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阴阳魔界第一季

完结

主演:乔丹·皮尔,莱斯莉·米尔扎,莎琳·费迪南德,皮特·格兰特,亚当·斯塔福德,哈米莎·威尔希尔,梅兰妮·罗斯·威尔逊,约翰·赵,史蒂文·元,艾莉森·托尔曼,雅各布·特伦布莱,克里斯·奥多德,桑娜·莱瑟,亚当·斯科特,库梅尔·南贾尼,迈克尔·丹尼斯,戴姆森·伊德瑞斯,埃丽卡·特伦布莱,泰莎·法米加,蕾亚·塞洪,卢克·柯比,伊克·巴里霍尔兹,莎姬·贝兹,贝蒂·加布里埃尔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新阴阳魔界第一季 剧照 NO.1新阴阳魔界第一季 剧照 NO.2新阴阳魔界第一季 剧照 NO.3新阴阳魔界第一季 剧照 NO.4新阴阳魔界第一季 剧照 NO.5新阴阳魔界第一季 剧照 NO.6新阴阳魔界第一季 剧照 NO.13新阴阳魔界第一季 剧照 NO.14新阴阳魔界第一季 剧照 NO.15新阴阳魔界第一季 剧照 NO.16新阴阳魔界第一季 剧照 NO.17新阴阳魔界第一季 剧照 NO.18新阴阳魔界第一季 剧照 NO.19新阴阳魔界第一季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看多了也会审美疲劳

《新阴阳魔界》(第一季) “诗选剧”题材代表作之一,“诗选剧”代表着每一集都是独立的小故事或每一季都是独立的故事。通俗的讲每个故事都可以独立拍成影视剧。 此剧改变“诗选剧”的鼻祖《迷离时空》,《迷离时空》作为里程碑式剧集,对后世的影响颇深,例如:《黑镜》、《9号秘事》都受其启发,甚至众多科幻悬疑都在其中能找到影子。而这部改编剧在前作的“珠光宝玉”下,暗淡了不少,但依然不失为一部精良剧集。 观后感:欲望是无穷尽的,你的代价是有限的,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2 ) 输出

如此明显的政治正确令人作呕,看了几集便无法往下继续的。高分的朋友们大概看得关于此类脑洞剧集少了,其实以前的美剧里有更多经典,里面没有藏着这个多的政治正确时,一切都还很美丽,不会为了这点去牺牲剧集的质量。

而这部剧的私货更不用多提了,迫不及待的把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样的东西砸到观众脸上。借助新颖的形式,让人错乱,把对形式的喜欢变成对价值观的喜欢。

 3 ) 有点失望吧

与期待的相差太多了。看了前面几集了,没有一个故事能够让我有一种虎躯一震,大为惊叹的感觉。甚至剧情的逻辑让我觉得有一些牵强和生硬,不是很看的懂。最大的感觉还是有一种导演强行逼格,但又没有抛出punchline,让我有点失望吧。然后我现在还要瞎掰扯,已凑到那该死的140个字,才能发布,真的是吐了

 4 ) 第二集的隐喻。

飞机是个微缩的社会(用船来比喻社会在文艺作品中很常见,登机登船同一个词),男主代表记者怀疑他人对社会有伤害。

机长=政府首脑,空姐=行政服务,空警=国家暴力,在野飞行员=在野党,

其他好理解,空姐可能不好理解。空姐服务所有人,给有钱人的服务更好(头等舱),哪怕你是好人坐经济舱召唤服务也要不停等待。

现实中空姐遇到刚开始男主表现的(有钱)人绝对会服务的很好,不用等待,甚至期待认识一下,只要别太丑。

故事的过程,男主怀疑飞机(社会)出问题,我们撞鸟了(可忽略障碍认为灾难问题),怀疑异教徒,怀疑俄国人,对社会对国家产生伤害,自诩正义,乘客(公众)拍照围观。

气氛嗨起来了(公众盲从加激动),记者掌握了推翻现政府领导密码(水门,拉链门,私照等),在野党上台,把大家带沟里了,最后,清醒过来的公众把记者扁死。

撞鸟,伪装GAME的黑手党,不听话的异教徒,确实有问题,但对社会(飞机)来说并不是攸关生死的不可解决问题,记者把小问题放大制造恐慌,公众昏迷,飞机失事才是大问题。

是的,虽然大家(公众)都没死,但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了,这一段飞行(社会发展)不仅拖慢进度还要再来一遍。

合理性不足的是结尾,而为了表达概念而妥协。

首先,全员活下来太玄幻,历史上不是不存在,可摔成那样还全员存活太玄幻了。而隐喻公众则正好,因为公众的整体总是能在国家(经济)灾难中活下来的。

其次,没几个人知道男主有开门密码,且知道密码也不合理,和飞行员的关系也没亲密到众人皆知,其实有点映射野心家和记者的关系。秘密的,有意无意的替他们办事。

这种情况下,一个上机后就神神叨叨不停找毛病认为飞机会出事的乘客,结果飞机真的出事了,肯定有人认为主角有先见之明,甚至能预知。

落岛上自救后全员存活甚至少数人会崇拜男主,这是多么大的奇迹,焉能得知不是男主的存在救了大家,发生众人一起攻击男主的可能太小,只要有人不同意,就不可能实行。只有现实世界中,造成灾难的记者才会社会性死亡。

——————是否过度解读——————

智慧不用来思考,真是各种意义的浪费。动物的本能随时影响个体意志与选择,而只有思考才能真切感受自我的存在。

一部连续故事内容的职业剧,情景喜剧,做出类似解读确实有过度的可能,然而此类作品不同,创作的标准本来就是概念先行,并不是说这种行为不商业化,而是做出有一定思辩余地的作品本是此类作品(包括黑镜等)商业化的一部分,迎合受众的方式,细分市场的自然结果。

“艺术家的任务不是明确告诉读者我想表达的意思,而是赋予作品意义无限多样伸展的可能性,使作品不再只是作者的创造,更是读者的创造。”(《诗意的诠释学:文学、电影与文化史研究》)

观众愿意深度解读,不同侧重的解读,绝对是创作者乐于见到的情况,是投资方更乐于见到的情况。

如此,为了做出充分解读的余韵,给观众思考回味的余地,部分情节故事内容让位于概念绝不罕见,单纯看剧情本身,合理性流畅性往往有问题,但结合隐喻与映射,就会自然流畅起来。这也是很多观众不喜欢此类剧集的原因。

当然,比起书籍这类作品表达思想的深度和广度远远不足,但视频媒介有天然广泛的受众基础,相对来说还是有意义的。观众对此做出解读,让更多人看到并思考,无论从商业角度还是智慧的魅力影响人生的角度,同样有意义。

而一句话结论式否定,却没有具体说明分析,例如“典型过度解读”,除了显示自我优越感,对他人是没有意义的。

如果进行更学术化的讨论,文艺作品的所谓“过分解读”其实是没有明确概念的,因为“度”难以划分标准,无法确定界限。

当一部作品由创作者创作出来并发表后,作品相关权益各归所有,但作品的意义,作品的解读是不受原创作者限制的,作品的意义更是属于大众的。

在满足两个前提下,任何人做出的任何解读,都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对错,只有更符合多数人的理念与更符合少数人的理念。

而这两个前提是,第一,所做解读不能在法律意义上对原作者产生影响,典型如因言获罪(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第二,所做解读不能对原作者生活产生不利影响,比如质疑作者的人品与道德,并影响到作者身边的人,进而影响生活。

当然,这两点其实相当有争议,不同国家地区所面临状况是不同的,时代不同也是不一样的。

例如《洛丽塔》的作者如果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在今天这个时代写出《洛丽塔》并且是他的第一步作品,很可能会受到相当大的质疑。

而公众的这种质疑,也不能简单判断是错的,因为第二点更具复杂性,且存在公众人物权利隐私部分的冲突,界定更加复杂。有时候潜在间接影响到作为公众人物的原作者,都不能算不道德。

在此前提下,已经发表的作品,不同的解读的方向、程度、深度,都是符合理性的。理论上是不存在过度的,更别提过分了。

另外,解读还涉及是否有权力,你行你上等等问题,那就是维护原作者的角度了,这方面可以参考另一个帖子的回复部分。//movie.douban.com/subject/30167509/discussion/615995473/

当然,这只是理论,平常(正常)情况下大家都是靠直觉生活,在直觉的前提下,觉得你过度了就是过度了。但如上所述,一句话结论只对自己有意义。

——————关于作品定义——————

回复中有人提到“ 魔幻现实主义,非要从故事中寻求现实逻辑这不可笑吗? ”

这句话本身就是矛盾的,基本概念混淆。

魔幻现实主义是表现主义的一种,魔幻现实主义用来抨击现实、社会现象、揭露社会弊端是其典型的表现手法。

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就是将幻想用故事、画面表现出来的同时不失去其真实性, 而不管怎么幻想,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揭露或抨击现实社会的种种现象。

如上所述,喜剧类剧情类职场类的剧集,往往不需要映射或隐喻现实,因为表现的就是其想表达的部分。

反而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无论文学作品,美术作品或影视作品,其目的都是为了映射现实,只是表现手法为魔幻。

所以正文联系现实世界,现实社会问题的解读其实是典型的对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解读。

这是解读方式,这种解读的倾向,正式此类作品所需求的。

有趣的是,《阴阳魔界》是否是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其实是有争议的,所以不能直接结论性的定义为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然后说上文所述解读就是最正确的方向。

当然,部分集定义为魔幻现实主义没问题,但其中一些下现实主义倾向不强,另一些魔幻色彩不够。

现在才两集,以后说不定还会有浪漫主义作品(《爱、死亡、机器人》部分集)。

现实主义倾向不必说都知道,魔幻色彩在魔幻现实主义中主要是指用高度夸张,暗示,象征,梦幻,寓言等表现方法得到魔幻的艺术效果。

所以对故事,故事内核极其延伸扩展进行解读是不足够的,至少不是唯一的方式。

仅仅对故事解读是没问题的,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文艺批评(评论)方式,但是进行象征意义的解读,肯定算不上过度解读。这也是常见的方式的一种。

尤其是带有幻想色彩的作品,这一类作品当然不全是魔幻现实主义,但这一类作品经常表达象征与隐喻(包括科幻现实主义,不过科幻现实主义重点是科幻)。

只看故事内容往往存在一些逻辑上的问题,因为想表达的一开始就不单单是故事本身的概念。或者故事本身过于简单。

还有,上述解读不能简单理解成“深度”解读,而是侧重方向不同的解读,从象征隐喻方面对故事内容进行解读。

所谓“深度”太敏感,必须澄清,真的一点也不深度,侧重点不同罢了。就像经常说的,“利他主义者只是爽点不同。”

当然,上述解读不喜欢也可以当作胡乱联系,强行解释,但和过度不是一个概念。这里面的区分就不说了。

另外,还有回复提出“脑补太多分析能力不足”的概念,单纯提脑补太多是不太好确定意思的,但结合分析能力不足,既没有缘由的脑补,这,其实是超现实主义的倾向,并不是一件坏事:)

关于超现实主义,《阴阳魔界》这部剧集与其联系可能比其他种种更紧密。

初次接触超现实主义的人只看定义容易搞不明白,太理论给理解制造障碍,比起魔幻现实主义更难理解,因为魔幻现实主义是有目的的,而超现实主义没有。

那么到底该怎么理解呢,举个例子。

某人胡乱涂鸦就能绘画出震撼人心的作品,当某一天别人问他你到底怎么下笔的时候,他再也不会画了。

可以说,最早的超现实主义创作来源于招魂。(精神自动,词义引申)

从这个角度再去看待超现实主义的作品,感觉就出来了吧。

从这个角度看待《阴阳魔界》,同样更有感觉。

同样的,那些电影中各种作死的招魂方式,也可以看作超现实主义创作太过投入将自己吓死的例子:)

当然,什么也不懂(未经训练)创作超现实主义作品的可能是相当小的,几乎没有。

因为没有训练,无法将潜意识正确(不是准确)表达。

——————关于飞行过程——————

飞行员的最后告别,”Good night,New York“,这句话与当年马航MH370的最后一句“Good night,MSA 370”是不是有点像?是映射吗?

夜航(红眼)航班与地面各部门的常用告别语就是“Good night”,”晚安“后报上航班代码(呼号)。航空公司代码+数字,既“Good night,MSA 370”

一次航班面对放行、地面、塔台、进近、区调(多个)告别往往要用很多次,也包括打招呼的”MSA 370,Good morning“,飞到目的地还要反过来再来一遍。

具体解释一下,关舱门联系放行,放行给指令,告别,联系地面,推出停机位,地面引导滑行道,告别,联系塔台,塔台指挥起飞,告别,联系进近,进近指挥上升高度、离场,告别,给区调,告别,下一个区调。

在这个过程中,飞行员每次面对的部门不同,人不同,每次都要打招呼告别。基本都要说一句,”Good night,MSA 370“,并没有特别意义。

而本片飞行员左后说的是“good night,New York"是代表自己,也可能代表机上乘客与纽约告别(临终告别),不是对放行、地面、塔台、进近、区调任何一方,意义是不一样的,是一次性的,有与世界诀别的味道。

按飞机当时情况看,正常与区调告别方式应该是”good night,NGS 1015“,其中NGS是不存在的北方金星航空。

而马航“Good night,MSA 370”完整的意思应该是“晚安,马来西亚航空公司 370”,不是对马来西亚告别的“晚安,马来西亚”

如同国内航班常用的”晚安,东航XXXX“

 5 ) 游走光明与黑暗之间——《新阴阳魔界第1季》

今天聊聊美剧《新阴阳魔界第1季》。

片名The Twilight Zone Season 1 (2019),别名迷离时空 / 阴阳魔界 / 暮光空间。

1959年诞生的幻想电视连续剧《阴阳魔界》是诗选式美剧的开山鼻祖,各种各样的故事关注那些发生在超自然境地的奇妙故事。

1959年至1964年间,《阴阳魔界》播出150多集,收视率长盛不衰。随后,1985年和2002年《阴阳魔界》得到重启,在2019年《阴阳魔界》再次重启,乔丹·皮尔和西蒙·金伯格挑选原版故事中他们最喜欢的10个故事,拍摄了《新阴阳魔界第1季》。乔丹·皮尔还会在剧中客串担任旁白。

我个人很喜欢诗选式的剧集,除了《阴阳魔界》,像美剧《进入黑暗》《两句话恐怖故事》《恐怖大师》《爱、死亡和机器人》、英剧《9号秘事》《黑镜》、日剧《世界奇妙物语》都是很棒的作品。

喜欢此类型的朋友不要错过。

《新阴阳魔界》第1季一共10集,参考了老版的10个故事,分别是《怪物将出现在枫树街》(The Monsters Are Due on Maple Street ,1960)、《为人服务》(To Serve Man ,1962)、《时间终于够了》(Time Enough at Last ,1959)、《镜像》(Mirror Image ,1960)、《美好生活》(It's a Good Life ,1961)、《活娃娃》(Living Doll ,1963)、《两万英尺高空的噩梦》(Nightmare at 20,000 Feet ,1963)、《一种秒表》(A Kind of a Stopwatch ,1963)、《情人眼里出西施》(Eye of the Beholder ,1960)、《入侵者》(The Invaders ,1961)。

贯穿本季的一个小彩蛋是数字“1015”。

第2集《30000英尺高空的噩梦》中,故事发生在10月15日晚上10点15分起飞的1015航班客机。

第3集《回放》中,这是警车的车牌号码。

第4集《旅行者》中,这是进入牢房区的密码。

第8集《原点》中,这是对“朝圣者”的指定,也是进入朝圣者大篷车“领袖”居住的房间的密码。

第1集《脱口秀演员》(The Comedian)

脱口秀演员萨米尔将他认识的人融入到他的表演中,而被融入表演的人则会从他的生活中消失。

萨米尔第一次成功表演后,在角落可以看到一个假人。

这个假人不是普通道具,而是原版《阴阳魔界》中的假人,据说价值数百万美元。假人所有者是魔术师大卫·科波菲尔。大卫·科波菲尔同意出借这个道具的条件是,在《新阴阳魔界》中必须以某种方式提到他本人。

于是在这1集里,我们可以看到有台词提到了大卫·科波菲尔。

“撇号”(apostrophe)是一个双关语。

除了是一个标点符号之外,也是一个对死去或不在人世的人的讲话。

萨米尔三次提到“托兰斯”这个名字。

萨米尔本人最终也出现在壁画上,这致敬了《闪灵》,《闪灵》中杰克·托兰斯最终也出现在墙上的一幅照片中。

第2集《30000英尺高空的噩梦》(Nightmare at 30,000 FeetS)

一名记者乘坐飞机时发现了一个MP3播放器,里面有一个真实犯罪播客,详细描述了他目前乘坐的飞机即将发生的灾难。

在机场的报摊上,杂志封面照片是第1集《脱口秀演员》中的萨米尔和第5集《神童》中的奥利弗·福利。

本集最后,被冲上海滩的洋娃娃玩偶致敬的是原版《20000英尺的噩梦》(1963)中飞机机翼上的生物。

第3集《重播》(Replay)

一名妇女发现了一架具有时光倒流功能的摄像机,她要全力阻止一名种族主义州警杀害她的儿子。

摄像机上的品牌名称是惠普尔,这也是上一集《30000英尺的噩梦》中MP3播放器的品牌,也是《神童》里的有线新闻网。

摄像机上有一个标签“DIX A LA PROPRIETAIRE”,法语的意思是“十个给所有者”。这架神奇摄像机也一样,将为它的主人工作十次。

第4集《旅行者》(A Traveler)

圣诞夜,一名自称“旅行者”的神秘男子出现在阿拉斯加警察局的派对上,警察则要了解旅行者的真实目的。

桌子上的一个娃娃看起来像是原版《20000英尺的噩梦》(1963)中飞机机翼上的生物。

打开牢房的密码是3436。

这是一个宗教引用。

《马太福音》第10章34-36说:“你们不要想我来,是叫地上太平。我来并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

因为我来,是叫人与父亲生疏,女儿与母亲生疏,媳妇与婆婆生疏。

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

(Think not that I am come to send peace on earth: I came not to send peace, but a sword.

For I am come to set a man at variance against his father, and the daughter against her mother, and the daughter in law against her mother in law.

And a man's foes shall be they of his own household.)

第5集《神童》(The Wunderkind)

落魄的总统竞选经理拉夫·汉克斯帮助一名孩子奥利弗当选了美国总统。

《神童》描绘了获得绝对权力的男孩奥利弗会造成怎样后果。男孩通过媒体获得了海量支持,摇身一变成了人民意志代名词,似乎支持率就代表一切,现实中同样如此,在民粹主义加持下,懂王成了神童的反证。

本集现实意义强烈,美国媒体人掌控了媒体,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竭尽所能编排懂王。

第6集《六维自由度》(Six Degrees of Freedom)

五名宇航员踏上飞往火星的征途,或许会成为首批登录火星的人类。

六维自由度指的是模拟器的六个自由度,分别是上下、左右、后前、俯仰、滚转和偏航。

本集的航天飞船叫做“布拉德伯里重型号”(Bradbury Heavy),这是以传奇科幻作家雷·布雷德伯里(Ray Bradbury)的名字命名。

他最著名的小说是《火星纪事》(THE MARTIAN CHRONICLES),也编写过原《阴阳魔界》的《I Sing The Body Electric》那集。

本集中,宇航员们谈论世界之战,说数百万美国人认为地球已经被火星人入侵。

这指的是1938年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的广播剧。这部广播剧的播出背景是二战期间,采用模仿新闻播报的形式,让许多美国听众信以为真,随即引发了恐慌,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的居民纷纷逃离了家园。

以至于除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外的所有其他广播公司都中断了正常节目的播放,转而安抚群众说这只是一个虚构的广播剧。这成了传播学的经典案例,也叫作“火星人入侵地球”“火星人入侵”等。

第7集《不是所有的男人》(Not All Men)

流星雨降落在一个小镇,给小镇男性居民带来了巨大影响。

这集是一次关于“中毒男性”的讨论,反思男权社会对所有人的影响。

安妮的桌子上有一张便利贴,上面写着10:15,这是之前每一集经常重复的数字。

第8集《原点》(Point of Origin)

当一个家庭主妇被带离她的家庭时,她发现她真正来自哪里。

本集进入朝圣者房间的密码就是“1015”。

这是一次有关移民的讨论。

原著民希望得到的是移民无偿的劳动,并不想移民获得平等的权利,一旦移民有了权利诉求,立刻将他们驱逐出境。

昂撒人总想着把其他种族赶走,却不知道昂撒人有没有考虑过印第安人的感受。

第9集《蓝蝎子》(The Blue Scorpion)

一把奇怪的,难以捉摸的枪的出现改变了一位人类学教授的生活,他的思想正在慢慢地瓦解。

枪上的序列号是1015-59。

这不仅是重复出现了1015,而且致敬了1959年《阴阳魔界:丹顿先生论末日》(Mr. Denton on Doomsday)那一集,原版也是关于一把似乎有自己思想的枪。

这把枪有着自己的思想,会选择自己的主人,仿佛有生命一样,同时也能帮助主人获得成功,具有超自然的属性。

这很像《指环王》里的魔戒,这个物件具有强大的能力,也会渐渐吞噬人心。

第10集《模糊的人影》(Blurryman)

《新阴阳魔界》的编剧索菲·格尔森被一个神秘的模糊身影所困扰。

这一集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第四名墙,乔丹·皮尔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

女主角索菲·格尔森则带着观众在阴阳魔界中穿梭。

游走光明与黑暗之间,

探索科学与迷信微妙。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6 ) 1-4集 -- 阴阳魔界,也是视角的怪届

Jordan Peele最近这两年有多火,只要说到电影节电影,说到最近这两年的奥斯卡,说到喜剧,说到政治正确,说到种族歧视,Jordan Peele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这些标签也狠狠的卡在他的身上,从《逃离夺命镇》提名奥斯卡与金球,参与油管制作独立剧情《怪异城市》,最近正在上映的《我们》,还有预计过几天就会被各大公众账号吹爆的《新阴阳魔界》,Jordan Peele稳稳的站在了平权与环保的自由主义与绿左的阵营。

他的电影元素多为少数群体发声,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对抗长期以来整个好莱坞电影电视行业少数群体集体失声的现象。

越来越多的亚裔元素和LGBTQ+元素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对这些群体卖好,但是在绝大部分电视导演的心目中,这个好根本就没有必要卖,这样的元素不但不会增加收视反而有可能适得其反。这种主流对少数群体,无论是性少数还是少数族裔又或者是边缘群体的无视,从Jordan Peele开始有所改变。

因为Jordan Peele现在就是主流。

虽然他的《逃离夺命镇》,《怪异城市》和《我们》我都不喜欢,我还是满怀期待地试图欣赏《新阴阳魔界》。

目前为止一共看了四集,也不算特别喜欢。就是那种我喜欢您剧里的每一个元素和每一场statement,但是作为一个剧我欣赏不来的感觉。

先说最大的弱点:predictable,实在太predictable到无聊了。第一集的巴基斯坦小哥在成功elimiate 两个人之后,我就猜到了结尾他要让自己消失;第三集飞行噩梦,从作者开始神逼叨叨CIA附体与飞机上的乘客进行interact开始我也猜到了他一定是让飞机坠毁的根源;黑人男孩上大学是前四集里我最喜欢的,但是毫无意外与惊喜。


第一集The Comedian

可能是我最不喜欢的一集,我都觉得看完第一集以后我还能继续往下追我对Jordan Peele是真的期望非常高。

Jordan Peele是standup火起来。他和科甘-迈克尔·凯 (Keegan-Michael Key)的美国双口相声Key & Peele从2012年到2015年之间一共拍了五季,每一季的反响都不俗。Key & Peele我被身边的很多人安利过很多次,但是我一直没看过,主要原因就是我欣赏不来Standup。

后来Jordan Peele从standup转作电影,并在2017年凭借导演处女作品《逃离夺命镇》被奥斯卡和工会奖同时提名,成为了电影电视评论炙手可热的figure。

今年的《新阴阳魔界》第一集就是讲standup的,看起来是在致敬自己的老本行吗?并不是的,Jordan是在吐槽这个行业。

巴基斯坦小哥有着成为脱口秀喜剧演员的梦想,用小哥自己的话说:想给世界带来不同,想让世界变得更好。

通常会说自己“want to make a difference, or want to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的人职业上有两种选择 -- 要么去当了政客,要么去做了喜剧演员。当了政客的人往往发现他们不但没有让世界变得更好,反而在帮忙毁了这个世界;而当了喜剧演员的人则发现他们根本改变不了这个世界,没人想听他们talk big,对绝大部分人来说脱口秀只是stupid funny jokes。

我想这也是Jordan本人为什么放弃了脱口秀的舞台的原因之一。

巴基斯坦小哥起初上台必谈枪支管理,台下听众昏昏入睡;但只要谈起其实也同等无聊并且愚蠢的personal life,台下的观众就开始无差别大笑,并且获得了推特粉丝最高的喜剧演员之称。

根本不好笑的段子搭配台下的全民爆笑,只能被解读成对听众的嘲讽。而且这些并不好笑的段子是刻意为之的,Jordan作为顶级的脱口秀演员与制作,写几个真的搞笑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段子放在剧里是什么很难的事情吗?没有这么做,就是要讽刺挖苦这些听脱口秀只是听蠢笑话的美国大众。

我在私下里曾经跟很多人争论过“喜剧”的问题。我不喜欢看脱口秀也不爱看喜剧,因为主流喜剧对我来说都不好笑。我的法国朋友和美国朋友都分别argue过我喜剧或者脱口秀的目的就是让人笑,是jokes,不应该考虑政治正确的问题,如果作弄一个女性或者一个黑人好笑那就是好的喜剧,因为喜剧的目的就是让人发笑,尽管这个玩笑本身可能是非常愚蠢愚昧的,但是玩笑就是玩笑不应该get offended。

而我正因为从来不喜欢愚蠢的玩笑,并且经常性的被愚蠢玩笑冒犯,所以选择不去看。

对于台上的巴基斯坦小哥来说,他也不喜欢去开这些蠢到家了的玩笑。他真正感兴趣的是让观众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来思考一些对我们来说已经习以为常的话题。但是没有人愿意听他的talk,因为不够愚蠢,所以不够好笑。

这难道不是Jordan本人曾在台上面对的困境,和他停止继续表演的原因?


第二集Nightmare at 30,000 Feet

主角Justin Sanderson是个白人,是前四集里主角唯一是白人的一集。

这集其实故事讲的很好,连贯,丰满,紧凑,耐人寻味都有了。缺点就是没有任何反转。

主角是一个typical不能typical的美国白人荧幕形象:拥有大学文凭以上,接受过正规教育,体面的工作,有一定知识储备。而他充满求知与探索,以拯救世界为己任。最后一飞机的人,唯独他没有获救。


第三集Replay

我最喜欢的一集。

这一集的主题绝对不是美国的枪支管制,也不是警民冲突,更不是命运不可以被改变。

对Jordan最近这几年的动作稍微有点关注的人,会自然而然地把这一集联想到他的好基友著名的美国黑人脱口秀演员D. L. Hughley在2018年出版的畅销书How Not to Get Shot and other advice from white people (《如何不被枪杀,还有其他来自白人的建议》)这本书援引了大量最近五年以来美国发生的警察针对黑人的射杀事件,以及摘录了大量媒体报道。在这些媒体报道中,完全没有任何罪行也未持有枪支的黑人被警察射杀的原因包括了:当要求拿驾照的时候,“拿驾照行动太快速“,”拿驾照行动太迟缓“,”拿了一个手机让警察以为是枪“,”去拿驾照让警察以为是拿枪”,“太高让人觉得很危险”,等等等等非常相互矛盾甚至不想干的理由。

而每篇报道之后,白人记者(是的,你可以把这个白人记者想象成第二集里那个)都会给出其他黑人相应的建议(other advice from white people)被警察pullover的时候:不要移动太快,不要移动太慢,不要去拿手机,不要长得太高或者太魁梧让人觉得有危险和攻击性。

D.L. Hughley在书中说:我真不知道如何将这些建议同时全部付诸实践。

嗯,你说那警察让我去拿驾照我不拿可以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不听从警察的指挥拒绝去拿驾照当然也是蓄意隐瞒,或者心里有鬼,看你长得这么高大魁梧一看就不是好人,还是先把你打死吧。

今年2月20日,加州的一名年仅20岁的黑人说唱歌手在自己的车上被六名警察近距离连续枪击25次。法医在报告中说子弹卡在这名说唱歌手的面部,喉咙,肩膀,胸腔和手臂,他耳朵的一部分被打打掉了。

美国警方给出的说法是:这名歌手当时正趴在方向盘上睡觉,出警警察请求了额外支援。支援警力到达现场之后他们试图叫醒这位歌手,歌手突然醒来,并且突然移动。

D.L. Hughley在总结了大量的报道和来自白人的建议以后,用半哭诉半幽默的口吻写到:在美国生存,黑人不被射杀的101指南就是别当一个黑人。

之前写的How Not to Get Shot and other advice from white people (《如何不被枪杀,还有其他来自白人的建议》)的书评传送门://book.douban.com/review/10091254/

第四集几乎是对这本书的完美影视化,还有什么样的拍摄手法能把D.L. Hughley诙谐又搞笑的语言以及黑人遇上白人警察无法避免的悲剧完美的表达出来呢?

如果把第四集里的黑人家庭换成亚裔,换成拉丁裔,换成犹太裔,换成印第安人,换成印度人,都无法表达出同样的立意。因为这集讲的不是不可扭转的宿命,也不是借由少数族裔做一个立意,讲的就是生活在美国的黑人无法逃脱的来自白人警察的杀意。


第四集:A Traveler

这一集的反讽与政治意味更足了。很多symbolic的东西甚至不需要去解读了,因为实在太显而易见。无论是白人权力还是少数民族或者是亚裔,合情合理,符合社会现实。我以前就听过说美国49个州的段子,讽刺加州闹独立(旅行者在说自己在加州改名字的时候提到make this the great 49th state of Alaska)

整个第四集段子和梗额外多,而从一张面瘫脸的Steven Yeun嘴里说出来,这些梗……格外的不好笑。

旅行者说要给Yuka一份礼物。Yuka的第一反应是拒绝的,为什么,这与原住民的萨满文化信仰有关,我们是无法控制我们无意识的欲望的,而梦想成真也未必是什么好的东西。所以明知可能打开盒子就可以实现梦想,但是Yuka还是心怀警惕——这是一个双重潘多拉魔盒的隐喻,相对的是第一集里的印度小哥,为了实现梦想不惜一切。

Yuka来到cell问她的哥哥杰克:“你觉得如果圣诞节我可以得到我最想的礼物,可能会是什么?“

杰克说:我们不相信圣诞,🎄是狗屎。

Yuka说what if 呢?只是如果呢?对话进行到这里,隐约透露的就是人对自己欲望的不确定性,有的时候我们真的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一个醉酒肥胖社会底层的生活旁观者反倒可能更冷静。

“那可能就是融入他们叭“(be one of them)

美国白人征服印第安征服因纽特,美国白人为了美国梦洋洋自得,美国人说我们是多民族国家我们是移民大熔炉,但是当我们说起美国,我们指的是白色的美国,我们用的中文动词是“融入”。

每次有人问我,“新移民应该如何融入当地社会?”我都在心里翻一个深深的白眼,恨不得回复一句:“我融你🐎勒个🐔“

这所谓的融入,不是融入那个我们以为的美丽的有努力就会成功的美国梦,而是融入白色中产生活方式中去。因为我们从最一开始就默认了that's better。

Yuka说:我知道我是谁(指血统,民族,文化),我为我是谁而骄傲。

杰克argues back - but in their way。民族融合是双向的,但是在美国,我们看到的是所有移民无论亚非拉欧都拼了命地向美国主流融合与学习,而第二代第三代移民除了鲜有不丧失原生文化认同的。


 短评

真心希望這樣的劇能火啊,讓隔壁世界奇妙物語看看什麼才叫真正的腦洞大開!

5分钟前
  • 江流
  • 力荐

砸生招牌,最后一集故弄玄虚和五毛致敬也没用,最毁的引入引出旁白膈应。

6分钟前
  • 深夜声噎
  • 还行

这故事真他妈瘆得慌,第一集最后男主自毁那段,悲壮又悲哀。

7分钟前
  • 宇文三明治
  • 推荐

感觉各大公众号马上就要开始吹爆这部剧了。最后一集的致敬太棒了吧!!!

8分钟前
  • 人间情感观察员
  • 推荐

评论区一片尬吹看得我脑壳疼,两集下来看一半知结局,后来者黑镜世奇已经把脑洞开到极致了,这编剧水平扛不起这次重启计划

9分钟前
  • 【Hector】
  • 很差

里面的段子和影片所述大道理一样无聊 ,但是台词、演技、结构、摄影有可圈可点之处……剧情真的一无是处了……

11分钟前
  • 我不是
  • 还行

乔丹皮尔,高配的美国版大鹏。起家于抨击政治不正确,但又过分沉迷于这一领域。他的所有影视剧问题是一样的,那就是过分的政治隐喻+不合逻辑如果说三五分钟的段子这样搞,那大家是无视背景逻辑,只看抨击内容的,所以他的黑人兄弟系列是成功的但是,他随后参与的影视剧再这么搞就有了大的问题。因为一部电影或电视剧,是需要有自冾世界观的,这样观众才能在两个小时的电影里、十个小时以上的电视剧里,找到代入感,能坚持看完他的新阴阳魔界、US之所以评价不好,都是犯了“逻辑不合理”+“隐喻过于夸张”的毛病,这导致观众严重出戏,甚至很多人都觉得受到了冒犯艺术来自于偏见,抨击社会中的不公平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万事皆有度,很不幸他过了这个度GET OUT评价较好,那是因为它的逻辑上问题不大/政治隐喻点到为止

14分钟前
  • Nobody
  • 还行

第一集的街道名是第三集的警察名,第二集的航班号是第三集警车的车牌号

15分钟前
  • 刺客
  • 推荐

有1959年原版的珠玉在前,又有黑镜、9号秘事这样的神作在后,不要说超越就是想要追赶上都是不可能的。烂谈不上,但是很平庸。看了几部重启剧,威尔与格蕾丝,x档案,再加上这部,不打算再相信什么重启了。

17分钟前
  • NEKO
  • 还行

真的也就第二集好看,其他都好无聊哦

18分钟前
  • 又又
  • 还行

希望能单纯一点,就讲一些神神叨叨的小故事就很好,全程都“我怀疑你在隐喻xxx但我有没有证据”就很难受了

23分钟前
  • リン
  • 还行

第一集:当周立波拿到了死亡笔记;第二集:精神分裂症自导自演的一出劫机大戏;第三集:种族歧视的奇幻讲述方式。

25分钟前
  • 曹笑天
  • 推荐

开头十分钟真的非常无聊段子手也不搞笑这设定是8号当铺么

29分钟前
  • 周扒皮
  • 还行

第一集,我对观众莫名其妙的笑声感到无语

33分钟前
  • owen shen
  • 较差

世にも奇妙な物語。

38分钟前
  • CHACHA
  • 推荐

五集总体三星半。第一集的背后意味其实很有新意,它探讨了脱口秀演员过度消费自我生活以换取观众认可的困境。奈何故事走向太平庸了,浪费了这个角度。第二个故事有意思多了,虽然有故布疑阵的嫌疑,但无论是脑洞还是故事气氛都很到位,把它放在第一集就不会那么劝退了。第三集特别棒呀各位,这集指向了美国社会的一个传统问题——driving while black,这集无论是故事还是隐喻都设置得非常合理,连地下铁路这个隐喻都用出来了,实在很妙。第四集这个剧情映射了白人对北美原住民的侵略、分化和驯化,但装神弄鬼的叙事实在没什么意思。第五集终于等来赵约翰了,没想到是黑川普的一集哈哈哈。其实这背后的民粹主义抬头更值得讨论,也对现实世界更有启示,但故事只表现了表层问题,好在总体还OK。

41分钟前
  • 彻野
  • 推荐

cbs什么神仙电视台 找这么强的班底🐂🍺

45分钟前
  • Unbroken
  • 力荐

美国《世界奇妙物语》(拉长版/墨镜大叔换位成乔丹·皮尔)。好看难看的集数基本对半。

47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阴阳魔界系列玩的就是实验,比如某些集容易陷入逻辑的错乱,有些则会进入诡异神秘主义领域余音绕梁引人深思。但是这次重启看过两集却更像前者,概念设定上没啥问题,剧情基本预料之中,看完感觉怪怪的,与其说让人虎躯一震不如说看完呵呵一笑。期待太高难免让人失望,期待下后续的斯蒂芬元。

52分钟前
  • 木可流芳
  • 还行

罗德·瑟林看不下去了,亲自出马。

54分钟前
  • [未注销]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