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正的世界

HD中字

主演:宁宗元达,时晓飞,田媛,王海洋,刘文曲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8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正正的世界 剧照 NO.1正正的世界 剧照 NO.2正正的世界 剧照 NO.3正正的世界 剧照 NO.4

 长篇影评

 1 ) 正正的世界

第一遍看下来觉得真是很经典啊,虽然有很多很多硬伤,但是真是瑕不掩瑜啊,第二遍看下来,大概是激动感降了很多,发现瑕只要多了终究是能够掩瑜的= = 背景,设计,音乐和特效都是精品,从人类科技的后现代感和各种细节,到超智人建筑和飞船的仿生感觉,到各种特效和音效的配合,都非常细致,经典,并且和主题相符。普罗米修斯号和超智人的弯月状飞船就是代表作啊。 演员来说,除了对于演伊丽莎白的女主不太满意之外都很不错,在本剧中演员都是发挥了自身实力演得很不错的,当然有些地方演员的演技受限于剧本的各种奇怪和硬伤之处,不能怪演员。几个主要演员,David的睿智天真,查理的野心勃勃,Meredith的故作坚强和内里的善良,连伊丽莎白的倔强,理想主义和坚强都表现的很好。我对于伊丽莎白的演员的不满主要在她的外形上,其实她带着龙纹身中的扮相来演普罗米修斯都比现在的扮相好,那乱蓬蓬的鸡窝头和一脸无邪的baby face对于故事来说,至少在我看来有些突兀。 剧情来说,能够感觉到编剧和导演是很重视与讲故事的,但是他们的讲故事并不是要把故事说得天衣无缝,而只是要说出他们自己的观点,至于编不编得圆就是另一回事了,所以这个故事从整体上来看是非常宏大,深刻,而且带感的,而且我也非常喜欢普罗米修斯的故事。但是在细节上来说就有太多推敲不通的地方和仅仅为剧情服务的人或者事了,这个我会在下面的带剧透分析中说到,这里就不说了。这些硬伤并不能让普罗米修斯从一部好电影变成不好的电影,但是却是从好到经典上的障碍。 不过总结来说,普罗米修斯依旧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而且有着脱离异形系列开创一个更大的世界的潜力,不过究竟会不会就取决与有没有续集以及续集怎样了。

 2 ) 正正的世界,欠下的童年怎么还

每一种生物的成长,都依靠母体的保护与哺养,人类也不例外,而由于生物学因素,人类幼体需要更多的时间有母体相伴。

然而当下中国却出现一种逆自然现象,在幼儿最需要父母陪伴的阶段,父母却不在身边,据妇联2017年数据,这个群体人数已达2300万,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就叫留守儿童。

正正的世界,就是为这2300万留守儿童而拍。

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从起初的被迫进城营生,逐渐的变成生活惯性,进城的成年人,再也回不去农村,却也没有能力在城市安居乐业,而被迫将自己的孩子留在了农村,由此留守儿童问题成为了当前中国最严重的社会问题。

正正的世界,关注整个群体,聚焦于个体,窥一斑而见全豹将留守儿童的生活平铺直叙展示出来,导演说,我不想要煽情和催泪,我只想要让大家看见,那一群儿童留守着,盼望着,与爸妈在一起的一天。

影片讲述了8岁的正正因为脖子先天歪斜,父亲因此厌弃,母亲为凑钱治疗被迫进城打工,儿子从此成为留守儿童;但是孩子不舍妈妈,竟独自进城寻亲,由此展开的流浪路上获得好人帮助,并最终获捐治疗好歪脖,全家得以团圆的暖心故事。

剧情看似平实无华,但却于日常的叙事中,逐层显露社会变迁制造出留守儿童群体的生活百态,以及进城父母对子女成长的缺位和漠然。在聚焦中,镜头余角扫到的群像,甚至比焦点更引人深思,欺负残疾同学的大胖花钱请同学写作业,放学回家看见城里回来的妈妈正在打麻将的女儿嘀咕成天打麻将饭都不做,班主任通知开家长会全班同学举手说家长不在家,爷爷奶奶坐满开家长会的教室,这无不让人反思,没有父母陪伴的成长,会开启一个怎样的人生?影片通过所长与太太对话点题,为了孩子的未来,放弃孩子的现在,真的值得吗?这个问题,每一个家长都需要回答。

对这些触目惊心的现实,导演没有在正片中过多触及,却在影片末尾通过对留守儿童的采访来再现真实,那些流着泪说一年,三年,十年未见过爸妈的儿童,看着镜头不知所措稚气的脸,吸着鼻涕说就想妈妈能回来看看,哭着讲最盼望爸妈能给自己过生日的女孩,他们的童年,在盼望与失望中交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渐渐长大,渐渐麻木,人世间最美好的亲情,因为时间和空间的矩离,变得不可触及。而世间最长情的爱,莫过于陪伴,在人生最需要陪伴的成长阶段,爸妈却不在身边。咱们这一代人啊,欠下了2300万儿童一个童年。

当然,由于导演在叙事中相当克制,除了父子间的对峙,电影并无太多显性冲突情节,一切都那么朴实无华,女儿在等妈妈从麻将桌上下来做饭不得时,仍然听从妈妈的话去淘米做饭,正是这样的于无声处起惊雷,让观众反思领悟到留守儿童即使见到爸妈也已无法得到一种早已丧失的自然关爱,时间和空间双向地在父母子女间建立起了隔膜,不仅冷漠了子女对父母的感情,也洗淡了父母对子女的怜爱。

导演的浪漫情怀和乐观情绪,直接赋予了电影一个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圆满结局,但所有好心人的捐款却都来得太突然没铺垫,也许,年轻导演在采风中逐渐浸入现实生活中体会到留守儿童的痛,希望给他们一个光明的未来,理想化的结尾虽然稚了一点,却又反倒透出来深沉的人文关怀。

整部影片叙事格局偏小,尤其是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局限了情节的张力,时间跨度太短,爸妈不在对留守儿童的影响还来不及刻画,空间距离太近,在同一个市打工,与现实的跨省留守有点脱节,毕竟同一个市打工,还是可以每周,至少每月回家看看的,然而在现实中,远出外省的父母,因为车费太贵的缘故,通常一年,两年,甚至三五年才回家。不过暇不掩瑜,导演希望通过这部影片来引起全社会对这个群体的关注,他做到了,也许正正的欢喜结局不是每个留守儿童都会有的,但至少,看过这部影片后,那些决定不回家过年的外出爸妈,应该已在订回家的车票了吧。

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电影,小成本,大叙事,聚焦于最需要被关注的群体,去唤醒全社会的正能量,抚平留守儿童的创伤,影片中城市爱心妈妈带留守儿童进城参观,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导演通过他独有的叙事,向全社会传递公益接力棒,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3 ) 感人肺腑

同作为留守儿童长大的九零后,怀揣着好奇的心态走进了电影院,两个小时,至少有一个小时左右内心是受到震撼的,不说其制片效果,整个情节,似乎在为我们这些留守孩童发声。即便现在长大了,童年的孤独无助,原生家庭的不完整,依旧让自己在打拼的途中频频遇到困难踌躇不定,极度缺乏安全感。很希望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爸爸妈妈每天陪着一手拉扯大,但现实条件实在是太残酷。太多的孩子跟正正一样被抛弃,无助,孤独,落魄,没有任何一个词能真正体会到那种痛彻心扉。可那时候的自己,还是个孩子啊作为孩子 又能怎么样呢 正正去找寻母亲了,可是太多的孩子只能在家里翘首以盼。。。而太多太多活生生的例子发现,没有父母的陪伴,小孩不知道怎么样的选择是正确的,没有父母亲的陪伴,甚至于小小年纪就因为生病没人照顾或者是监护人照顾不好就夭折~~~

所以,请关爱留守孩童吧 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总该帮一帮那些弱小群体了。

 4 ) 平静地叙述,但请务必深刻地思考。

今天在鲁迅影城试看了《正正的世界》一部耗时三年的作品,主题是关爱留守儿童,11月20日全国正式上映,遇见了制片人文祥和导演孙杰还有小演员宁宗元达。 “要考虑孩子的现在还是将来”这是值得留守儿童的父母考虑的问题,为了孩子进城打工,是为了将来,可也造成了孩子们的“现在”父爱母爱的缺失,但只守着一亩三分地又去哪里寻找经济支撑?这个问题电影没有给出答案,需要我们一起去努力,或者是为这些地区发展新的产业链,增加经济新动能,使这些父母亲不再需要出远门,能够陪在孩子身边,在家门口发展作业。一切都在慢慢开展,政策也在不断完善,而这个过程又是很缓慢艰难的... “你们的爸爸妈妈是这个城市的建设者”,爱心妈妈的发言让留守的孩子们知道父母是在做底层的“打工”职业,而是光荣的“建设者”,不必自卑。 “妈妈,我是来给你送羽绒服的,天冷了。”明知前方一片茫然不知道妈妈在哪,也不知道手机号码,可能会有危险,还是义无反顾地去寻找妈妈。 “月儿,快去淘米,把饭先煮起来。”一个好不容易请假回来的母亲回到家里却沉醉于打麻将,孩子仍然得不到父母应该给予的关心,这是值得候鸟爸爸妈妈们反思的。 小制作大深意又接地气,全程泪目四次。 一个大家口中的“偏头”,善良孝顺倔强的孩子,一个拼命维护孩子外出进程打工的母亲,一个总是借酒浇愁从厌烦逃避到最终认识自己并撑起整个家的父亲,一个还有还有社会各界的好心人,整部片子先抑后扬,整部片子里的人物都是正向的,是一部正能量的电影,目的也是明确呼吁大家能把关注的目光多投一些给小候鸟们。 结尾的时候,每个孩子的眼泪和回忆有的半年一年,有的两三年不见父母,他们一声声的呼唤都让我眼眶湿润。 全剧没有一个反面人物,要说反面,可能一开始父亲勉强算是一个...一开始就是打算让人把孩子领养走...但也没有到能说“坏”的程度吧。贫穷的现实让这个父亲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决定,但他出于爱和责任最终还是没有这么做,也更让我们不由地回过头去体谅贫困乡村山区生活的不易,也会有争吵,会有不得已的决定和无奈的想法。 电影没有狗血剧情,而是自然平静地讲述了一个留守儿童的贫困家庭历经艰辛给孩子治病的故事,映射出千千万万个贫困乡村家庭的生活现状。 生活中总是有如此多的绝望和黑暗,也还有很多社会问题没有解决,但我们仍然能感受到人世间的那点温情,这也恰恰是推动我们继续前行做志愿活动慈善活动的动力。 ❤❤大家有空一定要去看一看丫! (制片人下一部电影是着眼于空巢老人,还是非常期待的!)

 5 ) 影片唯一感人的便是花絮里真实的纪录

留守儿童题材很好,景很像我们老家一些地方。但是剧本太烂,经不起推敲,且很多bug。

最大的一个bug便是正正明明追赶妈妈到了妈妈工作的酒店,竟不知道在门口等着妈妈出来就好了。直接扭头走了,还跑去登寻人启事。那么大的城市你都突然在路上遇到骑自行车的妈妈,并一路追到了她工作的酒店,傻子都知道在门口等就能等到人,还跑掉登什么寻人启事啊?还不如不写这场戏呢。正正在大街上各种找,也找不到妈妈,直接去登寻人启事呢。

剧中所有人物的情感都没有铺垫,全部是莫名其妙、突如其来就哭、就生气、就吵架,乱七八糟。人物的情感都是假的,很不真实,没有深度。

女一号妈妈全程就只知道皱着眉头,一点走心的演技都没有。哭得很假,难过也很假。妈妈明明说是为了给正正去赚钱攒手术费,爸爸莫名其妙就怀疑她是跑了,不要爷俩了。拜托,你不会自己进城去看一眼自己媳妇是不是在工作吗?生气也得有个依据啊!

可以加一场戏,比如隔壁老王的媳妇以出去工作改善生活为由出去打工了,结果跟人跑了,正正爸爸听到此事,所以也开始怀疑正正妈妈也是跑了。这样合理很多啊。

留守儿童里面有太多故事可以挖掘,不信可以参考湖南卫视《变形计》,里面随便一个留守儿童的故事都足以让你泪流满面。因为够真实,够深刻。

不明白此片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故事?既没有反映出农村人打工的无奈现状,又没有反映社会现实问题,也没有反映留守儿童在家的孤独与心酸。全片仅仅是正正总被奚落,偷跑去城市找妈妈,一路上遇到一些人和事,最后得到社会上一些人的帮助,病治好了… 全是套路。却全是任何观众能想到的套路。

妈妈哭了,观众并不感到难过,因为眼中没有爱;爸爸生气了,观众也没觉得多气,因为情绪里没有委屈。正正郁闷,观众并没有觉得可怜,因为伙伴们的奚落太假了,不够侮辱。路上遇到帮助正正的人都是为帮助而帮助,观众不感动,因为心里没有情。所有人物出场都没有前因,没有每个人物的情绪,所以观众看每个人物的情绪全部都是莫名其妙,没有演过程,演的都是结果。这样简陋的剧本,拙劣的演技,慢到快要睡着的拍摄手法,哪里能够感人?

全片唯一感人的,便是影片最后的花絮,采访了很多留守儿童,他们对爸妈的思念,他们的泪水,很感人,让观众动容。因为真实,所以感人。还不如直接去拍这些留守儿童的一个纪录片,都比此影要更催人泪下。

宣发资源很好,影片用心不够,专业不够,可惜了。

 6 ) 孩子,那是别人的起跑线

作者公众号:treeinyard-movie

一,不能输在起跑线的儿子 “帮我把那套海尼曼原版的童书放一下到书架顶层。” “收一下那套DK儿童百科,一会快递送过来。” “牛津树1-2级蓝标点读书,记得陪读一下。” “晚上七点,大宝的写字课,送过去然后等到八点半再接。” “周六早上小演讲家培训,别睡懒觉哦,接送下大宝。” 这是妻子和我每天对话的日常。 尤克里里,台拳道,乐高积木,兰迪英语,写字课,滑轮课,踢足球,打篮球,踩单车,读书讲故事,儿子和他妈妈,似乎永远忙不完。 然而孩子他妈还是总觉得有地方不对,儿子的性格不够外向一定是陪伴过程中有所欠缺。 这是一个城市妈妈的焦虑,为了陪伴儿子的成长,几年前她就辞去了一份有丰厚薪酬的差使,跑回家来做一个全职妈妈,辞职前她在一家德国上市公司做财务经理兼人力资源经理,现在她的书架上全是如何做父母,怎么与孩子沟通,儿童心理学一类学籍,儿子的书架则是客厅,卧室,墙上,床柜全是各种原版进口绘本,童书等等。 她某一天的朋友圈如是写道: 大宝也是LATE BLOOMER,他的整个幼儿期都被我们拉着推着,我想他是可以感知到我的紧绷的,现在常常表现出来的不自信大概就是那时候种下来的。就算是近两年我已经放松很多了,也常常忍不住在心里拿他和二宝比较,觉得各方面他不如二宝太多了,然而二宝对知识和各种技能如此渴求或许也是因为想尽快赶上哥哥做哥哥的小伙伴,我们终归欠大宝一句抱歉,觉悟来得太晚了一点。 二,留守老家的侄儿 我的老家是在湖北利川的一个小乡村,去年暑期我带全家回老家小住了半个月。得以和我哥的儿子相处了一小段时间,他十三岁马上就要上初三了。 我哥和我嫂都在浙江打工,每年春节回家过年,也就是说我侄儿是跟我爸妈一起长大的。他最亲近的人是我爸爸,也就是他爷爷,而我有了孩子后,我爸爸就搬过来广东和我住了。 在家的时候,每天只有吃饭时,我侄儿才会从楼上下来,匆匆吃完又上楼回房间去了。我问他在楼上干嘛,他说要你管。我妈就说他在打王者荣耀,每天不打游戏就象毒瘾发作。我说你乍不管一管。我妈顿时一把鼻涕一把泪,这个细娃,哪个管得住。他自己爸爸都管不了,靠我有什么用。我收了他手机,他就要去跳水。他爸爸回家找他谈打游戏的事,他都出去几天几夜不归家的。 第二天我坐在院子里,叫我侄儿下来我帮他通关升级。他果然开了门下楼来,我说你打到这么高级别,花了不少时间吧。他很得意,三年啊,初中三年升到这个级别。我说你在班上成绩能排第几。他一脸不屑,倒数一二喽,反正就是零分,也邪,运气不好,选择题都经常撞不对。不过无所谓,班上有好几个同学跟我差不多的,老师叫我们可以不去上课,到中考时去考一下,发我们毕业证就是了。 望着这个十三岁男孩一脸的玩世不恭,我相当震惊。 我哥常跟我抱怨他儿子不听话,不爱学习。 我进去他的房间,屋里除了撕得稀巴烂那几套我以前送他的儿童文学外没有别的读物,玩具也是我前年送他的篮球和足球,没了气焉巴巴的塞在床下,我说你喜欢什么体育运动,他说什么都不喜欢,那你喜欢读什么类型的书,都不喜欢,那你平常都干嘛,打王者荣耀。 第二天我看到他一个人在杂物间,那个房间很黑,他一个人坐在杂物上,也没有开灯,我说你在这干嘛?他说没干嘛,就是没趣。是想爸妈了吗?他说,想他们干嘛。 我还想说什么,就感觉喉咙很咸,然后自己下楼去,在屋外找了处安静的地方躺着望了半天天空。我爸过来看见我,说你躺草地上干嘛,我说没趣。老人就说也是,村里年青人全出去了,剩的全是老家伙和小孩,有人过世了四乡八邻都凑不齐抬棺的青壮男子了。 小时候,这里所有的人都很穷,全是土墙房,但心里一点都不张惶,在父母膝下的安全感和蹋实感,就是那种天塌下来会有人顶着的。每个家庭都是完整的,有爸妈,有孩子,夏天天黑时,一家人在院子里乘凉,几个小孩跑来追去抓萤火虫,冬天天凉了,全家人围在火炉边,听爸妈闲谈。 当年我们年少时那种安全感,在我侄儿身上已经荡然无存了,爸妈长年不在家,和爷爷奶奶终究是隔膜的,这个世界上,他觉得自己就是孤身一人,一个人去上学,一个人回家,也没有人给他讲解作业,也没有人和他说知心话。 现在,年轻人外出打工挣了钱,都修了一幢又一幢的房子,搞得象别墅一样的,也都买了轿车,春节带着老婆开车回来十天八日的,然后又是离家一年挣钱去。他们说,在家玩泥巴,种的庄稼那点卵钱,还不如打工上班一个月。出去赚点钱,把房子修好点,以后回家养老,把细娃学费找起,以后让他们上个好大学。 大学再扩招,零分也上不了吧,我的亲哥。 有很多技校和大专,招生不需要成绩的。 我哥这样答我时,我默默转发了一篇叫《出路》的纪录片给他。 半月后,我们也回到了广东,继续着不能让儿子落后在起跑线上送各种培训班的生活。 三,一部叫《正正的世界》的电影 但是每个夜晚,我在入睡前,就会很揪心地想到我的侄儿,谋划着找一个合适的骗得不是那么狠的技校,让他去学一门技术。 他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名,但他不是最差的,因为并列倒数第一的,有一大堆,他那一群一起逃课打王者荣耀的同学,爸妈都不在家,全由爷爷奶奶带着。 我看到的是一个村,父母倾巢打工,留下一村的留守儿童(有极少数跟父母一同出去读了民工子弟学校)。 我没看到的,是一个镇,一个市,一个省,从前是湖广填四川,现在是内地填沿海,从前是拖家带口迁徙,现在是父母象侯鸟一样,子女留守原地。 找不到八个青壮抬棺人真的是小事,子女隔代抚养,那才是这代人的悲哀。当然这永远不会是社会精英的悲哀,精英们都在拼命帮子女把起跑线挪前。但两千三百万留守儿童,谁来帮他们?他们根本就没有起跑线,他们也不打算跑。 情感冷漠,不愿交际,混完九年义务教育就将流向社会,这两千三百万留守儿童,终将成为一个时代的隐痛,将来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带给社会的恶果,注定无法收拾。 这么显性的社会问题,却极少引起社会关注,就算有人提起,也是轻描淡写,要么是研究的需要,要么是有感而发并不触及现象的本质。 去年我看过一部电影,并参与了谭军波老师“谭谈电影”对该片制片人和导演的访谈,电影叫《正正的世界》,就是讲留守儿童的故事的。 我当时看完后,在豆瓣写过一篇影评,叫《正正的世界,欠下的童年怎么还》,我没有去批评电影的情节不够饱满,也没批评逻辑不够合理,我只赞叹终于有人,来直面这个将引致中国社会未来30年恶果的现象,边呐喊,边呼吁,未加修饰的把这个社会问题,搬到了大众面前。 可惜的是,影片并没有引起各方注意,上映数日后就因票房不佳勿勿下线。 我和导演孙杰在微信聊过他们拍这部电影的动机,他说,想引起社会各方关注留守儿童就是我们的初衷。 那你们的故事设定,空间展开也不够,从岳阳的乡下到市区的离家打工,距离太近,明显不足以造成空间疏离感。 我们经费不足啊,我们这部片,就是制片人文祥化缘一样到处募资的,片尾鸣谢了一千多个爱心制片人,全是十块八块的贊助者。 这是一部公益片,不是商业片,没投资,只能将就着拍了。 聊到这儿,我就没法再就电影情节方面的东西去挑刺了,他们也不容易,聚焦这个群体,最有可能看这部电影的就是留守儿童的打工父母,恰恰这个群体又是绝对不会花钱进电影院的人,所以没人肯投资这个电影那是注定的。 要是这部电影能为中国留守儿童做点什么我就心满意足了,制片人文祥如是说。 如果你的电影都无法到达它的受众,那它又能做出点什么呢? 阶层都是有其自身属性的,如今的主流社会,没人看得见底层的穷困。一部复联4,半夜首映,都有人山人海的观众排长队,一部何以为家,讲国外的生而不养,也能在中国火一个档期。但是偏偏讲我们自己的留守儿童的,大家都漠不关心。 去年电影上线时,文祥带着他的团队跑遍全国宣发,可惜,他们经费实在是有限,他连房子都抵押了,也没能把影片推广出去。 豆瓣影评只有六篇,票房不足二十万。这部第一部吃中国留守儿童螃蟹的公益电影,失败了,由于没钱推广,由于目标受众是不花钱看电影的务工群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目标落空,推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目的更是无法达到。 但他们竟然又在策划下一部关注空巢老人的电影。我敬文祥和孙杰是条汉子,再拍一部中国民工,他们就能凑齐中国社会伤痛三部曲了。 《正正的世界》里的正正的美好结局,那只是制片文祥和导演孙杰的美好祝愿,终究只是镜中花水中月。 他们关注的那些留守儿童,在同龄人担心输在起跑线时,孩子,那是别人的起跑线,你们,连起跑线都没有。

 短评

真实的电影,真实的世界。

6分钟前
  • 老黄
  • 力荐

真的很棒,看哭辽

7分钟前
  • Hurricane
  • 力荐

细思极恐,近些年国内院线这样题材的电影还真是少的可怜。

10分钟前
  • 还行

一部关于留守儿童的献礼片,从头到尾满满的正能量。但内容稍显空洞,演员形象脸谱化。正正的幸运在于一路好人相助,媒体介入,最终病情治愈,全家团圆。但更多类似的留守儿童呢?结尾留守儿童深情呼唤父母陪伴,但贫穷的守护能支付攀升的教育支出和生活成本吗?造成留守儿童的根本原因不改变,即便多温暖的影片也只是瞬间的闪亮…

12分钟前
  • 卿卿
  • 还行

仔细看摄影很不错,构图都很精彩,尤其记得孩子爸爸在楼梯想儿子的那段画面拍的很漂亮。看小成本电影本来没多期待,看了之后有点惊喜,片尾字幕中司机没超过十个人,场景都很简单,大街、民房、简陋的小旅馆、乡村的房子,但是都拍的很有质感,也很符合故事的设定,总体看来很流畅。

15分钟前
  • 卡普枘鸥
  • 推荐

《正正的世界》是一部关爱留守儿童的公益片,镜头下的人物鲜活,展现的均是真实,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看到,能够关注,并能够施与爱 。不过演员的演技需要加强,也不能固化人们对农村人与物的各种印象。不过也要多考虑后期问题,片子拍出来了,其实面临的实际问题是农村的父母真的有时间或者说有能力带孩子去看吗?我希望这部影片影响的不仅仅是我们这么一批观众,而是真正应该受到影响的人。

19分钟前
  • 迷途sss
  • 力荐

小题材的片子 不花哨 不夸张

24分钟前
  • 钢镚
  • 力荐

我其实还蛮想多看看这类纪录片体质的现实主义院校电影,拍片真心不容易,你看到的一秒,一群人要打磨一天。

25分钟前
  • 豆友1686162
  • 力荐

筹资拍摄这样的电影确实不容易

30分钟前
  • MissXtotheO
  • 还行

很感人 支持💓

31分钟前
  • 力荐

导演和制片人都很优秀,小演员也非常正,立意特别好,感谢主创团队带来的这一部诚意电影。

36分钟前
  • 辞云月
  • 推荐

正正的世界,颠倒的生活。

40分钟前
  • KalL尽欢
  • 还行

看了哭了好多次好感动,其中主演的小男孩演的非常好,看完自己觉得好感动觉得现在的自己好幸福

44分钟前
  • 梦伴
  • 力荐

虽然电影有很多地方有些小bug,结尾的地方处理的不是很好,但是整个主题很棒,支持!

48分钟前
  • momo
  • 力荐

对,支持学长

49分钟前
  • 🦄
  • 力荐

实在是抱歉,刚刚于正和邱泽在撕x,一不小心看成了于正的世界😂,定睛一看才发现自己错了,会去影院支持………👌

51分钟前
  • Cherry Chen.
  • 还行

除了立意一无是处

54分钟前
  • 闻春湘
  • 较差

《正正的世界》是一部属于社会的电影,是有别于商业电影的。这类电影需要我们关注的应该更多的是影片之外的世界。有幸在学校看到电影的展映会以及导演和制片人本人,听完他们拍摄电影的心路历程,真心觉得这是一部需要关注与支持电影。

59分钟前
  • 楠神biu
  • 力荐

问他这十年他是靠什么坚持下来的时候我看到他陷入了很深的回忆 学长最后说他觉得他比胡波幸运 只要慢慢来 总是会得到的 我真的很羡慕这份坚持与乐观 他今天带着他的作品回家了 当正正的世界放映结束的时候掌声一直响了好几分钟 嗯 respect。

60分钟前
  • 不懂
  • 推荐

槽点太多。从第一分钟到最后一分钟都觉得不真 非常准确的理解了这样的片子为啥没排片。os 小朋友很像隔壁老王家孩子

1小时前
  • 黑道快餐店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