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2010

正片

主演:松山研一,菊地凛子,水原希子,高良健吾,玉山铁二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1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挪威的森林2010 剧照 NO.1挪威的森林2010 剧照 NO.2挪威的森林2010 剧照 NO.3挪威的森林2010 剧照 NO.4挪威的森林2010 剧照 NO.5挪威的森林2010 剧照 NO.6挪威的森林2010 剧照 NO.13挪威的森林2010 剧照 NO.14挪威的森林2010 剧照 NO.15挪威的森林2010 剧照 NO.16挪威的森林2010 剧照 NO.17挪威的森林2010 剧照 NO.18挪威的森林2010 剧照 NO.19挪威的森林2010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挪威的森林2010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木月自杀之后,留给曾经青梅竹马的恋人直子(菊地凛子 饰)以及他们的好朋友渡边(松山健一 饰)无法弥合的伤痛。为了忘掉曾经伤痛的记忆,渡边选择了前往东京求学。在新的环境中,渡边几乎忘记过去的一切,直到某天与直子偶遇。在他们共同的记忆里,木月是不可能回避的话题,但他们却像约好了一样谁也没有提起这个人。直子20岁的生日,屋外淫雨霏霏,屋内直子与渡边温存一夜。直子搬家了,她又一次从渡边的生活中消失,渡边的生活似乎又一次恢复平静,但他的内心却满怀伤害直子的愧疚,直到渡边收到直子的信。渡边认识了开朗热情的女同学绿子(水原希子 饰),两人很快坠入爱河,但在渡边的心里,永远有一个位置属于直子……火炬木小组 第四季青春日记之柠檬之恋心灵点滴我家那闺女第二季命运之夜前传第二季你不知道的中国好物上访暗恋2024残余记忆爱的盛宴2007白日梦工厂2011万有引力别人的孩子无限地带23Ⅰ飞吧企鹅听雪楼永志不忘1937宅时代护宝天师战少的白月光就是我寻画情济公粤语谎话两颗心都为了你俏如彩蝶飞飞飞高校教师2003爱的旅馆向日葵之丘·1983年夏不得不爱第一季甲铁城的卡巴内瑞天上再见大药坊粤语明日的与一此花亭奇谭日语时空怪客白夜金田一少年事件簿2 杀戮的深蓝猎手尘埃人暴富后前女友后悔了心动的信号第四季灰天鹅绒上的四只苍蝇关于琼我不是李连樱地球之夜决战黎明

 长篇影评

 1 ) cruelty

    今天在油麻地的百老汇电影城看了挪威的森林,确实拍得很唯美,虽然有些地方确实有点刻意营造气氛。直子和渡边在各种日本四季自然美景中没有目的地漫步的场面,那晓风吹的,那荒草摆的,简直就像拍唯美偶像剧一样。不过整部电影给人的感觉非常cruel,特别是为了强调这种感觉,影片后半段呈现公寓安静场面--某主人公在旷野里纵情哭喊--公寓安静场面的交替模式,而且还配合着非常惨烈轰鸣的配乐,心想不被震撼都不行。

    我对日本青春残酷电影其实了解很少,之前只看过一部莉莉周,感觉莉莉周比较像少年制造的cruelty,挪威森林就是长大了的cruelty。虽然两部青春电影都强调死亡,但是前者感觉是通过制造他人的毁灭来缓解青春的迷茫和对未知死亡的恐惧,而后者是不停地在爱人死亡的痛苦中疗伤。直子死了之后渡边一如既往地去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旅行(有剧透原谅我……),在海中一个隔绝人世的山洞里呆了很久,在岩石上因为想念直子而大声哭喊(电影里面这种场面很多……),最后还是活着回到了东京的公寓。“爱人之死的伤痛是不可能被治好的,虽然现在暂时缓解,但是以后再次袭上心头还是一点办法也没有。”(paraphrase from Watanabe)不过渡边还是活下来了,选择和直子&木月不同的生活方式——变老,来祭奠他们曾经的青春。“我以前认为人生就是应该在18和19岁之间徘徊,18岁过去了是19岁,19岁过去了又再回到18岁,这样人生会变得简单一点。”这是Naoko过20岁生日的时候说的,然后失声痛苦。她的想象中她和木月在他们的小世界里永远都会是18、19岁的样子,没想到木月自己把成长的痛苦留给了她。

    影片里面有很多祭奠的场景,当然来自书里,比如渡边和直子以及渡边和玲子的那两场XX,分别是为了祭奠某个逝去的朋友。而渡边和绿子一直没有XX,很明显是他们之间缺了那种联系。其实我一直不太喜欢直子(虽然喜欢她的人很多),因为她自我封闭得让人压抑,比如她的幻听,很明显就是因为太自我封闭了分裂出来的。木月死了以后直子已经失去和人恋爱、甚至只是简单接触的能力了,所以她最后追随木月而去也是可以理解的了。渡边说得很对,那个所谓的疗养院根本不是可以久呆的地方,因为它给你一个康复的假象,实际上在里面和人接触的经验根本不可能引申到外部世界,直子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她在被渡边接出去抑或厌倦之前自杀了。而只有像玲子这么强大的人才能在在里边呆了7年之后依然能在外部世界寻找新生活。

    绿子一直对她没什么感觉,只觉得其实是个很单纯的女孩子,有渡边身上的一部分。最爱渡边~松山健一gg真的很具有他身上那种温柔、孤独和单纯,比如他对直子、绿子、玲子和初美,他话很少,但是重来都是直话直说,如果会伤害人就选择不说。面对好友爱人的死亡,直子选择一直沉迷于过去的时光,渡边选择以活着然而不忘却的方式怀念逝去的人(他一遍遍地回忆和木月、直子在一起的时光),玲子选择到一个新的地方进行一场新的恋爱,而永泽这种人“重来没想过使自己获得幸福,也重来没想过给他人幸福”,活得高尚而又低俗,他给别人带来痛苦而又不会受伤,凭他的smart和神秘感活得很滋润,然而他自己从心底里其实不care这些,所以是个只是在“生”而不是在“活”的人(渡边的话是“人渣”)。
    
    坐公车的路上一直感觉很压抑,因为头脑里面有以前的影子在闪。虽然没有似渡边和玲子一样遍体鳞伤还坚持活着的蜕变和成熟,但是一切不是都是心的作用吗?有点不知道究竟身在何处了,而且我没有Midori在某处可以拨通电话。

 2 ) 观后……即焚……

有朋友说,看完陈英雄《挪威的森林》,那感觉完全不像在看书,更像两小时翻完一本350页的书。镜头不带停地处于运动状态,反复强调的浓绿色调, 逼着人物走来走去,赶着观众去找结局。这感觉当然不好受,相信陈英雄看到满天飞、无国别差异的负面评价也很崩溃。去年在威尼斯,他还一再表示,放映音响出问题了云云。现在,他终于可以死心了。

陈英雄当然不信一流著作二流电影等说法,他可能偏偏不信邪,更讨得了村上春树的欢喜。开头说的问题,也不见得陈英雄就没有考虑到,毕竟他还是对每个人物都动了手脚。渡边没有在开头坠入青春的记忆,直子没有了直面自杀的经历,绿子没有了可爱的话语,也没有一起去看A片,永泽不爱看书,敢死队直接去死,最夸张的是玲子求着渡边做爱……可见,他不是一个偷懒的创作者,然而对原著读者来说,他绝对是一个粗暴的删改者。

我非常理解原著迷的漫天口水,更同情陈英雄的悲惨遭遇。如何把一本书改编成一部电影,这从来就不是好差事,或者说这根本就是烂事一坨。因为只要是读过书的,他们所有人都会首先把电影还原成书,再去对比脑海中既有的画面感,跟顽固的记忆印象冲撞。至于纯电影本身的考量,那只能降到第二或第三位。失策的地方还出现在演员身上,比如负面声音很多的菊地凛子。明明在《巴别塔》里那么出色,那么国际化,经得起敲打,可在《挪威的森林》里,她的大脸盘和刚硬的脸部线条简直是一场噩梦,堪比她在2007年奥斯卡红地毯的雷人程度。当30岁的她说自己快要20岁时,我无可避免地陷入了情绪崩溃。

《挪威的森林》可以有很多种描摹法,但是它绝对不应该是纯爱版的,更何况陈英雄还保留了如此多的性元素。可偏偏是这么多的情欲交织,那么深刻的生与死擦肩而过,电影还是拍成了无可救药的纯爱模式,小清新扑面而来。春天的风、夏天的草、秋天的树、冬天的雪,这么一套风光片拍法的确保证了美感,保证了观众不会从画面上去诋毁它,然而用主人公没事低头拥吻,做热恋不可开交状,这就未免有点太过了。我尝试去理解下陈英雄的做法,他可能想吸引住年轻观众,避免电影产生所谓的老气。可是作为上世纪60年代的青春爱情,解散了的乐队和逝去了的人们,这部电影本来就应该散发出浓烈的怀旧味道。很显然,尽管学得几分深浅旁白,照搬书中内容,然而这位渡边一点都没有对往事产生疑惑,更没有迷失。光看结尾处他的无声咆哮和不知自己身在何方,你就应该知道,这是一杯压榨过的葡萄汁,而不是发酵过的葡萄酒。

所以,陈英雄匠气太重,工于技巧,完全找不到原著精髓,更找不到了失去已久的自我。要说压缩改编小说难度大,拉乌·鲁兹拍《追忆似水年华》,7卷15册也仅仅用了两个半小时片长。虽说很难得到公众的完全认可,然而导演完好地保存了自己,原著的情调还在,意识流散发出无穷魅力。同作为追忆往事的《挪威的森林》,一堆特点鲜明的人物,结果拍成电影后,它却没能产生一种审视回味的美感。有说这是因为距离太远,要么是现代气太重——反正横竖不像,还是阅后即焚了吧。【玩家惠 专栏】

 3 ) 清澈与性感 村上春树的世界被细腻地化为影像

今天看到一篇来自《挪威的森林》拍摄现场的日文报道,现翻译出来和大家分享:



清澈与性感 村上春树的世界被细腻地化为影像



计划今年12月上映的日本电影《挪威的森林》,在很早的时候就成为了热门话题。原著的销售量已经在去年的夏天突破了1000万本,成为了作者最畅销的作品。影片已于去年完成了拍摄工作,现在进入后期制作阶段。主演是松山健一与菊地凛子。除了偶像与实力并存的演员阵容,还有来自法国的陈英雄导演,他将在日本这块土地上忠实地再现原著的时代背景。这些都是本片的看点。下面通过我在拍摄现场一天里的所见所闻,将这个影像世界报告给大家。

在入梅后一个下着雨的星期天,我来到了曾经诞生过《七武士》等多部名作的制片厂。时间是去年6月21日,目的地是东京成城的东宝摄影棚。我穿过宽敞的场地,向拍摄现场走去。到了摄影棚,我收起雨伞,走了进去,发现里面也正在“下雨”。

这天的要拍摄是,主人公渡边(松山)和女友绿子(水原希子)在二楼阳台上对话的那场。阳台扶手的外面是人造雨。在多个灯光照明的效果下,雨天柔和的光线被出色的再现,烘托出两人微妙的心理活动。

过了一会儿,摄影暂停。稍事休息之后,”take 3”通告来了。接着就听见陈导的一声“action!”摄影机再次运转。就在水原刚说完“那是母亲刚刚去世时候的事了”这句台词,忽然又听到导演的一声“cut!”看来是开始说话的时机没把握好。

这之后,就是不断地“action!”与“cut!”。中途,导演把水原拉到监视器前严格的要求道:“要一直看着渡边,别看别的地方”,“说话的时候要饱含热情,像是心里面燃烧着一团火”。并且细致的调整着两人的位置。

事后我曾就此询问过导演,得到的回答是“我是考虑到他们与背景植物之间的距离。为了让他们俩在最后接吻的时候动作更流畅一些”。连松山的头发稍稍有点翘起来也需要停下调整。有时候“cut”了20次才OK。

就连布景与小道具,导演也尽可能要求完美。小说的主要舞台是1969年(昭和44年)前后的东京。在屋子里,除了储米箱(可以计量大米数量的那种),还有电视、吸尘器、冰箱、烤面包机等,都需要当时型号的。为了营造“昭和”的氛围,即使是不在摄影范围内的地方也放置了当时的生活用品。

摄影棚内也搭建了直子(菊地)的房间,连里面的梳妆台等日用家具也要求营造出当时的氛围。制片人小川真司在谈到导演的完美主义时说:“导演对碗橱里面的玻璃杯不满意的时候,新杯子不到不继续拍摄的时候也是有的”。

本片对于摄影器材也是极其讲究的。摄影机是好莱坞常用的“Thomson VIPER”电影专用数码摄影机。“因为可以细致的拍摄黑色调,导演非常中意。陈导似乎很在意肌肤的色感。”小川制片如此说道。陈导自己也说“这种摄影机的质感与35毫米胶片的摄影机不同,它可以拍出柔和而圆润的感觉,因此我很喜欢”。

摄影画面可以实时地在监视器中看到,我可以从中感受到原著世界的清澈感。同时也像导演所期待的那样,性感无比。

2010.1.3 12:00

原文链接:http://sankei.jp.msn.com/entertainments/entertainers/100103/tnr1001031201003-n1.htm

 4 ) 没有润滑剂的悲哀

从风传去年底上映一直拖到现在,电影版《挪威的森林》的神秘面纱早已被揭开。关于它的评论,我都写了四五篇。

别人说,一流小说出不了一流电影。千万级别的销量、泛亚洲的影响力,面对通俗流行的《挪威的森林》,陈英雄接下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去年威尼斯,陈英雄还在四处辩解,说国际版放映有瑕疵,影响了评论人士的判断,不肯承认失败。结果,一年过去,不管国际发行还是日本本土上映,影片都没有达到既定目标,陈英雄算是深解其中滋味了。

基本可以说,《挪威的森林》是一部看上去很美的电影。当然,遥想当年,陈英雄一举成名的原因就是摄影美,景美人也美,摄影镜头更美。这一类东西在《挪威的森林》中有完好表现,摄影师李屏宾是个轨道控,他把长镜头和运动镜头用到了一种极致,外人很难从画面美感上去诋毁它。在李屏宾擅长的室内戏,微弱的自然光线,玲子给渡边和直子弹奏起了《挪威的森林》,流动的光影、柔缓的吉他声和日式英语的歌声,怀旧感一下子就出来了。也只有在那一刻,当片中人物唱起了名叫《挪威的森林》的歌曲,我才深刻意识到是在看《挪威的森林》。

电影的优点和缺点都是如此明显,片中出现了很多旁白,直接从原著中摘出。渡边、直子、绿子、玲子四个人物,完全保留,架构不变。从这点来说,陈英雄非常忠实于原著。大的方向上,原著人物没有改动。陈英雄近乎有点偏执,像以木月汽车内自杀开头,很容易让没看过原著的观众一头雾水。比起羽翼丰满的原著,电影在细节上严重不足。直子为何自杀、渡边为何焦虑,包括对绿子的描述铺垫,都没做到位。这些人物并不是互相独立的存在,他们有互动,甚至有命运的关联和对照。放到电影里,很多转场就显得特别生硬,断裂开来,也只有看过书的才明白为什么。在原著中,对直子为何会心理崩溃,为何会有人际障碍,那在于她目睹的死亡接二连三。

如果说,书中的细节让整体充实,那么,电影中的细节是用来润滑的,消除观众的生涩和疲惫。难怪有人调侃道,直子的悲剧在于润滑剂,陈英雄的悲剧也在于此。你说它拍给原著迷看的,大家都不买单。你说它是青春片,路人都能欣赏都能看,可影片的格调就定在那,下不来。陈英雄看到了长篇幅的情欲交织,用怀旧手法表现了林中田园的风貌,却没看到深刻的生与死,它们和主人公擦肩而过。【新京报】

 5 ) 书里影外的《挪威的森林》

站在上海影城门口的时候,看见拉在大门口的横幅是“日本爱情电影《挪威的森林》9月16日公演”,我在门口说,干么不打“村上春树”的招牌出来呢?

然后,看见海报跟台湾香港一样,便觉得实在有点不敢恭维国内的宣传水平了。想着,其实可以用日本本版的海报的。也还不错的,是渡边和直子。

但,看电影的时候,则觉得那条横幅打得实在准确了,这片子给越南导演——陈英雄导成了一部爱情片。

记得当年读这本村上春树最著名也是我读过的他的唯一的书之时,我觉得这是另外一种版本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然而,在电影院里,《挪威的森林》俨然就是爱情片。

电影不再告诉你,因为木月的死亡,因为直子的死亡,因为绿子父亲的死亡,等等一串死亡之后,渡边,或者说村上春树的在他自己也隐射为“私人小说”里的化身,在生死之间的种种认识,书是说人的生与死,说珍惜,说爱护,等等更为深邃人类情感的书,它的“著名”并不在于它的爱情,而在于这些思想,可惜,电影只说了爱情,或者因为大刀阔斧的cut,连电影音乐也不够连贯的cut,让这片子,只剩下了支离破碎的爱情故事。

记得前年,跟朋友开玩笑说——爱情才是永恒的主题,因为它永远都有市场。朋友笑着反驳,大家一乐,但现在,村上春树的那些背景描写里的日本六十年代不见了,成为放在任何年轻时代都存在的爱情的纠结,不能说爱情里没有深邃的思想,却不能将原著里所具有的思想给抹杀了。

再回到我个人认为村上春树所呼应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改编成的电影《布拉格之恋》却显得更为生动得多。或许因为米兰·昆德拉所写的苏联入侵捷克更容易表述?或许因为村上春树所描写的那些心理更难以表达?那么《入殓师》不是表达生死很清晰么?

日本文人,特别是日本作家,对于生与死,对于美与丑,对于很多情感的极端都有他们非常独到的描述,就像谷崎润一郎自己所写的——《恶魔》中佐伯舔恋人的手帕,就是一例:“……这是鼻涕的味儿,舔起来有点熏人的腥味,舌尖上只留下淡淡的咸味儿。然而,他却发现了一件非常刺激的、近乎岂有此理的趣事。在人类快乐世界的背面,竟潜藏着如此隐秘的、奇妙的乐园。” 同样,村上春树描述在《挪威的森林》里所有人物都有自己的伤口,他们都在这伤口面前表现得局促不安和手足无措,其实,这是作家在表述现代的文化对于人类的自然属性的一种破坏而已。

而在电影中,这段成为一种比较怪异的表述——渡边对自己手掌上的伤口的嗅显得非常的自虐。渡边疼吗?渡边爱谁?谁爱渡边?是直子因为无法摆脱木月之死而选择渡边,还是绿子为了自己的孤单而选择渡边?

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里所提到的那些摇滚乐,在影片中支离破碎地出现,让我疑惑,是国内cut掉了,还是陈英雄自己就没打算弄完整?

“村上体”的文字可以被单独看做一段美丽的小景,影片除了有一些美景之外,“村上体”无处可循,或许,是我要求更高了吧。

看过评论说,喜欢村上的很多粉丝是女性,电影院里,看见后面有一个女子孤独一个人坐在角落里,独自来看这片子,不觉得有些伤感,好在,实际上电影院里男女比例相差并不太大的。
  

【原文地址】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2996523&Key=405719532&BlogID=150117&PostID=35551740

 6 ) 当我们谈论挪威的森林时,我们谈些什么

    村上春树的好,不在于故事,甚至不在于文字,而是那种无所事事的,绵长的,氤氲的,但欲罢不能的氛围。这种氛围也许正是最贴近人生的本质状态的东西。在村上的笔下,它化作人物罗里吧嗦但又给人以强烈异样感的对话,化作“一种优雅的饶舌,一种有节制的故弄玄虚”(林少华)。这使得村上的作品很难以被改编为实实在在的确切的电影影像。一旦切实了,那种氛围就很容易消失。加之小说曾产生如此广泛的影响,陈英雄改编这部作品的压力和困难可谓非常之大。看到这电影拍出来,被骂得体无完肤,几乎于心不忍了。可能大家的要求太苛刻了?我抱着哪怕再现了原著一二分的神采也好的心情看完了这部电影。确切地说,陈英雄不是没有再现村上的神采,而是根本没想去再现那份神采。他索性把村上笔下这个很具有“私人性质”的故事,变了一副样子。每一个人物都变得有点似是而非。

      松山健一对渡边来说太帅了一点。渡边在我的心里是一个需要长久的相处和理解才能发现其魅力的人物。而不是一个一眼望去就令人心生摇曳的忧郁美男。他不是那么喜欢说话,但一开口绝对妙语连珠,而且是不经意的那种。是一个对学业,对名利,对权势很疏离,但想要努力也绝对办得到的聪明人。他的脸是“看久了觉得跟你在一起也未尝不可”的那一款。非要具体地说,渡边君其实是一个王小波式的人物。就是那么一副嘴脸,平时不怎么说话,其实脑子里一包乱七八糟的坏水,也绝不容易被打倒。你想,王小波要是长得跟F4似的,不是挺别扭的么。这还都只是表面的问题,最根本的是电影里的渡边太孱弱了,心理从始至终是非常脆弱的。没有表现出渡边君因对世界的疏离而导致的强大。他对直子的感情,混合了对木月,对青春,对自己的怀念。同时有一种责任在其中。随着直子的日益崩溃,渡边感到自己应该越来越强大。“除了强大,我别无选择。”这一点,在电影里没有得到足够的表现。而渡边君从最初的满不在乎,到满不在乎之下仍然要奋力生活的转变,正是深深打动我的地方之一。

    直子的内心就像是红楼梦里的林妹妹,幽怨愁苦一大堆。但直子是非常隐忍的,她很注意不把自己的负面情绪传染给别人。在疗养院里,情绪最低落的时候,没法说出完整的话,也没法写信,渡边君去看她,她也是微笑着,抱着身子听渡边和玲子说话,说抱歉没法交谈,但听你们说话我就很开心。电影里直子的崩溃来的太快。而且总是动不动就抽抽着哭。导演又省略了直子亲眼目睹姐姐在房间上吊的经历。观众自然对直子的崩溃和神经质产生不能理解的厌恶感。

   绿子在电影里被符号化成一个活泼烂漫的美少女。她为了省钱买锅而一个月只穿一副胸罩,她去千叶的女同学家里做客,她在贵族式高中度过的时光都一概被省略。其实绿子性格里,经历里,都有和直子相近的地方,但绿子选择了不一样的态度。她绝不认输。她讨厌高中的学校,所以她决不能败下阵了,反而要每天坚持去上学,不迟到,不早退,生病了爬也要爬去学校。这种自然而然的不服输的尽头是绿子阳光开朗的真正原因。也是她之所以吸引人的根本。

   玲子最重要的几段人生经历---小指突然不能动而再也不能成为钢琴家,她与13岁女孩的不伦关系,她在疗养院里与直子的亲密无间...陈英雄也都将之略去。这就使得玲子的形象非常单薄,最后跟渡边君完事后那一句“我又找回了年轻的感觉”真是够雷人的。

   同样的问题在永泽,初美身上也存在着。永泽绝对是个喜爱读书,且对书的品味非常不俗的人。他和渡边初次结识也是缘于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共同喜爱。陈英雄却硬是让他讲出了“人生多么美好,不要在静止的书本里浪费时间”这种话。

    整部电影把《挪威的森林》纯爱化了。把它简化成了一部爱情故事。这小说最大的主题其实是死亡,里面的爱和性,情和欲,以及其中人物的生存状态是在这一主题之下才得以延展。“死不是作为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而存在着。”导演要把它拍成一部三角恋,做这样的提纯处理,当然也无不可。毕竟影片也是一次再创作。但问题是导演也没有完全把它拍成纯爱片,似乎还想捎带着也探讨一下迷茫的人生。最后使得整部片子怪模怪样,渡边不是渡边,但又有渡边的影子,绿子不是绿子,但又有绿子的影子。搞到最后,这片子就既不陈英雄也不村上春树了。还不如学学张艺谋,要改就把这“中心思想”给改得彻头彻尾的。虽然山楂树之恋原小说里也有一些情欲描写,比如说写到老三和静秋躺在一起时勃起了,背着静秋过河时感觉到静秋丰满的胸部在后背上跃动等等。但经过张艺谋的改编,现在一提起《山楂树之恋》,谁想到的不是“纯”啊!

PS 我觉得玲子和渡边为直子举行的音乐祭礼绝不能少啊。他们喜欢看的书,喜欢听的歌神马的,陈英雄都视而不见。村上的世界里,音乐绝对是要展现的啊。。。NND继续背单词了。一个小时写了这么篇东西好有负罪感。

 短评

世界上沒人喜歡寂寞,只是不想勉強交朋友

5分钟前
  • DiDi
  • 推荐

刚知道这玩意开拍的时候,咱的反应是“娘咧... 陈英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咱不幸淡忘了这一点并且生出了期待来,这,是一个杯具。。。叙事也是一个杯具,另外按某人的话说,会让菊地这种圆脸兔牙的来演直子,大概是因为要庆祝兔年罢。。。

10分钟前
  • RS
  • 还行

sex细节都没有怎么刻画人物性格的区别啊,陈英雄这不糟蹋我青少年性启蒙读物呢么。直子是性冷淡不是石女啊!绿字变口淫党了啊!比重太小了啊!说好的女上位呢!这分明不是韩寒,王菲和萧亚轩重新演绎《永不瞑目》呢么?

11分钟前
  • 穆先生.troj
  • 还行

就李屏宾的摄影,还是值得一看,松山健一比想象中的更像渡边

13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推荐

終於看了『挪威的森林』,確實有點遜,一開始的敘述十分凌亂,沒看過小說的人肯定一頭霧水。直子滿二十歲生日,渡邊去綠家吃飯,兩場重頭戲看來都十分平板,日本電影最厲害的細節,在此完全消失了。劇本是一大敗筆,菊地凜子也完全沒有直子的靈氣,電影拍出了小說的外貌,卻沒拍出小說的精神,可惜了。

16分钟前
  • 愛永
  • 还行

第15分钟,直子开始情绪崩溃了。看着菊地凛子,看着熟悉的文字变成了眼前的画面,我也跟着崩溃了……!!!

19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绿子完全不是那个绿子啊。松山健一越到后面也越不像渡边。直子卖力地哭,可惜剧情模糊化,让人对她的无助很无感。果然文学和电影是两回事。陈英雄没有做好功课。整个片子的基调和氛围有问题,成了个压抑的苦情戏。最最不喜欢的竟然是配乐,这苦凄凄的配乐扭曲了摄影的美。只有那漫山疯长的绿草真好看。

24分钟前
  • 时以星
  • 还行

每个人都有他心中的挪威森林, 陈英雄的森林有点去日本化, 情的表达过于外露, 其实也是不错的选择, 只是少了点挥之不去的苦楚. 直子的年纪大了些, 但菊地凛子的演绎还是动人的, 相对绿子的演绎的可信度就很低.

25分钟前
  • 林克不在場
  • 推荐

这是一部越南导演拍摄的根据日本小说改编的挪威电影。

29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潮乎乎,大片色彩和稍微饱和的颜色有点不像日本爱情片,但本来它就是个越南人导演的.就故事本身来说应该还算好,直子很原著,小绿的戏份有点偏低了.配乐不错,但剪辑稍微懒了点,常常给人一惊一咋的感觉.一句话总结的话是一部很"湿"的电影.恩,各种你能想到的"湿".

34分钟前
  • Yazawa
  • 推荐

一部让我在硬与软之间徘徊、所有女演员都想跟男主做的关系很屌乱的电影。

37分钟前
  • ░▒▓██
  • 还行

村上春树叔叔,原来您对爱情的solution就这两个东东:death & sex.

41分钟前
  • 生生不息
  • 还行

看完了,不推荐。直子太丑而且神经质的太过分,为疯而疯,失去了自我。绿子不错,虽然胸太小但是演技弥补了。许多喜欢的情节没了,敢死队基本无视,火灾之吻变成雨后之吻,最后和玲子在一起也处理的很突兀,主要是玲子没展开,失去了别有的韵味。初美和永泽很好,没失望。总体评分65。

42分钟前
  • 渡边
  • 还行

除了画面,一无是处。选松山健一和水原希子倒是不错。

44分钟前
  • 男娼起义
  • 较差

我没看过小说原著,单纯为了看松山而看的。松山在这里镜头很多造型很多基本上都保持清爽的感觉我很满意。画面不大有日本FEEL我也没当它是日影来看了,至于故事方面……导演你不太懂得讲故事吧,还是只是我个人的水平问题……不过看完电影也没有想去看小说就是了

49分钟前
  • nikki
  • 推荐

為什麼他們不去試試帶有潤滑劑的保險套呢?

50分钟前
  • Vinta
  • 较差

哈哈哈,一部关于性,爱和死的搞笑片

52分钟前
  • 三茶*
  • 较差

哪儿不对劲呢,就是不对劲嘛。

54分钟前
  • 松如
  • 还行

爱情有很多种姿态,而在这部小说里,反应的是那种既淡又深沉的情感。有点不理解直子,为什么她会对始终忘不了木月,以至于她的心里再也不容许别人闯进。

57分钟前
  • arcticcircle
  • 力荐

那森林里的风景,愈见模糊,愈见清晰。。。。多年后,我终于明白《情书》与之的关系。一特写我就受不了菊地凛子的老脸,可是她却能传达出那种娇羞脆弱的感觉,让人心生怜惜啊~~我觉得情绪很到位,可是人物比原著单薄了许多——以及,到现在我还不懂木月干嘛自杀- -

60分钟前
  • 小锡兵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