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慌方

HD中字

主演:菅田将晖,杏,冈田将生,斋藤工,吉田钢太郎,田代辉,柄本时生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语言:英语年份:1997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心慌方 剧照 NO.1心慌方 剧照 NO.2心慌方 剧照 NO.3心慌方 剧照 NO.4心慌方 剧照 NO.5心慌方 剧照 NO.6心慌方 剧照 NO.13心慌方 剧照 NO.14心慌方 剧照 NO.15心慌方 剧照 NO.16心慌方 剧照 NO.17心慌方 剧照 NO.18心慌方 剧照 NO.19心慌方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再谈魔幻立方

    最终完整看完了《Cube 0、1、2》三部曲,拍摄的顺序大概是1-2-0。由于三部的导演都不同,所以导致在整个系列的主题上有点脱节的感觉。个人认为1无疑是最出色的,新颖的题材,深刻的主题,除了惊悚、悬疑、科幻这些三部曲都具备的元素外,1更多了一种对人性,对社会的批判与思考。因此,从1展开来,我想全面来解析一下CUBE系列。
    从1说起:代表国家机器的警察、代表人性良知的医生、代表经验主义的逃脱专家、代表科学技术的学生、代表婴儿般纯洁却又背负着救世主希望的弱智以及代表普通大众的上班族俨然组成了一个小的社会。
    经验主义者为大家最先指明了方向却又最先丧命——暗示了经验的积累在于人类社会发展前期的重要性,而科学技术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并必将终结简单的经验主义;
    数学天才的学生接过了继续指导大家前进的使命,随后却也发现了自己无法破解的科学命题——暗示了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期的重要性,也暗示了人类懂得越多必然会发现自己不懂的越多这一深层的思考;
    此时弱智展现了常人不具有的能力,最终破解了密码——暗示了全片的宗教主题:神绩的出现往往能解释或达成科学无法解释、达成的奇迹;
    而在开始不断激励大家,俨然成为社会领袖的警察却在最后成为大家的梦魇——暗示了代表人性阴暗面的国家机器的强权、自私、冷血、残酷等本性,其发展的最终形态的解释,导演通过医生的嘴告知了观众——“纳粹”;
    代表人性良知的医生则一直以群体守护神的姿态存在——尤其是她一直在保护被大家认为是累赘的弱智,从而保留了最后的希望;
    那代表普通大众的上班族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他联合医生一起对抗警察,拯救了弱智、阻止了对学生的施暴,他死前拖住警察让唯一的希望——弱智成功地走向了光明。除此外,其实在他身上还有本片当中最大的一个隐喻——作为整个立方体的制造者之一,他暗示了其实真正的“立方体”就是整个人类社会,他的建造有社会大众每一个人的参与,而每个人也就生活在其中,因此唯一生还者弱智在走向那个酷似母体子宫口的出口时,迎接他的是光明,意味着人类的新生。
    2作为1的延续,在1深刻的社会学基础上,弱化了此方向的演绎而加大了在科幻领域的延伸,取消了各样的陷阱,提出了四维立方体的概念,加入了多元时间、平行空间、多元存在的科幻要素,同时出现了1没有解释的故事背景——军方是立方体的建造者,进入的人员都是实验品而已。因此,2如果独立出来看,也算的上一部不错的科幻片,尤其是结尾,女医生的真实身份的确让人吃了一惊。
    0则是发生在1之前的故事,其目的更多的是在故事上对整个系列进行完善,相比1和2,0没有任何主题上创新与新概念的提出,完全可以看成是为了对故事有一个整体的交代。但这样一来,过于完整的情节交代,则完全扼杀了观众的想象空间,尤其是其对弱智身份的解释大大减弱了1的社会性内涵,适合只是想完整了解剧情的观众。
    总的来说, 1无疑是小成本Cult片的一个经典,新颖的“魔方”式逃脱题材,千奇百怪的陷阱安排,严密的数学逻辑推理,加上对社会学的诠释被导演巧妙地赋予其中并贯穿全片构成了这部意识形态超前的影片。
    也是由于1过于经典,所以0和2很难在内涵上有更多的突破,后两个导演选择了只是在情节上对1进行完善,对故事进行发展,而回避了1最深刻的主题,这不失为一种相当明智的选择。

 2 ) 看了我心跳不正常。。。

我喜欢这样的电影。虽然有后期的两部作品,交待其前因后果。作为他的延续。不过我更喜欢它这样的“没头没尾”。有一种让人绝望的神秘。
讽刺的是,最后活着,走出cube的,是那个被所有人认为是累赘的智障同学。
有人说因为只有智障同学没有私心,没有杂念,所以理应得到存活的机会。呵呵,这样倒是可以去教育小朋友了。不过还记得么?谁知道他走出去的那个地方是哪里?他只是融化在一片光芒里便结束了。
电影是个隐喻。真正的世界就是cube,身处其中的人同任何现实世界的人一样,在绝望压抑中生存,而智障同学因为他的智障(汗~),游离在现实之外,他不属于cube,他的世界没有trap,没有暗算,只是一片白茫茫。
算,仅仅就是电影,让我震撼了,就是好电影。干嘛非要探个究竟,找出些剖析人性之类的东西呢?真麻烦。。

 3 ) 电影中错误

已知电影中推断出有陷阱的房间序号是质数幂而不是质数。Leaven deduces that traps aren't actually in rooms with prime numbers but powers of prime numbers. 【质数幂维基定义In mathematics, a prime power is a positive integer power of a prime number.For example: 5=5^1, 9=3^2 and 16=2^4 are prime powers, while 6=2×3, 15=3×5 and 36=6^2=2^2×3^2 are not.翻译:质数幂就是一个质数的正整数幂,注意,是“一个”质数。所以5=5^1, 9=3^2 16=2^4是质数幂,而6=2×3, 15=3×5,36=6^2=2^2×3^2不是】 能依次列出大于一百小于一千的不安全数字共158个,一个房间门上的三组数字,只要出现一个下列数字,房间中就有机关。 101 103 107 109 113 121 125 128 131 137 139 147 149 151 157 163 167 169 173 179 181 191 193 197 199 211 223 227 229 233 239 241 243 251 256 257 263 269 271 277 281 283 289 293 307 311 313 317 331 337 343 347 349 353 359 361 367 373 379 383 389 397 401 409 419 421 431 433 439 443 449 457 461 463 467 479 487 491 499 503 509 512 521 523 529 541 547 557 563 569 571 577 587 593 599 601 607 613 617 619 625 631 641 643 647 653 659 661 673 677 683 691 701 709 719 727 729 733 739 743 751 757 761 769 773 787 797 809 811 821 823 827 829 839 841 853 857 859 863 877 881 883 887 907 911 919 929 937 941 947 953 961 967 971 977 983 991 997 电影的致命错误是: 75分钟的地方数学女让傻子判断563的因子数时傻子说2。事实上,563是质数他应该说1。还有一处是紧接其后的384,傻子说是1,实际上384=2∧7×3,因子数应该是2。 查了两个版本的电影,确定不是字幕或其他问题是电影本身的错误。 再来说说片子中两大难题的解决方法: 1,根据傻子说的因子数来判断是否为质数幂是因为如果一个数字的因子数大于1,即该数字可写为a^n+b^n……的形式,肯定不是质数幂。而质数可以写成它本身的一次方,所以质数也是质数幂,而质数幂不一定是质数,例如125=5^3是质数幂但不是质数。质数和质数幂为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所以数学女根据是否为质数来判断房间是否有陷阱一开始点儿好行得通到后来就出了问题死了个淫。 【质数因子维基定义In number theory, the prime factors of a positive integer are the prime numbers that divide that integer exactly, without leaving a remainder】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05903/discussion/1394237/这个帖子第一段给出的质数的乘方的概念完全是错的,因子的举例也不对,再加上电影本身的错儿浪费我一通宵。 2,关于已知笛卡尔坐标推断移动轨迹的问题,数学女逆向推出每个房间至少经过三次移动可以回到起点即(a-b)+(b-c)+(c-a)=0是正确的(参照上帖第二段)。三个移动向量的次序不确定,但只要根据房间序列号和处在边缘位置两条件,即能推断出如何走到第27个房间的桥所处的位置,并且停留在此位置就能等到第27个房间来接他们。 但是对于长宽高均为26的多达17576个房间的巨大魔方如何使每个房间都根据笛卡尔坐标的轨迹来合理移动是个庞杂的数学问题(老子真想学编程啊!!!)。当然电影本身也没有提。 参考资料: 维基百科http://en.wikipedia.org/wiki/Cube_(film) 百度贴吧http://tieba.baidu.com/p/292663839?pn=1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05903/discussion/1394237/ 虽然概念错误,但还是感谢。 感谢网上各位吃橙的考据癖!!! 推断不够严谨不过片子本身真的是好片子啊啊啊!!! 我知道没有多少人想较真研究里边的数学问题,我只是不希望那些想研究的人跟我一样因为各种或大或小的资料来源和电影本身的错误熬了十几个小时才想通。

 4 ) 疯狂烂尾楼的团队哲学

昨晚观看了1997拍摄的科幻电影《异次元杀阵》(CUBE,又译作《心慌方》、《立方体》)。最初以为是与《SAW》一个类型的惊悚悬疑片,某心理变态吃饱撑着的暴发户,借策划一系列杀人陷阱,报复仇家,报复社会。看后才知,又是一个祸起萧墙玉石俱焚的故事,掺杂着讽刺,反思,哲理,隐喻,比SAW略胜一筹在深刻。

豆瓣的影评精彩纷呈,无论是人类社会进化模型说,科层制度说,抑或人性五行说,都点评得在情在理,自圆其说。我的思想还没达到那么高境界,无法将剧情上升到人类社会的演进或是博大精深的文化领域,只结合近期读书与活动的感受,谈一些《异次元杀阵》与团队管理之间的联系。

首先,从CUBE的来历看,片中被囚困者之一正是这个杀人立方体的设计师,不过它仅仅负责的是外壳(shell)部分。至于其他部分由谁负责,将建设成什么样,如何衔接,整个工程完成后是什么样,有什么用途,今后投入使用的计划,乃至上级管理部门和相关负责人等,一概不知。典型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他要做的仅仅是完成好自己手头的分工,然后等着领工资。

这像极了目前某些项目的进展情况。武断拍板,匆匆上马,分工到人后便不再注重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与反馈,各行其是,自成一派。信息的不对等导致大量的重复劳动、人浮于事、拖延怠工、体系混乱,最终好端端的策划书落实起来却成了CUBE般的四不像存在(关于这点,国内众多令人费解的“最牛”政绩工程是最生动的诠释)。

或许最初耗时费力劳民伤财建造CUBE,的确有某些明确的用途。可是随着进程的推进,管理层几经更迭,所有人几易其主,原本的初衷早已丧失殆尽。而后的团队缺乏有力的组织与领导,没有任何人站出来检视所谓的项目是否已经偏离的初始的轨道,是否需要调整目标策略,或者是否需要悬崖勒马及时叫停。所有人依旧无休无止地为着某个虚无缥缈的目的奔忙。直到耗尽所有的成本与精力,直到所谓的最终产物问世——也就是这个不知所谓的CUBE诞生,然后丢几个倒霉蛋进去证明CUBE在使用价值方面至少还有杀人这一剩余价值可以开发。因此看完后,我戏称该片为《疯狂的烂尾楼》。

影片的人物设置也很有典型性,警察,监狱专家兼传感器专家,医生,建筑师,数学系学生,弱智(后被证明是TMD天才!)。

警察,在片中代表权力,支配,驾驭。起初正是在他的召集下,所有被困CUBE的人彼此介绍而组成了一支团队。现实中分化的利益通过权力影响形成了共同的出口。遗憾的是一旦领导者的影响力来自权力,而非自身魅力,那么一旦权力丧失,权威地位也将随之消亡。于是我们看到了当警察最后因自己的领导将所有人带入怪圈而崩溃后,先前的气定神闲踌躇满志不在,被众人疏离抛弃。另一方面,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在缺乏合理制约机制的情况下,我们看到了警察设计害死了(利益冲突的)医生、妄图XXOO大学生,以及最后大清洗所有成员的场面(当然自己也难逃一死)。这正是团队中失败又失势的当权者典型的悲哀。

那位监狱逃脱术专家,在片中代表经验。人类敢于从事任何项目,十有八九凭借的是先前积攒的经验。然而盲从经验,缺乏变通,遇到问题就容易轻易落入陷阱。于是监狱专家在聪明地以靴子诱探陷阱多次均获成功后,终于还是栽了跟头——靴子无法检测到的化学感应器,夺去了他半个脑袋。团队建设需要有经验的队员带队,然而盲目崇拜,经验教条,终将难成大器。

医生代表着人性,情感。当警察多次提出抛弃弱智时,医生挺身而出,本着职业操守与人道主义精神,制止了这一行为。直接结果是与警察结梁子,最后丢了性命。然而反思医生在这一路的行为,无一不是在关键时刻起到调解争端、润滑摩擦、警醒众人的作用。诚然,项目的贯彻执行需要说一不二的铁律,但无伤大局地引入一些人性化的机制,无疑将为团队整体带来细节和体验上的提升(当然还是需要以不触及整体规划和管理权威为前提,否则很可能遭到叫停,重者受到打压)。

建筑师从开始便抱着消极的态度,默默无闻,自怨自艾,哀叹无法生还。这样的家伙往往被认为是拖后腿、打击士气的家伙而不招待见。直到权力崩溃、团队消解,原先的平凡终于站出来担负起众人,开始学会思考,学会计划,学会行动,学会牺牲。定位与所在领域成就或许是检测一个人专业程度的标尺,但更多的普通人并非缺乏无法挖掘的潜力,只是少了些舞台,多了点扼杀。

数学系大学生代表智慧。任何一个团队都无法忽视智力的作用。在推动执行、破解迷局方面,智慧往往是最可靠的武器。智慧的功效往往无法一蹴而就,而需要通过不断尝试与验证,自我进化。另一方面,智慧也非万能,至少受到历史条件和社会实践发展深度的制约。当大学生惊叹自己将面对一个天文数字,即便是电脑也需要很久才能算出时,我们读出了智慧在处理复杂难解的人类未解之谜时的无助。与此同时,人们费尽周折最终发现终点原来就是起点时,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句话再次得到了印证。

那个弱智,或者说表面上看智商低下吵闹不停的家伙,最终竟成了解题的关键,成了天才,灵感,突破。这不得不说是对起初处心积虑希望除掉他以扫除负担障碍的反讽。表面看与世无争、低人一等的家伙,很可能在关键时候助你一臂之力(也可能捅你一刀)。历史已经深刻地证明了这一立论。从这点上来说,最聪明的人往往不是那些最高调、最光鲜的人,而是深藏不漏老谋深算的隐形人。辨别这些被埋没的天才需要“智慧”的眼光。当然,智慧有时也要小心,不要被天才“撞了一下腰”(就像弱智出场差点砸到大学生脖子一样)。

BTW,最近在左岸读书上温习了Jiangshuo Wang之前的一篇博客,以及相关的“填字游戏”。上述人物重重,恰能在99,50,33,22,14,8,0等当中找到合适的对象绑定。世界上不差33和22们,热切期待14们,崇拜8们,膜拜0们。怕就怕明明只是个33,却自以为是0。世界不是天才创造的。团队自然也不是。

 5 ) 《Cube》中对科层社会的讽刺

forcode:昨天我看完了《Cube》(异次元杀阵、心慌方),这是我第二次看此片,以前看片很多细节都没有注意到,比如被困在其中的人中,有一个是设计这个巨大杀人魔方外壳的建筑师。当魔方中的另外几个人谴责他参与这个邪恶的计划时,他说,一开始他并不知道自己要设计的是这样一个东西,参与这个计划的人每人都只负责一小部分,谁都不知道这东西整体目的何在,我们只是坐在办公室电脑前本本分分地干活;甚至负责这个计划的头头们也不了解最初的目的何在,因为负责该项目的人来来回回换了好几拨,最初的目的或许已经无人知晓;甚至这个项目得以运作的资金本身也可能是莫名其妙地以别的名目被批下来的,早已被人遗忘,只是既然钱被批下来,又需要符合程序把钱花掉,总得干点什么,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看起来毫无目的的恐怖设计。看到这里,真让人觉得荒谬:这样一个被精妙设计的庞大恐怖计划,难道现在参与它的人竟然全都不知道目的何在吗?但是,仔细想想,现实社会(尤其是科层制度高度发达的美国)有时候还真是这样,参与一个巨大项目(比如打击科索沃)的每一个人,或许都不清楚这个行动的真正目的何在(为了美国的价值观?为了美国在巴尔干半岛的所谓利益?为了牵制'俄罗斯?还是别的目的?),这个项目里干活的多数人只是在离科索沃遥远的美国本土做一些办公室的琐碎工作:处理卫星地图、添加坐标、生产武器零部件、负责运输、负责卫星信号调制、负责后勤食物生产……这个项目的绝大多数人都只是在干好自己的工作,而且这份工作本身看起来一点也不邪恶,不过为了养家糊口而在办公室电脑前点点鼠标、敲敲键盘,但是最后,当这数十万人琐碎的工作综合起来,却构成了一件异常恐怖邪恶的入侵和屠杀。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当年美国入侵科索沃的时候,那些负责驾驶战斗机的飞行员,早上9点从美国本土出发,驾驶战斗机飞到科索沃上方,然后按照上司指令给出的坐标来发射导弹,他不过坐在战斗机驾驶室里按几个按钮,然后在下午4点前返回美国本土,然后回家和老婆孩子一起吃晚餐,这就跟正常上下班没什么区别,但是他工作所做的,是屠杀了数百人,而他手上没有沾上一滴真正的鲜血,而且他也没有看过那些被导弹轰炸的数百人的惨叫与残肢,各种战斗该有的残忍反馈和风险他都没有面对……这就是现代科层社会,众多平凡而看起来并不邪恶的个人一起完成一件大家想象不到的残忍事情,而Cube就是对这个现实社会的巨大隐喻。
本文全文地址:
http://qixianglu.cn/20080428140435.html

 6 ) 无心之过&政治思考&什么是坏人

    Cube是哪来的?
    似乎三部看完都没有明说,但是其实第一部就有过隐喻式的交代。根据片子的情节和人物对话,我们似乎可以合理地推论为,这是一个政府部门(或某些掌握巨大权力的政客)主导建造的东西,目的不详。如建筑师Kazan所云,这是一个“无心之过”。
    人们通常把过恶理解为刻意的东西,以为“无心”构不成大错。传说,阎王殿的门口挂着的对联写的就是: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作恶,虽恶不罚。把意图伦理看得最重的民族常常要在法治的道路上走弯路。实际上,分析一下人类经过的所有巨大人为灾难,每一个背后几乎都包藏着大量的“无心之过”。
    纳粹就是个例子。我们都知道众多的纳粹军官在战后都用“我只不过是执行命令”来为自己的杀戮行为辩护。而在我们国家更有甚者把那一段不堪岁月描写成“阳光灿烂的日子”——这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病态心理。人们在某种意识形态、学科分工、职业规范、知识化专业化或其他种种“催眠术”的影响下,悬置应有的道德判断:或者把道德问题涂抹上意识形态的闪光涂料;或者把道德问题拆解开来,化约为一个个零星的专业知识问题加以屏蔽,这样铸就起来的无心之过,往往是巨大灾难的真正推动力。
    但是很遗憾,面对无心之过,似乎还是没有什么好的防范措施。虽然自由国家的制度可以大大缓解因意识形态带来的无心之过,然而你永远不能保证自由国家的每一个公民都会珍惜自己的自由,形成独立的思考去抗拒“无心”。在今天,强势的大众文化、快餐式的生活,这都是独立思考之敌,也是隐藏集体无意识和“无心之过”的魔瓶。“逃避自由”的结果就是心慌方。
    正如肯尼迪总统说的,“放弃自己的判断是不道德的”。

    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在Cube里挣扎的人们。
    也许很多人都还记得小时候的那个故事,说用瓶子模拟一个出事故的矿井,井底放几个小球代表被困人员,一次只能救一个人,上面的人如果一个接一个地拉出去则全体得救,上面的人若争着一齐拉则一个也出不来。这个古老的故事昭示着人们,缺乏规则,一切就都是空谈。
不祥的是,粗心而骄傲的现代人常常忽视它……他们以为凭借技术我们就可以取胜。
    其实,令人颇有些惊诧的发现,即使在如此险恶的环境里面,这些人的思虑还是没有达到应有的成熟。他们起先慌乱,继而聚集并求生,然后是通过技术手段寻找出口,却唯独没有认认真真的考虑过一个重要的问题——政治问题。
    政治冷漠是要不得的,孙中山先生说政治就是众人之事,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你不搞政治,政治就要来搞你。也许正是在公众生活的政治冷漠让他们没有那一份心智去考虑政治,这个过错的后果只能由他们全体的死亡来承担。只有傻子走出去,这是对一群没有政治头脑的人最大的讽刺。其实在历史上,曾经有一群人跟他们有过类似的境遇,然而那些人却靠着善良而智慧的政治头脑,不仅成功脱险,而且成为美国立国最伟大精神来源之一,那便是《五月花号公约》和五月花精神。
    在Cube第一部里面,使得全体死亡的直接原因出在昆廷身上,而不是立方体——这个现实生活中代表正义的警司在没有得到任何授权的情况下,就自封为他们那一帮人的领袖。这个领袖为大家设立一个共同目标——活着出去。OK,为了活着出去,你们都得听我的,不听我的,就视为扰乱,而干扰大家求生的行为是绝不容许的,所以我要对你施加惩罚。请看,这样一来,一个缩微版的专制主义结构已然生成。昆廷俨然就是一个威权领袖,其他几个成员则被绑架进了“革命党”,乍一看来,“领袖”道德感和正义感都十分强烈,折服人心,是个好人;成员们又都各司其职,有的会算术、有的会医疗,还有的懂建筑——总之各有所用吧,就连疯子也是数学天才。这样一个团队要冲出去岂不是稳操胜券吗?
    但是,政治智慧要求我们思考权力的运作方式。是的,这样一个“缩微版专制主义结构”传说是高效的(异次元恰恰向我们证明它是低效的!),然而它内部却缺乏对权力的制约。一旦权力犯了错,成员们是没有任何和平制约措施的。在昆廷害死了医生霍洛维之后,他“权力”的本质暴露无遗:那便是他自己那一身发达的肌肉和强健体魄,是他的拳头硬,他打得过、镇得住其他人,于是乎“有枪便是草头王”了!
    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近乎荒诞的事实:这些在现代社会(而且应该是自由国家里)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医生、建筑师和警察们,他们居然接受了这样一套丛林法则!倘若他们能有一点点“五月花精神”,思考一下集体行为的规则,应当不至于落得那步田地。可是,也许是在慌乱之中失去理智,也许是因为他们脑子里压根儿就缺了政治这根弦——其最终失败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也许有人说,现代社会分工如此发达,没有职业的政治学者在场,一般人又怎么懂得如何建立一套良好的规则制度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也只能说:失败就是失败,不懂不是借口。谁让你不懂呢?五月花号上的流浪汉们就懂吗?美国建国之初的乡巴佬们就懂吗?自由的社会本质上是由个人承担责任的社会,然而科技的进步和分工的细化却使得这份责任越来越重,以至于个人的肩膀无力担负(当然也必须指出,这里也有相当强大的“逃避自由”的主观因素存在)——他们开始习惯于把自己的责任交给政府或者其他异己力量,这最终的结果就是心慌方里Game Over的厄运。在昆廷“自封”的那一刹那,建筑师Kazan轻蔑地抗议道:你说是就是了?这也许是唯一一个能够改变他们命运的质问,遗憾的是,这个质问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所以,让在我们在思考具体怎么做那些技术活儿之前,先花五分钟时间想想权力的来源及其运用、想想规则制定吧。不要用“不懂政治”来推脱,政治思考是每个人的责任,推脱的后果就是出不去。可能在那样一个慌乱的处境之下,人们盼望得到权威的引领就仿佛婴儿盼望得到父母的照料,但是无论如何,请用理性平和的心态节制一下您的恐怖情绪吧。不得不说,有时候现代人真的是相当可怜。

    到底什么是所谓的“坏人”?
    这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小的时候我们以为电影里的国民党特务汉奸就是“坏人”,但是现在我们明白,那是一套可笑的意识形态符咒。于是我们又觉得触犯道德和法律条文的是坏人,譬如欺诈、杀人、抢劫强奸。但是如果人类社会的坏人仅仅是这些,其实不至于造成很多灾难性的错误。
    在影片的开始,我们并不会想到昆廷是个坏人。他表现得极富道德感、使命感。他稳定众人的情绪,安慰那些不知所措的人,使大家逐渐把心态调整平和以共度难关。这样一种姿态在一个突变的境况下,也把他的地位彰显得十分突出。他是现实世界中维护正义的警察,在虚拟世界中也“理所当然”地成了众人的焦点,即使举行选举选出他们当中的领导,我看昆廷当选的可能性也最高。他的性格沉着镇定、处变不惊,而且有着相当强大的信心和乐观态度,坚信一定可以出去,这样一种态度无疑也对大家的情绪起到了很大的稳定作用。只有在稳定的心态下,他们之中每个人的才能才可以充分地发挥出来。也许是他的职业练就了这样一种性格,但无论如何,至少他在前期有很大的功劳。
    以他前期的表现,我们非但不能说他是坏人,而且甚至也不能说他是处于好人和坏人中间地带的那些人,他就是一个好人。光看着他的外表,可能就给人一种可信任感和依赖感。
    可是,随着情节的展开,他的那些隐匿的毛病我们渐渐也发现了。他习惯于命令——服从逻辑,忌刻、不宽容。他常常把好人和坏人绝对化,把那些没什么的道德感和使命感的人也看成坏人或至少是无用之人(对Kazan)。同时他又习惯于正向思维,因而也反感霍洛维医生动辄对一些事情提出质疑的习惯。他对人和人生命的看法又是不平等的,对他来说,首先重要的是自己的生命,其次在Cube里面人们的生命价值按“有用”程度排序,譬如数学系女大学生利文可以算出脱困之路,因此她的生命价值最高也最受昆廷器重。傻子什么也不会干,因此生命价值最低也常常遭到昆廷的冷言恶语,可是当人们发现傻子其实是数学天才的时候,昆廷又对他热情起来。这当中又反映了昆廷此人极端的功利主义、物质主义、自我中心和没有任何信仰。
    把他的优缺点两相联系,我们惊诧地发现:他的“道德感”不过是他强烈求生欲望的一种美化表达;他的“使命感、正义感”不过是他唯我独尊的漂亮修饰。是的,他是有乐观的心态、镇定的情绪,可是在不宽容和功利主义这个更为根本的性格特点面前,这两条都演化为了他使用暴力的借口。
    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也还不能就认为他是一个坏人,而只能从九十分逐渐降到六十分。真正使他成为坏人的,是由性格——思想到具体行动。这个关键性的行动就是他杀死霍洛维医生。杀死医生标志着他正式地当上了坏人。因为这个行动表明了他的近乎疯狂的忌刻、奸诈和不会节制自己(不会区分思想和行动),同时这个行动也使他自己在心理上完成了由好人到坏人的质变:杀人之后,他不再需要那些骗人骗己的“道德感”、“正义感”,老子就是要出去!赤裸裸的利益宣示成为了一切。
    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有句名言:“无论如何,权威排除对强制的使用;一旦武力被运用,权威本身便失败了。”套用这个思路过来,昆廷也同样如此,只是他还并不相信自己的失败。杀死霍洛维之后,他的“权力”本质:硬拳头,还施用了好几次。他以为用武力相威胁便可以使大家顺从。这个时候,大学生和建筑师才终于意识到他的狠毒和可怕,他们联手行使了“权力限制”,不仅绝不再承认他的权威,而且设计铲除这个恶棍。之后,一种真正较为自由平等的人际关系也在他们中间形成。然而可惜的是,他们把除恶看得太简单,最终导致了昆廷的反扑,Game Over。

    一个著名的文学批评家说过,“我那时还不了解人性多么矛盾,我不知道真挚中含有多少做作,高尚中蕴藏着多少卑鄙,或者,即使在邪恶里也找得着美德。”人性的复杂性是文学书写的对象,也一定是政治学思考的对象。好的制度从来都是要防范权力而不管掌权者看起来有多么高尚。
    异次元给了我们许多启示。一个相当重要的启示便是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忽略制度。从善中发现恶也好,从恶中发现美也罢——自由的制度并不关心那些具体的ABC怎么折腾,它只关心当权者想要为恶的时候,怎么才能让他干不成,怎么才可以让人们及时纠正。

 短评

saw类似的密室机关组团游

6分钟前
  • boks
  • 推荐

多年后又看了一遍,这部与其说是科幻,更多是讲人性。警察:秩序的代言、专制、裁决人、国家机器。医生:满腹牢骚的愤青、无政府主义者、绿色和平组织成员、母性。建筑师:洞察者、消极抵抗世界的知识分子、人类的良知。数学系学生:科学、逻辑、理性、需人保护的弱者。孤独症患者:超自然力量(?)、空

9分钟前
  • 砚小朵™
  • 力荐

SAW之鼻祖,创意令人叹为观止。

12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还以为是科幻什么的,结果去拍人性了……

17分钟前
  • fefe
  • 还行

个人觉得这部片真正恐怖的两处,一是建筑师对魔方来历的解释----------对罪恶的集体无意识;二是警察的变化----------中央集权带来的权力异化

21分钟前
  • Brett
  • 推荐

恶劣的环境总是人性的试炼场,你能否紧握心中仅存的善良呢?

25分钟前
  • 朋克布莱克
  • 力荐

获救的都是最无辜的,其实我不喜欢这部片子——故弄玄虚,魔方玩多了咩?

30分钟前
  • 文泽尔
  • 还行

本片的主题是:折腾个毛啊。

35分钟前
  • The 星星
  • 推荐

搁在那年头也许不错吧,创意上算是启发了后来的【电锯惊魂】,但在剧情的花样和玩法上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期待狮门的翻拍,不知道会不会在逃生过程中制造一些更加血腥的机关和更加出人意料的剧情反转。★★★

3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我是真心喜欢密室逃生戏,可能是受到了小时候玩RPG游戏走迷宫的影响,当然如果我被关在这么一个密室里是肯定出不来的,因为我数学奇差T^T

39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看了后悔的片子。结局虽然意外,却是无望。而且也不怎么惊悚,算平庸的恶。或者这情境终究显现不了真实

44分钟前
  • 暖鱼
  • 较差

“The Big Brother is NOT watching you”,“整体无意义”,“外面有什么”,是社会哲学表达让这部片子变得独特。观感上真是魅力缺缺,那傻兮兮的温吞氛围和贫乏的镜头语言,演员还相当僵硬。在极端单一的场景中,这些缺点不知被放大了多少倍。数理上略有硬伤,无视惯性啦在尾数2、5时踌躇于质数之类

45分钟前
  • 岚行
  • 还行

那个数学好像没有那么难的样子啊~~就比如说那个质数的,2或者5结尾的那姑娘还得看半天~~唉~~那次听人说在长城碰到老外买包,100块钱一个他们买了3个,就这数算个总数也得用计算器摁一下~~囧~~

46分钟前
  • 兽布鸟
  • 还行

狗屁政治隐喻。如果没有中段建筑师那番突兀的表白和忏悔,这电影也就是一构思独特的恐怖片,哪里来什么极权社会和人性剖析?我对某些人“此处不留白,自有留白处”的再创作能力深感诧异。

49分钟前
  • godannar
  • 还行

一部隐喻性极强的电影。空间、人性、政治、环境~~

54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电锯系列的前身,魔方大厦的前身……咩。。。蛮好看的,但是演技不敢恭维。另外质数那个也太傻了,全中国初中生都能一眼看出来,米国人民不学数学的么。。。。

58分钟前
  • 掀桌超人|2U4U
  • 推荐

惊险的魔方体验,强大的社会隐喻

1小时前
  • 无心
  • 推荐

虽说不应该太关注演技,可是警察叔叔每次跟人说话都必须鼓着眼睛贴着人吗。太让出戏了。电锯惊魂的游戏规则应该在这里借鉴了不少,最无奈也是最恐怖的是,这玩意儿真没人控制么……

1小时前
  • 软蛋黄
  • 还行

终点即是起点。

1小时前
  • 影志
  • 推荐

巨大的世界浓缩在不见天日的魔方里。沿路逃亡,沿路人性丑态毕现。并无魔鬼操控,每个人都在盲目而自私地各司魔鬼之职。

1小时前
  • JulyChan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