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东莞

已完结

主演:李立宏

类型:综艺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20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寻味东莞 剧照 NO.1寻味东莞 剧照 NO.2寻味东莞 剧照 NO.3寻味东莞 剧照 NO.4寻味东莞 剧照 NO.5寻味东莞 剧照 NO.6寻味东莞 剧照 NO.13寻味东莞 剧照 NO.14寻味东莞 剧照 NO.15寻味东莞 剧照 NO.16寻味东莞 剧照 NO.17寻味东莞 剧照 NO.18寻味东莞 剧照 NO.19寻味东莞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寻味东莞》

手里捧着泡面,眼里盯着屏幕里的美食。这是我当下的现状。

中国美食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自己这个小地方的美食都还没摸透,要是吃遍全国乃至全世界,至少还得给我个几辈子。

本土,创新以及外来的融会贯通,新的美食与经典美食的古今中外的相遇相撞,形成了一个地方缤纷多彩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美食文化。

下面来说说每集里,我印象最深然后最想尝试的美食。

【山水相逢】篇

①阴菜牛展汤(主要想知道阴菜什么味道)

②金银润(视觉上就很美味)

③萝卜粄(馅料吸引了我)

④咸丸(被丰富配料包围的汤圆)

【】

 2 ) 跟着《寻味东莞》探寻东莞美食天地

《欢宴流转》

1、稳叔:五味鹅、凤凰蛋、牛腩焖萝卜、肉丸蚬粥、蚬肉饭

2、龙背岭:客家香芋扣肉、盐焗鸡、客家酿三宝、酿豆腐、客家焖猪肉

3、洗沙鱼丸、蛋黄卷、麻葛、卤肉饭、大肠面线、碗粿、台湾肉粽、龙须菜炒丁香鱼、藕带炒肉、水牛芝士、火车头汤粉、大漠羊排

4、莞城街道 凌丽华(飞刀华):烧鹅濑粉。斋粉、牛杂濑粉、叉烧濑粉、叉鸡濑粉

5、伦浩宇:白兰洛神花慕斯蛋糕、芥末蛋糕、金箔奶酪蛋糕、火山菠萝、冰火奇缘

6、海带绿豆糖水、陈皮红豆沙

7、油糍、糯米糍、蛋角、牛耳朵、钵仔糕、芋角、芋饼、糖不甩、火麻仁茶

8、鸡油娘酒蒸红蟹、七彩龙须东星斑

9、阿南、棠哥(肥婆菜馆):炒花蛤、炒牛河、湿炒面、盐焗猪腰、焗花蛤。

麻涌镇,材叔,深夜食堂:排骨饭

《山水相逢》

1、柠香黄皮头、清蒸九节虾、火焰醉麻虾、白灼麻虾。任耀波

2、大岭山镇:酸梅鹅、白斩鹅、脆皮烧鹅、白灼鹅肠、爆炒鹅血、大岭山烧鹅

3、麻涌镇:蕉蕾煎蛋、蟛蜞酱、蟛蜞酱炒豆角、蟛蜞粥、香蕉焖鹅、香蕉扣肉、香蕉鲫鱼汤、香蕉紫菜糖水、麻涌香蕉

蕉农钟立枝

4、生滚鱼片粥、水浸鲩鱼、中堂鱼包(黎见平)

5、猪肝肠粉。石龙镇:咸姜水、南乳焖鹅、陈皮蚝豉鸡汤

6、谢岗镇:蕉芋老鸭汤、蕉芋糕、蕉芋鸡蛋水。

7、疍家人:杂烩海鱼、豉油皇香爆鱿鱼管、陈皮丝蒸玫瑰毒鲉、黄面酱石烧龙趸皮、疍家清蒸三鲜、腊味虾干煲仔饭、虎门蟹饼

《得天独厚》

1、鼠曲草~艾粄、艾角、艾草煎蛋、艾草鲫鱼汤

2、桂味荔枝(外壳凹凸明显、核小肉厚、天然糖分高、绵长的桂花香气)~荔枝片皮鸡、荔枝琥珀核桃芦笋丁、荔枝果冻

3、东莞万江街道 黄柏森:腐皮腐竹~凉拌腐竹、腐竹糖水、腐竹烧鱼、腐皮豆浆、腐竹炖羊肉

4、东莞虎门镇 露兜树(林旁)~林旁粽

东莞麻涌镇:蕉叶粽

莞草,裹蒸粽

东莞道滘镇

5、冬春的清蒸奄仔蟹、油焗奄仔蟹

夏秋的清蒸膏蟹

夏至(6-8月)黄油蟹

6、冬瓜干蒸翡翠鱼、冬瓜干蒸鸡、阴菜蒸排骨、阴菜蒸肉饼、阴菜牛展汤

7、厚街镇 孙国和:腊猪头皮。金银润

8、虎门镇 白沙油鸭、鸭喉萝卜煲

9、冬团、萝卜粄

10、红薯糖水

11、谢艳珍:咸丸

可口可乐了看看健健康康健健康康可口可乐了看看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3 ) 第二集 山水相逢

第二集指南,麻涌真好吃!

在广东,海鲜当然少不了!肉质跟果冻一般的麻虾!只要白灼!就能绽放风味!

香蕉居然也能做菜!!!蕉蕾!口感像春笋一样脆嫩!又有秋葵一样的黏滑!有意思!

蕉蕾

蕉蕾煎蛋应该是最家常的蕉蕾做法,感觉鸡蛋真百搭阿,豆角煎蛋、葱花煎蛋、火腿煎蛋都好吃!这个蕉蕾煎蛋应该也好吃!

蕉蕾煎蛋
蕉蕾煎蛋

用肥猪肉钓螃蜞!看起来挺有意思的!螃蜞直接研碎做酱,挺有意思!炒素菜的时候加一勺螃蜞酱,就可以赋予它海鲜的味道!

钓螃蜞
螃蜞酱
螃蜞酱炒豆角

 4 ) 第一集 得天独厚

曾被寻味顺德惊艳得流口水,看到寻味东莞的时候,第一想法是…这该不会又是狗尾续貂或者蹭热度的山寨货吧!抱着批判的心态点开第一集,发现很多东西都吃过,似乎并不是东莞的独奏,更像是广东美食的大合唱,只不过东莞作为课代表率先展示。

皮薄肉多核小的桂味,应该可以征服不少北方人的口腔。

桂味荔枝
爆汁

记得在哪个纪录片也见过林旁粽,一直没有契机去品尝,这部片子说,东莞有20多种粽子!Mark起来,精粽狂喜(

吹爆萝卜粄!简直不要太好吃!

在没有冰箱的年代,腊味是保存食物的好方法,如今,腊味的制作是为了特殊的风味。广东的腊味,在我知道的就分为广式、港式和潮汕腊味,东莞这个小小的腊肠还挺别致,腊猪肝是第一次听,有机会一定去品尝。

精致的腊肠
腊猪肝
腊猪肝切片
腊猪肝

在广东的沿海,基本都少不了海鲜,东莞自然不能错过,一年四季都可以吃的青蟹,却因为时令不同而风格迥异!未成年的青蟹用于清蒸,成熟的膏蟹用于油焖,可遇不可求的黄油蟹…我可能吃不起…一定很美味!找机会认识个东莞人,送我几只黄油蟹哇哈哈哈哈哈

正在褪壳的青蟹,在某些城市会直接带壳吃刚褪壳的蟹,本片没有介绍
未成年青蟹
油焖
成熟青蟹(膏蟹)
可遇不可求的黄油蟹
四肢开始通透
蟹肉被蟹黄包裹的黄油蟹

看完第一集的感受是

没有过于惊艳,却也勾起食欲

味道不错,下次还来

 5 ) 贾樟柯和周浩都拍过的这个城市,还有美食的秘密

说到电影中的城市,每个影迷心中都有自己独特的回忆。

伍迪·艾伦留下布鲁克林桥影的《曼哈顿》,

《新桥恋人》里飘雪圣诞夜烟花灿烂的塞纳河,

《重庆森林》《花样年华》里霓虹喧闹、街角巷弄的香港,

《苏州河》里的上海,

《春风沉醉的夜晚》里的南京

……每一座特殊的城市都在银幕影像里散发着自己特殊的气韵。

这些地名,巴黎、曼哈顿、香港、东京,浪漫到不足为奇……

但如果我们换一座城市名,比如——

东莞,你会想到什么?

东莞,十分特殊的一个名字,在知道莞字读“guan”,而不是“wan”之前,也许你都不曾关注到它也曾在世界银幕中的屡屡现身。

在纪录片导演周浩的处女作《厚街》里,东莞作为珠三角地区以制造业崛起的新兴城市,众生态尽显,厚街出租房里外来打工人口群居,孩子出生,世俗又深沉的爱情,迷惘和观望的打工男女,统统被周浩用摄影机记录了下来。

毗邻广州、深圳、香港,优越的地理位置让东莞在改革开放后吸引了大批来自台湾、香港的资本和中国内地的廉价劳动力,东莞由一个农业小城迅速发展为一个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城镇,外来人口一度达到了本地人口的两倍不止,很快被贴上“世界工厂”的标签。

东莞,独特的发展路径,吸引着各国电影人的目光……

像德国著名研究中国的学者弗兰克·泽林所形容,它曾是「迈阿密与硅谷的混合体」,但是根据近几年公开的全国15座新一线城市名单,东莞赫然在列。

短短十几年的跨越式发展,东莞这个经济之都、世界工厂,恐怕早已不再是我们旧印象的那座岭南小城了。它现代、朝气、充满战斗力;但同时又温柔、恬淡 、拥有烟火气。

“世界工厂”的标签让人们看到了东莞的蓬勃经济,以至于很少人知道东莞这个城市真正的魅力。

2013年,贾樟柯导演的《天注定》在戛纳首映,全世界也见到了电影导演镜头里的东莞,这些都是东莞的影像记录。

在东莞人心中,东莞就算抛开世界之都的名号不谈,也是那座洗尽铅华,依旧美丽而充满风土人情味儿的岭南城市。

不同于深圳,它的复杂和丰富是在新与旧、传统与发展的交叠碰撞沉淀中凝结的。只关注东莞的新,而忘记它的历史人文,是一种武断,更是一种罪恶。

所以东莞人在他们为东莞正名的第一条里,就要说,东莞最独特的地方不是什么其他,而是,它正宗地道的特色美食。

后来才知道,这句话一点儿也不假。

东莞的优秀,不止在它的经济发展命运,也在它文化和历史的独特。

东莞之美是需要细品的。食在东莞,说到底,东莞人是真正懂得生活的。

美食作家蔡澜说:“桂味荔枝无一处比得上东莞。”

这位老人家对东莞荔枝的爱到了在微博屡次提及并撰文的地步——

“这里的荔枝也有很多因大雨和暴阳而破裂,荔民们把果全拿去喂鸡,看到那群肥肥胖胖的荔枝鸡,恨不得马上吃下肚去,试试看可不可以安排抓到餐厅去,等大伙来的时候一齐吃,即使是白切,肉也一定很甜。”

不仅说到荔枝,如果你有心在蔡澜的微博搜一搜“东莞”,还能发现蔡澜曾撰文记录他和东莞食物的相逢——

“东莞人口才不好,赞菜能力没顺德人高,其实美食亦佳,二地距离不远。

“当晚的菜有常平阴菜炖牛腱、大岭山风味鹅、香煎沙田白鸰蛋、高埗冼沙鱼丸、盐焗虎门乌头、厚街腊味三并、豉油皇焗爽肚、清溪客家豆腐丸、禾花鲤鱼炊糯米、石排煮大鱼、东莞炒米粉、原汤鲜虾米面条、道滘裹蒸粽家乡糖不甩,仅是那道炒米粉,已胜香港早餐的百倍。

[…]第二天一早到「东莞山庄」饮茶,不见吃惯的虾饺烧卖叉烧包,看到的是东莞茅根粥、排骨肠粉煲、咸汤圆、猪红粥等等。东莞人还喜欢吃又咸又甜的点心,有钵仔糕、红团、富贵果、赖角等,也都是未尝过的。“

除了蔡澜,《风味人间》总导演陈晓卿也一力宣传过东莞的美味,濑粉、东莞烧鹅、知名的棉记糖水,糖不甩、红豆沙全部登、过他的微博。

对东莞美食的爱,光靠文字无法表达。

他的团队还亲历打造了一档节目,《寻味东莞》。

广东人应该知道,美食不止有顺德,还有东莞。

而如果这是你第一次听说东莞这座城市的另一面,那你一定要看一看《寻味东莞》。

从第一集开始,你就会发现,《天注定》里构建出来的东莞、《厚街》里昏暗无光的东莞,好比知道法式浪漫和埃菲尔铁塔的巴黎,对其文化背后更传统内敛、细腻悠长的一面,终归是不觉的。

《厚街》捕捉到的东莞都是呈现向外的那一面,是发展的那一面。但要说回到东莞更沉静传统的一面了,可参照的影视资料就难免寥寥了。

而《寻味东莞》里的东莞,则是把传统而深厚的一面重新洗磨了出来,让大众记得。

三集影片,《得天独厚》、《山水相逢》、《欢宴流转》,分别从顺应天时、依山傍海、迁徙交融三个角度来展现这片地域诞生的食物历史。

《风味人间》的团队习惯将拍摄重点放在东莞人的传统习俗和历史环境里,将人与食物最纯粹也最古老的关系表现了出来。

《寻味东莞》的第一集茶山,讲到农耕文明在现代东莞人生活中的留存,因循时节,善用天时。

春天的艾角艾粄

夏天的荔枝凉茶

秋天的腊味阴菜

冬天的咸丸冬团

人们追随季节的变化,辛勤劳作,收获自然的馈赠。

新与旧的更迭,底色加上时代的画笔,东莞是一座适合被记录在摄影机下的城市。

它的一夜发展,它的多样残酷,它的丰厚过去,它的文化悠扬,好像一部浓缩并快进了的中国当代发展史。

而要拍好一座城市,则需要夹藏对拍摄地饮食风貌的细致了解,《海南鸡饭》里的新加坡,《食神》里的香港,《火锅英雄》里的重庆,《老店》里的北京,《鸡排英雄》的台北……

想象一下摄影机下的东莞,

或许是单纯天真的打工妹吃着文胸粉或者烧鹅濑,

或者来自东南亚家庭的小孩在荔枝山里经历了一次青涩的爱情;

夜晚的东莞,渴慕爱情的四川女孩在第一口广东糖水遇到了让她记住这一分钟的人。

许多年过去了,我们也仍然记得《甜蜜蜜》里面,张曼玉到了纽约狭小的公寓,用手指直接撕着吃广式烧鹅,蘸酱,舔指。

那样美妙的对旧事物的记载融入到银幕中,新的融合的生活里。

所以除了《天注定》《厚街》《一路向西》,或许你也可以打开电脑,看一看《寻味东莞》里的东莞。

东莞这座城市太纷杂也太丰富,太古老也太崭新,简单的几个标签是无论如何说不清的。

有一天,也许我也会来一趟美食之旅,第一站就去东莞看看。

撰文:中号蜥蜴

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END-

· 感谢关注·

陀螺电影

豆瓣 |陀螺凡达可

微博 | @torovandarko

微信公众号 |陀螺电影

B站 |陀螺电影

知乎 |陀螺电影

今日头条 |陀螺电影

西瓜视频 |陀螺电影

网易新闻 |陀螺电影


 6 ) 全程咽口水,这部“深夜禁片”馋哭了我

说到吃货向往的美食圣地,广东必定拥有姓名。

口味清淡,注重还原食物原本的鲜味,广东的美食不仅味道鲜美,食材也是相当大胆,从植物到动物,从陆地到大海,各式食材都可以成为一道美味的佳肴。

广东到底有多少美食?原《舌尖》团队在拍摄寻味系列时走进广东,结果三年多没能走出来。

于是,光用《风味原产地:潮汕》和《寻味顺德》两部纪录片来呈现广东的遍地美食还不够,摄制组此次又将镜头对准了广东另一个地方——

《寻味东莞》

本文有剧透。

1

首先带观众品尝的是春季山野的味道。

鼠曲草又名艾草,春天正是它们生长的季节,而长江以南的人们习惯将艾草当成野菜,制作成各种美食。

高温热油,将艾草和鸡蛋混合煎制,就成了一道简单的小菜:艾草煎蛋。艾草的清香加上鸡蛋的酥软,口感涩中带香,绝对是能让人多吃几碗饭的下饭神器。

既可以煎蛋,也可以用来熬汤。熬鲫鱼汤时放入艾草一同熬煮,鱼香混合着草叶的香气,清爽可口,鲜美异常。

除了这两种平常的做法,还有一种更具东莞特色的美味——艾粄。

住在银瓶山下的罗卫国一家,就正在制作这种美食。艾草和面做成皮,花生碎,白糖,芝麻和椰蓉混合制成馅料,再用菠萝叶衬底,一道可口的美食就完成了。

轻轻掰开一个艾粄,丰富的馅料便呈现在观众眼前,花生碎,芝麻椰蓉彼此交融,让人垂涎。艾草的味苦中和了馅料的甜味,使口感甜而不腻,咬一口齿颊生香。

春季品尝艾草美食,到了夏天,罗卫国家的五十亩荔枝便都成熟了。

经过细心照料和夏天雨水阳光的滋润,罗卫国家的荔枝鲜美异常。新鲜的荔枝不仅是可口的水果,在东莞,它也成为了食客们餐桌上的佳肴。

将烧鸡切成薄片,和黄瓜,荔枝组合,再加上沙拉酱,就成了美味的荔枝片皮鸡肉。黄瓜爽脆,荔枝清甜,烧鸡皮脆肉嫩,多种滋味让舌尖感受极致。

将荔枝和芦笋,核桃仁同炒,又成了香甜的荔枝琥珀核桃芦笋丁,甚至还可以将荔枝制成甜品——荔枝果冻……丰富的菜品让屏幕前的观众不得不感叹东莞人在美食方面的创造力。

镜头从山里来到了城镇,凌晨三点,黄伯森的作坊依旧灯火通明。

熬制豆浆,利用昼夜温差凝结的腐皮薄得像一张纸,轻轻从豆浆表面挑起整张腐皮,然后用刀划开,压制后就成了大家常见的食材——腐竹。除了可以成为各种菜肴里的食材外,黄伯森家的腐皮豆浆更是一绝。

刚成型的腐竹与豆浆一同盛入碗中,略带胶质,满满一碗,色泽米黄,口感既有豆浆的顺滑,又有腐皮的松软滑嫩。一碗平常的豆浆,到了东莞人手里就具有了别样的风味。

从春到冬,从陆上到水下,昼夜交替,四季流转,林旁粽,金黄蟹,阴菜,腊味等美食一一登场,观众跟着制作组的镜头一起探访着东莞的地道风味。

2

看美食纪录片,看的是什么?当然是味道!能够分分钟馋哭人才是一部合格的美食纪录片。

将食物的味道透过屏幕传递出来,隔着屏幕调动观众的嗅觉和味觉是一大关键。而作为业界标杆的《舌尖》团队,自然深谙此道。

首先从视觉上造成冲击,通过大光圈虚化背景的特写镜头近距离展现食物的纹理,引发了观众对食物口感的联想。

一颗荔枝,皮薄肉厚,果肉在黑色的背景下更显得晶莹剔透,光泽相当诱人。用手一挤,汁水立刻溅了出来。如此诱人的画面,就算隔着屏幕,观众仿佛也能感受到荔枝在口中咬开,香甜的汁水溢满口中的美味。

蟹中极品黄油蟹,在高温季节里由于青蟹卵膜破裂,金黄色的汁液渗透全身,清蒸后将黄油蟹切开,屏幕上顿时金黄一片。尽管无法品尝,但光凭借这画面,就足以感受到黄油蟹的美味了。

从听觉上勾起观众的食欲,让人情不自禁的咽口水同样是该片的“绝技”。

乳白色的豆浆流动,雪白的鱼汤在锅中不停地翻滚,咕噜咕噜的声音简直要把人馋哭了!

食物的味道自然很重要,但品种也不能太单一,千篇一律的美食早已让人产生审美疲劳,于是《寻味中国》就向观众呈现了许多东莞特有的美食,让人大开眼界。

比如大家熟知的广式腊肠的“腊味家族”,不仅有广式腊肠,猪头皮也可以做成腊猪头皮,将猪臀尖肥肉腌制塞入猪肝里,就成了金银润,就连鸭食管也是一道美味的佳肴。

多数时候用来凉拌的腐竹,还可以加入羊肉炖煮,做成一道美味的腐竹炖羊肉,将腐竹和鳙鱼一同熬制,又成了一道鲜美的腐竹烧鱼。

常规的食物,别样的风味 ,独特的食物,新奇的体验,从视觉到听觉,从做法到食材,每一道菜肴都馋得人口水直流三千尺,简直是为吃货们奉上了一场饕餮盛宴!

3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食物往往承载着一方水土的历史文明与传承。《寻味东莞》在展现美食的同时,也记录了美食所承载的故事和文化,从口腹之欲到人文内核,美食的意义,远远不止饱腹。

影片没有选择灯火辉煌的大酒店,闻名当地的名厨作为拍摄对象,而将镜头对准了东莞普通的居民,屏幕上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可能是某次家宴的饭菜,也可能是某个当地人赖以维持生计的小作坊。

历时近三年,选取20多个人物故事,拍摄130多种食材和菜品才最终完成了这部纪录片。长时间深入当地的挖掘,不仅能找到最地道的东莞风味,更呈现出了东莞的风土人情。

比如历史,端午节吃粽子是全国各地都有的习俗,但是在东莞,粽子有二十多种类型,不同的馅儿料,口味,包裹材料受各地不同自然条件的影响形成,彰显了这座城市复杂的饮食文化和人口迁移历史。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东莞常年湿热,因此食物想要长久保存,就需要风干。于是东莞人利用经验和智慧将很多食物制成了腊味美食,成为一大特色。

还有,传承。当机器化流水线制作成为大趋势,当各种批量化的快捷食物布满大街小巷,依旧有人在传承手工工艺。

黄伯森从1962年就开始和父亲学做腐竹,60年来始终坚持着对这一手工艺的传承,亲手制作腐竹,延续父辈的味道。

对团聚的重视也是流淌在东莞人血脉里的信念。儿子带女朋友回家,要精心烹制一桌饭菜。几代人同堂的家宴,更要从清早就开始准备,开动之前还得先为祖先奉上祭祀用的美食,表示感恩和敬畏。

正如片中所说,“人们对亲情的寄托、团聚的喜悦与对祖先的感恩、自然的敬畏,都凝聚在食物之中”。寻味东莞,寻的不仅是东莞的美食之味,更是东莞人的生活智慧和文化传承。

 短评

东南沿海城市的饮食大抵都与海相关,东莞亦如此。怀念东莞天南地北的杂糅碰撞,谙熟天时的人们勤勉生活,宵夜排档里迷人的市井味道,厚街台商小吃街勾起了几乎要淡忘的,和爸妈一起过秋的回忆,好几处取景都在我家门口观影过程异常兴奋想家。秋天,桂味软糯香甜的口感重回味蕾,又到了凭窗啖荔枝的季节记录想吃和想再吃的:椰汁钵仔糕、盐焗鸡、卤肉饭、麻涌焦蕾煎蛋排骨饭、客家焖猪肉、酿三宝、莞城糖不甩糯米糍

6分钟前
  • 根斯巴克连续体
  • 推荐

拍得中规中矩,典型央视风,好在食物诱人,没有更多的情怀,解说词也没有那么酸文假醋,还比较平实。细说起来,前两集较好,但第三集太杂乱,导演想表达的东西太多,其中食物未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11分钟前
  • 优游卒岁
  • 推荐

好想吃

15分钟前
  • Dita
  • 推荐

北方什么时候才能拥有姓名

19分钟前
  • Jnfkmfdwaum
  • 力荐

“什么叫作好?很主观化。你小时候吃过什么,什么就是最好。”

22分钟前
  • 陈锦庄
  • 推荐

广东真的是美食天堂啊,没想到连东莞都有这么多好吃的。鱼肉什么的看起来都鲜嫩无比呢。在这儿知道了麻涌的香蕉很有名还有疍家人、糖不甩等概念。想去东莞品尝美食,尤其馋那个镜头并不多的酸梅鹅~

27分钟前
  • 夏日的小西瓜
  • 推荐

《舌尖上的中国》直系亲属,秒一众仿制版美食纪录片没啥问题。

32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

u1s1舌尖原班人马打造的风味人间真的很解馋,风味2刚结束立马就有寻味东莞接棒了,看完第一集真的让人思乡之情泛滥啊,希望继续寻味广东系列,特别是大湛江美食。

34分钟前
  • 浩子菌
  • 力荐

我的天!我大东莞终于有姓名了吗!激动!下次大家可以根据这部纪录片来寻找东莞美食了。

37分钟前
  • 想在天上飞
  • 力荐

某人说东莞是饮食沙漠,我白眼了。

40分钟前
  • 把噗
  • 还行

寻味系列摄制组走进广东,三年多都没能走出来

44分钟前
  • Maximum
  • 推荐

走马观花,越来越套路。

49分钟前
  • 搬砖侠
  • 还行

深夜的排骨饭,是普通人的一餐一饭,是所有人的国泰民安,也是平凡日子的高光之时。看完三集,印象最深的是这碗饭,明明只有寸排几块、米饭半碗佐以猪油豉油,却像是映照了世间碌碌、万千了了。想到最近看的浪姐,这些不缺少高光时刻的姐姐在一档综艺里,时而bling闪光,时而人设翻车,时而放弃,时而努力,像不像你?剧本归剧本,资本归资本,生活归生活,各自走过的阳关大道,行过的独木小桥,风光不一,大家却总归都是需要一碗排骨饭的。

54分钟前
  • 珞小饭*爱美好
  • 推荐

美食的意义不止于果腹,更在于情感的连接、习俗的传承,以及城市变化发展的记录。《寻味东莞》找寻的是东莞的美味,而找到的是东莞人的生活智慧和传承。

55分钟前
  • 小玖
  • 力荐

城市里连锁吃吐了,开始流行农家乐,顺德,东莞,粤式口味清淡为主,物产丰富对食材加工程度低,主要是新鲜,其实看着一般。

58分钟前
  • 冰的咖啡
  • 推荐

美食纪录片进了广东沿海的几个市就走不出来了。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过去新闻摄影的原则同样适合美食纪录片——近(大)一点。同时,再慢一点。最喜欢第三集。

1小时前
  • SydneyCarton
  • 推荐

很多挺小众的,策划必须要吐槽,太乱了,看到第三集还是不知道每一集到底是按照什么主线展开的。白瞎了李立宏老师撑起的三星

1小时前
  • 白菜小姐牧羊曲
  • 还行

祖传的氨基酸 有顺德那味了

1小时前
  • mycancerissun
  • 力荐

“人们对亲情的寄托、团聚的喜悦与对祖先的感恩、自然的敬畏,都凝聚在食物之中”。”无数人在这里启程、落脚,生生不息。东莞——这场广阔的盛宴,星月流转、风味长存。“

1小时前
  • [未注销]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