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1956

HD中字

主演:淡岛千景,池部良,高桥贞二,岸惠子,笠智众,杉村春子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1956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早春1956 剧照 NO.1早春1956 剧照 NO.2早春1956 剧照 NO.3早春1956 剧照 NO.4早春1956 剧照 NO.5早春1956 剧照 NO.6早春1956 剧照 NO.13早春1956 剧照 NO.14早春1956 剧照 NO.15早春1956 剧照 NO.16早春1956 剧照 NO.17早春1956 剧照 NO.18早春1956 剧照 NO.19早春1956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早春1956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奔波忙碌的现代化都市,男男女女为了生计疲于奔命,却往往让内心的情感无处安置。在东京某耐火材料制造公司上班的普通职员杉山正二(池部良 饰)这是这群大众中的一员,他眼巴巴地等待着升迁的机会,苦熬年头。婚后多年情感转淡,加上孩子的夭折,让正二和妻子昌子(淡岛千景 饰)的关系变得冷淡而微妙。无聊枯燥的人生骤起波澜,被称为“金鱼”的公司女职员金子千代(岸惠子 饰)闯入正二的视线,更让这个男人有了出轨的机会。原本便濒临崩溃的婚姻开始皲裂,昌子悲伤绝望,而正二也突然得到外派偏远分公司的调令。  杉山夫妇的关系受到严峻的考验……2012喜上加喜粤语毛脚媳妇闪电侠第三季醒木初三那年飞离航道圣女魔咒第四季义胆风云婚礼策划者惊声尖叫6奔跑吧爱人万万没想到第一季虽然只是弄丢了手机2018与时间独斗猎天流浪汉纸婚魔法新世纪奥特曼传说如果爱第三季女人们的秘密花园缪斯2017女扮男靠近云端的你融掉低等生物3死亡笔记剧集僵尸也疯狂侦探K9粤语诡探粤语猎人2016末日校巴第一季艰难的英里数大买卖2001小妇人2019老闺蜜在你身边快乐美美向前冲电波教师徒手攀岩(原声版)急诊室的故事 第六季奇异贤伴 黑色天使 第二季大法官金斯伯格萨布丽娜的惊心冒险第四季

 长篇影评

 1 ) 些许不一样的小津

些许不一样的小津,电影中有一点惊喜,当然长镜头、固定镜头、仰角拍摄什么的风格是不变的,变的是小津讨论问题的选题,生与死、工薪阶层、婚姻问题等……同事的死亡、同事的老婆怀孕、自己孩子的夭折,这些生命的孕育与死亡是主角面对的现实,热忱的同事希望生却不得不面对生命的完结,而有了宝宝却因为生活的拮据而无力承担……这引出了叙事的另一主体,工薪阶层的可悲,正如男主角与两位旧事友人就醒后的对话,私营业主压力大但是是自己的买卖,而男主角看似是白领,其实朝不保夕,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然而这只存在于理论上,这是多么残酷的现实讽刺……于是,男主角将视线转移到家庭,可孩子的夭折让夫妇趋于离析,同事们间的友谊是一个慰藉,电影中同事们一起放歌、一起郊游,这是小津眼中逝去的美好,那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其中男主角和金鱼发生了婚外恋,电影对此没有指责,而是把问题抛给了两个女性,夫人的谅解、金鱼的放弃,基于男主角的工作调动一切恢复了平静,这是日本社会对婚外恋的一种态度,但是也是小津为代表的男权的意识,因为一切指责无涉男主角,似乎错在于金鱼的放荡与女主角的冷淡,今天的日本社会依然如此……解决问题的路径是脚本中的工作调动,一切迎刃而解,这是空间的转换的方式,然而,问题是否真的就不存在了?这是生活才能给出的答案,空间的强烈感受下,女主角蔑视了时间,是的,一切都会过去,很快……这是小津对都市化的反思,在空间化的强调与压迫下,时间成了装饰,转瞬即逝,人们活的机械且茫然,没有了出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日趋冷淡,在同事罹病乃至去世中,更多的人是一种冷嘲热讽,这不是小津热爱的世界,确实很现实的一面,影片多次出现的居酒屋,珍珍轩,在多部电影中都有固定机位的长镜头,想来,这里面一定有小津的很多记忆……

 2 ) 小津之味

这个人是不朽的,当然不只于我,早有一个维姆·文德斯拍摄了《寻找小津》,作为对这个影坛大师的致敬——“如果本世纪真有留有瑰宝,那么小津的电影当之无愧”。简直难以想象,一个导演的电影在40年里,不断讲述着“同样的主题,同样的人物,同样的地点”,这些家庭的琐事,呈现出一个社会的、家庭成员间的以及个人本身的缓慢变化;最最主要的是,通过一部部“同样的”电影,我竟然可以看到我熟悉的家庭,和我自己。

记得有一次朋友和我一起看小津,她睡了又睡,每次都问我“他(她)(们)怎么了”,我说“没怎么”,因为这里面本来就没有“故事”——就象你我的生活,若一定要拿来端给人看的话,必定早有人熬不住就呼呼了呵。可是生活本身不就是这样的耐人寻味的吗?要耐,才有味的。小津电影跟我竟是那么的投合,连字幕背景都是我喜欢的麻布作衬底。

最适合这样暑天的大白天,煮一壶咖啡或者,煮一锅绿豆百合汤,只要摄氏27度,就可以在沉沉地浸在小津的电影里,那曾是我渡过的清凉惬意得“令人发指”的日子呢:《我出生了,但……》(1932年)、《晚春》 (1949) 、《茶泡饭之味》 (1952) 、 《麦秋》(1951)、《东京物语》(1953)、《早春》(1956)、《彼岸花》(1958)、《浮草》(1959)、《秋刀鱼之味》(1962)……

在黑白干净的画面里(偶有彩色),只有反复的练习曲一般的音乐背景,那些电影的段落,缓缓地叙述着,就算去了一趟洗手间也没有间断,没有情节跌宕没有大是非,只有个人的生活、家庭的纠葛,亲人间情感的无限缱绻,那是最深埋的最值得人细细研磨的东西,那是不论活在哪一国哪一个朝代都要去面对的东西。同类的映像,还出自台湾的大师杨德昌;还有另一部国产电影堪比,那是我最爱的费穆的《小城之春》(1948年)。

所谓的不朽,就是在后世的心中引起共鸣。

电影记录的是时代的生活,不只一个小津,日本导演最钟情的,当属日本社会相传久远的民间“祭”,祭花神、山神、水神、树神……各种神,每到祭祀节日,盛装的男人和孩子是鼓乐舞蹈的主角,浩荡的队伍雄壮优雅、绚丽多姿、经年不变的隆重展现一遍,那仿佛就是人们来处。我在小隐也去赶过两趟大“节”——庙会,原本那也应该是这里乡民的大日子了,持续一整周的时间可惜徒有热闹,人群穿流不息,街面充斥着各种摊贩,满眼劣质的商品及老虎机这样诱人的家伙,却找寻不到一样可口的美食、精细的手工品或者独特的歌舞游艺,没有趣味没有民俗没有历史,通通没有呵。我们失落的祖先的东西,连在我们自己的电影里面都不复存在了,真是绝得干净。

小津代表了东方的经典和传奇,那里面几乎蕴含了我们所有的渊源,乡土、人情、世故……

等我哪天走不动路的时候,一定要重刷一遍小津,每一部。

 3 ) 小津安二郎的早春和顾长卫的立春--谁生下来注定平庸

---黑白片早春,故事从平淡舒缓的音乐中开始,一个普通的早晨,像童年时见到的爸爸妈妈每天的样子,妻子催促丈夫起床,同时整理床铺,然后做早饭。。镜头基本不动,也不怎么剪接。。。如果是以前,甚至一年前,我肯定没耐心再看,直接关机。最近真的老了,早上很早就醒了,无所事事的抽了支烟,天色还未亮,正适合这种慢节奏的闷片,何况现在正是早春。。。

丈夫去上班了,同事也很普通,好像随时能走出屏幕坐你隔壁开始办公。工间休息时,也是一大帮人坐在草地上说说笑笑,阳光正好,有人提议周末去旅行。。。很熟悉很温暖的场景,看到这里的年轻人都会想到自己曾经的那家公司,那些同事吧。

晚饭后丈夫问妻子,周末去旅行么。镜头一转,一大帮人说笑着走在乡村的田边,女同事问丈夫,你妻子怎么不一起来--噢,她回娘家了。这边,妻子在补围裙,母亲在做料理,问她怎么不和丈夫一起去玩。--哦,去那里又要花钱又累。母亲叹气:要不要带点蒟蒻回去,我记得那时他最喜欢来我们家吃这个了。。。不用了,那时他是学生,没钱。。说到这里,妻子低下头去:当然,现在一样没钱。

下面的事情渐渐来了,丈夫渐渐晚归。妻子会等门,但是并不追问。一种真实的悲凉。每个人都不快乐,不知道为什么,又不知道怪谁,。

丈夫一夜未归后,回到家里,匆匆换衣服洗澡,一边对妻子唠叨昨天是多么辛苦。。妻子没说什么,他却突然叫住她,轻轻吻了她。。。她拍拍他,走了。

看到这里,差不多该去上班了。。。但是就凭这么多我就敢说,《早春》的立意格调要比《立春》高。

 

 

-----------------------------懒人的分割线,没时间看剧情的可以直接看评论------------------

 

 

 算了,这么说太强势了,还是说,我比较喜欢《早春》

因为这片子从头到尾不装。就是普通人的生活,普通人的故事,甚至是普通的婚外恋。悲剧感也就在这里,你的喜怒,哀乐,全都是大众化的,平淡无奇的,平庸。。。残酷的说,是乏味的~~~

2部片子都在一个春天开始,春天过去了,生命也过去了。《立春》痛哭流涕地觉得自己被废了,被平庸生活耽误了~~~《早春》不会,很安静很平淡,用白描的手法,朴素的画出了一个春天。不作评价,由你自己决定读后感。

是的是的,小时候我也曾以为自己是万物之灵,是大自然的独钟,是天生我才必有用,是人定胜天,是一定有王子来找我的,还会骑白马。是啊,谁生下来就是注定平庸的??第一次有了思维能力的时候,没人会说自己是一根草,会重复周围草的一生。长大了,知道了,这个世界的真相是多米诺食物链+某些随机概率。自己不过是草根,是万物中随机的一个,我剥削植物动物-吃下它们以便有力气活下去,然后去劳动---被房产商和政客等等剥削以喂养他们活下去。所有的草都是这样,甚至动物。自然规律就是这样,环环相扣。你改变不了,最多就是挣扎的高一级,一样被剥削。外部你决定不了,但是你可以试着决定自己的内在,比如欣赏清风明月,不花一文;弹琴跳舞,自得其乐。天地虽然不仁,刍狗也可以尽量好好过自己的一生。

这里想问《立春》,凭什么说会弹琴会跳舞会艺术就高人一等?就比普通人优越?你弹琴跳舞搞艺术是因为你喜欢,凭什么就可以比别人活的好,可以去大城市?可以当成自己颓废的借口??最值得同情的,也许是那个跳芭蕾的男老师

就算自己是个草,还是可以自得其乐,这并不耽误我欣赏春天,春天一直在那里,没了春天还有夏天。

只想说,平淡是真。

结尾有点潦草,打字有点累,差不多行了,以后有空再补写结尾

 4 ) 价值观念的冲突 以退为进的《早春》


《早春》好像是小津晚期作品中最复杂的一部,如要以题材分类,恐怕很难,说是婚外恋题材也可以,说是小市民题材也可以(这是他战后仅有的关注底层人民生活的作品了),或者说白领题材、家庭题材……都说得通。也有朋友认为这部电影中,他想要讲的话题太多,所以重点就不突出。这当然是一部很丰富的电影,但如果要把整部影片的主题归结到一点,我想应该是“传统”价值观念和“现代”价值观念的冲突。

在战败的时代背景下,整个日本的价值观念都受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价值观念强烈的冲击。虽然不可能像中产阶级家庭那样打高尔夫,用进口的家用电器,但底层人民的物质生活仍然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清晨丈夫穿着和服起床,到了公司却必须换上衬衫;前一天晚上打麻将回来宵夜把米饭吃完了,早餐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吃面包……传统社会和家族模式分崩离析,代之以现代社会的运作方式和一个一个小家庭。

人们得到的是什么呢?白领每天如蝼蚁般穿梭于都市中——“每天从东京站下车的工薪族有三十四万人左右,大概和仙台的人口一样多”,生活却像机器人般索然无味,一个个block像监狱一样,一大早挤电车,去讨厌的公司,见讨厌的课长,工资不涨,奖金不发,没办法只能吃乌冬面,只能选择沉默;可私人业主反而羡慕这样的生活,杉山的战友,卖锅的老板(还记得他在《秋刀鱼之味》里精彩的表演么?)渴望每月固定的工资,年末可观的奖金,升职机会,稳定的退休金,合在一起在他眼里就是“有保障的人生”;对此,一个将要退休的“老白领”坦言自己辛苦了一辈子,三十年的积蓄却连开个文具店的钱都没凑齐……

这么一个社会转型期,每个人都过得苦闷,上班了无生趣,下班后如果再不找点乐子,怕是要活活闷死了。男人能做的自然是烟、酒、麻将和女人,于是金鱼的出现也就自然而然了。有趣的是,在演员的选择上,扮演妻子的淡岛千景一副传统的日本女性的长相,而扮演“小三”金鱼的岸惠子则是有着一副水汪汪大眼睛的好莱坞甜姐儿扮相。在这部电影里,小津吊诡地没有让自己影片中的女神原节子出镜,而是特意选择了以上两位长相迥异的演员,颇为值得玩味。金鱼赤裸裸地勾引,杉山也就顺水推舟,可出轨后留下的只是无尽的空虚,妻子的生气出走,丈夫的避世自省,最后两人重归于好,这一切是如此地顺其自然。小津仿佛是在告诉我们,不管在外面经历了什么,最终还是要回归家庭,无论怎么被所谓的“现代”价值观念勾引,最终还是要回归对“传统”价值的认同。

需要注意的细节是,虽然这是小津作品中少数不以女性为主人公的电影,却出乎意料地带有一缕女性主义的微风。淡岛千景扮演的妻子不能算是十分传统的日本女性,她会向朋友抱怨丈夫把自己当作煮饭的机器,会把对丈夫带回来过夜的朋友的不满挂在脸上,会丢下丈夫自己去和朋友烤肉吃,会在丈夫出轨后主动分居……这些做法都相当“现代”,可最后小津仍然安排她回归家庭,算是从男女双方的立场都诠释了“现代”到“传统”的皈依。

母亲劝说昌子和丈夫重归于好,昌子抱怨丈夫连亡儿的忌日都不记得了,母亲劝道:“我也不记得你爹的忌日了。”昌子放下怨恨回归家庭,是典型的日本式的隐忍,母亲的劝说却饱含着富含禅意的人生哲学。唐朝布袋和尚有诗云:“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记不起亡夫的忌日,看似记忆退化,但在人生路上却是向前跨了一步,同理,撇开对错,昌子放下怨恨原谅丈夫,看似退让,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却也是向前跨了一步。关於这点,影片中有一个很具象的画面,杉山找笠智众扮演的角色吐露心声,笠智众劝杉山认错,这时,一艘龙舟迎面划来,划船人看似后退,整艘船却其实带着全船人一同前进,很形象地表达了“以退为进”这一理念的实质。
说到道具,影片开头结尾的两辆火车不能不提。火车是现代化的象征,影片开头夫妻两被火车惊醒,结尾时并肩目送火车远去,在现代都市闹翻的一对在乡下反倒能互相体谅相知相守,就像昌子说的“我问过房东了,你每天回家只是看书”(对啊,因为找不到麻将搭子啊魂淡!)这样把故事收尾在偏僻的山村,象征着对传统价值观的守护和对现代感的谨慎,也增添了几分带有宿命感的人生况味——退归原始的生活,夫妻感情得以更紧密地维系。

说到以退为进,在拍摄此片时,松竹映画遭遇危机,小津拍这部片子是为了救场,才整出了这么个话题众多的故事,相信众位看官都能感觉到此片和其他小津电影的明显区别,结果当然是成功,这也是另一个层面上的以退为进吧。

 5 ) 工薪阶层的挽歌

  影片的第一个镜头:晨光中,卧室渐渐明亮,两张床褥,夫妻两个分睡;闹钟响了(有火车驶过的声音?),妻子起身,穿戴的整齐表明昨夜的宁静;她拉开床边的窗帘,安静地走出卧室,开始洗漱、做饭……丈夫却赖着床,等着妻子过来催,他有些不满:‘不是还可以睡五分钟吗?’她却说:‘谁叫你昨晚麻将打到那麽晚?’”
   这是极普通的生活场景,导演却像剥洋葱一样,将丈夫杉村的生活,一层一层剥开,现出苍白的内核。

   从在站台上等电车那一幕开始,杉村一日的生活,和东京几十万上班族一样,有条不紊地展开。于是我们都知道了:大学毕业之后,他进入东京一家生产耐火材料的大公司上班,是一名普通职员,等待着千里挑一的升迁机会;公司里有一个女同事,外号“金鱼”(因眼睛特别大而得名),性格活泼;数年前他和妻子有过一个孩子,却不幸夭折,现在不打算再要小孩,夫妻关系不疼不痒;一个名叫三浦的同事,现在卧病在床,据说情况很不好……

   杉村虽然长相不错,但脸上总是欠缺表情,你也看不出他心里在想什麽。不过他的外表还是吸引了金鱼,她热情、开放,喜欢和男人混在一起。金鱼主动投怀送抱,杉村当然没有拒绝,他们在旅馆渡过一晚,他给妻子的借口,是去探望三浦。

   偷情的甜蜜很快散去,第二天,金鱼坐在旅馆房间的窗台上,望着窗外,说:“昨天我看这水,还是很漂亮的,今天为什麽变得这麽脏?”
   
   从这个早上开始,金鱼很快变成杉村新的负担。偷情,对杉村来说,只是乏味生活的一味调剂,并不会改变生活的方向。但金鱼是执拗、泼辣的,她闯入杉村的家,也让他的妻子明白了一切。
   
   绝望的妻子却受到了邻居、母亲和朋友的教育:哪个丈夫没有出过轨?我当年就是如何如何……后来我丈夫还是回到我身边,现在不是过得好好的?
   
   原来其他的夫妻都是一样,日子只需将就着过,又何必较真?

   后来杉村被公司派到偏远的乡村工厂(这或许是升职的前奏?),再后来妻子来找他,他们和好了。
   
   看似给人以希望的结尾,却掩不住无聊和绝望,他们的和好,并不是灵魂的新生,而只是权宜之计。

   小津充满同情地描绘了战后日本工薪阶层的生活,平凡的生活,日常的对话,流淌出无尽的绝望。
   
   这是一个受雇于人的阶层,生活看似体面,却永远被人驱使着,为升迁而焦虑,蚂蚁一般,辛苦而微不足道。就像酒店里那个退休的小雇员所言:“我在一家小公司上班,前几年退休了,本来想用退休金,在学校旁边开一家小店,可是连退休金都不够开店。30多年啊,30多年,在一家公司上班,我不想我的儿子也和我一样,成为工薪阶层,可是没有办法,他现在也做了办公室职员……”
   一旁的杉村听到此话,一定很惊心,或许这老人,便是30年后的他。这种生活的最可怕之处,远不是物质上的焦虑,而是精神世界的荒芜。人际关系冷漠,工薪族心中不存在真的感情;下班之后泡酒馆和打麻将,是男人们唯一的游戏,而对麻将的痴迷,恰恰暴露了杉村内心的空洞。
   刚刚在战争中逃脱死亡的魔掌,却马上被一套新式的锁链牢牢套住,他们精神上的焦虑没有出口。
   这当然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一个社会阶层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问题,也是人的问题。试问他们(我们)如何竟变成了这样的人?这恐怕也是小津想问的。

   早死的三浦,在死前那一晚,深情地回忆往昔:“那时候我还在念书,一次到了东京,看到公司的大楼,我都觉得自己到了国外了!毕业之后,知道自己竟然被这家公司录取了,都不敢相信,那真是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候……”
   他还没有体会尽生活的残酷,便带着无限的向往和遗憾离开,这或许是最好的结局。
   
   名为《早春》,却给人迟暮之感。
   小津为工薪阶层奏响一曲挽歌,是为哀悼,是为警示。

 6 ) 早春,心动的日子


题记:
搭上有妇之夫,你可能觉得没有问题,但是,将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上不好吧,你欠的就是自我反省!
【简介】
职员杉山正二和妻子昌子在孩子死后过着朝九晚五的平静日子,而他们的婚姻正在经历七年之痒的尴尬,英俊的正二和同事金子有了一夜情,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妻子知道后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妈妈劝金子忍让,但她赌气不回,正二自己也受着良心的责备和朋友的谴责,他决定寻回妻子。就在这时,正二将被公司调职去外地,昌子的心里乱极了。最后,昌子听从了朋友的劝告回到了正二身边,夫妻舍弃前嫌,携手走向新的人生未来。这部电影是小津转型之作,通过电影反映了日本新一代和传统开始割裂的进程,具有很强的社会和道德反思意识。
【简评】
小津的电影往往从日常镜头入手,将世俗生活的平淡通过镜头传递给观众。而在连接上以靠描绘性的景物镜头切出直接交代此后的场景和人物使得镜头简捷明了。并以人物对话表现生活的烦恼和艰辛。《早春》是小津少有的以外遇为题材的影片,显示了他对当时日本社会和伦理观念转变的思考,也可以看出日本女性地位的转变。应该指出的是《早春》里有着小津电影里惟一一次的吻戏,拍摄得异常克制,只有一个静止的背影。据说他认为拍的不够好而从此再没有涉及。出演正二外遇对象的金子是岸惠子,年轻的她有着诱人的媚态,她嫣然一笑的表情是她作为战胜者的姿态。这场戏其实小津安排得十分出色,他们一夜偷欢后,导演以水波在他们墙上的投影映证的内心波澜,这种含蓄是小津的特点。维护家庭的稳定性是小津影片的观念,所以,他通过剧中人探索解决外遇的方法,并通过他们表达了对外遇和再嫁的不欣赏。特别是正二同僚对金子的规劝是大众道德对婚外情的道德审判,小津也敏锐看出这种审判有着劝诫和嫉妒的双重性,这种观察力显示的是小津的评判和道德观的重要体现。男人是永远不会变得是昌子母亲的感怀。不过,小津还是通过电影表达了希望家庭完整性的愿望,因为大男子主义是日本的传统观念,似乎只要改过就万事大吉。
对这样的话题,看得出导演也是无法回答的,毕竟婚姻生活夫妻争执的题材不是终身未娶的小津擅长的。不过,就金子这个人物而言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日本当时妇女地位正在提高,至少她可以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处世,成为道德关系改变的标志。
在正二到居酒屋辞行的段落里,一个干了31年职员的感慨让我们了解这种生活的压抑和乏味以及此后的寂寥, 虽然心里排斥上班族的生活却也只能按部就班走在这条路上,直到生老病死。他们谈论的话题有着人生悲苦的情绪似乎也是小津对于人生结局的思索和人生如梦的忧伤。
夫妻重聚是一种道德的归宿,而小津将他们的未来放在一个偏僻的小镇是极有含义的,在所有年轻人向往东京生活的日本,这样做是人性回归的一种方式。
虽然,这部电影是因为松竹电影公司不景气小津试图顺应潮流的作品,可是拍摄得依旧节制和本分,虽然比起其他影片来说人物心理单薄了些。在影片里有些对于侵华战争的言论让我们想起了小津曾经参与了这场战争。

 
演员:淡岛千景,池部良,高桥贞二,岸惠子

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

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

联络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约稿邮箱: kavkalu1967@126.com

 短评

小津的电影就像生活百科全书,在这里好多问题都能找到答案,死去三浦的那段话放之四海而皆准。(UCCA胶片)

6分钟前
  • seabisuit
  • 力荐

成年人的世界就是妥协和不纯粹。小津非常讨厌当工薪族、讨厌婚姻、讨厌孩子,在此片中,他都让演员说了出来。

8分钟前
  • Sabrina
  • 推荐

电影里讲的事情放在现如今的上班族身上也一样适用,每天忙忙碌碌却一直是疲惫而不快乐的,上班不快乐,退休不快乐,有孩子不快乐,没孩子不快乐,结婚不快乐,出轨也不快乐……“活着的人反而觉得不幸福”,“辛苦是没有尽头的”。日常生活的平庸,最后还是回到平实的家庭生活里去消解。P.S.片子实在太长了……

12分钟前
  • touya
  • 推荐

小津将镜头对准了工薪阶层,满肚牢骚之余还有婚姻危机作为主线,结尾搬去小镇生活的夫妻一起看火车驰过,一句“让我们重新开始”平淡又真切。

17分钟前
  • 超cute侠
  • 推荐

小津有意做了在剧本框架下让演员即兴发挥的试验,也因此本片显得有些松散:视点游移不定,角色性情和心理暧昧不明。主角夫妻很沉闷,倒是金鱼小姐的角色比较鲜活。职员生活的众生相构想不错,野心也有,但力度不深,淡化情节拍日常没问题,但输出太倚靠台词,苦都是诉出来的。结尾又是几番说教夫妻和好,小津可真是宁拆十座庙,不毁一门婚。

21分钟前
  • 奥兰少
  • 还行

麻布衬底字幕起,小盅小盏小酒馆,不动如山屋檐下,整襟危坐榻榻米,狗洞镜头静静观,快若并剪蒙太奇,爽豁心目空镜头,世上已千年,小津方一日,麻布衬底字幕终

26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1911738739/

29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公司和妻子一样,每天必须面对以至让人厌倦疲惫而一旦离开又倍感可惜。事业与家庭的双重空虚与无奈。

33分钟前
  • 小猴嘿黑
  • 还行

可能是小津格局最大、最具社会性的作品,折射出整个日本(甚至适用于今日的其他国家)工薪阶层单调、贫乏、苦闷的人生:工作千篇一律,日日劳烦,通勤挤到拼命,升迁艰难无望,同事八卦碎嘴,娱乐了无新意,中年危机到来,又对配偶厌倦,半推半就出轨...片中也展现了各个人生阶段的上班族,从职场新人到老油条,从英年早逝到退休老人,似乎谁也挣脱不出寂寞与幻灭的枷锁。影片时时弥漫着疲惫、失落与忧郁的气息,纵使尾声轻巧明快的搬迁重生,似乎也只是短暂而浅表的释然。另外,在诸如老兵聚会等多个段落中,都可见出(或许是小津的)对二战败残结局的不甘与嗟叹,却不见换位反思。幽会接吻时切至地上自动转头的电扇,趣味盎然。PS:小津的镜头大抵正侧垂直,斜侧方2人并排或坐或立的平行构图常现;又见墙壁上水波潋滟般的光影流动。(8.5/10)

34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重看后新发现。47年以降,小津基本保持每年一部拍摄速度直到遗作。但唯独54、55年两年空白,此后才拍摄了本片。这期间,55年成濑拍摄了小津超赞的《浮云》,和一系列夫妇电影。战后保持以嫁女为主题的小津作品,这次选择聚焦于夫妇情感关系,这一罕见的例外,怎么想都和成濑关系密切…

37分钟前
  • 荒也
  • 推荐

据说是为了迎合市场观众而拍的此片,果然情节比较电视剧,但处理得还是很冷静。最经典的就是一群男人以“仁义”之名审问金鱼那段,真是将男人道貌岸然的内心展现得淋漓尽致。

40分钟前
  • levitating
  • 推荐

很少见小津拍婚外恋题材,拍的真好,岸惠子小姐有如鹤立鸡群,每次出场都是众星捧月一样。恰好看到毛尖的影评,也说了,母亲安慰女儿,丈夫不记得重要的日子又怎样,我连你爹的祭日都不记得了。。。每当男女主人公的感情漩涡就要开始,镜头就荡开到好美的早春天气去了,大家晒衣服,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生活啊,何曾停止过。

42分钟前
  • 水水
  • 力荐

第一次在小津的电影里看到了婚外情元素,能把偷情拍得那么一本正经的也只有小津了吧。这次的格局真是不小,工薪阶层的生活不易与七年之痒的夫妻失和构成了最长时长的小津作品。小津拍出了最美的岸惠子,淡岛千景也同样迷人

43分钟前
  • 远山淡影
  • 推荐

职场、婚外情、调职,很家庭肥皂剧的一部,没有个驱动事件,都是日常可见的琐事。家长里短的细腻情绪转折,能坚持看下去,但会感觉很漫长。侵华战争过去十年后,还在组织战友聚会畅想怀念当年,可能战后日本社会民众确实如此,但电影里拍出来这么看还是有些介怀。

48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推荐

说小津老师后期作品脱离社会的,大概忘掉了这部讨论日本”工薪阶层“生活状态的影片。这同时也是小津后期作品中少有的以男人为主线、公司生活占据如此大部分的影片,某种程度上是《茶泡饭之味》的变奏。影片中对二战的涉及很有趣。此外,这也是战后小津为数不多地涉及到”穷困“的影片。

53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舒缓的节奏,细腻的摄影,用日本”工薪阶层“的生活状态讲述了一段小津对战后日本丧失纯净气息的失望感受。“现时的世界已不再有趣”,一个不断变化的年代里,一个男人如何安放自己的欲望和希冀,以及他关于青春的喟叹。

55分钟前
  • 蒜 | BOY A 🌈
  • 推荐

五年半后二刷,对小津电影的记忆总是模糊而错位,分不清脑里的片段属于哪部(比如二刷前我脑海里《早春》的片段其实应该是《晚春》或者《秋刀鱼之味》的)。主线是一场起源于徒步郊游而消弭于无形的外遇,但却折射出战后日本上班族百无聊赖的生活状态(上班时挤在人山人海的地铁和豆腐块大小的写字楼之中当社畜,下班后挤在逼仄狭窄的家里打麻将说八卦),甚至于整个日本社会的百废待兴(多次出现的烟囱特写/聚会时的战歌)。在这样死气沉沉的氛围里,欲望与情感在郊外春光中萌芽,并在无数琐碎的生活细事和日常闲聊中逐渐发酵(接吻时镜头转向转动的电扇是妙笔),劝和不劝离的女人们和懦弱无担当的男人们总算共同将其扼杀。金鱼小姐岸惠子真是明艳照人,服装妆容发型都是靓丽的白领女郎,和多以和服出镜的朴素妻子形成了鲜明对比。今村昌平是助导。

59分钟前
  • Mr.Graceless
  • 还行

应是小津电影时长最长的一部,超过《东京暮色》。开场后不久,从楼上俯视楼下蝼蚁般的上班族那个镜头,都让人怀疑不是小津的作品了。夫妻间的貌合神离恰似《茶泡饭之味》;工薪阶层的无奈,偷腥时的欢愉与小心翼翼,同时镜头“害羞”地转向电扇,有趣。看小津的电影总是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慨叹起人生来。

1小时前
  • 柯里昂
  • 推荐

上班很惨,不上班也惨。搞小三杯具,不搞小三也杯具。生活的难题小津没法解决,他只是呈现。对个人而言,不过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重复,以各种形式。

1小时前
  • 容安
  • 推荐

工薪阶层的朝九晚五,市井百姓的柴米油茶。雷声雨声八卦声声声入耳,情事房事家务事事事关心。人生本为一场修行,列车疾驰,春光易逝。

1小时前
  • shininglove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