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女胡安娜

正片

主演:皮拉尔·洛佩斯·德·阿亚拉,达尼埃莱·利奥蒂,罗塞娜·派斯特,苏西·桑切斯,Ana,埃罗·阿索林

类型:电影地区:西班牙 / 意大利 / 葡萄牙语言:西班牙语年份:2001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疯女胡安娜 剧照 NO.1疯女胡安娜 剧照 NO.2疯女胡安娜 剧照 NO.3疯女胡安娜 剧照 NO.4疯女胡安娜 剧照 NO.5疯女胡安娜 剧照 NO.6疯女胡安娜 剧照 NO.13疯女胡安娜 剧照 NO.14疯女胡安娜 剧照 NO.15疯女胡安娜 剧照 NO.16疯女胡安娜 剧照 NO.17疯女胡安娜 剧照 NO.18疯女胡安娜 剧照 NO.19疯女胡安娜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疯女胡安娜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胡安娜(碧拉尔·洛佩兹·德·阿亚拉 Pilar López de Ayala饰),西班牙卡斯迪里亚王朝的公主,费尔南多二世与伊莎贝尔一世的掌上明珠。菲利浦(丹尼埃尔·利奥蒂 Daniele Liotti饰),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之子。她美艳痴情,多愁善感;他风流倜傥,英俊多情。1496年,胡安娜远嫁弗兰德斯,与菲利浦王子成婚。两人很快就沉浸在深深的欲望与激情里,不可自拔。然而这场无情的政治婚姻,才只是这场悲剧的开始。 1504年,在年迈的母亲与兄长相继去世后,胡安娜成为西班牙女王。然而女王的压力以及丈夫的不忠使得胡安娜的精神每况愈下,陷入绝望的嫉妒与孤独的恐慌中。这个用尽一生爱着的男人,居然乘机操纵布尔格斯法庭裁定女王精神崩溃,并随即宣布自己成为新的西班牙国王。租来的男友是千亿继承人鹤啸九天科佩尼克上尉台湾山步行粤语上帝的选民屋塔房的问题儿童侣行第二季咱们相爱吧2016凌晨两点半天使之灾我是 第三季狐步舞爱情密码维也纳血案 第三季扑克脸2022开往名古屋的末班列车武士决战以我深情祭岁月光2017我的一家人 第三季路易·德拉克斯的第九条命穿越时空的女巫第二季昆仑奴欢唱大篷车一世至尊在切瑟尔海滩上奈何少帅要娶我假面骑士×假面骑士 OOO W feat. Skull Movie 大战 Core烟火人家脑残粉(原声版)幸福马上来荒野逃生天狱飞龙2神通乡巴佬维尔·达斯:失之我幸鬼斧逐个捉水坝危城 上 水坝危城 下请回答1987如果爱第一季总裁夫人有点野午夜天鹅死而不亡食尚玩家

 长篇影评

 1 ) 维以死亡成全爱—《疯女胡安娜》影评

这是我非常心水的作(nv)者(shen)写的影评!她的文章总带着吐槽般的幽默与一针见血的见解。没看过《疯女胡安娜》不打紧,让她给你讲一段真·离经叛道·痴情少女的故事,以及一个“略为显眼也见怪不怪”却“命中注定”的王室悲剧。

我们来说一个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故事。

不过这里面美人是个男的,而那个爱他的人,各位放心,是个女的。

从714年起西班牙被阿拉伯人占了有快八百年,天主教徒搞再征服运动搞到1492年终于全境收复,境内两个大的王国之间的联姻(1492年之前)也把国家统一得差不多了,这两个王国分别是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两个王是伊莎贝拉和斐迪南二世,他们有几个儿女,按政治略分别嫁娶,这里面比较出名的是两个女儿,二姐胡安娜和小妹妹凯瑟琳,胡安娜和奥地利哈布斯堡家的王子菲利普结婚,凯瑟琳被送到英国联姻,后来是亨利八世的发妻,英国历史上第一位正式的女王——血腥玛丽她妈。亨利因为凯瑟琳生不出儿子跟她闹离婚,以至跟罗马教廷决裂设立了英国国教(老实说这事儿极其不厚道,没想到日后会变成英国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凯瑟琳是个非常靠谱的王后,很受英国国民爱戴,亨利跟她闹离婚时扛起的压力那不是一般的大,即使如此还是孤行到底,充分体现了此男的伟与渣。

然后我们说回她姐们儿胡安娜。

这位姐们有一著名称号【疯女】(La Loca),她丈夫被称为【美男菲利普】(Felipe I el Hermoso),他俩的婚姻给西班牙+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称霸欧陆的政权起了个头儿。我看了百科又去看电影,电影里的胡安娜表现比百科给我的感觉来得强势些,基本史实还是符合了。是说她为什么被称为【疯女】呢……因为她不准她丈夫搞外遇。

放现在这事儿挺正常的,放中世纪欧洲宫廷,这事就有点不知情识趣儿了。

是说那时候的王公贵族——尤其是对国家还比较有价值的那种,跟谁结婚那都不是自己爱咋样咋样的:你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比如说当时西班牙的处境,就是跟法国各种死掐,自个儿单打独斗又拿不下,那么当然要结盟,要结就跟仇人的仇人结呗——所以英格兰、奥地利(神圣罗马帝国),一个都别跑。怎么结呢?婚嘛,快稳狠准又省事,优良传统,不二之选。
但是王族也是人,是人就有自己情感和肉体的需要,政治婚姻摸黑嫁了娶了,结果两相看厌无法相处也是极高概率的事件,那么怎么办呢?外遇嘛,瞅瞅宫里宫外,哪个看着顺眼说话听着顺耳的,多处处呗……名义上的老公/婆那是可以交涉的,给点好处,其他地方让让你,或者你也找一个,大家配合一下过日子,面子上不塌,多美好。所以那时候一般的政治婚姻,都是比较开放式的,一个经典而伟光正的案例就是西班牙开国双王的婚姻,一眼看上去那是相亲相爱的革命伙伴,一毛的瑕疵都没有。其他不那么完美的案例,从男女双方具体情况出发,修修补补也都能正常运转,大方向上不偏,没有人当真跟自己的政治伙伴在这个问题上较真的。

而伟大的西班牙公主胡安娜,这么干了。

胡安娜和菲利普的婚姻持续十年(1496-1506),一开始大概还是情投意合的,毕竟男的俊女的靓,借着新鲜劲儿如胶似漆几年还不是什么难事儿,但是新鲜劲儿过了就难办了,就是我们国产电视剧里经常拿来展示人生无奈社会丑恶的戏码了——男的出门找野花儿,女的一开始无知无觉,发现以后立刻一哭二闹三上吊——胡安娜的表现那是相当激烈,不仅哭啊闹啊伤害小三啊还直接跟菲利普搞家暴,自己动手打不过就宣布要调兵遣将进军布鲁塞尔(菲利普的封地,当时两口子住那儿)给对象来点真颜色——还不是不可能,收复战争刚刚打完的西班牙军队是很霸气的,而且这国家跟欧洲其他国有个不大一样的地方就是女性也有继承权,也就是说胡安娜作为王储之一是有话语权的,她说要打没准儿真的能打起。菲利普一急之下把老婆送上法庭判了个精神疯癫,理直气壮地关了。然后就是日吵夜吵拿刀弄杖,菲利普继续捍卫自己作为已婚男人搞外遇的权利,胡安娜继续锲而不舍地履行作为老婆追究到底的义务,死磕死磕死磕磕。

直到1504年,伟大的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一世,崩了。而在这之前,排在胡安娜之前的西班牙王位继承人(哥哥姐姐和姐姐的儿子)也都崩了,早在1502年胡安娜就成了西班牙(严格来说是卡斯蒂利亚……阿拉贡那边仍是她爹斐迪南的地盘)王位第一顺位的合法继承人。

(其实我在想如果胡安娜都崩了的话西班牙王位继承权不是会落到凯瑟琳头上了/那末往后出现的就不会是奥地利—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而是英格兰—西班牙都铎王朝了……真是想想都让人(●´▽`●))

胡安娜说是疯,其实脑子也没坏,只是对于王位这玩意儿全无热衷,精力全用去跟男人死掐了,然后剧情的转折点来了——她男人热衷哇。菲利普挟着她一路兴冲冲地奔回西班牙想干啥大家都清楚。然而胡安娜虽然死了娘,爹却还活着,爹还厉害得很——斐迪南二世很快宣布疯女儿眼里只有她男人,胳膊肘朝外拐得已然断了——西班牙的利益就由我来保护!菲利普立刻跳出来跟岳父对掐。出于不同的利益动机,西班牙国内势力一分为二,一边支持女王她爹,一边支持女王她老公,内战一触在即……呃女王?你问女王她本人?

胡安娜是真•情种。她对王位是真•【那是什么能吃吗耶夫斯基?】

1506年,菲利普暴毙,有说是患上传染病病死的,有的说是被他岳父毒死的,总之是死了,胡安娜精神崩溃,她爹抓住时机迅速逼她承认了自己的共治权,然后二话不说把个疯女儿关了起来。又过十年,她爹也死了,她儿子——哈布斯堡历代最牛逼统治者,后来的查理五世——接手西班牙,继续把他娘关着,一直关到死。

怎么看都是个弱爆了的女人,是不是?

也只是个略为显眼也见怪不怪的王室悲剧罢了。

胡安娜当然不是个称职的女王,甚至不是个称职的王族,如果她只是一介平民,那么她的那份人生诉求——一段坚贞不渝的婚姻关系,至少有理所当然去索取的立场。但她是王族,王族,以及贵族,之所以一生下来就能吃好喝好被伺候好教育好,总是要拿其他东西去换的——你注定要为某些庞然大物所注视乃至攫获,而除此之外的一切都可以为之退居次席——每一位杰出的贵胄都懂得如何与自己的那头怪兽周旋,甚至利用它的爪牙。然而胡安娜,胡安娜直接从她的怪兽面前走了过去,仿佛它不存在,仿佛只要她不与它交易,命运就会纯白地向自己敞开。

胡安娜对菲利普疯狂的爱历来为众多艺术家称道,这完全一边倒式的感情所需要的愚昧与英勇确乎可以概括为【疯狂】——但那是爱么?你爱他什么?他的英俊?他的风流?他的朝三暮四?他的任性残忍?他的才干?他面目模糊的,灵魂?抑或只是因为,他是你的命运?

相隔千百年去揣测一个遥远人物的一生是再虚妄不过的,胡安娜之前给我的印象不过寥寥苍白几笔,失败的人生铸就懦弱无为的印象,然而或许,并没有那样简单,没有什么事真的像史书上记载的那样简单的。在电影里看到这个形象的初初几分钟,就给了我一种感觉——这个女人,或许,只是要去爱。她要人生像她被允诺过的那样完整,她要一个所在,交托自己对生命的所有情怀,如若不能,宁可止步不前。

而那个所在是谁,是什么,或许并没多大关系,英俊高贵的王子殿下是个几可乱真的障眼法,她的覆灭早在见到他之前就已注定。因此无论菲利普如何毫不掩饰地背叛她,残酷无情地对待她,都无法冷却她的心,即便与他分居两地,身处自小长大的繁华宫廷,她对他的执念永远朝乾夕惕,渴望与伤害合力浇筑她毫不掩饰的【疯癫】。多么可惜,她的爱人也是一个王族,一个太正常的王族,太正常的男人,拥有得那么多,通晓得那么多,身边的可能性那么多,而且实在地,他远没有像胡安娜爱他那样地爱胡安娜,一个正常人不会有本事如此孤注一掷地去押另一个人,你叫他如何是好。

是时光网还是IMBD中文网上给这部影片的一篇评论,标题叫【死了都要爱】。菲利普死后胡安娜将他的尸身做了保存,一如他在世那般日日去吻那日益腐败的唇,死亡并没能切断胡安娜对丈夫的执念——原谅我对用【爱】这个字眼有障碍。而我却以为正是菲利普的死亡,成全了胡安娜对他的【爱】,因为他本身无力回应,无法承担,他的存在要求他排斥并逃离这样的【爱】。而他终于死去,失去了一切可能,再无法离开,徒以尸身留给胡安娜一个约柜,抑或神牌——或许那之后的岁月,在囚禁与清修之中的胡安娜才是真正幸福的:她的爱在她身边永远停留下来,再也不会离开。

她至死都是卡斯蒂利亚的、西班牙的女王——名义上。那是她命中的庞然大物的具象,她无视并径直走过的巨大现实。她对它全无兴趣,这便付出代价了,这庞然大物便攫取了她的至亲至爱们予以替代,并通过他们反制了她——她的丈夫,她的父亲,她的儿子,他们统统为这具庞然大物着迷,学会如何与之交易,中间隔着的一个她若如无物,却又如鲠在喉——而她毫无自觉却确实终其一生与之对抗的,或许就是这么一个东西罢了。

 2 ) 被丈夫背叛囚禁,再被父亲和儿子监禁的女王-痴狂无奈的胡安娜

现代人发明的‘恋爱脑’,在500年前的欧洲,就有一位集高贵出生、美貌、权力和学识为一身的,只爱美男不爱江山的女子完美诠释演绎过。后世人对她的了解,更多地建立在她对丈夫至死不渝的不可理喻的疯狂痴恋中。电影【疯女胡安娜】就聚焦胡安娜为爱痴狂、成为政治工具的一生。

  1. 金钥匙般的起点

她是15世纪末西班牙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和西班牙阿拉贡国王斐迪南二世的第三个孩子、第二个女儿-卡斯蒂利亚王储胡安娜公主-她生于1479年。父母共同主掌的两个王国及其它领地,构成现代西班牙王国的雏形。胡安娜出生的年代以及后来很长的时间,西方世界诸侯林立,王国、公国、伯国众多,政治联姻的夫妻各带领地并共同执政的情况很平常。 胡安娜的父母为近亲政治联姻。母亲是那个极有魄力和眼光的伊莎贝拉女王-手段强硬、自立为王;她宁肯变卖自己的珠宝,也要资助意大利人哥伦布穿过大西洋寻找新大陆。胡安娜的父亲在对王权的维护和竞争中,也绝非省油的灯。

作为以后会被政治联姻的公主,胡安娜在西班牙宫中接受了系统的教育和培训,她不仅才华横溢、学识渊博、能乐善舞、精通多国语言、有着多种爱好,还是活脱脱的大美女一枚,而且在哥哥姐姐及他们子嗣早逝后,父母各自的王国继承人都变成了她。她是无可匹敌的稀有“白富美贵强”

2. 门当户对的婚姻、风流成性的丈夫 、痴爱疯爱的胡安娜

虽然知道自己注定要被政治联姻,但胡安娜初次见到自己的丈夫,那个被当时誉为英俊的腓力的勃艮第公爵、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儿子的时候,一下子就钟情了。腓力对眼前这位有雄厚政治资本的美丽公主,也一见倾心。 胡安娜以为自己找到并嫁给了爱情,整日都沉浸在对腓力的爱中不能自拔,并希望腓力能随时伴其左右。

众人眼里王子公主的童话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英俊的腓力,在娶胡安娜以前就风流成性,持美行凶,大部分时间都留恋于花丛,他非常厌恶妻子想舔狗自己。 同腓力的10年婚姻,胡安娜生了6个孩子,连侍女们都私下称她为‘母牛’,不是在生孩子,就是在准备生孩子中。

丈夫在外寻花,她在厕所产子,还自己扯断脐带。她总是想方设法拴住腓力,还不顾大腹便便主动求爱。她还练出了通过闻床单,就能识别哪个侍女同丈夫出轨的绝活,并剪掉那个侍女的头发;她还通过雇佣长相平庸的侍女来阻挡丈夫的花心,但都无济于事。

胡安娜对自己疯狂的爱和控制欲,腓力曾一度以胡安娜“疯了”为由,将她软禁。胡安娜因为丈夫的不忠,也经常精神崩溃。 即便如此,胡安娜还是深爱痴爱腓力。她的背景,也让腓力维持着和她的夫妻关系。

而腓力对胡安娜,除了利用,还伙同岳父斐迪南二世一起散布胡安娜有疯病,没有能力继承卡斯蒂利亚王位的谣言。 对王权并不那么上心,一心只想爱丈夫的胡安娜,在亲信的诚恳劝阻下,也暂时放开对腓力不忠的纠缠、不再癫狂地搜揪同丈夫出轨的人,而是拿出女王的风范以免被腓力夺权并离婚。

在腓力不知是由于荒淫过度,还是被岳父斐迪南二世下毒导致的病危垂死状态中,胡安娜仍不离不弃全身溃烂的他,还不断亲吻着他的病体。在腓力临死前祈求胡安娜的宽恕时,胡安娜竟说自己从未恨过他,对他只有爱意。并出言谁能治好腓力,自己愿意让出卡斯蒂利亚王位。 但腓力还是死了,胡安娜被后世熟知的疯狂更上一层楼了。

她终于能独自拥有腓力了,哪怕只是尸体。在将丈夫棺木送往修道院的行程中,胡安娜禁止任何人靠近棺木,还命令队伍只能晚上行进,以免其他女人得以看到腓力英俊的脸。后来她还将腓力制成干尸,放在自己被父亲斐迪南二世以及儿子查理五世囚禁的宫殿附近的修道院,并常去探望亲吻,长达46年,直至生命终结。

3. 王权的工具人

作为高贵的公主和王储,胡安娜自母亲于1504年去世后,在男权的操控下,一直是丈夫、父亲和儿子为了王权利用的工具和摆设;而她也并没有如其他欧洲君主一样不顾一切据理力争,因为她的世界总的来说是围绕丈夫腓力而非王权转动的。既然挚爱已逝,王权虽要争取,但她没有野心作更多反抗,何况对手是自己冷酷的至亲。

伊莎贝拉女王去世前通过遗嘱限制了丈夫斐迪南二世的王权:只有在胡安娜没有能力统治或她不想统治的情况下,斐迪南二世才能作为监护人掌政卡斯蒂利亚王国。胡安娜虽被对腓力的爱冲昏了大半个头脑,但继承卡斯蒂利亚王位的事,她还是没有太糊涂。她在民众期待中成为女王,腓力也同时因为她的关系成为国王。

但不甘心妻子的王国最后会因胡安娜而落入女婿手里的阿拉贡国王斐迪南二世,绝不会袖手旁观。 他不喜欢腓力这个女婿,也知道腓力想借胡安娜的‘恋爱脑’成为卡斯蒂利亚的唯一君主。于是斐迪南到处散播谣言说胡安娜的外祖母有疯病,而胡安娜也遗传了,没有能力治理国家,自己必须同女儿共治。

腓力当然不愿岳父成为自己独掌卡斯蒂利亚王权的绊脚石,欲同岳父开战。 腓力同岳父交涉时,斐迪南二世却出人意料地认同以后女婿一人统治卡斯蒂利亚。但很快腓力就重病缠身,危在旦夕,坊间流传是岳父斐迪南二世下的毒。

腓力死后,胡安娜长子查理还年幼,而此时卡斯蒂利亚国内荒灾瘟疫肆虐,政治形势纷繁复杂,反对女王的声音也不小。父亲斐迪南二世强迫胡安娜放弃王权,胡安娜虽拒签,但早已失去实权。在行文上,王国虽以胡安娜为女王,但强势的父亲才是统治者,她不过是父亲获取实权的工具。

从1509年开始,斐迪南二世换掉了胡安娜身边的忠仆,开始囚禁胡安娜。而胡安娜自己也没做出什么像样的反抗,好像甘于命运的安排,幸好还有腓力的画像和尸体作伴。 没有男性继承人的斐迪南二世于1516年离世,阿拉贡和卡斯蒂利亚及其它王国、领地和海外殖民地的继承权,又落到胡安娜和长子查理头上。

1517年,查理同姐姐一同来探望母亲,并获得母亲授权同意共治几个王国及殖民地。 获得了母亲的共治授权,查理对母亲的监禁依然继续。1519年,查理当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史称查理五世,同年西班牙起义反抗查理五世,拥戴胡安娜为唯一女王。但当起义被镇压后,胡安娜也没登上王位;倒是她身为欧洲霸主的儿子,为了自己的统治和王权皇权继续囚禁母亲,直至她于1555年离世。

4. 为胡安娜意难平

以‘疯女’为后世人所知,但胡安娜对英俊丈夫的痴狂爱恋,也许只不过是哲学造诣极高又有些离经叛道的她,想守护爱情唯一性的过激操作。 现在想来,才貌双全又出身高贵的她,完全可以在自己拥有的才学爱好地位和对腓力的爱中,智慧地找到一种平衡。

这个平衡,可以让她更坦然地面对腓力的不忠,也可以让她在争夺王权的路上更加果断勇敢。自己本来可以因家世、美貌和学识大大开挂的人生,却因要把所有的幸福都压在爱丈夫和被丈夫爱的身上,而走上唏嘘。

令人扼腕的是,她丰富的学识和才情,都无法让她理性地思考和认清政治联姻的本质,以及她在其中的位置。 丈夫死后,她是有机会成为西班牙女王的。但她没有遗传父母强势的治国手腕,更没有魄力去主动直面反对她的人,她的更多心思放在了对丈夫的思念中。

她的命运或许也是时代造就的。作为父母第三个孩子的她,在王室里当成联姻的公主、而不是王储来培养的。她学识广博,爱好广阔,但这些所有的养成过程,都没有教她如何面对爱情和英俊的丈夫;也没有让她明白,人性使然,痴情又想掌控丈夫的女人一般都会被厌弃;而痴恋的巨大力量可以冲刷掉任何人的理智和理性。 可能,胡安娜从来就意不在王权。身在争权夺利、泯灭亲情的王室,在书中熟读了人生的真相,她想要的也许就是一段可以守护的美好婚姻。只不过,时代和处境于她而言,并不是她的‘恋爱脑’可以逢源的。她遇人不淑,哪怕是血亲,都是政治斗争的冷血高手,她根本不是对手。被监禁,陪伴爱人的尸骨,不管世外纷争,于她而言也许不算太坏,她还活到了76岁的高龄。

有意思的是,自从腓力娶了她以后,欧洲的哈布斯堡王朝-西班牙分支就登上了历史舞台。哈布斯堡家族通过联姻和金钱等手段权倾欧洲的故事,因胡安娜的加入更加精彩纷呈。

她的后人中,不乏伟大男性君主,也不缺高明睿智的女王,更有因为近亲联姻导致的绝嗣。 她自己的六个孩子中,两个成为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和斐迪南一世),四个女儿皆为王后。 而她的经历,更多的是所处时代的政治造化,痴狂也好,被利用也罢,都是她自己、时代和出身共同创作出的故事。

不过,如果胡安娜非一根筋的‘恋爱脑’,而是像欧洲其它坚强的女君主那样,主动出击,不为情所困,充分发展经营自己已拥有的一切财富;相信会有更多的优秀男人拜倒在她石榴裙下,甚至为她所用,而她也会大概率地成为如她母亲一样的女君主。

-END-

(原文首发于公众号“铁稻米”,敬请关注!)

 3 ) 感慨···

       当她放下作为女王和女人的所用尊严,匍匐在丈夫和别的女人欢爱过的床褥间,像猎犬一般嗅闻被褥中别的女人残存的体味,当她的丈夫一而再再而三的目睹她对他近乎疯狂的爱的行为,暗暗冷笑之时,胡安娜在这场她所以为的爱情中就已败的一塌糊涂。
    影片中,每当她张开腿邀请丈夫之时,我就感到难过···
    这样的爱真的是卑微到尘埃里,还要开出一朵花来。

 4 ) 女之耽兮

电影是根据史实改变,呈现了西班牙卡斯蒂利亚王朝公主胡安娜耽于情欲,为爱痴狂,最后却被爱人夺权、囚禁终生的悲剧命运。在电影里,她是政治婚姻利益交换的牺牲品,虽然爱上了她的丈夫菲利普王子,却不知这其实是悲剧的开始。丈夫英俊却风流多情,她渐渐陷入绝望中 ,被嫉妒所操控,不可自拔以致悲剧的结局。全世界都认为她疯了,包括她的丈夫。不由让人感到一丝凄凉和同情。颇有几分“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之感。看完感觉爱情诚可贵,然而却不能沉溺,不能因此而迷失人生方向。需知:“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依赖于爱情,全身心投入其中,只会越陷越深。对于女性来说,这是不可取的。一部好的电影应该是取材于生活,以小见大,也能作用于生活,启人深思。不失为一部启发人生的好电影。

 5 ) N厨狂喜——她的爱是一张血盆大口

我的基本情况是这样的:在观看这部影片之前,我有了解过胡安娜的故事;最近在读《堂吉诃德》;我还是《文明6》玩家且很喜欢里面的西班牙文明(和它的BGM《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而且我还是一个(业余)历史爱好者。

所以说这次观影对我来说是N厨狂喜……

我想从文艺角度和历史角度来谈一谈这部电影。


我发现,在文艺作品中,我倾慕的女性角色向来有着如下特性:执着、疯狂、阴鸷、聪明、美貌、敢爱敢恨。我喜爱这种情感丰富、身陷孤独漩涡的女性。一开始是《雷雨》的蘩漪,后来是《百年孤独》的阿玛兰妲·布恩迪亚。胡安娜显然也是具有这样特性的女性。当她第一次与菲利普相见时就一见钟情了,菲利普直接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亲吻她,将她抱走。我当时也被吓了一跳,这么直接吗?但马上反应过来,这种激情正奠定了全片基调。她太过于爱他,她的爱不是细水流长和温情脉脉,而是一种狂风骤雨。菲利普是多情浪子(也就是渣男),本就不爱被女人束缚,却刚好遇上这种强悍的女人强烈的爱,以至于他逃开了。胡安娜虽然孤独绝望,但带有旺盛的生命力。她浑身是血、咬断脐带生下查理,而面色不改,甚至没有产子时“应有”的脆弱。她嗅着床铺和情敌的身体,找寻让她发疯的气味。她面对想抓住她弱点的那些贵族,却仍然执着于在宫女中辨别情敌身份。

男性暴力在胡安娜身上除了能单纯体现暴力,也能体现为一种情欲。她被菲利普一巴掌扇倒在地上后,她好像感觉没什么,反而展现出妩媚的姿态,吸引了菲利普;她去迎接偷腥回来的菲利普和他发生争执,被他扇了一巴掌,却马上抱住了他。她说:“我想成为你的。我想爱你,即使你讨厌我。”

当她将自己对菲利普出轨的焦虑告诉心腹宫女的时候,宫女对她说:“夫人,想想。那里只有最低阶的女人。”

“那又怎样?她们跟我们一样都是女人,不是吗?她们难道两腿之间没有跟我们同样的东西?”她尖利地反驳。在爱情上她没有无谓的虚荣,她深刻地认识到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女人就是女人。只要有魅力,地位没你高的女人照样能吸引你的情人。

她也不笨,甚至可以说是狡诈残酷。她为了让菲利普感到嫉妒,从而利用了青梅竹马(小伙很帅啊)对她的好感和女王的权威,故意让菲利普撞见他俩暧昧的场景,让菲利普把他赶去了意大利。胡安娜很开心,对青梅竹马说“原谅我”的时候都藏不住嘴角的笑意,可以说基本没产生什么愧疚。

影片也没有将她塑造为一个除了男人啥也不顾的女人。虽然她很爱菲利普,但仍然没有失去倔强和魄力。当她的忠臣告诉她菲利普要取代她的时候,她还是愿意站出来,与一众想算计她的贵族和菲利普对峙。真的很勇敢,很有魄力。要知道那里站着的都是一群代表男权社会最高权力的男人,就她一个女人。

但这种魄力也只是昙花一现,她仍然无法与菲利普决裂。最后菲利普死了,她不顾一切地去亲吻他腐烂的尸体,流下眼泪。我忘了先前在哪儿看到的一个传说,说是有人欺骗丧夫的胡安娜说过了多少多少年菲利普会复活,胡安娜真信他了,真在那几年后把菲利普的棺椁挖出来,结果人当然没复活,而且已经烂了,胡安娜难过得要疯。还有一个,因为菲利普被葬在一个修道院里,胡安娜因为嫉妒,禁止有修女靠近他的棺椁什么的(都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就算他渣的要死,但这仍然无法阻止她爱他。按照现代人普遍的观念,我们对于这种女性很可能持不屑的态度:他都那么对你了你还爱他?而且你还是恋尸癖?——但是胡安娜不会让我有这种态度,她的这种爱是一种声势浩大、无所顾忌的浪漫。她的爱胃口十足。或者这样比喻:她的爱是一张血盆大口。这就是文艺作品的魅力,以及历史人物的魅力所在吧。

我感觉全片的基调对胡安娜是持同情态度的。影片一开始旁白就说“她接连为她的父亲、她的丈夫还有儿子所背叛,她是天主教君主的女儿,哈布斯堡君主菲利普的妻子,查理五世的母亲,同时是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的女王。他们称她为,疯女胡安娜。”

“你看她。她抱他抱得那么紧,好像她要伤害他一样。不合時宜的哭泣,毫无根据的怒火,持续的古怪,她选择最难看的女仆,你知道为什么吗?”

胡安娜和菲利普在卡斯蒂利亚宣布即位的时候,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卡斯蒂利亚的贵族们私下议论着。

“知道。国王是个情种,不值得王后这样爱他。并且不佩戴卡斯蒂利亚的王冠。”

可以说真的很同情胡安娜了。

下面这句话非常残忍,但全片的浪漫气质里有很多处这样的残忍构成。挥之不去的残忍和激情构成了这种别致的浪漫。

“命运还必须要缩减另外四个生命,在把胡安娜推上卡斯蒂利亚的王座之前。”

影片基本只讲到了菲利普刚死的事情,然后直接就跳到胡安娜老年时。但实际上菲利普死后她虽然仍是卡斯蒂利亚女王,但真正执政的人是她爸费尔南多,她被囚禁起来。在费尔南多死后,她并没有重新掌权,因为她儿子查理此时已经长大(他并不是在西班牙被她抚养大的,而是在低地国家由姑姑抚养大的),回到了西班牙。虽然查理名义上也是和她共同执政,但实际上她还是没有实权;之后发生了反对查理的暴动,暴动虽被镇压,查理也担心胡安娜会威胁自己的统治,所以还是将她囚禁,直至她生命终结。

片中的菲利普,就是渣男。历史中的他因为伤寒去世(有人怀疑是被岳父费尔南多毒杀),但是影片里好像设定为那个摩尔女人把他咒杀了,不知我理解错没。摩尔女人的姘头在给菲利普介绍她时称她为“是个国王的女儿”,我当场怀疑这是不是格拉纳达王国的公主,因为那是摩尔人在伊比利亚半岛的最后一个政权,而失地收复战争结束应该没多少年,她可能活下来了。她在迎接菲利普前整了点巫术啥的。但影片没有把他写成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在他临死前给了他一点“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机会。他想在死前祈求胡安娜的原谅,并像个普通人一样对死感到了恐惧和绝望。

女主角选角很棒,Pilar美到我原地爆炸不说,而且她将胡安娜眼里的狠戾和执着体现得非常好。(她名字里带“de”,可能有贵族血统?)她对这个角色的诠释是这部影片的最大亮点,难怪她能斩获当年的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女演员奖。这个电影节可是欧洲著名电影节之一,很有分量。

服化道我也真的是爱了。虽然我说不出那个时代服饰的专有名词,只能用“文艺复兴时期”一词。但是总感觉挺还原的,和我看到的那些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契合度很高。女人露出的胸脯和后背,被包住的头发;男人穿戴的皮草和皮手套;繁复而肥大的袖子;闪亮的佩剑、悬挂在城堡上的家族纹章。歌舞升平的宫廷舞会,鲁特琴和提琴。放荡与矜持并存。味道很足!

影片里我也比较喜欢的一点就是“声音先行”。虽然是老套路了,但它好使。比如菲利普和胡安娜在餐桌上闹矛盾后的那场戏,下一个场景——胡安娜回国登基的欢呼声音便先在上一场戏里出现。声音先行,情绪也先行。但是下一场戏的情绪短暂的出现在上一场戏中,可以根据具体内容来叠加情绪。

但是我感觉不足之处在于影片为了强调“疯女”,过多的提到胡安娜“疯”。不仅是她自己说,别人也说。实际上我觉得大可不必这样强调,反而显得有些不自然。这种“疯”是真的精神病,还是因为爱情将自己的理智作为薪柴给燃烧掉了,可以留给观众自己去体验。胡安娜的“疯”其实也与父亲和儿子有关,影片也可以讲讲她被父亲和儿子背叛的故事,不一定只讲她老公(可能编剧觉得侧重一个点比较好叙事和体现主题?)。

我想,因为西班牙是洋溢热情与激情的文明,在张扬和克制之间是选择张扬的那一种(有一些文明选择克制,比如英国?)。所以才会有这种故事,而且他们也能把这种故事编成文艺作品。综上所述我愿意给个四星。为啥要给五星,可能很出于我的私心——我是历史爱好者(业余)。


从历史上来说的话,于我而言,有种“串起来了”的感觉,突然就“脑中一片清明”。这种感觉太好了。接下来我来讲一下这“惨惨一家人”的故事。仔细一梳理发现简直就是百年孤独(啊?)。

胡安娜的父母,阿拉贡的费尔南多和卡斯蒂利亚的伊莎贝拉,人称天主教双王,名气超大。伊莎贝拉打赢了内战,给西班牙收复失地运动做了漂亮的收尾,资助哥伦布远航,当然,因为她是虔诚的天主教徒,还设立了宗教裁判所加强君权(虽说害了不少人)……但整体观之,不得不说她实在太厉害啦。上面那几项功绩说是改变了欧洲历史也不为过,且不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这个影响太深远了。在王位争夺战中和葡萄牙互捶,最终促成了卡斯蒂利亚、阿拉贡这伊比利亚半岛两大势力的联合;以及之后将摩尔人政权消除,都有利于建立一个统一的西班牙王国。真的是很猛的女人。

这时候来到影片开头,伊莎贝拉的四个子女来为胡安娜送行,旁白说是“伊莎贝拉,胡安、卡塔琳娜和玛丽亚”。四人中年纪最小的姑娘在胡安娜要上船之前,跑上去拥抱了她。这个姑娘应该就是卡塔琳娜,因为她是伊莎贝拉最小的女儿。这位卡塔琳娜有一个我们更为熟悉的名字——阿拉贡的凯瑟琳。她就是英王亨利八世的第一任妻子,亨利以她生不出男性继承人为由要和她离婚,这件事直接导致英国和罗马天主教教廷闹掰,后来演变为一场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

和胡安娜拥抱的姑娘卡塔琳娜(阿拉贡的凯瑟琳)

亨利要离婚,走常规程序的话得教皇批准,但教皇一直批不下来。其重要原因是凯瑟琳的外甥,胡安娜的儿子,查理五世。这个胡安娜在厕所生下的孩子,正如影片里所说,“在将来会成为伟大的西班牙皇帝卡洛斯一世,和德国皇帝查理五世”。他是日不落帝国西班牙的缔造者,麦哲伦的资助人,哈布斯堡老祖宗马克西米利安一世苦心联姻的集大成之作(?)。他曾入侵意大利,军队因主帅突然身亡而彻底丧失纪律,洗劫罗马,并控制住了教皇克莱芒七世(史称罗马之劫)。克莱芒七世被讹了不少钱,自己人身安全也受到了威胁,因此对查理五世非常忌惮,亨利的离婚申请批下来就是不给凯瑟琳面子,不给凯瑟琳面子万一她外甥又来一次罗马之劫你乐不乐意?可当时亨利的情人安妮·博林已经怀孕,亨利实在是急了,干脆心一横和罗马那边掰了。查理跟他的父亲、祖父、儿子不一样,算是比较专情的类型。他在和葡萄牙的伊莎贝拉结婚后非常老实,一次外遇都没搞过。他的俩私生子都是在结婚前和丧偶后有的,至少他对自己的婚姻是比较忠诚的。据说老婆死后他余生一直穿着黑衣服,也没有再婚过。

卡塔琳娜,也就是阿拉贡的凯瑟琳,在天主教成分MAX的家庭里长大,她能不一样的MAX吗?甚至她女儿也一样的MAX——她女儿玛丽·都铎,也就是未来的玛丽一世,英国的第一位女王,因为迫害新教徒而得绰号“血腥玛丽”。凯瑟琳和女儿玛丽,说实话都很惨。凯瑟琳本来是公主出身,后来是母仪天下的王后,在英国国内人气很高,但后来被老公褫夺王后称号,死了之后只以威尔士王太妃的身份下葬(她早年嫁给了威尔士亲王亚瑟,但是亚瑟很早就去世了)。母女俩也常年没法见面,甚至玛丽不被允许参加自己亲妈的葬礼。顺便一提玛丽要求她能葬在母亲身边,但最后没能如愿。这么一想,影片开头胡安娜和卡塔琳娜的拥抱就带有一些悲凉的色彩了。

而玛丽的老公,则是菲利普二世,这位仁兄是胡安娜的孙子,查理五世的儿子(也是《文明6》里西班牙文明的领袖)。在“立法者”苏莱曼大帝(也是《文明6》奥斯曼的领袖,我也超爱他的主题曲)死后暴捶奥斯曼海军,延续了他爹查理五世的国威,西班牙在他治下非常强盛(虽说无敌舰队被德雷克击败,也是他那时候的事)。那次暴捶奥斯曼海军叫做勒班陀战役,《堂吉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就曾作为一名西班牙士兵参与此战,并因此导致左臂残疾。我读《堂吉诃德》时,发现塞万提斯用了很长的篇幅讲了这次海战的事,并且他为这场战争感到自豪。虽然菲利普二世基本没在英国待过,但玛丽好像很喜欢他。但最后他俩不仅没生下孩子,还出了两次尴尬的假怀孕事件。菲利普二世在跟玛丽结婚前有一个儿子卡洛斯,此人性格乖僻,很多人对他印象不好。这也就罢了,但他似乎想推翻父亲,因为他尝试和起义军取得联系。菲利普二世后来将他监禁起来,半年后他死了。有人怀疑他是被生父下令杀害的。不管怎样,儿子这点事肯定为菲利普二世留下了不少心理阴影。这让我不禁联想到几百年后奥地利的哈布斯堡-洛林王朝皇帝弗兰茨(茜茜公主的老公)和他自杀的独子鲁道夫,你们哈布斯堡家是不是……嗯……

暂时说这几个祖孙辈的事,就令人感到一种壮烈的悲哀。这些男男女女出身显赫,自小接受了很好的教育。但他们似乎都有一种共通的欲望,一种扩张、征服、占有的欲望。无论是推崇天主教、征服土地、延续血脉、还是拥有配偶的心,他们表现出一种共通的执着、倔强、还有热烈的爱,以及催生出的冷酷和杀戮、磨灭仁慈也在所不惜。而在生命的最后也忍受着各式各样的孤独。伊莎贝拉死后不会知道丈夫费尔南多觊觎卡斯蒂利亚,还另娶年轻女人,他们曾是在数个战场上并肩作战的亲密战友;胡安娜所爱的三个男人统统背叛了她,大半辈子被他们轮番囚禁;菲利普承受不住胡安娜强烈炙热的感情最后英年早逝;阿拉贡的凯瑟琳被逐出英国王宫凄惨死去,死前也见不到女儿一面;玛丽一世受到父亲的冷落、经过艰苦努力成为女王并执政,但最后却早早与自己中意的国王丈夫天人永隔;查理成长于低地国家,母语是法语却终生对抗法国,成为了欧洲霸主、晚年却饱受痛风折磨,在满屋子提香的画中思念自己的亡妻;菲利普二世一辈子都在做建立天主教大帝国的梦,但他的长子乖僻而早死,继承人菲利普三世非常平庸,在他死后西班牙开始由盛转衰。

他们的种种强烈感情带来的不仅有辉煌的战果和耀眼的头衔,也带给别人伤害,也刺伤了他们自己。他们的人生一个比一个缤纷,但是却永远抹不去那悲哀却浪漫的色彩,也就是,孤独。

 6 ) 胡安娜悲剧一生

胡安娜剧照

1555年4月12日,西班牙天主教双王的女儿在一所修道院中逝世。你或许听说过她的名字:“疯女胡安娜”。在中世纪欧洲,王室女子的命运或许都已事先写定,但上帝给予她的命途也未免太过令人唏嘘。被母亲、丈夫、父亲和儿子先后囚禁,在修道院中度过46年光阴最后孤独死去。这位西班牙历史上最悲惨的女王,她的一生究竟都遭遇了什么?

1.早年

少女时代的胡安娜

Juana出生于1479年,是天主教双王的第三个孩子,也是最小的孩子。由于上面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她自出生起就从未被考虑进皇位继承人,因此她接受的教育完全无关于统治,而是学会服从。

但Juana也从小展现出了令人惊艳的智慧。她熟练掌握了拉丁语和法语,会弹奏多种乐器,学习了宗教、文学、音乐、舞蹈、哲学、礼仪等等王室必备技能,当然还有如何照顾丈夫孩子、如何持家。

或许是因为她所接受的哲学教育和所做的哲学思考,在青少年时期,她一度表现出怀疑宗教的倾向,并因此于母亲Isabel I发生争执,母亲对她进行了残忍的体罚,但最终还是将女儿不忠于天主教的事情保密。

青年时代的胡安娜

此时,在她身上,还看不见任何会让她在日后被称为“疯女”的证据。所有人都认为,她的命运会与同时期的其他欧洲公主一样,成为某位高贵王子身边一件耀眼的装饰

2、联姻

1496年,17岁的Juana和所有欧洲公主一样,即将成为政治联姻的棋子。她被父母许配给神圣罗马帝国的王子,外号“美男子”的Felipe el Hermoso

据说,当时17岁的Juana和18岁的Felipe一见钟情,在他们的强烈要求下,竟然当天就举行了婚礼,这才是名副其实的闪婚啊。未来,这段浓烈的爱恋将为这对夫妇带来六个孩子。

胡安娜和美男子费利佩成婚

一切似乎都宛如童话故事一般顺利而美好,然而Juana的悲惨命运却渐渐拉开帷幕。尽管她对Felipe一直衷心不减,但Felipe却开始流连花丛,与其他女人暧昧。两人之间开始爆发争吵、冷战,Juana越来越疑神疑鬼,也越来越自觉无法保住自己幸福的婚姻。或许,丈夫的不忠,便是她日后遭受精神折磨的导火索之一。

3.女王

天主教双王的长子Juan和长女Isabel在1497年和1498年相继去世,而仅仅两年后,Isabel的儿子Miguel也病死了,于是,西班牙王位继承权就这样落在了Juana身上。

1502年,Juana和Felipe回到西班牙,Juana受封为阿斯图里亚斯女亲王,这个头衔一直作为西班牙王室继承人的头衔沿用至今,Leonor公主就是现任的Princesa de Asturias

uana的母亲Isabel I希望她可以留在西班牙,但她却执意要和Felipe离开。无奈之下,Isabel I以女儿怀有身孕为由,将她软禁在了拉莫塔城堡(castillo de la Mota)。在一次次争吵后,Isabel I终于同意放Juana离开。而当Juana再次回到丈夫身边时,却只看见他又与另一个女人翻云覆雨。

1504,Isable I病重。临死前,她在遗嘱中指定Juana为自己的继承人,但同时也声明,如果Juana无法掌管国家,将由她的父亲,也就是天主教国王Fernando II摄政。但Fernando II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他寄信给Juana告知她母亲去世的消息,并要求她签署一份文件,表明将所有的权力给予父亲。

胡安娜的父亲,阴谋家费尔南多

另一边,Felipe也急于回到西班牙,他也希望取得王权。1506年他和Juana一同到达了西班牙,他极力拉拢贵族,巩固自己地位、打压Fernando II的同时,企图让所有人都认为Juana精神不正常。

同年,Felipe逼迫Fernando II签署协议,迫使他承认自己卡斯蒂利亚国王的地位,而Fernando II则只是阿拉贡的国王。

4、囚禁

在丈夫灵前崩溃的胡安娜

然而,几个月之后,Felipe突然暴毙,年仅28岁。痴情的Juana仍然深深地爱着丈夫,她怀着身孕守着灵柩不肯离去,甚至有传闻称,她时常打开棺材注视并亲吻死去的丈夫。

就这样,Juana精神失常的传闻愈演愈烈。贵族们认为这就是Isabel I遗嘱中所说的Juana“无法掌管国家”的情况,于是擅自请回了Fernando II,让他担任摄政王,他将一切权力集中在了自己手中。

为了确保自己的地位,1509年,Fernando II将女儿囚禁在了托尔德西里亚斯(Tordesillas)的一所修道院中,只让她的小女儿Catalina陪同。谁也不知道,Juana在这里一呆就是46年,至死都未再踏出这里一步。

5、晚年

被囚禁的女王

1516年Fernando II去世,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的实权落入两位主教手中,后来Carlos I取得王位,并向Juana索要了她所有得爵位。这是Juana和Felipe的长子,也是后来神圣罗马帝国的查理五世

儿子成为国王,Juana的处境也并没有任何改变。负责照顾Juana的侯爵们时常虐待她和女儿,将她们关进仅有一个小窗口的阴暗房间里,还逼迫Catalina写信给Carlos I,说侯爵们把她们照顾得很好。

1520年反对Carlos I的叛军来到修道院,他们认为Juana并没有疯,想救出她让她再次成为女王,但Juana从未想过与儿子作对,叛军的行动失败。而Carlos I给予母亲地回报,则是在1525年把妹妹Catalina嫁给了葡萄牙国王。Juana最终变成了孤身一人。

1525年唯一陪伴她的女儿离开后,Juana陷入了更深重的抑郁和苦痛。她的腿脚渐渐出现病痛,最后导致了她下半身瘫痪。

1555年4月12日,在被囚禁几乎半个世纪后,Juana在修道院孤独死去,享年76岁。


本文为转载,原文链接://mp.weixin.qq.com/s/U1nrvZtBxVFIUmcFcOqAig

 短评

第一次爱上一个戏分不超过一刻钟的配角骑士

7分钟前
  • seren
  • 推荐

五星全给女主颜值,长得跟神仙似的,演的也好,那种疯癫痴狂对爱的执念,对性的占有的渴望,最后看到她丈夫临死前说宽恕我这样的话,心中大骂一句狗男人,自己老婆这么好看过了新鲜劲就去找野鸡了,这真是一个真是脏的臭的都往屋里拉的狗男人,你不得传染病谁得?(只是针对电影,历史上腓力一世死得蹊跷)

10分钟前
  • 祝你玩得开心
  • 力荐

痴狂久了就成了一种自我陶醉,其实害怕接受另一种早已心知肚明的结局。哪怕她天之容颜,权利无限,也依旧错在这桩被安排好的婚姻中,沉浸其中,实则无望。这样炽热的感情实在不适合在政治联姻下存在,她疯在自己的世界中,其实啊,她比谁都明白。

15分钟前
  • 源源源源源er.
  • 推荐

她一生的不幸都来自于男人和自己的深情。

20分钟前
  • 冷泉
  • 推荐

对她淡定地生了一个又一个孩子表示记忆深刻。

21分钟前
  • Ziggy
  • 还行

最煽的一幕是Juana在雨中疯狂大叫:“我母亲死了!我丈夫背叛了我!” 这一段演员太棒了。

23分钟前
  • moviejunkie
  • 推荐

想要问问你敢不敢,像我这样为爱痴狂

24分钟前
  • 深红
  • 推荐

太差了,此片编剧可以跟写高尔察克那位一起来中国写八点档……

28分钟前
  • SydneyCarton
  • 较差

骨子里是个完全沦陷于单方面奉献的颜色,而且耽于自我沉溺,她的疯有时代的局限性,是女性的悲剧,而不是表面上看到的为爱痴狂啊。

33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较差

前有阿黛尔,郝思嘉,后有安东妮,胡安娜,浪费了多少美人,也许偏执本身可能存在些许迷人稀缺的元素,但我觉得痴狂过久就渐渐变成了一种自我陶醉,陶醉在自己的深情牺牲和芳心辜负中,在想象中一厢情愿地美化其实并不怎样的对方,或者说,以爱之名逃避人生,逃避另一种可能的选择。

36分钟前
  • 秋天的黛西
  • 还行

愛一個人可以達到如此瘋狂忘我的地步,可憐又可敬

39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五星全给女主的颜值,太太太太太漂亮了啊啊啊啊!倒是那个男主,emmmmm……一个脸盘子有女主三个大,一头长发也是乱渣渣的,哪里英俊了???

41分钟前
  • Victory
  • 力荐

这个女人演技一流哦

46分钟前
  • 豆婷
  • 力荐

进大学的军训期间的一个晚上在很小的多媒体教室看的。中间一段没有字幕大部分人都离场了。我倒是有点享受从配乐神情氛围猜测对话内容的感觉。嗯 其实我很钦佩她这样疯狂爱人的勇气。

48分钟前
  • 我一直在玩
  • 推荐

为爱疯狂在政治联姻里的确也不多见吧。叹一句

52分钟前
  • 闻人林
  • 还行

她是一个站在权利顶端的女人.但是亲情.爱情确一次次的抛弃她.她受到的打击谁人知晓.人们叫她疯女.

57分钟前
  • 未来的大师
  • 力荐

大爱!!!!!!!!!!!!!!!!

1小时前
  • 阿本
  • 力荐

每個演員都很好可故事就像戛然而止一樣,從菲利普去世就直接跳到女王晚年生活了,我以為還會有對胡安娜的父親和兒子如何執政、如何限制她,胡安娜自己又如何熬過去,以及「戀屍」的描寫。胡安娜也並不只是一個因為妒忌發瘋的婦女,在那種孤立無援、腹背受敵的情況之下,裝瘋賣傻是自保之計吧。

1小时前
  • 兔猻咬你耳朵尖
  • 还行

你才瘋,你全家瘋!我覺得菲利普是愛她的,只是受不了她那麼熾熱的愛罷了。

1小时前
  • 💝Dorothy🫧
  • 推荐

记得刚刚看过DVD,也看过导演很多电影🎦。此次非1080p画质,21:9小体积高清熬夜再看。为爱痴狂,为爱发疯… 不顾一切,为爱她可以付出更多,所谓“痴心女子”……

1小时前
  • 与碟私奔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