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难记

已完结

主演:Joseph Mawle,Ben Daniels,James Nesbitt,Penelope Wilton,Paloma Baeza,David Oyelowo

类型:美剧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08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受难记 剧照 NO.1受难记 剧照 NO.2受难记 剧照 NO.3受难记 剧照 NO.4受难记 剧照 NO.5受难记 剧照 NO.6受难记 剧照 NO.13受难记 剧照 NO.14受难记 剧照 NO.15受难记 剧照 NO.16受难记 剧照 NO.17受难记 剧照 NO.18受难记 剧照 NO.19受难记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只有痛苦的沉默

PASSION,戈达尔的激情,戈达尔的受难记,1982年。
 让吕克戈达尔,法国新浪潮的主将。
 新浪潮诸子,我最早接触的就是 让吕克戈达尔,买到包装低劣的《女人就是女人》《卡宾枪手》《小兵》和《中国女》。但是碟是一样的。先看的《女人就是女人》安娜卡琳娜主演。象好莱坞致敬的歌舞片。但很独特的风格。很多突兀的画面。完全不顾衔接。以前没接触过他的资料。不知道跳接正是他的风格。接下来的中国女。我看得就更昏昏了。大段的哲学引述。论文的原稿。法国哲学系男生女生的辩论,以及毛语录,红宝书,。虽然他的色彩非常美丽。大胆使用三原色入镜,很抢眼和明亮和谐的美丽,还虽然男主角是特吕佛御用的安托万,还是没能看完。
 这两年看了些有关的书。看了更多新浪潮诸子的作品。发现看法国电影千万不用从戈达尔开始。也许有例外,也许他正合你的味道,也难说的。就我来说,现在看他的电影还是有点吃力。
 简单来说戈达尔,他是革命斗士,电影的探索者革新者,他和他的朋友们改变了法国电影乃至世界电影。他生在法国,小时候移居瑞士。长大后回法国学习人种学,从小热爱电影,是电影手册派成员,与特吕佛,侯麦,夏布罗尔和里维特并称手册派五虎将。
 1959年,他利用很少的资金和特吕佛的15页剧本,拍摄了《断了气》(又译为《筋疲力尽》)石破天惊,一举出世,从此以后鼓励太多的电影人走上电影之路。(可惜到现在。这部著名的断了气,我还是没有找到)自然清新的电影风格。
他一直思辩性很强,在法国五月风暴后更宣称要“政治性的拍片”崇尚共产主义,批判和反省资本主义。1975年遇车祸后回到瑞士,参与大量的录象带的制作。从不介意电视媒介。我开头所说的 PASSION,戈达尔的激情,戈达尔的受难记就是他1982年回到主流的作品。
 他曾经说:电影当然有开头发展结局,可是可以不按顺序拍。
 PASSION,有译为激情,也有译为受难记。波兰导演在瑞士小镇拍片,拍摄名画的活人版,制片人一直追问:故事在那里。主题在哪里?导演爱上他们所住的旅馆女老板,把她拍下来反复放,他的资金已经用尽。要到美国筹资。
女老板的爱人是所在地工厂的场主。工厂主因为开除一个女工 引发罢工停工,女工是年轻的伊莎贝拉 于佩尔,她年轻时候真是平平啊,中性的样子。最后与导演也有一段默契。
 拍摄和工厂的场景互相交错。最记得是女工逃来逃去,总也逃不出工厂的范围。从这个人这里到那里。在机器间打转。保安抓住她说“没有用的”想想凄凉甚。我们也不过是在原地打转而已。
 名画复制场景很逼真。还好。可以看戈达尔的绘画修养,他真是文化全才,哲学的绘画的摄影的美术的等等。也有人批评他全是浅尝辄止。他看书全是翻,呵呵,我喜欢。我也是浅尝辄止,就是没有他的天才。嘿嘿
 戈打尔曾经说过:弗朗索瓦已经死了,我还活着,这没有什么不同,我们只有痛苦的沉默。
 弗朗索瓦指特吕佛,当年同舟共济的战友,后来因为观点分歧分道扬镳。他在听到特吕佛的死讯时如是说。

 2 ) 生存还是死亡

#CineLumiere #Jean-LucGodardPerspectives #21032023 #IntrobyTonyRayn #二刷,虽然与一刷间隔较短,但感受确实是更加深刻,最大的感受依然是那模糊不清的戏里戏外,过于精彩,不过这次还是对这个含糊不清的故事有了一个自己的想法。

Tony作为嘉宾在开场简单讲了讲戈达尔的三个阶段,并且给观众提供这部电影一个比较清晰的框架,以两个场景分割,一为片场,另一个为工厂和酒店。在一刷时我对故事情节感受也差不多如此,但二刷后我感觉影片实际可以以剧情抓马和非剧情叙事分割,也更接近于我一刷时的理解。Passion的不同意思也可分别作为两部分的主题,激情与受难,也可以说是波兰与美国,工人与老板,无产与资产,生存与死亡。剧情抓马部分可以说故意拍的非常讽刺,结合戏外的设定看起来非常诡异。逃跑的工人,投资人的安排,“敦促背台词”,被制片人“强势插入”,各种的“技能展示”,被意外“捅死”都是带有好莱坞印记的。发现工人阶级不光结巴,感觉大量的音画分离也聚焦于他们,体现一种不能被听见的状态。

其实感觉也是因为非英语电影+故事性弱也是导致关注重点放在构图与细节忽略了配乐部分,这次由嘉宾特意强调,所以这次也格外关注,古典乐的效果搭配时而戏谑时而诗意的场景还是非常不错!不过有机会还是希望三刷来感受这两次都忽略了的摄影机的声音,来的悄无声息,只有在去时才能感受到那咔的一声。

#CineLumiere #Jean-LucGodardPerspectives #19032023 #一刷 整个故事还是可以看作是一场导演死亡前的受难过程。戏中戏设定,不同于《蔑视》中以奥德赛故事讽刺美国电影产业对整个行业的影响,感觉《受难记》则是利用受难的最终结果-死亡把内核放到了一个电影未来的悲观看法上。美国还是波兰?更像是是否选择死亡。

片中的角色指代性很强,结巴的工人阶级,叫嚣的资产阶级等。最后的车也非常逗趣,仿佛也是在吐槽车是否是车。

影片的几条故事线切的实在太随意了,就如他在影片中所说,故事性?互相融合的同时还会把现实拍成戏中,而戏中又拍成现实。最厉害的依然是音画分离的处理,完全的跨故事表达声音让本来就不明确的故事线模糊的更加厉害。

视觉上开场的色彩偏红,也可能就是影院方提前发送邮件所说的褪色问题,整体构图剪辑和运镜很像之前看他的几部作品。不得不提的是那绝美的画作还原,伦勃朗的《夜巡》,德拉克罗瓦的《雅各与天使摔跤》《十字军占领君士坦丁堡》,不太确定是的是热罗姆的《后宫露台》,罗塞蒂的《丽丽斯女士》,乔尔乔内的《沉睡的维纳斯》和鲁本斯的《耶稣下十字架》。

 3 ) 笔记(2022.10.5)

之前看《迪林格已死》才知道Piccoli真是意大利人,现在又发现Schygulla竟然会说流利的法语,很有意思。戈达尔大概是在被迫拍摄《我略知她二三事》的时候意外找到了自己真正的风格,我觉得这一风格几乎可以说比之前好很多;讽刺的是,当初为了解决债务的权宜之计在八十年代却成为了他反抗当代电影、观众和制片人之坚定态度的化身。一个微妙的问题:“Isabelle找到自己的声音”这个可爱的叙事线是在电影构思时、还是剪辑时浮现出来的?注意,电影开头部分出现的其他工人也没有与影像相符合的声音。Le prolétariat est sans parole. 无论如何,如果把这部电影的主要母题看做八部半风格的颓废导演为反-故事而作的斗争,未免也太太太无聊了。当然,可以看看Huppert。

B+

但是给晚期戈达尔评分没有用:这些作品否定对自身的评价,并且就像洪常秀,它们只有作为整体在一种极为个性化的发展史中来看时才能显示出其伟大。

 4 ) 假是真来真亦假【出自李宗衡影评】

很多人知道这部片子可能源于它里面一系列的古典绘画场景,从伦勃朗到安格尔,从戈雅到德拉克洛瓦,许多场景的弦外之音妙不可言。别看戈达尔的电影经常性的声画分离,实验无比,但其实他的电影都是很浪漫的。他的电影同时也是非常“假”的,所有的人似乎都在他的指挥下过家家,然而这种假,不经意间阐述了电影之于生活的一种彻底的真相。

8分/10

 5 ) [受难记]Passion

[受难记]Passion
出品:法国 年代:1982 导演: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 主演:耶日·雷德兹瓦洛维奇Jerzy Radziwilowicz/伊莎贝尔·于佩尔Isabelle Huppert/汉娜·许古拉 Hanna Schygulla/米歇尔·皮寇利 Michel Piccoli
       拍摄于1982年的[受难记]与之前的[人人为己]一样,是戈达尔对之前长达十多年的政治电影时期的反思之作。在本片中,他重新定位了自己对于革命的热衷,拥抱了完全不同的影像思维。而作为对特吕弗[日以继夜]的反击,戈达尔也借着[受难记]展现了完全不同的现代主义电影。

一切从白色而来
       七零年代,戈达尔在多次讲座中,已慢慢透露了其未来转型方向,随着政治电影运动走向失败,迪加·维尔托夫小组两员主力戈达尔和让-皮埃尔·高兰的分崩离析,戈达尔也开始了对未来创作的新思考。在他看来,政治电影努力创造属于第三世界影像的尝试,由于自己小资产阶级的身份,而逐渐成为了一个悖论。脱离叙事的电影并非长久之计,但真正需要做的其实是用影像叙事。至此,戈达尔放弃了为电影进行文字台本,而更多的试图在影像剧本中疏离故事的脉络。靠着电影混搭影像剧本的方式,开始了下一个阶段的创作。
       在与[受难记]同期创作的短片[受难记的剧本]中,戈达尔解释了本片的不同之处“我的剧本不是文字版的,而是图像版的”,“我认为对这个世界,人们首先是用眼睛看到世界,看到它的存在然后才拍成影片”事实在,文字的剧本是为了商业而存在,只是便于计算成本,而真正的导演,则是靠着对影像的理解和把握,才真正掌控自己的作品,在戈达尔的观点中,为了整理和记录的文字资料必须要背废除。画面并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是离不开想象的视觉对象。
       在[受难记的剧本]中,戈达尔将本片的一切缘起,归于是来源自一片白色,[人人为己]中的慢镜头,成了戈达尔审视自己的窗口,而[受难记]则是从白色出发的一次更加成熟的自我解构。白色是纯洁,是空无一物。虽然这样的说法,略带模糊与晦涩,但确是对[受难记的剧本]本身意义的一种有趣暗示。按照戈达尔所遵从的维尔托夫理论来说,声音是影像的逻辑和内在联系,与政治电影时期画面与声音互为辩证所不同,白色的[受难记]象征着画面冲击的最大化,而[受难记的剧本]才是[受难记]内在的声音,将声音与影像抽离,再独立成章,也是戈达尔电影一片两拍的真实内核。在[受难的剧本]中,戈达尔也演示了这种逻辑在[受难记]中的反作用,如白色的“书页”将人带到“沙滩”,从而联想到“大海”再从“波浪”联系到思绪,这也化为了整部[受难记]的开篇。而在另一段中,“工作”联系“工作地点”再到“片场”再至“爱”,最后变成伊莎贝尔·于佩尔这个如“白”一般纯洁的姑娘。一切都顺理成章,从白色开始,再到白色结束,戈达尔用类似意识流的画面剪辑将[受难记]的舞台重新构建。
       没有语言的赘述,最重要的是对整体的感觉,靠着这层关联,戈达尔将琐碎的人物关系相互融合,全片中的多位主要人物,故事却简单而又短暂,仿佛所有的人都是互相远离,互相平行的存在。剧本在拍摄中逐渐完成,戈达尔保留了对意料之外的存在无比的宽容,从白色到万物,戈达尔接受所有相互关联的枝节。虽然看起来很随意,但却是本片与其他电影相互区别之处,因为戈达尔是画面的观察者,他给人物设置了特定的情境,让他们在画面中发挥自己的本色,[受难记]中移动的长镜头,靠着不存在的脚本,也找到了最真实的张力。似乎在暗中,戈达尔正试图证明,虽然[受难记]和[日以继夜]一样都是棚内拍摄,但他却比匠气十足的特吕弗有着更加真实的力量。而为了让这层视觉,更加具有立体的意向戈达尔则选择了艺术中,强调感知的形式——美术和音乐。

油画构成的直接艺术
       随着“白色”基调的确立,戈达尔也开始了[受难记]的试拍摄。在好莱坞西洋镜电影公司,戈达尔在科波拉[旧爱新欢]的片场,做了第一次试拍,将自己心中横穿片场的长镜头,演示了一次。科波拉手下的两员巨匠,摄影师维托里奥·斯托拉罗和美术指导迪安·塔沃拉里斯都已决定加盟[受难记]的制作。但由于戈达尔的难以合作和古怪脾气,二人均先后放弃了本片,但这也促成了一段伟大合作的重新开始。戈达尔找到关系破裂近十年的老老搭档,[筋疲力尽]和[轻蔑]的摄影拉乌尔·库塔尔。虽然戈达尔依旧刻薄,表示库塔尔是自己最后的选择,但库塔尔却依然兢兢业业,表明自己永远愿意为老朋友戈达尔掌镜。
       他们的合作,让[受难记]和六十年代的戈达尔电影,形成了微妙的对仗。本片作为[轻蔑]之后,第一次摄影棚取景,戈达尔也选择了相似的主题,即对艺术创作的再阐释。在[受难记]中由耶日·雷德兹瓦洛维奇饰演的波兰导演耶日,正如现实中的戈达尔一样,手中没有任何故事,而仅仅尝试着在名画的画面逻辑中,寻找一部电影。在片中,他借助最高端的摄影棚,还原了伦勃朗的《夜巡》,安格尔的《瓦平松的浴女》,格拉克洛瓦的《君士坦丁堡陷落》……。在莫扎特的《安魂曲》之下,显得更加庄严肃穆。制片人追着耶日,希望能得到一个故事,但在耶日心中,真正重要的并非故事,并非金钱,而是光线。这也正是戈达尔对于心中画面逻辑的理解,在他看来,现代电影美学的简单粗暴,远不如重新寻回经典的油画构图。这一意识并非仅仅局限在片场之内,更加扩展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如同伊莎贝尔·于佩尔饰演的伊莎贝尔,这位工人阶级的女神,在深思之时,戈达尔也会下意识的借用,德拉图的《抹大拉的玛利亚的忏悔》进行打光。而光线也成了戈达尔影像的症结,他靠着对伦布朗画作的观察,让库塔尔进行了无数实验。画面的魅力,在于创造光,这让作画者,有了上帝的权威,而电影的魅力在于捕捉光,所以在《夜巡》后的下一个镜头,戈达尔则将其对准了,无限宽广的自然天空。
       而名画之光的另一层意思,则在于让真相更加清晰。在另一段片场拍摄中,戈达尔借耶日之手,将戈雅的《五月三日的马德里》还原。在此段中戈达尔将历史的暴行,借助电影放大,受害者的表情愈加清晰,而光线也迸发出照亮黑暗的隐喻,而在接下来的德拉克洛瓦《希阿岛的屠杀》中,则更加可怖,戈达尔在片中加入了镜头和人物的运动,并藉此,完成了画作到电影的转变。但镜头却更像是不道德的窥视,让这层暴行,有了不少荒诞之感。似乎戈达尔对于用镜头完成政治阐释,早已失去了应有的信心。收工时,耶日询问工作人员“你认为电影有规则吗?”“没有,先生。”工作人员停顿了一会儿,又补上“我认为有两条——最小的努力和最大的不幸”。这也是戈达尔对电影创作的悲观解读。

抛下政治的新生
       科林·麦克比将[受难记]中的耶日,比喻成一个现代主义的巴赞。正如同现代主义遵从“露出技巧的本来面目”一样,戈达尔在[受难记]中,则更近一步,展现了西方艺术自古以来对于意义的关注,不管是伦布朗还是克拉勒鲁瓦,都将意义最大外化。但戈达尔式现代主义,却是借助解构名画的光线,寻找心中创作的内化正如耶日一开始的台词一般“人必须放弃以为拯救世界就是拯救自己这个想法”。戈达尔的[受难记]真正在受难中重生的确是丢下曾经政治电影的自己。但抛下政治,方向在哪里?对此,我们也可以在本片中找到答案。
       正如劳拉·穆尔维所说,在[受难记]中戈达尔完成了从六十年代老三元“电影、女性和商品世界”的转变到新三元“电影,女性和自然”的转变。二者唯一的不同在于从商品世界到自然的区别。这一转变,正是戈达尔对政治世界心态的更加超脱。在本片上映后的一次访谈中,当被问及对政治的看法,戈达尔一改往日的严肃,做了一个将针管打入手臂的动作——“有人以吸毒为乐,有人以玩政治为乐”,似乎曾经以个人名义的政治斗争,在本片中,已变成了逃避现实的窗口。
        伊莎贝尔,这个片中又一极,是曾经理想主义戈达尔的写照。如同戈达尔试图脱离制片发行体制,进行真正的音画实验一般,伊莎贝尔所做的,也是试图脱离工厂的体制,回归自由的沃土。但与当年[万事快调]的随意罢工不同,[受难记]中的罢工则无人响应,顿显悲凉。显然,戈达尔对工人革命的解读,已不像之前那般浅薄,更愿意从人本和现实的自然角度,进行客观的描绘。戈达尔说“演警察的不一定去过警察局,斯皮尔伯格本人也肯定没去过太空,但我确实去过工厂调查”。因此他也坚信自己的作品正是如今真实工厂的写照。
        米歇尔·皮寇利饰演的资本家米歇尔,虽然疾病缠身,咳嗽不止,但依然保存有世俗的权威。他对于汉娜·许古拉饰演的妻子汉娜和工人伊莎贝尔都有种难以褪去的威慑力。但这种压力,却并非足以让人臣服最,她们都在试图从这层强权逃离。汉娜与耶日偷情,成为耶日创作的缪斯,也成为了阶级间的中间人,引出了不同阶级间的差异。
        在中产阶级的耶日看来,“没有人热爱劳动”,甚至连祖国波兰的政治动荡,也成为了他逃避情人的借口,他向往好莱坞,向往权力与金钱。而伊莎贝尔则更像戈达尔所认同的劳动者“劳动就是爱”为了爱而工作,才是真正的劳动阶级乌托邦。在拒绝政治化的同时,戈达尔提出了新的目标“一个人必须包罗万象”,没有阶级对立,只剩摄影机,但他依然还存留着故事和影像的意义。

重回女性主题
       劳拉·穆尔维将本片和后来的[芳名卡门]、[向玛丽致敬]称作是戈达尔的新女性三部曲。并异常赞赏其将女人从商品世界中解放出来,投入自然和阳光之中的美妙转变。[狂人皮埃罗]以及[轻蔑]的死亡与爱的缺失主题,在本片中得到了更深的阐释。以前的戈达尔热衷于用特写展现女人的身体,展现致命的吸引,将重点放置于女人的不忠和男主角毅然死亡的壮烈之上,但[受难记]中戈达尔却有着对男女关系和社会问题更成熟的思考,这层思考,也包括对戈达尔自己创作的再次解读。
        将[轻蔑]融入到西方艺术的大语境下,戈达尔发现的其实是西方艺术以及宗教传统对于女性的双重迫害。在[受难记]中,大多数的女性处在失语和任人摆布的困境之中,片场饰演安格尔《瓦尔品松浴女》的旅店工作人员,又聋又哑,只能在镜头前舒展自己的胴体,被导演耶日所摆布。但她们却依然是神秘和美妙的存在,耶日将女人的私处赞誉为“宇宙神秘的裂缝”,这显然具有某种知识分子的狭隘美学观念,将任人摆布的女人视为艺术的存在,在戈达尔看来,本身就是一种无稽之谈。在谈及本片时,于佩尔曾回忆戈达尔向她解释她的角色时,只用了一句话“一张痛苦的脸”,这也正是女性在过往艺术中真实的写照。虽然伊莎贝尔不像耶日那般具有曼妙口才和艺术天分,但她本身便是戈达尔心中美的存在。事实上,片中的男人并没有做出任何选择,他们也只是接受眼前的爱,而女性则是[受难记]中真正思考的主体。最终,伊莎贝尔也逃离约束,和汉娜一起离开了错误男人的掌控,在雪地中驶向新的生活。

依如故我的戈达尔电影
       在本片的反思升华之余,我们也看到了熟悉的细节被戈达尔一再重复,有[不列颠之声]中的工人讨论,以及大量音画错位,[意大利斗争]中喝汤的场景,以及[第二号]中有着第三国际记忆的老头。戈达尔靠着这些细节,依然坚持着自己作者电影的连贯性。在[受难记的剧本]中戈达尔表示,“银幕是墙壁,而墙壁是为了阻止我们跳过去”。政治电影中已被大量使用的布莱希特式间离,在本片中也成为了戈达尔最重要的标志,不停出现的其他人的片段,以及伊莎贝尔经常性对摄影机的凝视,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观众,这是一部正在放映的电影。也是这层让观众无法融入故事的间离,使得所有人都可以在本片中进入戈达尔的画面辩证,与政治反思,在戈达尔的语境中,排挤观众对于故事的欲望,正是邀请观众进入解读的语境。
       他拍摄本片之前,戈达尔曾说“在无聊的时候,我也爱看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电影,它们当然很好看,但我并不是学习,而只是试图不拍成他的样子”。戈达尔将与世俗审美的斗争,在本片中做了绝妙的比喻,长镜头下,耶日一人如穿越火线一般冲过片场,不停的推开前来报账的工作人员,催故事的制片人和推荐二奶当女主角的富豪,最后他面对这一个扮演成天使的演员,两人进行了一番缠斗(格拉克洛瓦的《雅克布和天使摔跤》的复制)。似乎戈达尔也在不惜一切,为了自己的电影而宣战。他和最好的朋友特吕弗翻脸,只是为了维护战斗年代,他们一起创造的遗产。可惜的是,这一理想主义,并不能真正实现,作为戈达尔人生中投资最大的电影,[受难记]却收获了最可悲的商业失败,五周三十万美元的票房,显然不能和前作《人人为己》十二周一百万美元相提并论。但这却并不阻碍本片思索所散发的光芒。我们更愿意,将这困难,当成是重回巅峰之前,最后的受难。两年后,戈达尔的下一部电影[芳名卡门]夺得了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也再次让这位不妥协的大师,重回主流视线。
        不过,戈达尔有一点与功利主义的耶日不同,在他眼中,“电影也是一种劳动,对劳动的爱,对劳动的恨,也是对电影的爱和对电影的恨”他在[受难记的剧本]中如是说,而这部短片,也结束在他一人面对大海的镜头之中,在艺术和电影浩如烟海的众多神秘之中,戈达尔所做的确实用最单纯的情感和最直接的理性,碰撞出独一无二的电影。

文_西帕克

(原载于《看电影》经典礼拜)

 6 ) 从《夜巡》谈起《受难记》

《受难记》显然是戈达尔创作后期作品中不得不谈的一部电影。雅克·奥蒙认为这部电影是“对视觉和事实之间的关系更扩展性的思考”,它(而非《人人为己》)真正意义上开启了戈达尔的创作后期。

电影讲述了波兰电影导演杰西在摄制一部“没有故事”的影片时遭遇困境,制片苦于无法收回成本;机缘巧合之下,一群来自工厂的人们争做他的临时演员,来排演、再现众多浪漫主义名画中的场景。

《受难记》中的《夜巡》

De Nachtwacht,1642,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Amsterdam art museum,Netherlands

《受难记》中出现的第一个名画场景还原,便是伦勃朗的《夜巡》,画外音随之响起“这不是谎言,但的确是虚构的,永远不可能成为现实,也不会成为与之对立的一面。但是根据这种情况,它和现实世界又是完全分离的。通过这种近视性和逼真性……没有故事,一切都是敞亮的,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前到后,这不是夜巡,而是一个日巡,太阳已经落下了地平线。”

伦勃朗的《夜巡》是一曲光的变奏,光源的元素在绘画中是笃定的,在电影中却无法被完全复制、临摹,这恰恰是戈达尔的《受难记》通过自然光所揭示出的媒介差异。而在与现代女工工作的镜头切换中,绘画本身所言说的市民政治也在《受难记》中被还原、重塑为当下时代的政治宣言。

如果说戈达尔在前期作品中所作的引用,比如在《轻蔑》中讨论制片厂、在《狂人皮埃罗》里援引的画作,还不那么具有系统性;那么到了二十年后的《受难记》,他显然在思索上更为深入。如上所述,戈达尔对《夜巡》的兴趣并不是要“重返”去挖掘绘画的涵义,而是画作中的空间组成、光的使用。

在具体的情节上,他将制片厂与工厂两条叙事线做了平行对照,来探讨电影产业的体制与资本是如何影响了艺术创作;透过复制再现、瓦解艺术史上的名画,来对绘画艺术(影像画面)、电影创作、资本主义间做出辩证性的诘问,这也是对瓦尔特·本雅明“机械时代的艺术品”的回应。

戈达尔在纪录片《<受难记>的剧本》中强调了《受难记》的不同之处:“这部电影没有文字版的剧本,而是从图像开始的……我认为,对于这个世界,人们首先是用眼睛看到,然后才写成文字……拍成影片。”这一时期的戈达尔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剧本为的是便于计算成本,而真正的导演则是靠对影像的把握来摄制电影。在戈达尔的观点中,“画面不仅应当是‘看’出来、‘读’出来的,而且是‘做’出来的,画面是视觉的对象,视觉也离不开想象。”维尔托夫认为声音是影像的逻辑和内在联系,是影像的依据;而戈达尔在《受难记》中则进行更进一步的尝试,画面被前置,声音与影像抽离后再独立,从而获得各自的关联性与张力。

在戈达尔的另一部电影《李尔王》中,他借角色之口说出了以下这段话:“图像是纯粹的心灵产物,它并非源于对照,而是两种现实的融合,越迥异表现得越多。这两种现实之间的联系分离地越远,它们各自便变得更加强大,这种力量表现得就更明显……叙述是创造最主要的标志,它具有关联的象征。已有的图像所具有的力量与价值,取决于这些关联的性质。真正伟大的不是图像,而是其激起的情感。”这段话是戈达尔对图像的定义,即:图像并不只是作为现实的对照物与代言物,同时还因现实联系的性质所得以力量与价值,拥有激发情感的能力,并获得自身的主体性。

“引用策略”及其的重复性这一特点,在这批八十年代的作品中是相当容易被注意到的。诸如同一文学、哲学文本的反复出现,相同的音乐片段(包括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重复的影像画面。其实,对比上述《受难记》与《李尔王》的对白,同样可以发现其中的相似与关联性。

此类反复的、无休止的重组,进一步地呈现出戈达尔对强调分离的蒙太奇这一创作观念的痴迷及其所抱有的影像野心。正如阿伦·贝尔加拉提到,“戈达尔八十年代的创作是一个庞大的整体,其中的每部电影都是一个部分,而整体大于各部分相加之合”。

 短评

情节、影像、声音相互分离且独立以最大程度地达到间离效果,剧情内外均保留艺术生产过程痕迹——劳拉穆尔维的去恋物化,及其所强调的电影、女性身体和商品的结合,剧组人员身份等同劳动等级和生产关系并相互对应,而结局以从电影和工厂的空间中抽离出来,女性身体进入一种虚构的幻想式逃脱。

6分钟前
  • 🌵🌵
  • 还行

电影可以不拍 妞一定要泡

10分钟前
  • 灰小
  • 推荐

重看。郭达是在主题的基础上构建整部作品。所谓的故事是脊柱,延展整部片的发展。反的不是故事而是为大众所极易吸收的叙事脉络以及情感情绪。表达的主题也不是一些陈词滥调的东西,这是对电影媒介的沉思录。美感没有既定的齁,不然也就不会有好评差评的不同了。

15分钟前
  • Evilly ☣
  • 力荐

戈达尔中后期的标志性作品,获戛纳技术大奖。1.高达时隔十余年后再与拉乌尔·库塔尔合作,光影卓绝,运动长镜头行云流水,徐徐穿行于片场的名画搬演场景之中。2.对画作的真人重现以伦勃朗[夜巡]开篇,以埃尔·格列柯[圣母升天]收尾,其余皆为法国和西班牙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时期作品,如安格尔、戈雅、德·拉·图尔与德拉克洛瓦。3.画作模拟几近凝固又立体可感的特质使其生成了绘画—影像、雕塑—影像和摄影—影像,而很大程度上独立于影像的古典配乐(莫扎特、德沃夏克、贝多芬)及录像带处理(暂停、倒带、逐帧播放)则进一步将跨媒介实验推展至庞杂之境。4.演员由静止摆拍渐次演进为运动奔跑,甚至脱离摄影机掌控,恰与两条交叉剪辑的主线(片场导演vs.制片人,工厂女工vs.老板)中的反抗逃离之姿相契合。5.不少声画分离与画外空间实验。(8.5/10)

17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影片似乎是个拼图游戏,所有这些人物是毫不相干地并肩前进。他们相互观察、相互畏惧,互相交错,互相冲突,有时则是一些人屈于另一些人。在人物错综复杂的关系发生和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戈达尔把他对古典音乐、浪漫派绘画和电影的热爱结合在一起,使影片高度风格化,具有很强的实验性。

20分钟前
  • stknight
  • 还行

用了三幅以上戈雅的畫 寓意之鮮明無需贅談——總之搞解敘事電影根本就是一場受難記。無時無刻批判資本主義的社魂又不時閃耀著神馬的...第三世界女工和告別資本主義的女老闆神馬的...好吧 其實戈達爾也有左派的硬傷...即混淆後現代和共產主義的關係。但瑕不掩瑜。

21分钟前
  • 库库尔坎
  • 力荐

期待的是拍片场风云,探讨电影艺术,不料依然是以阶级斗争为纲。不难看,还算有叙事,且渐入佳境(其实是前面看的音化不同步不解其意,原来是手语音轨)。影片很复杂吗,其实戈达尔的思想让人觉得,在重重叠叠多领域全方位的文艺积淀下极单纯,夸大化处理阶级冲突,符号化的压迫斗争,走程序般发泄一通对文艺和工人受难的不平,源源不断的狂想也是单向的——雪中对殴的布尔乔亚,落难艺术家和女革命家的结合...(正题:要是写不出什么用思想深度的剧本不妨学习一下,名画cos、断断续续的古典乐,双主题并行,不能自圆其说没关系其实越脱线越好,还有要强行互文,因为我也看不出西班牙反抗军和里面的“激情”的剧本有什么联系,只是单纯和女工的反抗相照应罢了)——当然,没有这样的美术基础和天赋另说还有,米里昂鲁塞尔,拥有世间最完美的身体

26分钟前
  • Accattone
  • 推荐

就像戈达尔80年代的其他几部作品一样,完全放飞自我的音画蒙太奇,配乐、音效、人声急起急停、随意进出,对白和画面可以完全没有对应关系,人物的关系、行为以及场景的切换彻底背弃经典叙事的那一套规程,再加上糟糕无比的字幕,从一般意义上去“理解”这部电影几乎是不可能的,或许戈达尔本就是要杜绝某种“理解”的可能性,又或许,戈达尔是试图打破绘画、音乐和电影间的壁垒,用绘画和音乐的“古典”去重构他电影的“现代”。不过好在找到了修复版资源,影像本身的魅力得窥一二,尤其是姑娘们的裸体,真是美极了。戈雅、安格尔们用画布留住了那些美妙的人体,至少戈达尔确实用胶片也做到了。另外还有个细节是,角色们的名字就是演员们的名字。

28分钟前
  • 应用层协议
  • 还行

看戈达尔已经达到了这样的地步,以至于一旦有一部我没看懂的时候,我都会首先反省是不是自己当时没有集中注意力?对于这一部而言也是如此。

31分钟前
  • 彼得潘耶夫斯基
  • 还行

#CineLumiere #Jean-LucGodardPerspectives #21032023 #IntrobyTonyRayn #二刷 长评 - 生存还是死亡。影片实际可以以剧情抓马和非剧情叙事分割,也更接近于一刷时的理解。Passion的不同意思也可分别作为两部分的主题,激情与受难,也可以说是波兰与美国,工人与老板,无产与资产,生存与死亡。#CineLumiere #Jean-LucGodardPerspectives #19032023 #一刷 整个故事还是可以看作是一场导演死亡前的受难过程。戏中戏设定,感觉是利用受难的最终结果-死亡把内核放到了一个电影未来的悲观看法上。影片的几条故事线切的实在太随意了。最厉害的是音画分离,完全跨故事表达声音让本来就不明确的故事线模糊的更加厉害。

33分钟前
  • 推荐

至此计划中的15部疙瘩全部看完。很喜欢的有五部,全是60年代的电影。另有5部能从色彩、结构等方面体会到一点东西。剩下的5部瞬间爆炸,半点看不懂

37分钟前
  • 灰色幽默
  • 还行

8.5/10。①四组人物交织的故事:拍摄电影“受难记”的剧组和没写明确故事线的导演;剧组居住的旅馆的老板娘(和导演暧昧);工厂打工且因刚被解雇而欲组织人罢工的女工人(也和导演暧昧);老板娘生病的丈夫(女工所在的工厂)。②通过台词、画面/故事、剪辑(比如一条故事线进行着却突然切到另一条,这模糊了故事脉络且削弱了戏剧性)、声音等影像元素互相之间的「对位」(类似声画对位那样)谱写了一种超越理性的、非常旋律化的诗意。这种诗意搭配上大量丝滑优美的高水平长镜头运镜/调度、各片场段落如古典油画般华美的摄影美术、大量古典配乐营造了肃穆严峻却又优美浪漫诗意的氛围(较契合两女主与生活斗争的故事,但多少还是有错位)。③主情绪电影不该玩多线并行叙事(问题同质于《不散》)。

38分钟前
  • 持人的摄影机
  • 力荐

大师的东西看不懂也故意说好看2017/12/31『电影跨年』①【百度网盘 DVD版在线】可以不用考虑收藏DTBD了😂

39分钟前
  • 与碟私奔
  • 力荐

1982年,我一岁,住在中国中部一个没有电的小山村,还要再过三年陈张二人才拍了《黄土地》。而法国人已经拍出了这样的片子!复杂的阶级情怀,没全部看懂,但并不妨碍我喜欢它。永远的戈达尔。

41分钟前
  • 沁云
  • 推荐

La passion de Godard c’est de faire coexister ce qui est essentiel dans chaque art dans un même plan

45分钟前
  • KUMA
  • 力荐

JLG+许古拉+于佩尔+无数古典名画,太高端了哥有点呼吸困难。。。

49分钟前
  • lixunhuan
  • 还行

戈达尔彻底放弃叙事之后我确实看晕了,摘抄一段劳拉·穆尔维的分析:“工厂—身体/性—电影这三大主题分别占据了三个清晰的空间,伊莎贝尔饰演的女工人和皮考利饰演的老板代表工厂的空间,汉娜代表女性身体/性,导演杰西代表电影/影像的空间。电影的工作人员、临时演员对应着工厂中的等级制度、劳动分工,电影的世界和工厂的世界相重合。这部电影标志着戈达尔开始远离唯物主义的现代主义(布莱希特式解构、马克思主义),进入了对于艺术和创造性问题本身的探询。戈达尔开始将女性的身体重构为电影道具……电影的结局是从电影的空间和工厂的空间的逃脱,但由女性所代表的身体空间已经被纳入神话故事的幻想式逃脱之中。”

54分钟前
  • Gymnopedie
  • 推荐

当Jerzy讲到爱的手势便终于记起他在“Bez końca-1985”中的“爱的手势”。阿姨的结巴和老板外甥女的聋哑特征上相映成趣,身份上对应的则是Hanna Schygulla。爱和工作。你必须找到一个故事。吗?阿姨,Edward Hopper。

55分钟前
  • vivi
  • 还行

去美国还是去波兰呢?extreme作者电影大抵如此 看的时候一直在对照Deleuze的Cinéma 有时候在想其实电影已经揭示很多了 区别在于你是否能够发现

58分钟前
  • Six_owls
  • 还行

耶稣受难背负着对世人的爱,而艺术的受难却被金钱与资本挟持,在无产阶级女工与资产阶级妇人之间,在旅馆女工与艺术人物之间,从伦勃朗、安格尔到戈雅和格拉特诺瓦,戈达尔反思了电影本身“光”的价值,政治立场、资本控制和艺术创作,声画错位和碎片叙事的间离效果无不暗指某种困境,自由真会到来么

1小时前
  • 幽灵不会哭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