就是American。他们传达出的自豪和自信,也是美国人独有的自信,是美国文化称颂的那种自信,是美国文化才能孕育出的自信(比如把非法移民的成功认同为本国的成功这样的事情,在一些地方是无法接受的)。我也的确被他们的这种自信所折服。

第二个关键词是legacy。这是对美国的观众来说的,”亚裔美国人对美国做出了十足的贡献“。这种贡献在政治经济文化方方面面。

legacy表现在亚裔美国人不断实践着美国梦的故事。不想长大后做妓女所以自己跑去救济会(重点:追求自我,从糟粕的旧文化奔向文明开化的新文化);想要创业主动剪掉了辫子(重点:自我选择,与原有文化割席);从一穷二白到事业有成;丈夫离世一人管理洗衣店带出了律师医生记者等优秀儿女(非常中产的故事);非法移民但是在美国的教育下成为了音乐家(并协力去修改移民法案);自我奋斗成为法律班上唯一的女性并最后从政。

legacy表现在推动美国民主进程的贡献。这是我不曾了解的。所以我说亚裔美国人还是首先是美国人。排华法案使华人成为了美国史上的第一批非法移民,亚裔带领的罢课推动了第一个传授少数族裔文化的大学机构,亚裔的罢工运动推动了劳动法,亚裔促成修订移民法(不过纪录片竟然没有讲益和案)。如上所说,这样的贡献也反映出亚裔是美国引以自豪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总得说来看完这部片子我还是很有收获的。打破了我对亚裔群体的固有想法。具体来说,我原以为我们的差异没有那么大,同样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有想象的共同体,而现在我觉得,我们的差异差不多就是我和一般美国人的差异吧,只是他们与我会多一些共同话题。

当然,或许这正是这个纪录片想要达到的效果。这就是他们想展示给美国观众看的。

此外比较有趣的是,参与录制的专家做到了diversity原则(嗯很政治正确),全是亚裔,且男女各半(甚至女性更多)。同时,他们展现了非常prestige和正面的亚裔形象:记者、专家、企业家、政客、演员etc,让人眼前一亮。

 3 ) 如何看待别人,如何认同自己

这部纪录片终于翻完了,其实在这段时期,翻译这样一部片子,很微妙,也很引人思考。如果我来总结观后感,有两点,一是如何看待别人,一是如何认同自己。 如何看待别人,主要在于能不能克服歧视。在我们的生活中,歧视已经不限于种族。性别,年龄,肤色,国籍,有些东西无法改变,而人们却无端因此成为被害者或加害者。 如何认同自己。在一个格格不入的环境中,如何自处,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又如何自处。这就像是第一代移民,和之后的移民面对的问题。而亚裔移民的经历也给出了答案:奋斗。无论是增强个人能力的奋斗,还是为公平正义的奋斗,要进步,就要奋斗。用奋斗获得的成就,便是立身之本,便有了自我认同的自信。 这部片子也让人反思,作为亚洲人,中国人,我们是如何看待亚裔移民的?我们看待亚裔移民的目光,是否也带着歧视?我们大肆宣扬华裔亚裔取得的成就,同胞之喜,便是你我之喜,但又是否曾有过蔑视与不屑,留学生回国尚且有可能被称为“千里投毒”,那不是本国公民的亚裔华裔,我们能包容接受到什么程度? 该庆幸国家为我们提供了一隅和平之地,不必漂泊求生,也有文化与肤色都相近的同胞,互帮互助,荣辱与共。但更加开放的国家也会迎来更加多元的文化,你是否做好准备,与这样的未来对接,与全世界的朋友们对话?

 4 ) 内容总结

看到了亚裔美国人的受到的歧视和他们的抗争,可以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比如

  1. 让不同少数族裔相互斗争(比如菲律宾裔和墨西哥裔劳工、LA韩国城)
  2. Detroit 华裔被当成日裔打死,因为当时美国车打不过日本车,失业的人恨日本人,很像最近同样被棒球棒打的华人程序员
  3. 以前华裔演员很难成为主角,只能饰演那些亚裔刻板印象的角色。前几年crazy rich asians上映还让很多亚裔美国人很激动
  4. 反共时期对华裔美国人的各种审查,就像现在审查华人学者
  5. Go back to your country 都说了上百年了
  6. white only neighborhoods 现在小区依然种族分明
  7. 移民系统当初就有按国家的配额,现在EB也有国别配额 //history.state.gov/milestones/1921-1936/immigration-act
The quota provided immigration visas to two percent of the total number of people of each nationa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as of the 1890 national census. It completely excluded immigrants from Asia.

其他印象比较深刻的地方

  1. 美国出生就是美国公民还是因为排华法案,华裔美国人无法成为公民才告到了最高法院 //en.wikipedia.org/wiki/United_States_v._Wong_Kim_Ark
  2. 二战时期日本裔的一家人分别加入了美军、日军,同时有人还被关在美国的集中营里
  3. FBI鼓励用假的出生证明获取身份(因为排华法案)的华裔自首,//en.wikipedia.org/wiki/Chinese_Confession_Program 导致人心惶惶,就像dreamers会担心身份,这也让华裔学会了远离政治保持沉默。
  4. 少数族裔联合罢课五个月,最终成立了School of Ethnic studies //ethnicstudies.sfsu.edu/history

看完对亚裔这个标签多了一点认同感

给public radio捐了一点点钱

 5 ) American First?

American-Indian和Indian-American有什么区别?前者是美国土著印第安人,后者是印度裔美国人。 后者强调的是美国人的身份。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派兵到欧洲参战,没人会说派出的“美国人”是“爱尔兰裔美国人”或“意大利裔美国人”,却专门报道了主要由第二代日裔美国人组成的一个兵团。 在国与国的战争中,亚裔需要证明对国家的忠诚,欧洲人的后裔却不需要。历史的原因是他们已经在独立宣言里证明了。

先来者总是会对后来者持怀疑态度。后来者既然来了,就要fit in, 而不是留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抱团取暖。

这个记录片面向的观众,是Americans, 其中包括Asian-Americans,和希望成为American的Asian们. No matter where you are from, you have to become an American before you can shape American history.

 6 ) Model Asian American striving for a dream or a "Yes"?

I watched the 3rd episode last night, the most impressive part was the job Asian American have to pick. The laundry, the manual work, the lower class, they were excluded from mainstream by European origins.

When they wanted to move into a better neighbourhood, they were rejected even they can offord to buy,

When their children wanted to blended in other ethics, they were told "Go back to your home!", and they knew that the home is not their house in America, but their native country,

When they had some voice to raise, the politics gave them little room to perform,

After all this adversity facing them, how they say to the outsider identity?

It took many Asian Americans to say about their attitude.

The more they were pressed, they learned better how to react to it with a positive way, strive for American dream, and they knew their children, their children's children need to earn a better recognition.

 短评

"- Why there aren’t any Filipino doctors? - They’re waiting for you and your sister to become doctors." 创造自己想要的历史 别躲在自以为是的舒适区里

7分钟前
  • Jus
  • 力荐

叹服的是,这是太工业化、精细、标准的电视纪录片制作。但是说实话,从自己留学生的视角来看,Asian American的故事一旦扯到Asian本身,就有点强行Asian化(比如30年代一个Japanese American回到日本,解说词叫“因为there‘s more opportunities in ASIA”?)我太理解Asian American叙事的这种无奈,大家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这个被他者定义的身份,和群体内部脆弱的团结。但是说实话,这个从外到内的建构,真的令人感到不安。过去一两年一直在关注着AsAm的问题,自己也写作了不少,可是了解得越多越觉得,在表面的乐观与希望过后,是一个蛮大的僵局。而这个僵局,其实也折射着自己在美国的归属感的问题,所谓“中间人”。

9分钟前
  • Huiii
  • 推荐

第四集第五集不错啊 third world strike和la riot 听我表妹说他们asian american studies系教授都在推这个片

13分钟前
  • 沈涵
  • 力荐

12.1~12.11

15分钟前
  • 室内蘑菇云
  • 推荐

PBS Documentary

17分钟前
  • 大师
  • 推荐

pbs在这个时候拍这个纪录片 意味深长 拍的也的确很好 宏大叙事下所有被影响的一个个个体 即使声音弱小 也要努力发声

22分钟前
  • Young_To
  • 力荐

亚裔种族问题和非裔种族问题还真不能一概而论。非裔问题源于社会进化论,历史悠久且根深蒂固;亚裔问题更像是政治斗争和经济竞争的产物,比如,最近这段时间特朗普坚持把新冠肺炎称作中国肺炎。另外亚裔因为文化政治的原因,各人自扫门前雪,不太愿意参与政治活动;相比之下,非裔要积极得多。

25分钟前
  • 木石子
  • 推荐

值得一看,但稍散。关于天使岛和纸生仔,更详细的内容推荐阅读《枕底无花梦不香》。

28分钟前
  • 伊夏🪀
  • 推荐

昨天晚上在Xfinity上看的前两集,第一集谈到华工修铁路,旧金山中国城的形成,还有著名的Wong Kim Ark事件等等,曾经有那么一个时代身为中国人大概是很不幸的事情吧?第二集二战期间日本移民百转千回的剧情简直应该翻拍成电影!!仅仅是前两集就已经让我内心起了强烈的波澜,这不仅仅是亚裔美国人的故事,更是千万immigrant寻梦的故事。

33分钟前
  • 素晴紅菜湯
  • 力荐

过于沉溺“美国人叙事”,大家都是美国人一起为美国梦奋斗,导致整部纪录片的agenda过分突出。过于沉溺“亚裔”叙事,印度裔代表性非常不够,半被开除亚裔籍;对于mixed race的处理太僵化;在这个故事里主角永远是亚裔,和白人,e.g. 夏威夷立州的叙事,与其说是亚裔从白人手中夺回了representation,不如说indigenous people受到了白人种植园主和亚裔的双重dispossession。倒是贡献了一些有趣的案例研究,比如Buddy Uno和Patsy Mink。

37分钟前
  • 纳瑞格奈
  • 还行

刚到美国留学的时候,看了好几本有关the identity of Asian Americans 方面的书,刚开始还是有些不能够完全理解这个群体的心理。那时候有一个韩国裔美国小哥,感觉他似乎对我们这个亚洲来的人有种天然的亲切感,课堂上出现的李小龙也令人感到骄傲与自豪。在美国生活了几年,在疫情的档口里,看了这部纪录片。我终于对亚裔在美国努力生存的历史有了一个更加纵深的理解。 这部纪录片告诉我们的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任何权利都不是白给的,都需要我们自己去争取”!华人在美国买房的权利、小孩上学的权利、参政议政的权利等等,哪怕一点一滴的权利,都是亚裔自己争取得来的。有人总把在美华人与犹太人相比,但要知道,在美华人所遭受的屈辱、隐忍与努力,比犹太人要多得多,其中一个原因或许只是因为犹太人是白人。

38分钟前
  • 思无邪斋
  • 力荐

最近这段时间正好在看,了解了很多亚裔的历史,不由得感叹他们的艰难,然而直到今天美国社会都没有完全接纳亚裔……

42分钟前
  • niña
  • 推荐

第五集可能是赶进度 稍微有点牵强 总体上非常不错

45分钟前
  • 您老朋友王狗熊
  • 推荐

别的不说。。采访了那么多亚裔女学者!

50分钟前
  • 阿淡阿淡
  • 力荐

学习了一下太平洋岛民的遭遇 有够下作的 完全当猴。虽然大多数历史已经知道,但片子收集呈现的档案和影像很棒 能看出来背后的学术研究支撑。最讽刺的是有个南亚北方的锡克人要证明自己是白人 法庭说你是高加索人但不够白。日裔叛美的例子非常好 能看出制作人非常细腻的心思。但这个亚裔依然是个他者概念 美国政治如何突破巩固白人主体的身体政治是最大难题。比较遗憾的是没深入一下这些人为什么来美国呢 亚洲发生了什么呢 跟今天中东北非涌向欧美的难民什么关系呢?歧视和分化背后谁是原因呢?当然了 美国电视台是不敢做到这步思考的 毕竟即便保护亚裔也是为了保护美国利益。越了解亚洲越同意和辻从季风性做出的坚忍性格的风土判断。

51分钟前
  • sirius_flower
  • 推荐

历史科普向,讲了华工修铁路、二战时期的日裔集中营、菲律宾农名工发起的全国性工人运动、陈果仁案、LA的韩国人和黑人冲突……一集集看下来都是亚裔争取权利的斗争史。权利都是抗争得来,前人开路,后人千万不能倒车啊。

55分钟前
  • 豆瓣弃用毛象见
  • 力荐

五小时历数亚裔历史时刻不免拥挤(公共电视台也只愿分出五小时给亚裔声音,制片Renee Tajima吐槽说连乡村音乐都有12小时),尽管很多事件之前已经知道,但系列最震动我的是它证明了亚裔在美国的故事不是特殊的也不是完结的故事,它是个老故事、是每个故事、是美国故事。所有暴力与抗争都在不同年代、不同族裔身上一次次复现,而只有永远不放弃对多元社会的向往、对参政权的争取和边缘群体的联合,才能不断重新定义这个国家,才能有空间、有未来。我也更深刻地意识到近一年来我对亚裔历史和文化的obsession一方面源自它的社运传统及其代表的民主潜能,一方面它又如此混乱,永无法脱开地缘政治、殖民历史、和新自由主义市场的泥淖,它天生有土地的梦,又天生无家可回,而我在这混乱与困惑中找到与公民参与一样蓬勃的力量。

60分钟前
  • 烤芬
  • 力荐

history keeps repeating itself

1小时前
  • 哩个儿楞咚枪
  • 推荐

很细致的梳理和叙述,不但每个亚裔下的子类都照顾到了,也有基于时代背景下的亚裔内部横向比较。看完最大感受:一百多年的时间还是太短,短到亚裔面对的歧视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核上都没有太大变化的地步;美国的内核就不是种族融合的熔炉,无需强融,强融灰飞烟灭……

1小时前
  • 半糖冰茶
  • 推荐

感觉米国的身份政治是在用种族问题模糊阶级问题……

1小时前
  • 辛维木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