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浪1996

HD

主演:艾米丽·沃森,斯特兰·斯卡斯加德,凯特琳·卡特利吉,让-马克·巴尔,阿德里安·劳林斯,桑德拉·沃,乌多·基尔,米克尔·盖于普,鲁夫·拉加斯,菲尔·麦考尔,罗伯特·罗伯特森,芬利·威尔士,David Gallacher,大卫·巴特森,Dorte Rømer,克劳斯·赫朱勒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英语年份:1996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破浪1996 剧照 NO.1破浪1996 剧照 NO.2破浪1996 剧照 NO.3破浪1996 剧照 NO.4破浪1996 剧照 NO.5破浪1996 剧照 NO.6破浪1996 剧照 NO.13破浪1996 剧照 NO.14破浪1996 剧照 NO.15破浪1996 剧照 NO.16破浪1996 剧照 NO.17破浪1996 剧照 NO.18破浪1996 剧照 NO.19破浪1996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破浪1996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上世纪70年代的苏格兰,一个略带神经质的女子贝丝(艾米丽·沃森 Emily Watson 饰)不顾宗教束缚嫁给了石油工人亚恩(斯特兰·斯卡斯加德 Stellan Skarsgård 饰)。恩爱生活并不长久,亚恩在一次石油作业中身负重伤,沦为瘫痪。贝丝非常难受,甚至觉得是自己的欲望导致了这个悲剧。为了唤醒丈夫的生命力,贝丝挑逗不同的男人,和他们发生关系,让亚恩的病情可以被情欲的力量征服。丈夫的病情竟然有了好转,然而,村里的人都对贝丝投以唾弃的目光,贝丝亦被送进精神病院。为爱牺牲的信念在贝丝心中强烈燃烧,将再一次把她逼入绝境。暮色渐浓如梅开店婆婆的镯子(卫视版)当戈达尔遇见伍迪艾伦疯狂欲望梦想阿根廷皇庭争霸水儿武士1985钻石王牌 第三季变节:潜罪犯犯罪浪潮寻找长着獠牙和髭须的她爱的归宿爱的就是你忧伤的情歌夺宝幸运星第二季遗失的世界第二季火巨蛛2超能坐班族小淘气尼古拉 :我们还在等什么才能快乐?八侍卫之王者天下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国语版)你们被包围了艺术家不肯去观音让我尖叫野玫瑰惊!闪婚老婆竟是超级大佬未来蝙蝠侠:小丑归来天使的小生意气无法无天2006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梅花档案冰雪城堡前任2:备胎反击战鱼你相医寻味贵阳热爱2019世纪之战9号秘事 第一季牙狼:照耀黑暗之人天竺山传奇异形庇护所第三季堕落第二季龙黄蜂

 长篇影评

 1 ) 爱情中不能承受之痛

“我想进一步发出誓言,我将作为一个导演而克制住个人趣味!我不再是一名艺术家.我立誓不把拍电影当做去创作一部"作品"(work),因为我认为瞬间的比整体性更重要.我的最高追求是力求把真实从我的人物和场景中迸发出来.我立誓尽一切之能事,并不惜放弃任何品味和美学考虑来达到这一点.我仅以此作为我的纯洁的誓言”
以上来自道格玛95导演宣言。
作为道格玛的代表,拉斯冯里尔的良心三部曲我看的顺序有点颠倒,依次是《黑暗中的舞者》《破浪》《白痴》,除了《白》其它都久久让我的心不能平静,当然《白》带来的不是恐惧和无奈的哀叹,更多的是愤怒。三部曲分别讲述了三个故事,和一个女人。这个女人既是《黑暗》中的母亲,又是《破浪》中的妻子,也是《白痴》假疯真痴的被家庭遗弃的主妇。
这个可怜的女人,善良而脆弱,敏感而神经质,柔弱而锋利,决绝而勇敢,悲哀的是在三个故事中都被男人所出卖。拉斯冯里尔本身作为一名男性导演用其独到的眼光撕开了一个又一个现实生活中被掩盖的伤口。这些伤口存在于宗教与生命、爱情与性,家庭与伦理道德之间,更直接浓缩成了男性的私欲和贪念。
镜头之下的女人并没有很高的地位和收入,却有着惊人丰富的对于自我的认识。
《破浪》之外,想到的是法斯宾德的《恐惧吞噬灵魂》,爱情似乎只会加速死亡,仿佛只有借助非常态下的爱情,才能够自由表达出对爱的渴望,爱有很多种,恨也有很多种,爱情也是离不开性的,但是打着爱情的旗号,以性为目的的事件却不断发生,男性的尊严即使在婚姻当中也必须表现为支配妻子的性吗?《破浪》中的丈夫,最终恢复了健康却毁灭了自己对爱情虔诚忠贞的妻子。
拉斯冯里尔的每一部作品都严格按照道格玛宣言,这样朴素的现实主义作品犹如一个平静的午后突然来的狂风暴雨,让人的情感理智瞬间崩溃又归于平静。
以下附《Dogma 95宣言》(即《纯洁誓言》,The Vow of Chastity)全文如下:
    影片须在实景现场拍摄,不可搭景或使用道具;
 
    不可制作脱离画面的音响,不可制作脱离音响的画面(除非存在于现场的有声源音乐,否则禁止使用音乐);
 
    须手持摄影机拍摄,影片的故事不必在摄影机在场的情况下发生,但影片的拍摄须在故事的发生地点进行(任何移动或固定镜头只允许在手提摄影里完成,不得使用脚架);
    影片须是彩色的,不接受特别的照明(如果现场灯光太弱不足以曝光,这场戏就必须删除,最多只能使用摄影机附件的单一灯光);
    禁止进行光学加工或使用滤镜;
    影片不可包含表面行为(如谋杀、武器等元素的禁用);
 
    禁止背离当时和现场(也即影片必须发生在当时当地);
 
    不接受类型电影;
    影片规格须为学院标准35毫米格式(注:Academy 35毫米,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35毫米影片技术规格);
    导演之名不可出现在职员表中

第一部获得道格玛资格认定的影片是《那一个晚上》(托马斯•温特伯格,1998年),因为影片是用数码摄像机拍摄后再放大为35毫米胶片的,所以在影院放映的时候会显现出明显的粗颗粒,该影片获得了当年的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第二部是《白痴》(拉斯•冯•特里尔,1998年),第三部是《敏郎悲歌》(索伦•克拉格•雅格布森,1999年)。至2000年,已经有15部左右的影片获得了道格玛影片证书,这些影片的导演除道格玛95小组的成员之外,还有法国、美国、意大利、瑞典、瑞士、阿根廷、韩国的导演。

 2 ) CC花絮:拉斯·冯·提尔谈《破浪》

本文转自公众号“CC标准电影”

以下是标准收藏发行的《破浪》小册子里的访谈,原本收录于Stig Björkman1999年出版的《冯提尔谈冯提尔》。英文版由Neil Smith翻译。

《破浪》用了五年制作,花了四千两百万克朗。最初从哪里想到了这个主意?

我偏爱极端的想法,而且想拍一部有关“善良”的电影。我小时候,读过一本童书叫《良心》,我清楚地记得这本书让我很开心。这是本图画书,讲的是一个小女孩口袋里装着面包什么的去森林里。但到了结尾,当她穿过了森林,她全身赤裸,什么都没了。书里最后一句是——“但至少我没事”,良心说道。看起来这极致地表现了殉道者的极端境地。我读了几遍,虽然我父亲认为这完全是垃圾。《破浪》的故事可能来自于此。电影中的贝丝就是“良心”。我也想拍一部宗教主题的电影,有关奇迹的电影。同时,我也想拍一部完全自然主义的电影。

随着年岁增长,这故事变了很多。起初,我想在日德兰半岛西海岸拍摄,后来想去挪威,又想去比利时的奥斯坦德,然后是爱尔兰,最终决定了在苏格兰拍。许多电影在天空岛(the Isle of Skye)取景,这可能不是巧合。十九世纪罗马统治时期的英国,也有许多画家、作家在那里创作。那几年,我在《破浪》的剧本上花了很大功夫。我有点像德莱叶,一点点地精简提炼。而之后,就在我们开始拍摄前,我失去了对它的热情。筹备这部影片花了太久,我有些厌倦了。

我能理解。长时间坚持投入在一个项目上可能变得很困难。那段时间里你总有拍电影的新想法。

是的,还有加入新素材的风险,你想让这个项目进步,可未必总是好主意。你冒着失去本来所有的风险,忘记你开始时想要诠释的一切。但给《破浪》争取投资确实花了很久。

那很奇怪不是么,因为感觉《破浪》比你其他电影更容易吸引投资啊。

是的,有个好笑的故事。我们在某个地方搞到剧本的投资,我想是什么“欧洲剧本基金”(Europe Script Fund)。有讲师朗读剧本的申请,然后会有许多批评。所以为了维护地位,他们设计了一个电脑程序来评估给他们的十个剧本。电脑能帮他们计算出一个项目艺术性和商业性的相连程度。《破浪》拿到了最高分!很好笑。它一定是有所有正确的成分:水手、美人、浪漫的风景——都是电脑喜欢的!

电影用的技巧——手持摄影和CinemaScope格式——这是你构思故事时同时决定的吗?

不是,那来自我拍《医院风云》(The Kingdom)的经验。在这部电影里,有着和《医院风云》一样俗套的元素。这让我觉得把它拍得尽可能真实是很重要的。更有纪实风格。如果我用常规技术拍摄《破浪》,我觉得一定是无法忍受的。

我认为要让一个项目可操作,决定一种特定的风格是很重要的。通常,你为电影选择一种能强调故事的风格。但我么做了相反的事。我们选择了和故事抵触的风格,给它尽可能弱的重点。

是的,如果你把《破浪》处理得太温吞,它可能会被认为过于浪漫主义或者情节剧。

电影本可能过于令人作呕。它本可能是难以忍受的。我们做的是选择一种风格,把它放在故事上面当做过滤器。这就像是你付钱看电影,电视机解码信号。在这里我们给电影编了码,观众需要解码。我在电影中运用的纪录式风格,实际上溶解了、抵触着纪录性。意思是我们接受告诉我们的所有。至少那是我的看法。有点理论性了。然后我们以电子方式操控图像。我们把胶片转成录像,修正颜色,再重新转制成胶片。

如同《美狄亚》(Medea),你先用录像带拍摄,再转制成胶片,然后又复制到录像带上。

不,直接从电视监视器拍摄时,那更应该说是基本过程。《医院风云》中,转录程序更先进。《破浪》的时候就更精细了。把Panavision转成录像再转回胶片是很有趣的。可能这太吸引人了……这其中,有完全数字的全景镜头,引入电影各个不同部分。

这也让他们想起经典英国小说,有章节名称来表明每个部分的内容。

我和丹麦艺术家佩尔·科克比(Per Kirkeby)合作了这些图像,他的风格建立在浪漫主义绘画上。他是这个领域的专家,我们的成果非常有趣。浪漫主义绘画有很多表现的方式。有人们挂在墙上的画,还有画廊里更纯正的作品。我们的画面可能比我当初构想的更抽象。



1995年,你发表了道格玛95 (Dogme 95)宣言,目标是“抵抗当今电影艺术的某些倾向”。宣言攻击了虚假的电影,用一系列规则推广自然主义电影,比如实地拍摄、手持摄影、自然光线、直接收音。最后一条规则是导演不署名。除了电影的高预算,《破浪》非常遵循宣言。

是的,确实很幸运……但是宣言更进一步,这对我自己来说很重要,因为我想遵照规则拍一部电影。如你所见,《破浪》并不完全遵守规则。我无法不修补电影的颜色和技术外观。或许我不该这样做,如果我想忠实于自己的理论。但我感到限制自己的需要,那是创造这个宣言的精神。

你也打破了不署名的规则。《破浪》无疑是一部“拉斯·冯·提尔作品”。法国作家保罗·瓦雷利(Paul Valéry)说过:“艺术的退步始于签名”。换句话说,一部作品会因为它的创造者而受到评价。你觉得这是正面还是负面?

我认为是正面的。对于这我没问题。比如,我年轻时喜欢大卫·鲍伊。他尝试围绕自己构建一种神秘学。这和他的音乐一样重要。如果鲍伊创作音乐时不需要自己的签名,他本可能学做别的事。我不认为在艺术家和观众关系之中,不承认作者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作品诞生的过程。

宣言完全是理论性的。但同时,理论比个人更重要。那是我想表达的。不知为何,导演的身份总会出现。谁导演了某部道格玛95片变得很明显。

当然,我认为无论他们的特征是否明显,大多数严肃电影人总会容易分辨。

是的,我总觉得光靠看就能分辨是不是我拍的电影,这点很重要。

你觉得你特征的特别之处是什么?电影里的什么能让我们发觉是你的作品?

这可能听起来太装逼,但不知为何我希望人们能发现每个图像都蕴藏着思想。可能听起来太自大,也可能不太准确。但我认为每个影像、每处剪辑都经过了缜密思考。完全没有巧合。

《破浪》有很强的宗教背景。是什么让你把这些包括在电影里?

可能因为我自己就信宗教。我是天主教徒,但我不向天主教祷告。我感到从属于信仰群体的需要,因为我的父母是忠实的无神论者。我年轻时轻率地对待宗教。年轻时,可能被更极端的宗教吸引。可能消失在西藏,或者寻求最严格的教义,完全禁欲之类的。

我认为我现在对宗教有着“德莱叶式”的视角。德莱叶对宗教的观点首先是人道主义的。 他也在所有作品中探讨宗教。《破浪》的情形是,宗教被攻击,而非上帝。

电影里,宗教被描述为权力结构。权力的机制和它的问题是你在之前几部作品中探讨的东西。

我的目的从不是批判某种信仰。我完全没兴趣。这太简单了,不是我想涉及的问题。培养一种普遍的观点就像浅水里钓鱼。从许多方面来说,我能理解被精神问题困扰的人,以一种极端的方式。但我不要,如果你想创作情节剧,你得包含某些障碍。我发现宗教是一个合适的障碍。

贝丝和上帝的对话很直接、亲密,给人声一种虔诚的调子。

贝丝也是宗教的外现。宗教是她的根基,她毫无疑问地接受它的条件。在电影开头的葬礼戏上,神父判决死者在地狱受永恒诅咒,贝丝认为这完全正常。她完全没有不安。但另一方面,我们会不安。贝丝与许多权力结构对立,比如医院和医生的介入。她也凭内在的善良采取了某种立场。

在很大程度上,《破浪》由演员成就。你觉得拍摄过程中你对演员的态度有变化么?

可以说有吧。但我也用了不同的技巧,根据导演和演员相互信任的技巧,实际上是经典的技巧。可能在这部片里我更接近演员。但我也终于学到了!之前的电影里,我故意不想太接近演员。

你怎么找到艾米丽·沃森来演贝丝的?她表演十分出色,虽然当时只是新手。

制片时找投资的问题之一就是我们的主角没有什么大牌。我们很早就发觉了,找不到想参与的大牌。他们都害怕里面的角色。

是因为性爱戏么?

可能是因为整个故事。这是宗教、性爱和迷思的奇异混合。我们接洽的知名演员不想拿职业生涯冒险,比如海伦娜·邦翰·卡特,在最后一刻退出了。所以我认为找到真正想参与的演员很重要。我觉得看得出来,我们最后选的演员全心全意参与了演出。

我们为贝丝一角试镜了几个演员。然后我和本特(冯·提尔的合作者)一起看试镜带,她认为明显艾米丽·沃森应该拿到这个角色。我也被艾米丽的表演迷住了,但主要是她的热情感染了我。我记得艾米丽是唯一一个没化妆来试镜的,她甚至赤脚来!她身上有一种耶稣似的特质吸引了我。

艾米丽之前没拍过电影,意味着她更依靠作为导演的我。我们的合作完全很轻松。有趣的是,艾米丽出现的场景,我都选的最后一遍,完全一致。而有凯特琳·卡特里奇的场景,我几乎总是选的第一遍。不同之处在于她们不同的表演方式。我们用了不少即兴演出,不管衔接,给了演员更多自由。而凯特琳是更有经验的演员,她表演的强度每多拍一遍会减少。而至于艾米丽,我给她更准确的指导,她的表演就更精细。

男演员呢,你怎么选择的?

男主角我本来考虑《欧罗巴》里合作过的杰拉德·德帕迪约。我在巴黎见了他,但他工作太忙,对这角色也不太感兴趣。我开始写剧本时这角色更像德帕迪约。但这角色往不同的方向发展了,变得对德帕迪约来说太老了。

后来,斯特兰·斯卡斯加德成了自然的选择。他也有适合角色的生理特质。而且他很优秀。他也是个很好的人。如果有合适的角色我可能会一直想到他。

凯特琳·卡特里奇呢?我知道这角色本来是写给芭芭拉·苏科瓦的。

对。因为我们合作过《欧罗巴》。但因为很多因素,这里不适合她。卡特琳是起初为贝丝试镜的,但她不适合——或者更应该说角色不适合她。她是个非常出色的演员,非常聪明。但我给她多多这个角色,她要了。所以组成了精彩的三人组,艾米丽、斯特兰和卡特琳。并且我认为让·马克·巴尔在《破浪》里献出了他最精彩的表演之一。


你剪辑的方式很不正统,打破了所有规则。花了很久吗?

不,剪辑很简单。我们拍了很长的镜头,没有一个是像别的。演员们可以在场景中随意移动,不需要遵循某种准确的计划。

剪辑的时候,我们唯一的目的是加强表演的强度,不需要担心图像是否锐利、是否精心布置,或者镜头是否保持在轴线上。结果是场景中时间很跳,几乎不能说是时间上的跳跃。这些产生了压缩的效果。我基本上是发展了《医院风云》中的所学。

如果要你从《破浪》选出一个影像来代表整部片子,你会选哪个——为什么?

嗯,你很清楚的,作为一个导演,你拍电影的原因之一就是一个影响是不够的。在戛纳电影节,我们有一张全黑的海报因为我们不能决定一个影像来代表整部片子。这张海报全黑,只有标题和一些姓名。看上去像是演出海报,印刷在某种软绵绵的材料上,我很喜欢。我得说选不出某个影像来代表整部影片。

电影里一张影像常被用作海报,肯定是你从几百张里选出的,是一张艾米丽·沃森直接看镜头的特写,因此变成直接看着观众。你为什么选那张?

剧照常常是偶然的。不是总有剧照师在边上,而且剧照不总是符合成片里的镜头。那张特写是她第一次和观众直接接触。但我没那么喜欢那张图片。如果电影中某一刻让我发现艾米丽表演中的诡计,就在那儿。我记得那镜头我们拍得很好,我们试过许多不同方式。可能因为这不是需要相互影响的表演的镜头,更像是计划好的场景,从属于一个想法。

看艾米丽出演电影总是让我开心,但那张图片确实不是我的最爱。

但如果要你再选一张艾米丽的图片……

我喜欢的?那我可能会选贝丝和医生(Adrian Rawlins 饰)对峙的场景,在电影结尾处。那是很早拍的一场,情感上非常令人满意,但很难拍。那是我认为艾米丽几乎展现出壮丽的地方。

如果我要选自己喜欢的艾米丽单独出现的镜头,我可能会选那段短蒙太奇,配乐是T. Rex的,她在跳舞那里。那些是很快乐的镜头,有点“新浪潮”,我特别喜欢。



《破浪》充满戏剧化的事件,表达了强烈感情——爱情、激情、信仰、背叛——但也很注重细节。比如贝丝家的内景,墙上有猫狗的图片,或者医院,在一场很戏剧性的戏里,你能看见背景里一个女人坐在病床边安慰丈夫。你能说说那是怎么做的吗?

《破浪》是关于许多事故发生的电影。美术指导卡尔·于利松(Karl Júlíusson)做得很好,由他决定不同的场景怎么布置。但我们最后拍摄时看到的是完全的巧合——当然,在你手持摄影机时发生。布景中有许多细节我们永远不能在电影中看见,其他的更明显。但我们拍贝丝家里狗的图片时玩得很开心。它们完全是庸俗的作品,我们确实想过是不是太过了。但另一方面,它们符合情景。它们强调了真实感。

至于医院的戏,还有其它像这个的,我们尝试创造可信的地点,大多数后来都剪掉了。临演在那里做的都是为了为演员创造可信的气氛。事实上病床边的夫妻出现在镜头中完全是巧合,而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戏里演员发生的事。在我早期片中,我花更多时间担心那种细节,而不是演员。现在都变了。

我认为在电影角落瞥到那样的细节很不错,因为让人感到除了我们关注的真实,还存在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你怎么选择章节的画面?你能说说那些图画和他们的背景吗?有一副让我印象很深刻,就是终章的那幅,流水上有座桥。

那些全景大多数在剧本里就描述了,但有些改变了不少。我和摄影罗比·穆勒(Robby Müller)、制片人维比克·文德洛夫(Vibeke Windeløv)在苏格兰游览了很久,我们给风景拍了大量照片,甚至有录像。这是开始拍电影之前很久。之后一个阶段,我们联系了画家佩尔·科克比,他在电脑上修描这些画面。我特别希望佩尔——是艺术家也是理论家——做的是,找到表现浪漫主义风光的不同方式。我感觉,这种浪漫主义应该反叛更深的平庸,但佩尔起初的建议相去甚远。成果可以说是融合了我和他的想法的圆滑的混合物。他做的使图片更有趣、更模棱两可。也许我更关注华而不实的东西。

桥的图片实际上是我们做的第一张章节画面,它在佩尔参与之前就出来了。这座桥在天空岛上,但它在一个村庄中间。所以我们把桥摘取出来,配上后面的山和下面的瀑布。佩尔后来又加工了一下。他在图上加了特殊的光线感。他的想法是在图中间的桥拱下加上更强的光。没有加亮遥远的风景的自然主义光线。

我很喜欢那张图。你可以尽可能诠释它的象征义。你能把桥看成生与死的连接。水代表着永恒。等等。但我还没想过。每个人都能自己诠释它的象征义。但我认为这是一幅很有表现力的图片。而且我觉得配了大卫·鲍伊的《火星生活》也很棒。

比起其他的,我更喜欢某些章节画面,特别是桥那张。我也喜欢那张有彩虹的城市剪影。

天空岛的自然风光对你意味着什么?

我只知道许多英国浪漫主义画家、作家去过天空岛。那里的风光极其浪漫。不像丹麦浪漫主义。它浮夸得多。那里风光的对比给我印象尤其深刻。在昏暗的群山中间,会有植被茂密的裂缝。

当你现场拜访我们,我们在山上拍电影里墓地戏的那里。我们确实想要墓地在山上,但做不到。我们本可以量好地面,开始建造墓地,但人们会来抗议,他们几乎准备向剧组扔石头。所以我们只好把墓地移到更隐蔽的地方,在水边。我们尝试找到有着和山上一样规模的地方。

墓地还在那里。拥有那块地的人想把墓碑和其他道具卖给BBC,但他还没成功。所以成了个景点,人们去那里看、野餐。但他们想把它清走。因为它毕竟是墓地——而且几乎所有剧组人员都埋在那里!我们得把名字刻在墓碑上,所以剧组人员用了自己的名字。



你常提到德莱叶,作为灵感来源。你是否认为这部电影也是这样?

是的,我可以说《圣女贞德蒙难记》(The Passion of Joan of Arc) 和《葛楚》(Gertrud )对《破浪》来说很重要。德莱叶的电影自然更偏学术,更文雅。对我来说新的是女性主角的故事。当然,所有德莱叶电影都是女性为主角——同样是受苦的女性。电影原来题目叫《爱是一切》(Amor omnie),德莱叶电影中葛楚希望能成为她的墓志铭。当我的制片人听到这标题,他爆炸了。他无法想象有人会想看一部名叫《爱是一切》的电影。

《破浪》结尾,受伤又被驱逐的贝丝回到教堂,她反对教会中女人要安静的规定,说:“你无法爱誓词。你只能爱一个人。”那句泰克可以看成是对德莱叶的致敬和回应。

可能有写过度解读了,但那实际是很少几句我当场改写的台词之一。剧本里,有些啰嗦多的基本没形成的语句。她爆发是为了选出教堂会众说的、支持的几句话——然后反对它。神父谈到要爱誓词、爱法规。那是你唯一要服从的东西,那是让一个人完整的东西。但贝丝曲解了概念,说唯一能使一个人完整的是爱另一个人。那实际是这部电影的道德观。

但台词就在拍摄前重写了。在剧本里,贝丝应该说:“敬爱的上帝,感谢你神圣的爱的礼物。感谢你创造让人成为人的爱。敬爱的上帝……”艾米丽·沃森和我讨论了台词,说她不理解。我很感谢她,因为它们确实很烂。根据剧本,教堂里在这之前没人说话。不,后来的台词好多了。她和神父辩论也很好。所以你可以说贝丝代表了对抗厌女的神职人员的女权主义。她的嫂子,多多,也是差不多。

是的,尤其是结尾贝丝的葬礼。

是的,多多反叛了权势者,男性等级制度。

延续你之前大多数作品的一个概念、一个元素是讽刺意味。《破浪》中却没有很多讽刺内容。

我在电影学院时,他们说所有好电影都有某种形式的幽默的特征。所有电影,除了德莱叶的!他的许多电影都毫无幽默。你可以那么说,某种意义上,当你在你的电影中灌输幽默,你就创造了距离。在这部片子里,我不希望我和情节与角色蕴含的情感之间有距离。

我认为这种情感的强大介入对我来说很重要,因为我在一个文化激进的家庭长大,这里强烈的情感是禁止的。看过这部电影的我家庭的成员都很挑剔它——我的兄弟和叔叔(Børge Høst,丹麦短片、纪录片导演、制片人),他也参与了电影。我的兄弟认为电影冷漠又呆板,我叔叔认为它从头到尾都是错误。但另外,他非常支持我的早期作品。或许《破浪》是我的青春期反叛之作……

《破浪》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成功。它获得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在世界上不同的电影节得了无数奖项。评论压倒性地好,观众蜂拥去观看。但是不久,在丹麦和瑞典出现了逆反应,电影受到女权主义评论者的批评。她们反对贝丝为丈夫牺牲一切(甚至是生命)的形象。《破浪》被指控为厌女,充满无耻的操控。

我还没有直面过这些指控。当然每人都有权对于电影形成他们自己的观点。唯一要说的是我很惊奇花了这么久才出现这样的批评。我本来以为会更早。早在我们找投资、只有剧情梗概的阶段,到后来为电影选角,我们面对着这类批评。大多数女性读了故事有相同的反应,同样强烈。

但后来,电影有了自己的权力。剧本中挑衅的部分到成片里没那么挑衅了。如果你用几句话概括电影故事,当然会显得挑衅。在丹麦,没有影评人认为这是问题。甚至《信息》(Information),这是一份很学术的日报,也表扬了影片,这是很厉害的,因为他们总是很挑剔我的作品。但后来他们发表了一群愤怒的女权主义者的观点,一场我没兴趣参与的辩论。我了解到这很大一部分复制于瑞典的评论。

这部电影的一个想法是尝试这种极端挑衅性、完全令人难以相信的情节,我认为如果我们获得了接受这些的观众,如果我们能使一个观众接受,那么我们就成功了。但是在操控观众以外,我从不想这样做。我认为《破浪》是一个美丽的故事,但是对它的反应没有让我惊讶。在那种意义上,电影又奏效了。它应该是让人参与辩论的天赐之物。女权主义者和其他人应该庆幸找到一部作品能激起这种辩论,欣然用它佐证自己的观点。

美国一位女性艺术史教授在瑞典开启了这个辩论。她用小仲马对新人作家的建议总结她的评论:“让你的女主角受难!”

但是,天哪,大多数美国电影也遵循那条建议……!

作为回应,同样是激进女权主义者又是基督徒的Maria Bergom-Larsson,把电影描述为一位现代圣徒的故事,提出圣母的赞美诗作为电影的格言:“叫有权柄的失位,叫卑贱的升高。”

这是很美的想法,我全心同意。另一方面,丹麦的女权者几乎不能提出宗教的解读。赞美诗是她们立刻会攻击的东西。这只会使她们更愤怒。提醒您,丹麦女权者这几年可能变好了。十年前,她们精明得多。她们当时可能想看到我被阉了。

 3 ) 在只有显示屏的光亮中看这部片,气氛压抑得刚刚好

恰好昨晚熬夜麻将,今天中午醒来本来也没太好的精神状态,想去学校却没有bus,屋里的灯泡刚好坏了超市也不开门,种种机缘巧合,导致了在压抑的环境中看这部片子,从而折射出一份难得的压抑色彩出来,不写点东西,总感觉不畅快。

当然,故事的爱情主题,是动人的。从新婚蜜月,小鸟依人,到难依难舍的短暂别离,丈夫回工地上班,到相思成灾,等电话等到睡着以至来电声音都不能叫醒,因想念心中的他而事事心不在焉。细微的镜头就将人物的刻画,二人世界的浓情蜜意,表达得一览无余。

然而乐极生悲,女主人公Bess实在受不了相思的煎熬了,竟然忍受不住跟Father祈祷,让她的丈夫早点回来,与之厮守。闺中怨妇,看来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不料,祈祷的力量似乎真的发生作用了,她丈夫Jan竟然在工地发生意外,被砸成个废人送回来,命是保住了,不过全身瘫痪。呜乎哀哉,命运弄人啊,这下子是可以长相厮守了,可是一个废人,还能有意思么?用Jan的台词来说,甚至连行夫妻之礼都不行了,而Bess还那么年轻,刚过门就成了活寡妇,sigh。

Jan为Bess着想,跟她说去找个好点的男人吧,做情人,然后把ml的感受告诉她,那样他会继续活着下去,就如同他在和她ml一样。同时她还不能跟他离婚,因为当地的宗教不允许这种离经叛道的事情发生,他们是在教堂里结的婚,该婚礼是得到Father的公证和祝福的。当然这个出发点,也是为Bess着想。然而Bess已经为爱昏了头,竟然就去找他丈夫的主治大夫要献身。幸亏主治大夫是个医德和rp都比较高的帅小伙子,否则就要发生不可原谅的错误。

然而,Jan的病情没有好转,Bess以为,这是自己没有按照自己丈夫的话去做而导致的后果,因此在Father前再度请示,表达了自己行动的决心和意愿,终于走上街头,打扮得跟青楼女子一般寻找陌生的男子来凌辱自己。这事,在那种宗教势力so强的社会氛围中,必然是一件道德沦丧rp变负的异端。是以当她在次踏入教堂的时候,被牧师驱逐,并且有家难归,她老妈都拒之门外了。可以说差不多整个社会都抛弃了她。当她寻找心中的Father时,也得不到回音,于是整个世界就如同疯了一般。

主治医生还在不断的给Jan做手术,但是Jan宁愿早点死去也不想再拖累Bess,因此在一个逮捕申请上签字,好让他们把Bess抓到精神医院去治疗。这个是主治医生的建议,因为他也很爱着Bess,希望这样能挽救Bess,脱离精神世界的苦海以免被love逼得失常。警察叔叔将Bess强行拖走了,但是Bess却溜了出来,她决心拯救到底,再次登上水手的船去献身(上次没献成,自己恐慌的逃了出来)。这次真的献身成功了,水手凌辱了她并且报了上次的仇,割破了她身上哪里导致大量失血,主治医生gg都就不回来……终于女主人公看着自己心爱的丈夫,悲伤离去。

事情没完,Jan在祈祷之下,竟然奇迹般的,能下床了,但是却面对着爱妻的葬礼。当地教会同意埋葬Bess,但是不能举行葬礼,只能诅咒她下地狱。如此为爱献身的精神,对Father言必听之的典范,怎么能下地狱?impossible,因此刚出院的Jan偷偷的将Bess的dead body从棺材里偷出来,让他的工友带到工地葬掉,从而躲过一场下地狱之灾。不可思议的,神圣的钟声在工地响起……

嗯,说实在的,这次看片的感受,唯一就是想吐,很压抑的感觉,特别是Bess那种笃信Father的行为,片中她姐姐也骂她很Stupid,都为人妻子了还迷信这种神的Power。在主治医生gg看来就是没长大的孩子般,虽然着急却说服不了,只能苦笑。女主角功力颇好,依偎在Jan怀中就犹如一个十多岁的少女,清纯可爱;为爱而牺牲时,却如同一个老妇人般,痛苦的表情,有点精神病态的眼睛,尤其传神。最受不了的是她在跟Father祷告的时候,自言自语,一会儿以Father的身份说台词,一会儿以自己少女般的口吻傻问,一个人在少女和女巫的表情中切换,如果没有分裂也是该进医院观察的。人物的表演很好,灯光效果背景音乐等也恰如其分的烘托主题,确实让偶都睡不着,尽管缺眠。

最后,提一下片中的每一个Chapter开始时候的插曲,个人认为比较悦耳,可惜不知其出处,打算搜一下来欣赏,如有知道的,还烦请知会一声,多谢先!

 4 ) 破浪而出

BREAKING THE WAVES 这是一个关于爱 信仰 以及生命力量的故事
它的导演是个丹麦人 他告诉我们 这是一个童话 但是 如果你相信它 它就存在

影片在苏格兰取景 六个章回分段叙述 每一章的开头 都有一副油画般华美的风景
配乐也极好 忧伤而美 似乎有意无意的在暗示着我们 这只是个故事 关于爱的童话

每个篇章结束前 女主角似乎也都有意无意的回眸 她亮晶晶的大眼睛 天真的望向镜头
似乎在问 你相信美丽的童话 你相信爱本身的奇迹吗 爱情 你也相信吗

她是BESS 略带神经质的女孩子 善良而天真 脸庞上总透出令人温暖的光芒
影片的一开头 便是正对着镜头 她洋溢着幸福的脸庞 她自说自话般回答教会长老的问题 描述着JAN
那样依恋 那样信赖 爱意从她脸上一点点四溢开来 全身有着天使般的光辉

这个女孩 让我一下子想起了人鱼公主
老祖母对小人鱼说 只有当那个人将他的右手交到你的手心 并保证现在和将来都对你忠诚时
他才可能分给你一个不灭的灵魂 同时也使他自己的灵魂保持不灭

在得到当地教会和长老的允许后 他们结婚了 BESS 和JAN
那段新婚的日子 幸福得令人发荒 美好的让你心疼

第一次 和JAN 在洗手间ML时 她害怕又期待的表情 令人都不禁莞尔
和JAN缠绵时 她在他耳边 情不自禁的说 THANK YOU 感激JAN对自己的爱 也感激上帝给她的幸福和快乐
JAN 熟睡的时候 很大的鼾声 她却那么欢喜 天真的表情里 流露出的尽是爱恋和满足
她 在他的怀里 笑的象个孩子 然后 捂起耳朵 睡着了
影片的前半段 充溢着这样的细节 他们彼此依恋着

然而在这样一个偏远的小镇上 男人们必须外出工作 分离的日子 使她魂不守舍 也更坚定了对他的爱
他因为工作耽误了打电话回来的时间 她就在路边的电话亭一直等待 直到她柔弱的身体几乎被残酷的天气所摧毁
她在教堂里虔诚的和上帝对话 感恩 祈求 自然的语调 希望上帝快点把JAN带回自己的身边
她唯一的要求就是向上帝祈祷一份真挚的爱 她一直相信上帝 相信爱 相信爱的力量

你相信吗 如果 你相信 你愿意做什么 即使你愿意做什么 你是否希望得到什么
猜疑 自私 冷漠 狭隘 没有 我看到 那个女孩 毫无保留的爱

JAN 回来了 却带着一个全身瘫痪的身体回来 未来一片黑暗
医生告诉她 他活了下来 但是有些活 还不如死了
他活了 深爱他的她 眼神里透出闪烁的光 至少他还活着
他还活着 她就可以照顾他 爱他 给他生的希望 爱在此时 被推到了极致

接下来的情节 是非现实的 甚至有些荒谬 他要求她与别的男人ML 就好象和他在一起一样
然后回来告诉他 每一个细节 他说 这样会让他的病情好转

她竟然答应了他 她无法让自己的身体违背自己的灵魂 可更无法眼睁睁看着他走向破灭
她 做了 一次又一次 和不同的男人 她 痛苦而快乐着
因为 每一次 JAN病危的时候 她这样的献身 都把他从死神那里夺了回来

她相信上帝有眼 上帝会宽恕她的不洁 可保守的小镇是不可容忍这样的行为的
她被人所不齿 被人嘲笑 被赶出教会 甚至连母亲都不让她进家门

她肮脏吗 她丑恶吗 她只是有些疯狂 为爱而狂 摧毁了一切道德规范
《红字》里有同样的女子 她在众目睽睽异样的眼光中穿走集市 但她是如此自豪
她可以进监狱 可以遭受唾弃和漫骂 但是 她却要遵从自己心灵的呼喊

可JAN的病情还是恶化了 她绝望了 心里憔悴的走向那条可怕的大船
最终 她永远的离开了她的爱人 极具讽刺的是 他奇迹般的康复了

最后 JAN 偷出了她的尸体 他不愿她生生世世受到教会的诅咒
他把她葬入了大海 象小人鱼的归宿一样 大海可以宽容我们一切
当我们尽力做完我们可能做的一些善行 我们就可以获得一个不灭的灵魂

影片的最后一幕 天堂之门为BESS打开了
听 这个从没有钟声的地方 天堂的钟声在云端久久回荡

谁会象她那样 但若 你相信 她就存在 一个笑容 救赎灵魂
路上虽有风沙艰险 小人鱼唱着 我不害怕

 5 ) 爱情什么颜色

说起爱情和爱情电影,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西方银幕上的故事,《西雅图不眠夜》的浪漫,《人鬼情未了》的痴缠,《新桥恋人》的绚丽,以及《英国病人》的伤感,东方情调的也有《情书》的隽永淡雅,《胭脂扣》的人鬼殊途,这些都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和爱情回忆中。无论哪个国家,无论结果如何,镜头下的爱情总是色彩绚烂,光影华美,能够激发人们心底最浪漫美好的想象,在虚拟的世界里经历一场刻骨铭心、温馨动人的爱情,然后走回现实中来,投入自己已是发白的黑白相片般平凡的恋爱和婚姻围城之中。

世事沧桑,人潮汹涌,相信爱情的人已是越来越少,乏味庸常的现实生活和多姿多彩的银幕爱情,使爱情的信仰者常常不得不面对一个悖论,桔红的温暖和粉色的浪漫究竟只存在于虚幻的光影世界,越多的美丽色泽和感人画面,越反衬出这种爱的虚拟性质,即便不虚伪,起码也遥不可及;如果身边有爱,那绝不是电影中的样子,在大多数情形下,它呈现的是电影不愿表现的苍白和平庸。

我们在电影中享受爱情,看见的只是爱的影子,自己正经历和彼此付出的爱,因为太平凡,却得不到承认和赞美,以致于真爱离我们愈来愈远,到头来我们真的只能在电影中寻找爱情了。

直到我看见了《破浪》。像劫后遍地瓦砾中一朵素净的小花,它的朴素散发出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让一切矫饰的华丽爱情黯淡无光。

北欧滨海小镇,单纯的贝丝爱上了外乡人、海上石油钻井工简,得到当地长老们和教会的准许,他们结婚了。短暂而甜蜜的蜜月之后,简又去海上工作,陪伴他们的是连天淫雨般无尽的相思。然后,悲剧发生了,简被一场意外夺去了行动的能力,全身瘫痪,未来一片黑暗,回忆曾经的爱情生活只能给他带来更大的痛苦。为了让简重新站起来,获得生的勇气,贝丝找别的男人做爱,再将每个细节讲给病塌上的简。在这种虚拟性爱的刺激下,简的病情竟然开始好转。贝丝却被小镇上的人们所不齿,赶出教会,甚至不能进母亲的家门。简病情又一次恶化,心力交瘁的贝丝毅然走上了一艘虐待狂的船。简奇迹般恢复了,重新站了起来,贝丝却永远离开了她此生的最爱。

丹麦导演拉斯·冯·提尔1996年的这部电影并不属于后来著名的Dogme的作品,但他的影像风格和拍摄手法这时候已非常成熟,Dogme要求的手提摄影,自然光线,不用滤镜的真实色彩,同期录音,以及快速的摇移镜头,也是这部电影的标志。一个极端的爱情故事,同样极端的表现手法,使它大异于我们的爱情电影经验。苍白冷硬甚至到冷酷地步的色彩,大量的晃动镜头和不规则构图,使这个爱情回到了它发生的本来环境中,这样的结合本来应该让这种爱情获得真实感,可是因为发生在这里的感情前所未见地炽烈,故事又比任何好莱坞的奇异爱情还要骇人,我们的心灵反而难以接受了。平凡的人习惯了平凡的感情和平凡的表达,从生活以外寻找的只是一种可以理解和想象的浪漫,然后继续循规蹈矩的生活;一旦有一种感情强烈到为日常生活和经验所不能理解,我们也会变成那个冰冷小镇灰暗教堂上的一块砖,冷漠地拒绝,恐惧地厌恶。可是我们的心灵承受不了巨大的冲撞和燃烧,难道就意味着不会有别的心灵有更强烈的爱的力量吗?

看电影的时候,当我听到简向贝丝提出让她找个人做爱,开始也觉得有些荒唐,可看见贝丝为她的简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屈辱和内心的分裂,一步步走向现实世界的绝境时,我的心里也逐渐感到了这爱带来的巨大震撼。我想起了去年看《黑暗中的舞者》,当时也和有些人一样,对故事中一些令人感到愚蠢的生活细节和比约克那样过分的善良觉得不可理喻,因此并不喜欢它。现在我知道了,就像把贝丝的爱置于那样一个清教徒背景的小镇,世俗的狭碍使任何天真的幻想和善良举动都会显得惊世骇俗,反而变得不真实,也如同歌舞片的形式所造成的间离效果。真实的力量存在于伟大的情感之中,而不是其形式。导演其实是在讲爱的童话,面对它们,必须有一颗足够坚强和单纯的心灵,惟其坚强,才可以承受它残酷的力量;惟其单纯,才可以理解它绝然无私的付出。对于染尘已久的心灵,它们是不真实的;对于赤子之心,这种爱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

比约克有天然的赤子情怀,埃米莉·沃森所扮演的贝丝也纯真到让人心痛。电影刚开始,她对着镜头自说自话般回答长老们的问话,描述着简,那毫不掩饰的天真的爱意流溢,使她纯然不像是个要结婚成家的成熟女子。婚后她对于简的挚爱和依恋,使整个镇子上的人甚至妈妈也看不顺眼,告诫她要学会忍耐,而她对于这种压抑的反应也是那么孩子气的一声撕心裂肺的长啸。她习惯一个人与上帝对话,感恩和祈求,表情、语调极其自然,对她来说,那已经不仅仅是相信,而是确确实实地就活在上帝的爱里,没有人比她肯定这爱的力量。所以,她才会信简的说法,哪怕那可能导致正常人的内心分裂,不容于社会和亲人,可她坚信,为了爱,没有堕落。驶向那艘可怕的大船时,她脸上迸发出纯洁的微笑,像个初生的婴儿求助于上帝,上帝已经在爱里原谅了她,或者,对于她的爱,根本没有人有权原谅,即使是上帝。

简偷走了贝丝的尸体,他不愿贝丝葬在无爱的土地上,要让她回归纯洁的大海。一直努力表现出真实感的影像突然一变,天堂的门为贝丝开了,人们听到久违的钟声响自遥远的天际。导演说,这是个童话;如果你相信,这也是真的。

 6 ) 爱你有什么错

破浪 是拉斯·冯·特里尔良心三部曲之一。另外遐迩的两部分别是《狗镇》和《黑暗中的舞者》。后两部挺不错,今天把这部也捎带手儿给看了。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最主要的原因是故事发生在古老的苏格兰,音乐和电影的背景颜色都是我的挚爱。色彩阴郁低沉,音乐悠扬明快。情节是这样。虔诚的教徒贝丝和石油工人简相爱并且结婚了。在婚礼的间隙,在爱中沉醉的贝丝拉着简去了厕所,简说你不想浪漫一些吗,贝丝中了邪般地爱慕地盯着他的脸颊轻咬嘴唇。厕所这地方听上去不浪漫但充满了激情,有了激情也算是另一种浪漫。贝丝把裙子染红了。事毕,贝丝幸福地搂着自己最好的朋友,笑意荡漾在她那青春的脸上。

婚后,俩人如胶似漆。简因为工作不得不远走他乡了。贝丝痛苦极了。贝丝的母亲骂她,男人离开家庭谋生是天经地义,你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压抑欲望。贝丝的心也被简带走了,失魂落魄。每日的功课就是向她的主告解,另外,深深地思念简。甚至用phone sex来缓解那种痛苦的相思。简是个男人,工作疲惫,但对贝丝的爱一如贝丝爱他一样,只不过更含蓄一些。这里我想说说,一般电影里的女性在爱情中都是柔弱而坚强的,倒是最先趴下的是男人,不齿。

简因为工伤下半身瘫痪了,手臂都丧失了知觉。贝丝更加痛苦了,但起码她的简还活着,这算是最微不足道的希望,但就是这希望支撑着她。简心里难受极了,他希望贝丝离开他,找一个有正常性功能的男性好好过生活,可贝丝是教徒不可离婚,简让她去做一个真正的有爱滋润的女人。贝丝不肯。贝丝伤心欲绝,她不能背叛深爱的简还有自己的信仰。简说那你就去找人做爱,做后来向我讲述,这样我就有生活的动力,因为我若忘记做爱的感觉我就毫无生存的渴望。贝丝傻傻的就信了。但她觉得这是一种罪孽,不洁。她包括她所生活的年代都牢牢地被神权所统治,每个人没有人身自由,都是上帝的子民。而这种神权的笼罩更像是一种桎楛,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与言行。但贝丝爱简,她希望简能继续生存在这个世界上。而简对贝丝的良苦用心煎熬着贝丝,贝丝只是单纯地认为自己去和不同的人做爱的经历可以让简恢复活力,而无意识这是简希望她能解放自己重新追求幸福。

贝丝在向主告解后,鼓足了勇气脱光自己爬上了医生的床。可医生对贝丝的侗体不为所动。让她把衣服穿上。贝丝屈辱而失望地哭了。贝丝回到了简的病床上,编造了和医生做爱的过程。简用虚弱的手指写下了not true几个字。贝丝表情复杂。她觉得自己对不起简,因为她欺骗了简,并且,没有带给他生的希望。从此之后贝丝就变了,她成天沉浸在自我折磨之中,她对主的虔诚让她鄙视自己的不洁,她对简的爱无法得到简的回应,她爱简可他却不能给他她想要的幸福,当她不在意他已残废这一事实而简的消沉又让她感到负罪。最后她还是选择了简所希望的,和不同的男人做爱,然后回到病床上用这种荒谬的手段来唤醒简对生的渴望。我们可爱纯洁略带神经质的贝丝就这样处在了心力交瘁的精神失控中。最后当她几乎被水手强奸,但她逃了出来。那些曾经和她调笑的孩子们追打着她,她已在众人眼中沦为一个堕落龌龊的妓女,她的父母和她断绝了关系,即使被人丢石子任她在门外苦苦哀求也不肯打开门。尽管贝丝还是心地纯洁,还是充满了对简的深爱以及上帝的虔诚。

最后贝丝死掉了。怎么死的我倒水没看见。简居然能够走路了。他把他的贝丝的尸体偷了出来,在朋友的帮助下抛向了大海,用一种浪漫的方式给贝丝一个了结,而不是让她那可怜的躯体接受冷酷的神父教徒的审判。

这电影就算完了。片子结束后,教堂的church bells回荡在上空,镜头俯视着这个安谧的村庄,钟声嘹亮似乎为贝丝而鸣,庆祝她的解脱。

片子看得挺压抑。可很有意味。给了观众很大的讨论和想象的空间。怎么看待爱,怎么看待性,怎么看性在爱中扮演的角色,怎么看待爱在性中扮演的角色,怎么去鞭笞教条与伪善,怎么去讴歌真爱无暇。等等。这让我想起昨天看的《看往春天的地铁》拍得是如此的磨叽和拖沓以及肤浅。

若你的爱人丧失了性功能,并深陷疾病,你能不能忍受寂寞守护照看他/她,你能不能遵守当时两个人在神/政府=。=前所发的誓言不离不弃。你能不能为了爱的纯洁与坚定沦为世人眼中的邪恶……这年头问出这样的问题基本就是自讨苦吃,又何必去奢求答案。

所以我才常和朋友说,你暧昧来暧昧去有个鸟用,那东西能当饭吃吗。多是无聊时的消遣罢了,何足挂齿何必当真。有的时候看个好电影就是用来嘲笑生活的。

别问我能不能做到。因为我说我能你也不相信。推荐这部电影。

爱你没错。爱你爱到精神分裂就大错特错了。爱应该让人变得美好而不是卑微,爱应该让人变得甜蜜而不是苦涩,爱是追求而不是纠缠,爱是自由而不是约束,爱是结合也是分别。

爱是一件平凡的事,别让自己的道德缺陷和修养低下将其变得庸俗。

 短评

如不因前几天才正准备看狂恋大提琴 | 想搞重的 最后还是虚的 | 如真的恶 吐后怎会拿右手扶帽 | 佩服自己 两个半小时就这么坐下来 ARTE前 原来是解决块状化之方 | 其实想打4星 但那是"推荐" 念及已太神叨的 不能推 | 我是说怎么看的时候不禁想起黑暗中的舞者呢!

9分钟前
  • 不是方先生
  • 还行

深情既是一桩悲剧 必得已死来句读。 实在不喜欢这片,女主的太过依赖自私 让事情都走了样 爱情不应该是这么揪心的

12分钟前
  • 妄想代理7
  • 还行

又是一个略带神经质的女人.我想我是不是应该开一个神经质的女人的豆例了.

15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the deceased was suffering from being good. perhaps this is the psychological defect that led to her death."

17分钟前
  • 林檎
  • 还行

油画绘片+部分动态划分章节,教堂钟的缺失与重回--女主新婚/犯教与死亡构成讽刺。以自我与上帝对话,虚构上帝。自我即神谕,充沛即他人。好像一个正反打都没有。

19分钟前
  • 闵思嘉
  • 还行

看到一半就看不下去了,实在讨厌Emily Watson

22分钟前
  • hitchhiker
  • 还行

Emily Watson的演出是“一生一次”那种级别的。

27分钟前
  • 安东
  • 推荐

查拉图斯特拉下山,在森林里碰见一位白发老圣人。老人见查拉图斯特眼睛纯洁,口角上下却藏有一点邪恶,走起路来像舞蹈。查拉图斯特拉说他因为爱世人,所以要去往人世。老人宣称他只爱上帝,不爱世人。告别老人,查拉图斯特拉继续下山,心中惊诧老人竟不知上帝己死。

32分钟前
  • 花地
  • 推荐

这样的电影,有点艰涩,需要一种定力来观摩,我不很感兴趣。

33分钟前
  • 萬和生
  • 还行

艾米丽真正小兽模样,圆眼时刻流露着不安,依赖性,楚楚可怜,但会在意外的地方变得狠厉坚强。她说,每个人都有专属的天赋,我的是能够相信。只是她悲剧在分不清爱与信仰。粗粝的海风荒凉的镇,没有钟声的教堂以及被诅咒的葬礼。是被剧透了近十年才终于观看的电影,谈不上喜欢,但一定忘不掉。

36分钟前
  • 水仙操
  • 推荐

很遗憾,按照古老的习惯,任何一个人把爱情当作信仰,最终都会有悲剧的结局。

41分钟前
  • X
  • 力荐

丹麦导演的这三部曲其实让我后悔看过。。。女主角都带点神经质,然后一种怪异到偏执的念头促使她们去做导致最后的悲剧的事情。。。可是即便bess的丈夫活下能行走,selma的儿子可以治愈眼睛,失去了她们,那意义又何在?导演一直在讲一种类似变态的女性牺牲。。。

45分钟前
  • 蘭女
  • 还行

It's all about how to prove your love...看到后面有点看不下去了....

49分钟前
  • raisonneur
  • 还行

拉斯冯提尔的“痴情女苦情戏”,圣徒般的女人为爱痴狂献祭给了整个小镇,而结尾的圣钟敲响更像是耶稣受难后对世人精神的洗礼和训诫。冯提尔用宗教式的寓言故事来蔑视、讽刺宗教本身,想到《幸福的拉扎罗》则是用现代的寓言呼应圣徒的虔诚。冯提尔的偏执狂(疯子)属性带来的往往是毁灭,而毁灭本身充斥着变态的快感。

54分钟前
  • 柯里昂阁下
  • 推荐

昏黄的现实与灿烂的梦,冯·提尔一如既往地将他对男性女性的见解投射到银幕中,荒芜刮风的山坡和被宗教束缚的小镇,看似蠢笨的女孩看着路边野兔,心底是善良和可爱,而这座小镇则开始显现其恶毒的面目,在阴暗扭曲矛盾的山穷水尽后,我们在最后开始相信,这确实是一个“因爱之名”的故事。

58分钟前
  • TWY
  • 推荐

画面的镜头不停地摇晃,看得我晕晕乎乎的,是为了然大家感受到贝斯的痛苦,纠结吗?很不舒服。而且,我觉得应该让简和贝斯一起死去,想他那样瘫痪了这么久,忽然让他站起来,这是不是因为贝斯用她所谓的爱去拯救了简?那样,如果贝斯不死,那她会更加深信不移。不过,那样就没人取运贝斯的尸体。。。诶

1小时前
  • Hephaestus
  • 还行

拉斯冯特里尔自始至终是个疯子,难入法眼。

1小时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又一位holy fool。女性受害以满足男性幻想,女性死亡以换得男性重生。拉斯确实是宗教权威、封闭社会和男权社会最一以贯之的控诉者(至于这种控诉是否有深度和有效则是另一回事,个人非常不喜欢把“goodness“放入讨论之中)。| 35毫米胶片拍摄,扫描成数字文件,再把修改过的画面重新洗印成胶片,获得了水洗褪色的画面颜色。

1小时前
  • Trillian
  • 推荐

别跟我说你善良。也别跟我说你喜欢善良的人。人们向来歌颂执念,是因为人们从心底不相信执念。其实拉斯冯提尔片中的人物都是异化的,却恰恰最贴近社会的教条。他质疑一切,如同在血液之中播撒一场瘟疫。

1小时前
  • 嘟嘟熊之父
  • 力荐

1.曾经看到中国电影资料馆-百子湾厅要在2017年4月16日放映《破浪》就关注这部电影了,当时在天津的我没有特地赶去北京观影就打算后面独自找来看一下,结果一拖再拖,直到2022年8月10日才终于观影了;2.拉斯·冯·提尔那么爱英格玛·伯格曼,然而他导演电影的风格却感觉与伯格曼相差甚远,在纪录片《打扰伯格曼》中他埋怨伯格曼与托马斯·温特伯格关系密切却没与他联系,我现在不禁怀疑伯格曼是不是不太喜欢他的电影?…… 3.影片中间的部分剧情台词不时让我联想到获得第77届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的2004年电影《深海长眠》:有人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也有人觉得“痛苦地生活不如痛快地死去”;……

1小时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