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号列车(国语版)

正片

主演:关宝慧,姚乐怡,黎耀祥,马德钟,夏萍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年份:2000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欲望号列车(国语版) 剧照 NO.1欲望号列车(国语版) 剧照 NO.2欲望号列车(国语版) 剧照 NO.3欲望号列车(国语版) 剧照 NO.4欲望号列车(国语版) 剧照 NO.5欲望号列车(国语版) 剧照 NO.6欲望号列车(国语版) 剧照 NO.13欲望号列车(国语版) 剧照 NO.14欲望号列车(国语版) 剧照 NO.15欲望号列车(国语版) 剧照 NO.16欲望号列车(国语版) 剧照 NO.17欲望号列车(国语版) 剧照 NO.18欲望号列车(国语版) 剧照 NO.19欲望号列车(国语版)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欲望号列车(国语版)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沈志强是中年装修公司老板,在大陆有妻名云,因想朝夕相见故申请她来港定居。可是他又怕云被人抢走,把她强留家中。云叫契妹红到家中陪伴,后来强准许红带云上街。红带云悉心装扮,偶遇朗,朗被吸引。回家后强见云装束忽然狂性大发,自此对云时粗暴时温柔。云经不起红游说到酒吧散心,再遇朗,逐渐与他搭上。云终不能忍受强的暴虐,决定与他分开,在混乱中把他杀死,带强的钱逃跑。原来红与朗是情侣,揶揄强的财富,使云陷于万劫不复之地。切小金家的旅馆骇人命案事件簿 第十五季霹雳先锋 (原声版)精灵鬼放开那个女孩达拉斯舞男俱乐部芝拉克2015触手可及燃烧2013今夕何夕警门虎子绝世少年包青天 第三部(天芒传奇)疯狂的生活明星大侦探之案件还原 动漫版深暗势力第二季如果爱第二季女仆的露天咖啡厅复仇第三季军统枪口下的女人神秘博士:瑞芙·桑恩的丈夫们碧蓝幻想 Extra格林兄弟重新爱上你边缘服务傅总的天价萌宝渔者盛夏(2018)哥布林杀手第二季降龙神掌苏乞儿2爱情丛书系列之我的好先生塞琳娜沉静的美国人神厨阿修罗1990国语竖锯惊魂1:夜魔归来德州电锯杀人狂3恶魔之舞声生不息·宝岛季卫视版你的男友是我的战斧行动盲女情

 长篇影评

 1 ) 关于影片的几个补充

关于本片:

有一段时间,美国电影深受戏剧的影响,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团体剧场”将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莫斯科剧团所教授的自然主义表演方法移植到美国,卡赞就是剧团中的一员, 到40年代中期为止,他已经成为纽约百老汇最重要的导演。 原本拍自由主义倾向的社会问题的在二战以后转而拍摄Tennessee Williams的小说《欲望号列车》。“方法派”即演员以个人经验作为表演基础,而即兴表演常常是通往方法派的一条捷径。后来,以马龙白兰度为首的方法派对好莱坞产生了很大影响。卡赞曾经说:“马龙白兰度是一名天才的演员。”很早以前,卡赞就发掘了这个年轻人身上惊人的表演气质。

马龙·白兰度

关于导演:

麦卡锡主义,以约瑟夫·麦卡锡为首的一派美国国内反共、极右的人,使用不公正断言和调查方式——对疑似共产党人,特别是持异议者和批评者进行打击、诽谤。这些人还印出了指向好莱坞娱乐的宣传册,明确规定 “不得诽谤民企、不得诽谤实业家、不得神化‘普通人’、不得赞美集体主义”

1946年7月,《好莱坞报道者》便出现了“给斯大林的投票”的专栏。上边指出了一系列共产党人,并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导演本人,伊利亚·卡赞

卡赞被传唤到众议院非美活动委员会并就其政治关系进行了质询。很多同伴转向“温和的旁观者”使他感到诧异又气愤,所以他对成为共产党员和对八名“团体剧场”成员的任命感到后悔,那八个人也加入了党派,其中包括奥德茨、保拉、斯特拉斯伯格和李的妻子。这拯救了他的电影事业,他因此未被列入黑名单。好莱坞的很多人却为此永远不肯原谅他。这不光是因为他对所作所为在事后完全没有表示歉意,更重要的是他冷漠的评论:“伤害朋友会伤心是正常的,但我宁愿伤害他们一点也不愿让我自己受伤更多。”他甚至说提交证据让他的工作质量有所提高。“做这一切是我的真实想法,之前的一切都是十七年的故作姿态,”他在自己1988年的自传《一生》中写道。“我真正天才的原创电影,都是在我作证之后拍的。” 因此,黑名单事件除了道德谴责之外没有对卡赞的职业生涯产生过多负面影响,甚至对他的职业生涯有所助益。

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刻,出现了“好莱坞十君子”。他们举行了无数次抗议,被召去参加了无数次听证会,还是坚持指控HUAC是违法的。好莱坞十君子中的达尔顿·特勃朗坚持斗争,他的结果却是没有任何敢于雇佣他。于是特朗勃就在家里待着,借用他人的名字写剧本。18个月中,他写出了12个剧本。其中就有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编剧奖的《罗马假日》。

 2 ) 黯淡失色的水钻

“闪闪发光的、漂亮的、让人着迷的底色是流淌着的是让人晕眩的欲望,她是漂亮而唾手可得的廉价水钻,无数次的反射、折射,她失真,然后误以为自己是美丽的钻石却无法承受接踵而来的磨损。”

《Sunset Boulevard》 1950

《What Ever Happened To Baby Jane?》 1962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1951

无论是《A Streetcar Named Desire》还是《Sunset Boulevard》、《What Ever Happened To Baby Jane?》。似乎都在围绕着女性的欲望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美貌的流逝而逐渐无法被负担最终走向毁灭展开。然而不幸的因素是什么?如果说《Sunset Boulevard》Norma的崩溃揭示了时代前进的脚步抛弃了曾今的宠儿的悲剧,在《What Ever Happened To Baby Jane?》无论戏里戏外都在戏谑着女性的职场困境以及女性作为客体无法摆脱被凝视的宿命。那么在《A Streetcar Named Besire》里我们究竟能看到什么?

(不想以原著中所展示的少数群体角度来看待,仅将Blanche视作女性角色,整个故事是一出父权压迫下女性走向毁灭的故事)


美国南北战中后,南方经济受到重创。南方人依旧活在早已习惯了的温柔旧梦里,而当这个泡泡破开,Blanche不得不去投靠她所看不起的“现代人”,而这注定了她的格格不入与脱节将她甩向深渊。


女性的道德自省成为一种精神内耗。

早年观看国产电影《万箭穿心》对片中宝莉悲惨的遭遇印象深刻。宝莉过激的言论导致出轨的丈夫自杀,而丈夫的离世所带来的连带影响成为宝莉万箭穿心的根源。宝莉以一种苦行僧的方式前行在人生的道路上,而这样的道德自省无疑是折磨人心的。如果说宝莉的言论是利剑快速地了断了丈夫的性命,那么宝莉儿子的言论就是上千发射向心头的已经生锈的箭,但宝莉的儿子丝毫没有一丝愧疚感甚至心安理得接受宝莉的养育。

我不否认Blanche的言论导致爱人自杀,可Blanche作为一个同妻确实很惨。如果说Blanche的言论应该付出代价,Stanley那恶毒的言论加速了Blanche崩溃是该可耻的,他付出了什么代价呢?

Blanche的精神状态由于她长期的自省而逐渐走向崩溃,应激反应、幻听、噩梦。她在道德自省里不断地迷失自己。

说到妻子对丈夫的蔑视,想到《鄙视》一书中,男人那懦弱的行为、面对妻子(被上司觊觎)视而不见、对于已经呼之欲出的事实否认、到最后依旧合理化自己的行为认为妻子不应该不尊重自己,而在整个故事中男人对妻子的批判、蔑视是密集的而男人的优越感也在对妻子的蔑视中尽显。当然最后这本书死去的竟然是妻子,我真的要疯了,为什么总是女人得到坏结局?


波伏娃曾在《要焚毁萨德吗》一书中认为:

“他们试图从象征意义上在床第之间复活他们所怀念的那种境遇,即独自享有主权的封建独裁君王的地位。”

“在做爱的时候没有一个男人不想成为专制君主。暴君统治的沉醉直接导致残忍,因为这个放荡子通过虐待为他服务的对象,体会到一个强健的人在挥洒自己力量时所能品尝到的所有魅力;他在统御着,他是个暴君。”

“多亏了她(指萨德的妻子对于萨德的无条件依附),他不仅能够将作为丈夫、父亲、贵族的角色与他的快乐协调起來,还确立了淫邪恶行对于好意、热忱、忠诚、体面的显著优势,通过使婚姻制度和所有夫妻间的美德服从于他想象与感官的任意交为,他出色地对社会加以嘲弄。”

Stanley不是一个性虐狂,但家暴和强奸比性虐更可耻。

尽管是个人渣,但Stanley依旧是“长相帅气的”。他身上的特征多么阳刚,健硕的肌肉,粗旷的嗓音和不羁的生活方式,他即是一个具象化的父权。他要有绝对的话语权,最起码在他家里;他认为妻子的财产即是自己的,然后又说“我的也是你的(反正我也没有财产)”;他性别歧视到骨子里,在外人面前也没有尊重自己的妻子;面对精神状态有问题的人,他不断将对方逼向崩溃而得意;他强奸了Blanche,但毫无悔意。

(强奸带着摧毁她人的目的,《The Damned》中那个恋童癖异装癖男人强奸了自己母亲表达自己的愤怒和不满,他要以这样一种方式毁了母亲。)

父权制合理化了阳具崇拜和荡妇羞辱。Blanche所展示的形象是一个崩溃的形象,她的自毁性是她在那样的状态下为数不多可以保持的选择权。Blanche的行为不是让世人批判说教的,而是让人反思其悲剧究竟因何而起。

回到第三点的论题,女性在男性凝视下陷入依附道德的自我束缚,即在圣女和荡妇间论证自己是圣女而非荡妇来获得短暂的尊重。事实上荡妇羞辱的威力远比揭发丈夫的不伦恋情、讥讽丈夫的懦弱更大。1935年,中国演员阮玲玉去世,这位传奇女星的离世向世人证明“人言可畏”。荡妇羞辱对于旧时代的女性是有致命性的打击,而当时大部分男性则不会因为私生活败坏而被批判再走向毁灭。

性是男人的话语权,在这项禁忌中女人不被允许享受、不被允许有主动的权利,一旦女性“像男性一样”享受性爱或者暧昧,对于女性的荡妇羞辱便随之而来。


我始终觉得人在自毁时产生的快感会让人误以为自己重新掌控了对于人生的话语权。

Blanche错误走进了象牙塔并认为这就是真实,随着越走越深她无法判断真实和幻想的边界。她依旧渴望得到他人的爱慕和尊重。最后她熄灭了,带着漂亮的谢幕,她走向了无人知晓的深渊。

“Whoever you are… I have always depended on the kindness of strangers.”

《饭》 1951

《浮云》 1955

在观看的过程中我有很多次联想到林芙美子在自己的作品中所表达出来的对于贫穷的恐惧以及对当时社会背景下所产生的对生活的消极对待。这与Tennessee Williams在这部作品中所表达的消极对待是相似的。如果说《浮云》中雪子所认为的“去海岛和兼吾重新开始”是她的生命后期的精神寄托,以及《饭》三千代最后选择逃避现实选择和丈夫回到家中并认为那样的附庸他人是幸福,这两者都是一种对于现实的否认以及对贫穷的恐惧;那么《A Streetcar Named Desire》也在不停地阐述这样的两种恐惧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中如何将Blanche推向崩溃。一个理想主义者,一个柔软而没有话语权的人,她在被碾碎的过程中发出过怒吼,野蛮的言语和阴茎捅碎了她最后的理智,她跟着镜子一起碎了。

究竟是谁逼疯了Blanche?是无处不在的凝视批判和父权制。(无论这个电影在说女性或是同原著中隐晦表达的少数群体,她们都是父权制压迫的对象。)

 3 ) 她的问题也许是女文青,但真正问题是在一颗少女心

记得第一次看到有关这部片子的内容,是在疯狂英语上,磁带里马龙白兰度癫狂的尖声嘲笑几乎刺穿耳膜,而费雯丽紧张而又神经质的回应让人顿觉此片又是一部在精神上拉锯的电影。它的中译名本身就带着某种吸引人的特质,好像一种冥冥之中的召唤,搭上这趟车,走向某种未知、堕落却又不可避免的命运。

而这一点在片中开头便得到了呼应:“他们告诉我搭乘一辆名为欲望号的街车,换车去一个叫做墓地的地方,再坐6条街区,到天堂乐土下车。”费雯丽的台词中,无论欲望、墓地到天堂,配上整部片子一开始就乱哄哄脏兮兮的场景,未免反讽意义太浓。费雯丽扮演的Blanche不过是赴一场彻底毁灭她自己的命运之约而已。

说到底,Blanche整个人不过是一个文艺味儿重的脱离社会的女文青而已。她生在富有的家庭,接受良好的教育,崇尚高贵文雅,鄙夷低俗不堪,她的爱情夭折在年少之时,丈夫因为她的轻蔑而自杀。她的妹妹逃离了自己的家庭(这原因其实想想也不外乎也是文学中的反叛),留下她照料家族,面对亲人的死亡。其实不难推断,能跟丈夫撂狠话的女子都是有血性的女子,年少时期的Blanche想必也一定是心直口快,但她丈夫显然是个玻璃心,一子弹把自己打上天堂,却同时把他妻子送下地狱。说到底,丈夫的死对她影响太大了,在后面的叙述中,Blanche一直记着当时的音乐,枪声,自己说过的话,保留着一沓又一沓的情书。作为一个神经纤细的文艺女青年,因为一句话把自己挚爱的人永远的推离自己,恐怕够她折磨自己一辈子。后来家中又只有她自己一人苦苦支撑,亲人的死亡纷至沓来,经济的压力而她喘不过气,无疑是逼她一遍遍回忆丈夫的死亡,而这在她身上其实已经不堪重负。影片的开始,在与妹妹的谈话中,她时而像孩子一样心直口快的评论妹妹家的状况,转眼又拿出淑女端庄的样子来说场面话,精神其实一直处在极度的压抑和拉锯之中,整个人已经处在癫狂的边缘。

表面上看,这不过是一个需要休假的女人去看望妹妹的旅程,然而在一开始就和她格格不入的妹夫的执着探寻下,观者很快发现,原来Blanche浑身上下都是谎言,她由于和学生搞上而失去了工作,这才是她投奔妹妹的原因。不难发现,自从早年丈夫自杀之后,她整个人都沉浸在了过去,他的丈夫永远停在了17岁,在她心中,自己也永远停在了那个美好的过去。年轻的男孩子对于她总是有一种不可控的吸引力。连一个过来收报费的年轻男孩子都让她不能自拔的与之亲吻。她的妹妹从片头就开始叮嘱丈夫:“夸她美极了”,片尾也去叮嘱邻居:“夸她很好”,她本身也一直在践行这个承诺,基本夸自己的姐姐的外表从头夸到尾。谁才会这么在乎在别人心目中自己的形象,在乎到几近偏执?答案只有孩子,或者少女。反观片中的几个女性形象,基本上对于外貌都没有太多关注。一个长着一张30岁容颜的徐娘,却有着一颗少女心,那么做一个推断,这样的人可能去承受亲人的不断离世吗?她会觉得自己的行为在众人眼里格格不入吗?她会去调整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自己的年龄吗?答案当然是统统不会。她只会觉得世界肮脏,自己绝世独立,同时在心目中构建一个完美的世界,这个世界是“绅士的”,这和她年幼时期所接触,或者说她选择性记忆的世界,又再次重合。说到底她不过是一个永远不想长大的孩子。

当Blanche来到妹妹家,她一边构筑着自己的想象生活,一边又不断的被现实拉扯。可以想象,在老家,她肯定为众人敬而远之,随意调笑。但来到妹妹家,她却不得不面对纷至沓来的恶意和粗俗。马龙白兰度确实演的好,他塑造了一个彻底的恶棍形象,让人完全对他只有厌恶。是这个事事和自己大姨子不对付的男人拼命撕碎她对生活的唯一幻想,打破她的心理城池,进而侵犯她,在生理上也破碎了她的防线,把她彻底变成了疯子。以至于到最后,这个可怜的女人只好楚楚可怜的说:“我总是信赖和善的陌生人”,没错,她的熟人都背叛了她,把她交到了疯人院的手中,任凭疯人院的人把她按倒在地上,践踏她最后的高贵文雅。但她永远也变不回成人了,最终的最终,她天真无邪的笑着,像一个接受了陌生人的糖就开始和人家自来熟的孩子一样,把手交到疯人院的医生手中,款步出门,上车,面无表情的走向了她自己构筑的想象世界,某种意义上的天堂。

 4 ) 《欲望号街车》——解读美国物欲文明的核心代码

      她不得不离开深深眷恋的梦想庄园,搭上欲望号街车,然后换乘墓地号,在天堂广场站下车,开始一段背负全人类精神悲剧的生活。电影《欲望号街车》就这样开始了。费雯·丽饰演的女主人公布兰奇生长在20世纪的美国南方密西西比州一个没落的贵族之家。她拥有天生的美丽、高贵、才艺和优雅,从小渴盼完满幸福的诗意人生。她嫁给了一个自己钟爱的年轻而有才华的诗人。然而诗人逃避现实,无力挽救大工业时代代表南方贵族精神的梦想庄园一步步走向衰亡。有一天,布兰奇撞见丈夫正与另一个年龄较大的男人发生同性恋关系,她的美好的梦想第一次被现实的疯狂所击碎。
      身为诗人的丈夫无法承受妻子的冷漠,愤恨和讥嘲,终于用手枪洞穿了自己的喉咙,率先一步结束自己梦想、欲望与死亡恐惧纠缠的人生。从此,成为寡妇的布兰奇不再具有单纯的无杂质的梦想,她被丈夫的精神失落和死亡恐惧感所传染。然而面对不再美好的家庭、现实与人生,神经受到刺激的,在现实面前柔弱无力的布兰奇只有到新的爱情中寻找梦想的幻影和生命的归属感。然而在这个爱情已经沦为欲望的时代,年轻美貌的布兰奇自然沦为欲望和享乐的对象,在一次次的爱情游戏中变得声名狼藉。几年过去了,青春的消逝使布兰奇无法再成为男人们争相猎艳的对象,孤独和失落加深了她对生命衰亡的恐惧和对少女时光的怀恋。布兰奇不惜勾引校园里一个17岁的男孩以维持自己可怜的幻想,男孩的父亲告到了学校,使得布兰奇遭人唾弃,失掉了教师的工作。布兰奇一直渴望一种灵肉合一的完满人生,然而现实中灵肉分离的世界使她身心疲惫,一步步走向精神分裂的边缘。同时,虚荣的生活使得白兰琪耗尽了家产,不得不卖掉梦想庄园还债,然后投靠远嫁新奥尔良的妹妹。
      这是一个号称人间天堂的现代工业城市,现代人埋葬了古典、优雅、诗意、田园的旧梦,打算在新式的美国之梦中创造极乐的幸福。然而布兰奇看到的却是一幅幅在生存和欲望中挣扎,不幸而麻木的生活景象。工人们的住宅肮脏不堪,拥挤简陋。工作之余男人们的生活便是日复一日的喝酒、说笑和打牌。夫妻之间争吵,打架,再重新合好。布兰奇虽然在现实中遭受到种种的打击,但是始终怀抱着对精神生活本能的追求,保藏着对诗意人生的天真梦想。她动手改自己被安置的狭小空间,撒香粉,安装门帘,用纸罩装饰电灯,用收音机收听音乐,力图使身边的一切变得美丽、优雅。马龙·白兰度饰演的布兰奇的妹夫斯坦利是一个现代工业社会塑造出来的精神简单、性情粗暴、自私无情、欲望强盛的男人。他将布兰奇的优雅姿态讥为矫揉造作,对她卖掉庄园却没有带来一分钱心怀不满。为了调查布兰奇的财产情况,斯坦利竟打听出布兰奇声名狼藉的丑闻。这时,常来斯坦利家打牌的一位单纯、善良的工友米奇为布兰奇与众不同的谈吐和优雅所倾倒,布兰奇也希望能够嫁给他,不再寄人篱下,重新开始一段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然而,斯坦利毫不留情地一次次向米奇揭露布兰奇的过去,破坏他们的结合,米奇发现布兰奇并不是想象的那样纯洁、年轻、规矩、完美,终于打消了娶她为妻的愿望。
      布兰奇想像妹妹一样对现实妥协,渴望抓住自己最后的美丽,过一种简单平静的生活,可是连这样最基本的幸福都被残酷的现实击碎了,如果说宁静优雅的梦想庄园正在被欲望的时代所侵蚀而衰落,工业化的极乐世界则已经完全被欲望所吞噬,成为弱肉强食、毫无同情心的生存丛林。布兰奇的精神进一步陷入绝望和恍惚的状态。她在神经质的幻想中自我欺骗,让自己相信有一位富豪邀请她一起坐豪华游艇到加勒比海远游。然而斯坦利却认为这是自命不凡的说谎,连布兰奇最后编织的幻梦都要无情地戳穿。甚至,趁妻子在医院生产的间隙乘着酒醉强暴了布兰奇。布兰奇看不起斯坦利的粗俗,没有教养,斯坦利却运用现代社会训练出来的冷酷无情毁灭了布兰奇的一切。布兰奇琪终于彻底的疯了。她整天躲在自己的房间里,对着镜子试穿箱子里那些外表华丽镶着假宝石的衣服,心情激动地等待富翁的电话。然而她等来的却是精神病院的两个医生。当女护士想要把她带走时,发现并不是她要等的富翁,布兰奇激烈地反抗,但很快被制服,跪倒在地上。这时,男医生绅士地,温和地拉她站起来,布兰奇竟停止了反抗,站起身,挽住医生的手臂,说出那句意味深长的台词:“不管你是谁,我总是依赖陌生人的善心。”布兰奇挽着陌生男人的手臂优雅地走出了屋子。她带着最后的优雅和梦想走向了精神病院。没有人知道她此刻的精神是否清醒。布兰奇的妹妹痛哭失声,米奇愧疚不已,然而另一个牌友却又在嚷着开始新的牌局了。
      我们的文明,每天都在上演着残酷而野蛮的悲剧。我们的一生,始终如在看不见的驶向墓地的列车上,我们带着死亡的恐惧和生命不安,或者沾沾自喜,麻木不仁,徘徊在梦想、欲望、现实、安乐、疯狂的旅途。剧中反复出现一个叫卖葬礼用的锡纸花的瞎眼墨西哥女人。剧作家显然地在用这一形象来隐喻死亡。死亡的恐惧和生命的不安始终萦绕着那些敏感的现代人的心灵。我们从梦想出发,途中被欲望引诱,捕获,摧残,同化或毁灭,一步步走向精神的毁灭和最后的消亡。我们从精神的家园被流放到生存的丛林。我们失去了信仰、梦想、爱情、慈悲、诗意、高雅、自我的存在,陷入虚无、务实、自私、冷漠、无聊、低俗、自我的异化。这是生活的悲剧、灵魂的悲剧、时代的悲剧、历史的悲剧,所有被流放的现代人的悲剧。也许,疯人院倒是布兰奇这个无法在日益世俗化、贫乏化、丛林化的世界立足的女人更好的归宿。
     《欲望号街车》让费雯·丽继早年出演的《乱世佳人》之后第二次荣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然而这两部电影都让这位可敬而天才的伟大演员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拍《乱世佳人》时需要的红色尘土使费雯·丽患上了困绕她终生并于53岁时致她于死地的肺结核。拍完《欲望号街车》,费雯·丽则直接被送到了精神病院治疗。当时,费雯·丽正遭受着事业和婚姻的双重危机,精神早已出现狂躁和混乱,这部电影无疑渗透了她真切的情感体验。然而,费雯·丽完美投入,出神入化的表演却加剧了她神经脆弱和分裂的病情。这部电影是由导演改编自田纳西·威廉斯的同名舞台剧。当《欲望号街车》的舞台剧在罗马排演时,大导演卢奇诺·维斯康蒂对威廉斯说:布兰奇就是你。这位美国著名的同性恋剧作家正是出生在南方一个没落的世家,他的父亲已经沦为一位制鞋匠,母亲一生都在喋喋不休地在怅惘怀恋过去少女时代的美好优雅,那个最理解他的艺术追求,企盼诗意人生的姐姐19岁就精神分裂,后来一生都呆在精神疗养院。家族往昔的荣耀和今朝的不幸一直撕扯着威廉斯的心,这种影响了他的整个文学创作的一生。威廉斯年轻时为了艺术的梦想逃亡父亲安排的做鞋匠的命运,历尽坎坷,终于功成名就,后来又纵欲无度,追逐男孩,晚年众叛亲离,而且患了抑郁症,进过精神病院。最后,在一家旅馆里想用瓶盖盛几粒安眠药服用,结果瓶盖不慎掉入喉咙中,窒息而死。威廉斯的人生正是一个从梦想到欲望再到死亡的硌。他的大多数剧本都在反复地吟唱着人性的,历史的,精神的挽歌。
     《欲望号街车》早已成为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而那辆看不见的欲望号街车早已辗过作家威廉斯的一生,穿过赏费雯·丽的一生,驶过代代观众的人生。无论作者、演者、观者、未观者,现代人注定无法逃脱从梦想到欲望到死亡的命运。当欲望号街车驶入我们的生活之时,但愿我们的心灵不被欲望彻底地遮蔽,但愿我们时常听见叫卖死亡之花的声音,明白另一辆看不见的墓地号列车正在一刻不停地载着我们奔向死亡。生命的清醒有时候叫人痛的难以承受,然而,也许只有那样的清醒,才能引导我们,引导现代人,引导全人类步向更加美好,真诚,无憾,纯粹的人生。
      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三日晚。《欲望号街车》在纽约戏院公演,一夜沸腾。剧中所表现的家庭暴力、酗酒和强奸等场面引起观众的广泛争论,当时默默无闻的“方法派”演员马龙·白兰度在剧中扮演斯坦利一角,他的粗野的演剧风格、玩世不恭和骄横跋扈的舞台形象,使习惯了温文尔雅的美国观众十分反感。不过,评论界却对该剧一致叫好,最终将普利策戏剧奖和纽约戏剧评论奖一起授予该剧。这是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继《玻璃动物园》后的第二部作品。它的悄然出现和一夜成名,从此改变了美国话剧舞台的平庸局面,此后,这部有关性焦虑和阶级碰撞的舞台作品被美国和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不断上演,一再诠释,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美国的《哈姆雷特》”,作品的名称“欲望号街车”,也随着大众媒介的渲染被广泛使用,成为解读美国物欲文明的核心代码。

 5 ) 怪物(monsters):回忆那些二十一诫统治下的孤魂野鬼

美国制片人与发行人协会1930年颁布的《海斯法典》(Hays Code)二十一条君临美国电影业三十多年,期间同性之间的情与欲不得不常常以一种表面扭曲、贬抑的形态从光影的缝隙里倾泻出来,更暧昧撩人,也更伤心欲绝。
写完发现除了《妖绳》(8.0分)、《热铁皮屋顶上的猫》(7.8分)和《午夜牛郎》(7.9分)都是IMDB的Top250。它们前两年大致也都在前250名。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呵呵。

1.弗兰肯斯坦的新娘(Bride of Frankenstein,1935)
不逊于原作的续集,甚至很多人说这是James Whale最好的一部电影,大萧条刚过去,距金刚爬上帝国大厦才两年,可以说科学怪人和金刚一样是现代性的怪胎,但他们同时也是非社会化的自在主体,提供了反观人类社会的外部视角。怪人的故事在Whale那里是一个被弃者的自传,拒绝女性生殖的激进言说。怪人有和人一样的躯体,却因为生于死亡而不是子宫就被人群命名为怪物(Monster),他本不懂也无所谓善恶,是人群的排斥让他疯狂,连被创造出来与他为伴的新娘也厌恶他,依偎在弗兰肯斯坦身边。
他孤独地徘徊在荒野里的身影,是几代同类人的剪影,他们将如怪物一样活着,怪物一样死去。

2.马耳他之鹰(The Maltese Falcon,1941)
黑色电影开山之作,鲍嘉发迹的两部经典之一,鲍嘉魅力一日不退,此片一日光环闪耀。它和《蝴蝶梦》都有看过好几次,但是别的文章提点我才注意到的细节。Cairo拔尖的嗓音,他递给Sam Spade(Humphrey Bogart)栀子花香的名片和他把玩手杖的姿势,都在提示他的身份。
四十年代,希区柯克的两部影片《蝴蝶梦》(Rebecca,1940)和《妖绳》(Rope,1948)也常被引为暗里在同性禁区里越界,小小反叛《海斯法典》的例证。

3.欲望号街车(A Streetcar Named Desire,1951)
布兰奇(费雯丽)和科学怪人一样是社会的弃儿,人生余辉里的一点快乐都来自“陌生人的仁慈”。她和田纳西•威廉斯(作者)笔下的南方一样已是残花败柳,玻璃一样脆弱(威廉斯另有一名作《玻璃动物园》),却佯装高贵矜持。她,或者那优美雅致,早已战败的,垂死的南方种植园文明,被妹夫斯坦利(马龙•白兰度)大工业的野蛮和粗鄙打得原形毕露。布兰奇和斯坦利虽是对立的双方,却是同性恋人格在压抑情境下不同侧面的投射:道德脱轨,遭到社会遗弃的“荡妇”与男性气质无限扩张,甚至鄙夷女性的“真男人”。
在布兰奇身后,还有一位莫名其妙开枪自杀的昔日爱人,她总能听到那声枪响,她明白自己伤害了他,他才会去死,她总在谴责自己。那个无声的亡魂也在威廉斯的又一部名作《热铁皮屋顶上的猫》(1958)里,那只焦灼的猫是得不到丈夫原谅的伊丽莎白•泰勒,也是保罗•纽曼,那场他最好的朋友与妻子的出轨未遂事件里,他不知道在怨恨哪一个,又在嫉妒哪一个。

4.热情如火(Some Like it Hot,1959)
这部和《欲望号街车》是我总在说但从没多说过的片子。我从这部电影入手看Billy Wilder,第一次没看出这部传说中伟大的喜剧有什么特别,竟是日后看过《日落大道》也觉得一般,返回头看这部方才越看他越可爱。现在也没想明白是为什么。
最后那句著名的Nobody’s perfect已被后人说尽。忘了谁说过,这个结局的精妙在于老富翁Osgood连男女都可通融的回答把男扮女装的Jerry吊在半空中,他做不回男人,也不是女人,在Osgood一脸幸福满足的笑容和Jerry错讹的神色中,故事戛然而止。
状似大团圆喜剧,却什么问题都没有解决,似乎也不需要解决了。
我深信Billy Wilder是一个乐观的家伙,他是少数我由衷喜爱的乐观派。
《热情如火》的这一段同性佳话其实无关情与欲,压抑与控诉,所以没有人需要死去。这与Billy乐观与否无关。放在这个序列里权当调节气氛吧。

5.斯巴达克斯(Spartacus,1960)
元老Crassus(劳伦斯•奥利弗)让他的奴隶Antoninus侍奉他沐浴时,坦言自己喜欢吃蜗牛,也喜欢吃牡蛎,并说这是品味问题,而不是道德问题。可惜Antoninus听后不为所动,转而追随斯巴达克斯去了。Crassus不仅败在Varinia,也败在Antoninus。这五分钟浴室戏因为暗示性太强当年被剪掉了,不过斯巴达克斯和Antoninus临终前还是互诉衷肠,英雄相惜了一把。
导演老库对表现同志情谊一贯兴趣不大,可能是他意识到重现罗马时避不开这个角度。毕竟那时女性还不是完全的人,至高的爱只存在人与人之间,也就是男性之间。他们本不是游魂,他们在他们的时代光明正大,《伊里亚特》写到阿喀琉斯为普特洛克勒斯哭得山摇地动时,阿喀琉斯的痛苦自然而然,不见暧昧,也不见隐痛。希腊和罗马的先哲们到了后世犹太教-基督教的世界里不仅不能进天堂,甚至被排除在炼狱之外,只能在地狱里端坐(《神曲•地狱篇》)。

6.午夜牛郎(Midnight Cowboy,1969)
《海斯法典》废止后,在1968年大规模社会运动和电影新浪潮的夹击下,旧规矩溃不成军,所以这部R级片才有几乎捧回小金人。不过,这部荡漾着浓郁同性情谊的片子里,同性恋者虽得以公开出现,却是个猥琐的反面形象。和影片一样辛酸的是现实。
名片不用多言。许多人钟情影片淡化处理的结尾,汽车驶到了温暖的终点,Rizzo(Dustin Hoffman)悄无声息地死在Joe(Jon Voight)的怀里。

结语:
看过《潘神的迷宫》,本想写一个“伤心电影”的豆列,竟然发现写入的七成都有些暧昧。愈暧昧,愈伤心。不过《我私人的爱荷达》那种传统的异性恋伤害同性恋的单向表述未免偏颇而陷于自怜,实际上我们不过是大竞技场里的斗兽,彼此伤害:
有旁人回忆说,当年一场晚宴后他走到室外,看到劳伦斯•奥利弗和马龙•白兰度在泳池里亲吻,而费雯丽仍在室内与人气定神闲地谈天。她一定什么都明白,回忆者说。而我不能忘记费雯丽演绎布兰奇时的疯狂和她凋谢前的形容枯槁。
今天回顾的这段历史似乎又在印证一些陈旧的说法:首先,现代权力通过规定正常和变态来确立秩序,总有一小撮人需要被指定为变态,用以反照大多数人的正常;然后,权力规训的不仅仅是受迫害的少数,而是所有人——不让他们拍的电影,我们也看不到;最后,权力的高压即使打在男人身上,也还会转移到女人身上。她们无论是羔羊,地母,还是荡妇,都比男人无助。无助是她们活在世上的通行证。
你我在幻想中升到斗兽场的上空向下看去,也许有一天进入通透澄明之境,顿悟悲剧的完美境界就是它本质上也臻于喜剧,比如契诃夫《樱桃园》,比如RTD的《同志亦常人》(1999)。无奈我还在凡世的泥土里打滚且乐此不疲。你呢?

2007.3.3

 6 ) 俗世太过残酷,甚至容不下一个女人的梦

很早就听说过《欲望号街车》,但也只限于知道片名而已。直到今天,才得以看完全片。
我买的这张碟片封面上只有马龙白兰度一个人的半身肖像,强壮的身躯,凌厉的眼神,所以先入为主地认为这部片子的绝对主角就是他。
可是看了半天,都没有他的身影。直到史黛拉的丈夫出现。根据前面的铺垫,知道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于是细看他的出场。可是,这是马龙吗?和那个教父的反差也太大了吧!看来,对于西方的电影,我还得好好地补课。
片子一直很沉闷,直到女主角从市场上买回一个中国灯罩,我才意识到片名中的欲望全部来自于费雯丽饰演的布兰奇。再联想到史丹利的粗暴,终于明白这部戏讲的是布兰奇和史丹利的冲撞,是精致和粗俗的对抗。同时,脑海中就冒出了关之琳主演的那部《做头》。越往下看,越觉得《做头》就是《欲望号街车》的上海版和现代版。

布兰奇是一位教师,也曾有一座庄园,她狂热地爱着她的丈夫艾伦。艾伦是一位诗人,除了写诗,他什么也做不了。在一次舞会上,她以极不诗意地方式对艾伦说:我轻视你。诗人受不了这个刺激,当场跑到大街上吞枪自杀了。从此,布兰奇的生活变得一塌糊涂。也许是因为寂寞,也许是为了找寻一份安全感,她不停地和身边的男人约会,甚至一度和自己的学生纠缠在一起。最终把自己搞得声名狼藉,无法在当地立足,只好去投奔新奥尔良的妹妹。
不料她的妹夫史丹利却是一个粗暴、功利的赌徒和酒鬼,动不动就砸桌子,打妻子。特别是当她确信布兰奇败光了妻子也应拥有的家产后,更是对布兰奇横眉冷对。布兰奇嫌弃史丹利粗俗和野蛮,也常常在妹妹面前说落他的不是。精致和粗暴在这里不断地交锋,虽然有妹妹史黛拉的居中调停,但精致的东西总是过于脆弱,经不起俗世的折腾。布兰奇一次次在史丹利的吼叫声中瑟瑟发抖。
即便如此,对浮华的渴望使得她无法向俗世低头。她精心打理着自己的服装,用蒸汽洗澡,迷恋细小的精致物品。条件虽然简陋,她仍旧固执地强调自己的隐私。在世俗的生活里找不到乐趣,就给自己编织一个又一个梦境,在虚幻里获得片刻的满足和安宁。然而时光流逝,风华难再。看看那个夏日的午后,百无聊赖的她竟然对一个邮差调起了情,让人无法不感叹半老徐娘的落寞。所以,当米屈向她送来玫瑰花时,她立即投入了对方的怀抱,却又不甘心就这么屈尊,所以对米屈总是欲拒还迎,欲迎又拒。即便在最后时刻,内心里明明渴望对方开口娶自己,仍然背地里骂对方不解风情。然而这俗世是如此残酷,竟然连这最后的避风小巢都不肯提供给她。史丹利向米屈揭露了她以前的放荡,米屈非常生气,认为她不贞洁,不配做他的妻子。被米屈拒绝的当晚,她神思恍惚,幻想着有一绅士来邀她上油轮度假,却被史丹利强暴了。她终于被别人当成疯子送进了疯人院。

和《做头》里的爱妮相比,布兰奇的确过于神经质了一点。可是,同样是陷于欲望的泥淖不能自拔,同样是不甘于向俗世低头,但爱妮抛弃一心对她的老公和还未成年的孩子,自私到让人无法容忍。而布兰奇,明显是俗世的力量过于残酷,导致了她的毁灭。除了同情和无奈,我们还能有怎样的感慨呢?

 短评

犯贱的妄想狂VS装逼的种马,欲望对欲望,两败俱伤。将为人母的离不开动辄家暴的丈夫,中年男离不开母亲的照顾,自觉站在制高点上的禽兽不如,自觉是文艺女权的热切渴盼着一切男性的恭维,生活本身就是一辆欲望号街车,所有人都被牢牢绑在座位上。电影拍得非常讲究,方法派的大胜利,配乐够喝一壶了

5分钟前
  • 柴斯卡
  • 推荐

看底下前五名的影评,没有一个提到内战后南方拒绝改造导致社会贫困、美国地缘政治等,全是什么爱情、迷惘。灵魂、脆弱、华丽。所以我一直觉得从历史、政治的角度/老师讲电影远比中文、艺术系讲得好,因为真正打动人的不是技术而是人性呐。硬是要观众对艰涩的技术感同身受和舍本逐末南辕北辙有何区别?

7分钟前
  • 东林君
  • 推荐

不管你是谁,我总是依赖陌生人的好心肠。——这句台词是无奈是刺痛也是挖苦,透着无尽的悲凉。

8分钟前
  • V
  • 力荐

一个无家可归的、不自重的、做作的、搬弄是非的、爱慕虚荣的、自欺欺人的不幸女人的悲惨故事。

12分钟前
  • Ex
  • 推荐

如果不是费雯丽,大部分人会讨厌死矫揉造作的布兰奇;如果不是白兰度,大部分人会恨死粗鲁暴力的斯坦利。

17分钟前
  • 玄蠊子
  • 力荐

经典哪~他们告诉我搭乘一辆名为欲望号的街车,换车去一个叫做墓地的地方,再坐6条街区,到天堂乐土下车。

18分钟前
  • 眼角的花朵
  • 推荐

要我也会把她赶出去。。。。。

20分钟前
  • neeeeeverland
  • 推荐

社會是怎樣逼迫那些敏感而又不想循規蹈矩的人走向毀滅

24分钟前
  • 弥亞
  • 还行

有点受不了舞台剧式的表演方式....

25分钟前
  • tavico
  • 还行

文艺青年唯一要做的,就是不被生活打败。坚持前行,才是众人的女神。倒下来,就成了女神经病。结尾看得我挺难过,时刻警示自己。

27分钟前
  • 时间的玫瑰
  • 力荐

马龙白兰度是美,美到我觉得费雯丽长得也就一般。。。。

32分钟前
  • momo
  • 推荐

舞台剧各种即视感,一个被欲望毁灭的故事。野性、暴烈的白兰度帅得惨绝人寰,足以让任何人为他粉身碎骨。费雯丽除展示不朽演技外在他面前简直成了个柴火妞...

3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卡赞代表作,威尼斯评审团大奖。1.费雯丽与白兰度反差鲜明的伟大表演,体验派与方法派的对决。2.破碎之镜=强暴暗示=幻梦消散=虚荣与谎言的崩解=灵魂死灭。3.剧本极佳,隐晦多义,过往轨迹逐层揭示,又留有开放空间。4.黑白光影与明灭街灯。5.卖丧葬花的老妪。ps:脑补同为体验派的阿佳妮如何演。(9.0/10)

39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时代的铁骑无情驶过,不合时宜的人只能苟且偷生;费雯·丽把这个神经质的自欺欺人的却又可怜兮兮的白兰琪刻画的入木三分,对戏的白兰度也是不落下风,野性又直接的斯坦利的存在恰是白兰琪的对立面;夜景黑白摄影教科书。

43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一个活在过去的诗性人儿最终只能在疯人院渡过余生。

48分钟前
  • 诺顿家的花儿
  • 推荐

穿背心的白兰度好帅,穿西装的白兰度好帅,穿睡衣的白兰度好帅,穿背带裤的白兰度好帅,穿花衬衫的白兰度好帅,衣服撕烂掉的白兰度好帅,不穿衣服的白兰度好帅,抱头哭着求老婆回来的白兰度又帅又萌。【醒醒秃子

53分钟前
  • 生煎馄饨秃子
  • 推荐

白兰度就是个迷人的胚子 妈的!

55分钟前
  • Wendy
  • 还行

没有经历过布兰奇的那种痛苦,怎么知道费雯丽演出的伟大?

57分钟前
  • 吴秉翰
  • 力荐

Leigh把Blanche演得太好太好太好了 好到让人心痛。Leigh能让人从这样一个角色中看到自己的部分影子 实在可怕。欲望 虚荣 谎言 这些伴随女人一辈子的词汇 如此集中尖锐地迸发出力量。

58分钟前
  • GREY dreams
  • 力荐

Blanche在各种意义上都具有“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性”,她必须永葆青春美丽,再践行矜持兼顾情调的淑女美德,从而攫获一份男人的敬重与爱意,就完满了……否则她就一无所有。这种生命态度在古今中外都是女性悲剧的制造机,妹妹反倒活得明白,容貌与家世都会变迁,要么别自命不凡,要么别孤注一掷。

1小时前
  • 婆罗洲1834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