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现场调查 第一季

已完结

主演:威廉·彼德森,玛格·海根柏格,加里·杜尔丹,乔治·艾德斯,乔雅·福克斯

类型:综艺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0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犯罪现场调查 第一季 剧照 NO.1犯罪现场调查 第一季 剧照 NO.2犯罪现场调查 第一季 剧照 NO.3犯罪现场调查 第一季 剧照 NO.4犯罪现场调查 第一季 剧照 NO.5犯罪现场调查 第一季 剧照 NO.6犯罪现场调查 第一季 剧照 NO.13犯罪现场调查 第一季 剧照 NO.14犯罪现场调查 第一季 剧照 NO.15犯罪现场调查 第一季 剧照 NO.16犯罪现场调查 第一季 剧照 NO.17犯罪现场调查 第一季 剧照 NO.18犯罪现场调查 第一季 剧照 NO.19犯罪现场调查 第一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犯罪现场调查 第一季综艺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CSI”全称“犯罪现场调查小组”,是一群刑侦专业人士,通过犯罪现场的指纹、毛发、血迹、弹壳、脚印、纤维、碎屑、尸体特征等客观实物,用最先进、高科技的手段进行材料分析,在“一切用证据说话”的基础上合理推理,最终锁定凶手。本片故事发生在纸醉金迷的赌城拉斯维加斯,因此涉及许  多赌场风云和内华达州的广袤沙漠。CSI小组成员包括:赌场大佬女儿出身的凯瑟琳·韦罗斯(玛格·海根勃格 Marg Helgenberger 饰)、曾经沉迷赌博的黑人华瑞克·布朗(盖瑞·杜尔登 Gary Dourdan 饰)、性格憨厚的尼克·斯托克斯(乔治·艾德斯 George Edes 饰)、摇滚青年范儿的DNA鉴识人员葛瑞格·桑德斯(Eric Szmanda 饰)等,在经验老道的吉尔·葛瑞森(威廉·彼得森William Petersen 饰)带领下,挥拳向赌城所有黑暗。狗眼看阴阳4涅槃重生危险良人特殊身份意外英雄夺宝群英爱你的第四个冬夜鹦鹉老妈新警事3之危险旅程神医喜来乐传奇神探伽利略XX 内海薰最后的案件 愚弄沧海樱桃 2012摩登新人类地铁站一次性爱上2亚历克斯·克洛斯留住我的灵魂妖法再见,小马功夫宗师霍元甲上京物语被诅咒的人是福躲不过-租个总裁男友回家过年西部慢调我的老爸是奇葩夜航魔王绝对杀手2023上门女婿黑镜第二季只道再见喜新不厌旧第四季漫研社 ~Surgical Friends~美爪屋第三季街角魔族人间大炮3牛顿小子狼牙英雄

 长篇影评

 1 ) 走出CSI 法证科学难以承受之重---撰文:马克思•霍克(Max Houck)

法证类电视节目中,

神奇的法证技术让人们赞叹不已;

潇洒自信、无所不能的

调查人员让人们佩服得五体投地。

然而,

在现实生活中,

法证科学家们拥有的,

更多的是无奈……

从埃德加•艾伦•坡(Edgar Allan Poe)的杜宾冒险故事,到阿瑟•柯南•道尔爵士(Arthur Conan Doyle)的夏洛克•福尔摩斯(Sherlock Holmes)传奇,再到杰克•克卢格曼(Jack Klugman)的电视系列剧“验尸官昆西(Quincy)”,法证科学(Forensic science)从来都是这些传奇故事的主线。福尔摩斯使用了多种现代法证技术,例如血液检测,正是这些技术的使用,才使罪犯的滔天恶行大白于天下。早在百年前,法证科学就被系统地整理成一门专业,但直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DNA分析技术的出现,人们才突然意识到,法证科学来了!

法证科学从未如此深入人心:2005年10月,八部罪案剧,包括《CSI:犯罪现场调查》及其姊妹剧,全都挤进了电视节目收视排行榜的前20位。就在当月的一个星期四,美国有27%的电视机都在播放CSI类节目。在有线电视方面,法庭电视台(CourtTV)播出了一部描述真实罪案和真实科学家的纪录片风格的系列剧——法证档案(Forensic Files),每周播出四天。这类节目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法证实验室的人员充足、训练有素,设备尖端、配套完整,善于分析,破案神速。

然而,在人们的印象与现实之间,却横着一条巨大的鸿沟。CSI节目盛行,已经导致了“CSI效应”,部分律师和法官对此颇有微词:自从2000年CSI开播以来,陪审员深受影响,在审判过程中,他们对物证水平的要求越来越苛刻。CSI效应真对法庭的判决产生了可计量的影响?没人敢妄下结论。不过, CSI节目产生的影响已经无处不在。这一点,不容置疑:警察办案时,他们会争取收集更多的物证;在学术界,法证课程呈指数倍增长;超负荷运转的实验室也难以幸免,尽管它们与传说中的分析天堂相去甚远。

法庭上的CSI效应

本季CSI的某一集中,出现了这样一幕:在虚构犯罪现场,一个电视摄制组正在记录调查员的活动。调查组主管吉尔•葛里森(Gil Grissom)出面干涉摄制组的行为,并说道:“电视上的法证节目已经泛滥成灾了。” 这句话可能是众多律师和法官共同的心声,因为他们认为,陪审员已经深受CSI效应的影响。那么,CSI类节目对陪审员的判案心理到底有多大影响呢?

2003年,新闻媒体开始关注“CSI效应”。他们从律师和法官那里收集了一些奇闻轶事,这些趣闻似乎说明,陪审员的态度正在悄悄地改变。2005年,俄勒冈州的地方检查官、美国全国检察官协会(National District Attorneys Association)副主席,乔希•马奎斯(Josh Marquis)在CBS新闻中说:“现在,陪审员们的期望值不断升高,他们要求我们对每一起案件都做DNA检测、尽可能拥有最先进的技术,甚至要与电视中的技术一样神奇。”在审判发生在洛杉矶的一起谋杀案时,陪审员报怨说,有一件血衣没有经过DNA检测,尽管根本没有必要——被告人已经承认自己曾经去过案发现场。马奎斯说,陪审员只从电视上了解了何为DNA检测,却不知何时使用DNA检测。在特拉华州,曾开设过一次研讨班,主要培训陪审员如何处理物证。课上,复杂的DNA案例让一位陪审员晕头转向。于是,这位老兄开始报怨了:在CSI中,绝不会有如此复杂的东西。

在审判巴尔的摩的一起谋杀案时,面对两位目击证人提供的证词,陪审团熟视无睹,执意宣告凶手无罪。而理由竟是,物证不足!律师们认为,这就是“CSI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过去五年间,陪审员和他们的期望值发生了巨大变化,我算是见识了‘CSI效应’的威力,”美国新泽西州大西洋城的辩护律师约瑟夫•列文(Joseph Levin)对当地一家报纸这样说道,“在审议时,如果陪审员没有看到想要的证据,他们就会问法官,罪犯的指纹或DNA在哪里?如果法官说没有,他们还会问,为什么会没有?”在加利福尼亚州,好莱坞明星罗伯特•布莱克(Robert Blake)的杀妻案曾轰动一时。在该案的审判过程中,起诉人不仅陈述了布莱克的杀人动机和时机,还传唤了证人,指认布莱克曾经要求证人谋杀他的妻子。不过,这些没能让陪审团信服,原因只有一个:起诉人无法提供枪击残留物(gunshot residue)和血迹(blood spatter)证据。最后,布莱克无罪释放。当时,一位陪审员是这样说的,如果起诉人“掌握了所有物证资料,那才意味着(布莱克)有罪”。 在前49起谋杀案中,这位起诉人未尝败绩。这一次,他不得不败走麦城。

在CSI普及之前,律师通常会担心,陪审团能否理解复杂的DNA证据;而现在,律师却要花时间澄清电视节目与现实的不同。“请问陪审团成员,你们是否看过法证类电视节目?”这句话几乎已成为律师们的开场白。为了避免CSI效应带来的影响,一些起诉人殚精竭虑。在亚利桑那、伊利诺伊和加利福尼亚,“反证证人(negative evidence witnesses)”已经走进法庭、坐上证人席。他们的作用是提醒陪审员:现实生活中,警察也是人,要在犯罪现场找到DNA或者指纹,并不容易。

但是,有几位法学专家认为,CSI效应纯属胡扯。援引列文律师原话的那家报纸,还刊登了高等法院法官艾伯特•加罗佛罗(Albert Garofolo)的原话:“我的第一反应也许是‘没错,CSI效应的确存在’。不过,现在我认为,这只是大家妄加猜测。我确实感觉到CSI效应可能存在,可实际上,从来没有一个陪审员说过,他们想看到更多证据。”

2005年,在《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上,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犯罪、法律与社会学系的西蒙•科尔(Simon Cole)和他的学生雷切尔•迪奥索(Rachel Dioso)写道:“电视或许能影响法庭的判决,这并非不合情理……不过,非要说‘CSI’类节目提高了无罪裁决的频率,这就有点骇人听闻。重要的是,从法证科学的角度来说,根本没有丝毫证据支持这个观点。以陪审团的决策过程为研究对象的研究项目多如牛毛,但没有任何项目找到了CSI效应存在的证据。唯一算证据的,只是一些奇闻轶事罢了。”

在千呼万唤中,对CSI效应的首项研究终于出现了。2006年2月,金伯里安妮•波德拉斯(Kimberlianne Podlas)公开发表了她的研究成果。波德拉斯既是律师,又是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绿乡分校新闻法规与道德学的副教授。她认为,对于CSI的忠实观众和从未看过这些节目的陪审员来说,无罪裁决的几率和原因并无差异——她没有看到任何CSI效应。不过,几位受试者曾说,不对物证进行法证检验不能让人信服,尽管这些物证对案情的进展起不了多少作用。对货真价实的陪审员进行研究已经得到不少人的拥护,并且至少有五名研究生(三人在美国,两人在英国)正在为研究做相关准备。

事实真相

不管法证类节目是否对陪审团的要求和裁决产生了可计量的影响,有一点却是毋庸置疑的:电视节目正在向观众传播歪曲的观念,例如法证科学如何操作、哪些可以做到、哪些无法做到。在电视剧中,扮演法证人员的演员被刻画成了警察、侦探与法证科学家三位一体,而在现实世界中,根本没有这样的“超人”。执法、调查和法证科学是三项独立的职业,每一项都极其复杂,需要工作人员接受专门的教育和培训,掌握专门的技能。此外,法证实验室中的专业划分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已经成为一项规范。每一位法证科学家都必须对其他领域有一定的了解,不过,没有人能精通与犯罪现场调查有关的所有专业。

另外,或由于经费紧张,或由于资源不足,或由于无人要求,法证实验室一般不会对物证进行全项分析。电视节目错误地描绘了法证科学家:他们时间充裕,足以应对每一起案件;电视中的侦探、技术员以及科学家经常全身心地投入一项调查之中。而现实生活中,科学家们任务繁重,通常会接到多起案件。在大部分法证实验室,案件堆积如山,未完结的案件已成为工作人员的心病。为了处理数不胜数的案件,实验室不得不申请更多的经费。

在描述法证技术时,虚构的法证节目也常常脱离现实:美国马里兰大学的法证科学家托马斯•毛里耶罗(Thomas Mauriello)估计,在CSI节目展示过的技术中,约有40%是不存在的。卡罗尔•亨德森(Carol Henderson)是美国斯特森大学法学院国家科技及法律情报交换所(National Clearinghouse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the Law)的主席,他对交换所的一份刊物说,陪审员“有时会感到失望,假如他们认为本来存在的技术而未被使用的话”。同样,电视中的调查人员可能会让现实中的同仁“自惭形秽”。电视上,一个调查员把一种未知的样品,拿到一台仪器上进行分析,几束光线闪烁之后,荧光屏上输出了结果——“美宝莲口红,42#色,批号A-439”。接下来,他就会用不容置疑的口气询问嫌疑人:“我们知道受害者跟你在一起,因为在你的衣领上,我们鉴别出了她的口红。”在现实生活中,答案很少会如此明朗,调查人员也不会与嫌疑人正面接触。虚构与现实之间的脱节会产生让人啼笑皆非的结果。美国田纳西州的诺克斯维尔市的一位警官说:“我遇到了一位汽车抢劫案的受害者,他在自己的汽车尾部发现了一根红色纤维。他说,他想让我做个检测,弄清出这根纤维打哪儿来,罪犯是在哪一间零售商店购买的,用的哪一张信用卡付账。”
难以承受之重

尽管法证科学家的装备无法与电视中的相媲美,但他们确实拥有一些先进的、不断完善中的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末,初级的DNA检测方法需要一夸特的血液样品,而现在,仅需几纳克(nanogram)样品就足够了。利用先进的法证技术,可以侦破旧案、扫除嫌疑、推翻错判。在电视上,这类新闻层出不穷。DNA、指纹和枪械弹药数据库已经变成了重要的资源,可以将罪犯与多宗罪案联系起来。

然而,与电视剧中轻松创造奇迹相比,现实生活中的实验室更像是超负荷运转的机器:分析申请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由于警方调查人员知道科学分析的好处,同时也迫于收集更多证据的压力,他们正从更多的案件中,提交更多的证物,以供法证分析之用。过去,警察从一个犯罪现场收集的证据也许只有5件,但是现在,他们会收集50到400件。1989年,弗吉尼亚实验室只处理了几十起案件。而今年,他们手头的案件已经暴涨到几千起。当然,并不是犯罪现场的每一件物品都可以,或者应该拿来做检测。面对繁重的物证分析任务,法证科学家不得不作出取舍,挑出最有可能成为重要证据的物品进行检测。但是,电视节目让人们的期望值升高,甚至不切实际,这给法证科学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来自社会、来自职业本身、来自政治领域。因此,假如一位警察带回了满满一大袋啤酒罐、烟屁股、速食包装袋和其他垃圾的话,那么迫于压力,大部分物品都很有可能进入检测计划。

在许多案件中,不堪重负的法证人员不得不继续承担所有的分析工作。例如,在波士顿市以外,马萨诸塞州拥有630万人口,而负责这一地区的DNA分析员只有8名(波士顿市还有3名)。纽约市的人口略多(800万),他们配备了80名DNA分析员。但马萨诸塞州和纽约市的暴力犯罪率却相差无几(分别是每100,000人469.4起和483.3起)。处理这类案件时,DNA证据异常重要。因此,与其他很多州一样,马萨诸塞州的DNA分析员明显偏少。不过,他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同意招聘更多的DNA分析员。

随着物证采集数量的激增,本来就让法证实验室头痛不已的案件积压问题日益加剧。最近,美国司法部司法统计局(the Department of Justice’s Bureau of Justice Statistics)公布的一项研究发现(根据最新的可用数据),截止2002年底,超过50万起案件被积压在法证实验室,尽管物证检测率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预期完成率的90%。这项研究估计,如果当年要有30天的周转时间,实验室就得另外聘请1,900位全职雇员。司法部的另一项研究显示,在2002年,美国50个最大的法证实验室接到的法证检测申请超过了120万份:在一年内,这些实验室积压的案件数量翻了一番!而且,这些增长还是在1994年以来犯罪率连年下降的情况下发生的。

物证采集数量增加的另一个恶果,就是物证的储存问题。地方、州市以及联邦政府的法规各异,因而物证的储存年限也各不相同。储存证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计算机、软件和人员来查询证据;需要专用设备来安全地储存生物学证据,例如DNA;需要足够大的仓储空间来容纳物证。在许多法域(jurisdiction,具有自己独特法律制度的区域),储存超过一定年限的证据可能会被销毁或返还。对于一些旧案或陈案来说,物证的存储至关重要——美国纽约市卡多佐法学院的无罪计划(the Innocence Project at Cardozo Law School in New York City)已经发现,在他们深入调查的、有可能存在误判的案件中,有75%的案件,它们的证据已经不见踪影。

就算是追查确实存在的证据也是问题重重。2003年,美国罪案实验室主管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Crime Laboratory Directors)作了一项研究,他们发现,全美超过1/4的法证实验室根本没有配备必需的计算机以记录证据的去向。美国奥尔巴尼大学东北地区法证研究所(the Northeast Regional Forensic Institute at the University of Albany)所长、纽约警察局实验室(the New York Police Department Laboratory)前主管马克•戴尔(Mark Dale)估计,想要在以后十年里解决方方面面的问题,那么就得另外聘请10,000名以上的法证科学家。此外,设备的更新换代将花费13亿美元,添置新设备也将需要投入超过2.85亿美元的资金。

 2 ) 散场宴席.

       终于看到CSI:LV第八季结束,Warrick的离开叫人痛心得落泪。虽说早知晓扮演者藏毒被捕辞演,但对CSI投入了太多的感情,无法用言语来描述。Warrick在车里被警局内鬼枪击的瞬间,还是震惊到了。真真切切的悲痛,复悲痛。前一幕还是夜班的组员在餐厅温馨地吃早餐。劫后重生将将洗脱罪名的Warrick,在亲如手足的同袍中间,大家自在谈笑,密不可分。气氛一如当年《妙I》那班医生。叫人感动得会心而笑。那种精准理智的专业背后,同袍间情谊看似清淡温和实则深刻绵长,从无长篇累牍的琐碎安慰与装模作样的热情鼓励,但互相间默契的眼神与完全的信任充溢。如若当中有人落难,其余必定赴汤蹈火。在一个相对封闭的高科技实验室中,一群以科学家自称的调查员。私生活简单到几乎没有,以工作为人生全部内容。理智重情的Grissom,豪迈细致的Catherine,率性正直的Warrick,感性忧郁的Sara,纯净善良的Nick,曾经无厘头而明媚的Gregy,还有严肃却冷笑话不断的Capt.Brass,戴着心脏起搏器却是地下摇滚乐队主唱的法医老头。。。在这个终年光线昏暗只有仪器运转的大办公室中,构成了多么简洁纯净的工作氛围。多么令人向往。哪怕是其中最最负面,有着小小虚荣和溜须习惯的Hodges,都是带着科学家匠气而较真的一板一眼,并不十分惹人厌恶,甚至倒有几分单纯可爱。。。因而复又产生那般舍不得看,害怕一看便看到结局的纠结。写实的凶案剧情的确阴冷,对于人性的剖析又太过细致入微。当中曾经有段时间看不下去,找来成长的烦恼和七七八八的恩怨港剧来调剂。但每每现实叫人太过沮丧,情绪十分低落时,又忍不住翻出来寻找安慰和寄托。同活人的是非与残酷比起来,死人又有何惧。即便罪案中赤裸裸暴露的丑恶人性,又怎抵得上现实社会光华包装下的虚情假意,更叫人失望呢。人类,确实如剧中重复的那样,其实是最可怕的生物。
    半夜上豆瓣。因经受不住Sara和Warrick相继离去的打击。希望能蛛丝马迹地寻求一些“王者归来”的线索。甚至开始期盼以前最最不齿的死而复生的狗血桥段。看到有志同道合的人对CSI的人物点评。看到最后一句,几乎笑得喷血。与懂得的人说话,实是快意之事,于是马克之:
。。。CSI的主要角色其实是一个理想社会关系的合集。Grissom一样的老爸,Nick一样的老公,Warrick一样的男炮友,Cathy一样的女炮友,Greg一样的儿子,Sara一样的女儿,爽不?当然你不会想要Greg一样的老爸,Cathy一样的老婆,Grissom一样的炮友,Warrick一样的儿子。。。
大笑。

 3 ) [CSI:LV]冒充一下profiler

先Profile两个头头:

Grissom: 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内秀到不随时爆两个警句就会憋死的程度。专业、兴趣和爱好都非常偏门,但也非常投入。在鉴证科学的各个领域都是大专家,逻辑思维能力极强。性格沉静、内敛,不喜欢与他人情绪交流,面对别人的善意也经常是躲闪和打岔的态度。对人类和社会非常悲观,对上司的态度能牛B到粗鲁和冷嘲热讽的程度。对下属通常严厉简洁,但关键时刻都偷偷照顾。Grissom其实是一个大隐隐于朝(政府机关)的避世者,躲在他的死人、昆虫、书籍和古怪爱好中,冷漠和就事论事地应付外面残酷的世界,反而保持了不少的内心纯净。喜欢诗歌和文学,谈起恋爱来还相当柏拉图。他有一个疏于运动的知识老中年不可避免的大屁股和罗圈腿,提着箱子走路的样子非常笨拙,但他的思想比手术刀还要锋利。

Catherine:LV Casino大佬的私生女,脱衣舞女出身,读书奔正途直到混成了CSI的二把手。Cathy是一个浑身上下都是假的女人,虽然假得并不让人讨厌。Cathy又是一个从内心深处就非常傲慢的女人,虽然她掩饰得不错。Cathy还是一个早年美丽放荡,如今人老珠黄的女人,所以不放过任何机会表现她的性感。Cathy聪明狡猾,在工作的各方面都是Grissom的弱化版,科学专业强度远远不如Grissom,在单项上也不如很多同事,但是很强的综合能力和背景复杂、世道精通让她变得也很能战。Cathy的傲慢尤其表现在她对一些低级别同事(比如枪械专家、化验员)和少数民族同事(比如录像男Archie)说话时控制不住的居高临下的无礼态度。她和Sara的关系也只是冷淡而已。但是面对两个高级别外勤帅哥Warrick和Nick,Cathy就变成了半老女人的风骚热情。甚至小帅哥Greg也经常被她调戏。Cathy唯一能动真情的事就是她的女儿,和Nick、Sara一起组成了CSI儿童权益过敏三人组。眼睛迷人、身材彪悍、同样放荡的Warrick也让重口味的Cathy动了一会儿感情,但是年纪真的是不饶人,无疾而终。
最后我承认15年前Cathy确实应该是个大美人。

 4 ) S6观后小摘

LV601 Grissom真是冷静细心。香槟车真是amazing.
紫外灯下可以看清尸体上更深的瘀痕。
        颚骨不突出就是白种人,突出是黑人。
        锁骨中部闭合说明死者25岁左右,骨骺未闭合说明是十多岁的孩子。

LV602 很华丽的片头。
        灯泡也是火源。房卡贼,wow,what a job,这个人就是scare movie1里的装傻警官。
        Hodge is so cute.

LV603 每年从楼梯上摔死的人是枪走火死掉的2倍。(美国)
        闪电会打中同一个地方。帝国大厦每年遭雷击20次。
        “牙齿也是一种性器官。”

LV604 看到Nick得了幽闭恐惧症,上baidu查了下,发现我得了昆虫恐惧症。

LV605 Greg成熟啦,工作方面。

LV606 At least you know what you don’t know.
        受精卵在18天后被注入血液。
        野心是失败者最后的庇护所。

LV607 church,god house. 做什么都得学会忍气吞声那。
犯错者比承受错误的那个人更痛苦。

LV609 人被撑死了。这集偶然提到姚明,不过竟然被warric当作日本人。
        人的胃空时是一般是1升,吃饱最多可以撑到4升。
        毛囊呈铲形是犬科的特征。
        “热狗”来自棒球。

LV610 让我想到了The Forgotten.

LV611 狼人,多毛症。酷,杀人还用专用子弹。 婚姻真是爱情的最大敌人。

LV612 人体组织的粘合力很强。

LV613 Brass is so cute, so is Hodges.
        指纹只含有油脂,水分,氨基酸,容易挥发。
        让我想起了God Father 和 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美国九十年代中期那雍容华贵的气息,那些模糊了视线的梦想。

LV614 ——你好哇,强奸犯。
        ——不,我不是普通的强奸犯,我是约会强奸犯,档次不一样。

        尸僵 死亡时间30分到2个小时开始僵硬,9到12小时全身僵直。之后的30个小时会持续僵硬,接下来软化,大概70个小时恢复原状。如果周围气温超过35度,将只可软化都会加快。如果死前剧烈运动,那死后僵直会比平常快,大概24个小时就会软化。大概是死者死前剧烈运动或周围温度高。僵硬强度最强的是下颌关节。
        多穿袜子,穿大鞋可以反侦查。

LV615 SM女王现身。
眼睛是个独立系统,死后与体内血液难以交流。
        坏死性筋膜炎 一种严重的软组织感染,其病情发展快,早期诊断难,急性坏死性筋膜炎
全身中毒症状重,常出现脓毒症,甚至会损害肝、肾、肺等重要脏器功能。
看到尸花啦,那么小。

LV616 What a father.
目前看到了3种高难度抛尸,埋到墙里,埋到柏油里,挂进烟囱。
        光谱分析只对彩色墨水有效。
        火烧下,骨头会碎裂。

LV617 恋足癖,视觉病态,恋足癖属于性倒错中的其中一种恋物癖。

LV618 What a girl,what a story. 如果改编成电影,绝对是一部经典悬疑片。

LV619 疑犯说他喜欢看钢管舞,csi取证时要求他脱掉内衣,疑犯有些犹豫,Brass说:“需要音乐吗?”
        灵异啊灵异,by chance, just by chance.
        活人骨头有弹性,碎骨会变形。
        狗有280块骨头。

LY620 桢间现象?
好帅的指纹鼠标垫。

LV621 绝对的喜剧哇,太搞笑了。很好的叙事手法。
        玫瑰易名,馨香如故。
        伴娘是保护新娘的人体盾牌,她与新娘穿着相仿为了混淆视听,以防恶灵掳走新娘。

LV622 以撒玛齐? Fantasy maker.

LV623 该隐、亚伯是亚当和夏娃的孩子。该隐杀死亚伯因为嫉妒。
箴 14:30 心中安静,是肉体的生命;嫉妒是骨中的朽烂。
箴 27:4 忿怒为残忍,怒气为狂澜,惟有嫉妒,谁能敌得住呢?
该隐意即“得到的” 亚伯意即“虚空”

让什么做替死鬼最好?死人。

LV624 What a waist.怀孕后器官移位。胸衣,黄蜂腰。
19世纪曝光得5分钟左右,人要一动不动坐那。

 5 ) 看过就一定喜欢

老格里森一点都不帅,可是随着剧情会觉得他很有魅力。最让我觉得毛骨悚然的是野牛徽章那集和第六季里的“烟囱里的尸体”那集。如果有空,一定找来看看,不看会后悔的。

 6 ) 看见别人,是一件有难度的事情

在一架飞机里,一位头等舱的乘客暴毙身亡了。CSI调查员们展开了调查,在这个足足有9个目击证人的犯罪现场里,本应该是毫无悬念的罪证调查,却让调查员们感到头大。因为这9个目击证人的供词不一致,总有互相矛盾对不上号的地方。和他们在现场采集的证据一对比,也发现好几个人说的话不尽可信。 照说,在一个人数众多的半开放空间——飞机的头等舱上,加上乘务员和死者,一共10人,众目睽睽之下,一个人的死亡应该是毫无悬念的。是谁杀死了他?凶手藏在9个人之中。即使会有人是害怕被凶手报复而不敢坦诚告知事情的经过,也应该会有人抵不过良心的谴责,透露出凶杀过程的。 然而事情远远没那么简单。这个案件的难点在于,凶手不止一人。有5个人在说谎,他们都是凶手,临时起意的凶手。而他们行凶的动机是,怀疑死者是暴徒要劫机/毁机。在高空之上,为了自己的人生安全,让他们冲动的把疑似暴徒(受害人)打死了。 暴徒是真的暴徒吗?不是,他一上飞机的就暴动,踢前座的椅背,疯狂重复按呼叫键,躁动敲打洗手间门,暴动想要打开飞机紧急出口舱,这一切不合常理的动作,是源于他生病了,他的脑子出现了幻觉,他需要帮助。 故事的最后,调查员们围在一起讨论,如果他们是机上的乘客,遇到了这样暴动的人,做出危及自身安全举动(死者想要打开飞机紧急出口舱门,当时飞机还在高空飞行中,一旦打开,危机飞机上所有乘客的安全),他们能够坐视不理吗?他们也会像飞机上的乘客那样,忍不住去攻击死者吗?毕竟关乎到自身的人生安全,他们就此讨论着人性中渴望生存的深层需求。有调查员说一定会克制住自己,他相信自己人性本善的一面;有调查员说危机自己的生命,他一定忍不住动手,去争取更多的生存可能性;有调查员说为了自己的孩子,她一定会爆发更大的生存动力。“你呢?葛里森,你会做什么选择?”他们问CSI老大。 葛里森说:“我现在没办法确定我会做出什么选择。我只是在想,你们做的假设,都是假设你们是乘客,却没有人假设过,如果你是受害人呢?”大家沉默了。他们好像完全忘记了受害人的存在。 是啊,我们假设自己的立场时,都下意识的把自己放在了“争取自己利益”的稍显优势的立场。却很少把自己放在真正劣势的那个人的立场。在这个案件里,人们忍不住去关心那5个激情杀人的乘客是出于什么样的恐惧做出了攻击受害人的行动。却忘了,这个案件中,被忽视的,真正需要被关注到的,是那个因为犯病而被误杀的受害人。他当时处于一种丧失自救能力的状态。他的一切疯狂的动作都是一种“救救我,我需要帮助”的信号。我们面对疯狂的、暴动的人,第一反应就是害怕,退缩,或者发起反击,却忘了去问对方:“发生了什么事?你是否需要帮忙?” 是不是因为我们不愿意去想象自己会成为最劣势的那个人?这种最糟糕的状态会让我们绝望,我们天然的会去回避?我们很难去假设自己会处于一种绝对的孤立无援的状态。当然,我想,人类的生存渴望是天然存在的人性,并不是说这是什么错误。只是,也许我们可以让自己的眼界再开阔一点,明白攻击是一个人最后的防御阵线。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这一点,也许在遇到一个攻击性强的人时,能够明白,那是他害怕到极致的表现。 葛里森说:“如果当时头等舱上的9个人,有一个人能够看见死者的害怕,能够去关心他是发生了什么事,也许这个事件会不一样吧。” ——《犯罪现场调查》第1季第9集触动心弦的感受

 短评

竟然开始追十年前的美剧,还有十季等着我!!

5分钟前
  • 玖。
  • 力荐

往往第一季太惊艳,就会形成对比,于是就会导致后面几季,烂尾的概率上升,想给编剧寄刀片的概率上升。很烦剧中角色感情用事,但这第一季还真是很惊艳,真的很喜欢看。近20年前的剧,放到现在来看,却一点都不过时。除了几个常驻角色,老G的第一任剧中相好:法医人类学家特莉,我也很喜欢。可惜只是个打酱油的,后面就没有她的戏份了。

8分钟前
  • Qoo Milky
  • 力荐

追了10季 大爱如斯 G已走 心不走

9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力荐

竟然这么多都取材真实 服了 黑暗餐厅 街角暴打 还有suicide girls 哒哒哒

13分钟前
  • 宇宙唯一女盆友
  • 推荐

十季,即使萨拉或是葛瑞森离开,我都不离不弃,因为你就是理想,你就是生命@

16分钟前
  • 隔岸之雨
  • 力荐

非常心水的剧集,在短短一个月内把1到7季看完的,然后慢慢的等着8季。故事情节紧凑悬念迭起,也能从中学到不少东西,对于人性的描写也很触动人心。每个角色都有自己丰富的个性都很立体,不可多得的优良剧集!

21分钟前
  • 岚羽
  • 力荐

很好看!!不对比还真不觉得CM有多烂。。认出了很多后来美剧的主演或主配,摩登家庭里的CAM,波士顿法律的brad,行尸走肉里的赫谢尔,危机边缘里的光头等(开始有头发没看出来,结果还是演个光头戴的假发><)

24分钟前
  • 朱朱朱朱
  • 力荐

CSI啊,从宿舍到教学楼的必经之路上那专司租书租碟打印复印的小红房子啊,看美剧的开始啊!前一阵子把十来季的CSI重新下全了,炎炎夏日,从头开始,温故,哈哈哈哈

28分钟前
  • 盲盒游戏戒断中
  • 力荐

11年前我只是有台电脑就满足并且傻乎乎也不怎么会用的小孩,满大街流行着还珠格格和天龙八部。而CBS已经拍出了CSI,11年之后,仍然经典永不落伍。

30分钟前
  • 伍德与夏洛蒂
  • 力荐

最牛逼的电视剧 百看不厌

32分钟前
  • 蛋蛋
  • 力荐

S1E2,看不下去哦

35分钟前
  • boks
  • 还行

光看名字,相对CM更想看CSI,但一季看下来,小小的失望,起初几集还可以,但到后面,越来越觉得不靠谱,更多的时候,他们是在做个假设,自己给自己圆谎之后,就算大功告成,过于草率,难道就没有更多可能了麽?后面几集,加入了太多探员个人情绪

36分钟前
  • Nore
  • 推荐

我有完完全全一整套DVD,黑色盒子。

38分钟前
  • 眠去
  • 还行

十年前的老剧了,很好看,第7、15、21集挺震撼的。2010.4.17

41分钟前
  • m.
  • 力荐

几乎没有人会不喜欢吧,LV追了5年了,还是一如既往地喜欢,而且喜欢Catherine这样的气质美女,而且还有可爱的Greg~~

45分钟前
  • 山寒水暖
  • 力荐

CSI 还是LV的最好看,我记得我是全部六季还是七季都看完了。主要是演员们好,剧情也够曲折

46分钟前
  • 踢泥
  • 力荐

好啦,其实我感觉第一季有点乱……不过还是比重案六组强嘛!!!!!

48分钟前
  • 柚子
  • 推荐

每集一个单独小故事,每个故事都绝对不会让人失望,顶级电视连续剧。

52分钟前
  • 张天师
  • 力荐

和CM是同一时期看的,结果CM唰唰唰一个月看完,CSI拖了好~~~~~~久。老G还是很有爱的,不卖萌的剧真难得= =

56分钟前
  • 樛木
  • 推荐

记忆里的东西总是太过美好,怀念六七年前通宵在被窝里一集接着一集看CSI的日子。现在罪案剧已多如牛毛,有些也不见得比CSI差,却再也找不到当时的那种感觉。

58分钟前
  • 苏白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