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戈

HD

主演:弗兰科·内罗,何塞·博达洛,洛雷达娜·努斯齐亚克,安赫尔·阿尔瓦雷斯,吉诺·佩尔尼切,Simón Arriaga,Giovanni Ivan Scratuglia,Remo De Angelis,Rafael Albaicín,José Canalejas,Eduardo Fajardo

类型:电影地区:意大利,西班牙语言:意大利语年份:1966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姜戈 剧照 NO.1姜戈 剧照 NO.2姜戈 剧照 NO.3姜戈 剧照 NO.4姜戈 剧照 NO.5姜戈 剧照 NO.6姜戈 剧照 NO.13姜戈 剧照 NO.14姜戈 剧照 NO.15姜戈 剧照 NO.16姜戈 剧照 NO.17姜戈 剧照 NO.18姜戈 剧照 NO.19姜戈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姜戈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荒凉的旷野,一群暴虐的劫匪正在鞭挞一位美丽的姑娘玛丽亚(萝蕾丹娜·卡波莱特 Loredana Cappelletti饰)。幸得迪亚戈(弗兰科·尼罗 Franco Nero饰)的解救。他神秘而冷峻,拖着一副棺材漫步在泥泞的荒野上。迪亚戈带着玛丽亚来到荒凉的小镇,人们对他的到来充满好奇,更对这副棺材里隐藏的秘密而惶惶不安。   本片作为意大利西部片的经典暴力之作,曾在世界多国遭到禁映。2012年,鬼才导演昆汀·塔伦蒂诺拍摄的《被解放的姜戈》,向此片致敬。偷龙转凤醉红尘赎罪旅行东京公关女外来媳妇本地郎17年度推销员电子情书虚幻罗曼史爱情呼叫转移战场来信水库上的歌声藏身营地安娜·妮可·史密斯:你们不了解我焦土作战壹零倩女仙缘红色追击令老顽童音为爱金钱伙伴私家法医第二季隐秘之爱之情迷风尘兰姨相棒第16季上帝之国恋爱虽然麻烦但更讨厌孤独白银谷魔鬼恋人第二季泳队那些事致胜一击新白发魔女传芝加哥烈焰第一季呖咕呖咕对对碰卡特效应双腿生风你正常吗第二季我的美国舅舅鬼鲨我站在桥上看风景潘朵拉关机2020我的微信连三界第二季棒球大联盟剧场版:友情的一球

 长篇影评

 1 ) 等待被解救的昆汀

看完《掉了链子的姜戈》后,跟网友发生一点争执。有人认为,昆汀是鬼才,是神级导演,拍片百无禁忌,擅长剑走偏锋,用现有的“学院派”的电影规则来衡量他作品,是愚蠢可笑的,只有不了解昆神的门外汉才会干。笔者认为,岂有此理。昆汀虽有一鸣惊人的才华,履历上多部脍炙人口的杰作,但绝不至能藐视任何现有电影法则独创一套的境界。他的不按理出牌,归根到底,还是得以赢牌为目的,即作用于影片的娱乐性和艺术性,为众观众提供感官愉悦和智力乐趣。他的电影能同时诉诸于不同层次的观众,外行可以欣赏跌宕的历险,饶有韵味的对白,滑稽的动作,血淋淋的画面,从而激动不已,内行会注意到各种细微的典故、隐喻、呼应、致敬之处,油然而生找到迷宫出口般的满足感。这是昆汀吃透了各种电影创作规律后的结果,他专注录像带十数载,尽得精髓,口诀内功熟捻于心,再适当杂糅以个人趣味,方能一夕出手,技惊天下,应该是奋力爬上巨人肩膀后站在了自带的小板凳“更上一层楼”,可不是发明了通天绳索后才一览众山小的。

昆氏一门,博采环球各大派所长,但无论拳招步法,一到了他自己施展起来,就浑然不见别家风范,倒像是他自创一般,这是昆汀手段高明的地方。要不是他时不时安插些诡异的镜头、雷人的道具、不合时宜的装束来表明“俺致敬了某大师”,谁也看不出他这一手出自何家。昆氏出道二十余载,作品不多,除了一部《杰克•布朗》是改编自畅销小说、被昆迷视作最缺乏昆氏特色之外,其余长片作品都是昆汀亲自编剧,是真正意义上的作者电影。根据其个人招牌式的鬼马风格,又可分作两类。

一是打造超现实世界。一部影片中冒出一两句荒唐台词,保证拖低整体质量,但若满篇都是恶搞胡闹,前言不搭后语,反倒能成就一部无厘头佳作。这是观众心态使然。既然现实经验完全派不上用场,索性破罐子破摔,跟着影片无法无天的思路而去了。《杀死比尔》是世界观的超现实,女杀手、日本武士、白眉老道、墨西哥枪手、大锤萝莉,共冶一炉,天花乱坠。《金刚不坏》是角色内心的超现实,特技驾驶员久经刺激成了飙车杀人魔,翻开任何犯罪心理教材,都找不出这种案例,只在昆汀的宇宙才存在。前者是现实角色被架空世界改造,后者仿佛另一时空的人莅临现实世界,都有一份劝人“别当真”的虚幻感,为了追求各种奇观,可尽情填充不合常理的细节。

另一类作品可以归纳为,遵照(银幕)逻辑可以成立,但该领域别人罕有涉足。《落水狗》,《低俗小说》,《无耻混蛋》单看剧情简述无甚出奇,无非是警察抓贼,黑吃黑,游击队打纳粹等老套路,但劫匪大谈麦当娜,黑帮大哥惨遭爆菊,希特勒葬身一群无良敢死队之手,以类型片视点衡量,无不别出心裁。任何影片的叙事都是封闭的,但世界设定本身是开放的,讲述富家千金恋爱的浪漫喜剧的世界里,天桥下也会有衣衫褴褛的行乞者,只不过在画面之外。昆汀大胆打破了类型片的封闭性,将叙事延展到人迹罕至之处,让观众思维预设内的东西与外部冲撞,越是博览群片的影迷,反而越容易被出乎意料的闪瞎。但打破壁垒是需要技术含量的,封闭的故事有一定成规可以借鉴,容易构筑符合观众期待的故事,一旦开垦处女地,就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打着灯笼开矿,一不留神便会从新鲜好玩堕成荒唐无稽。昆汀的分寸感把握极佳,让人新奇又不反感。

《姜戈》显然不属于第一种,没有挑衅物理生理心理规律,没有混淆的时代特征,没有暧昧的文化背景,角色塑造脚踏实地,以德国神话比喻姜戈的使命,从大仲马、贝多芬描画牙医的动机抉择,对法语称谓的着迷、对主人的“鞠躬尽瘁”,迅速勾勒出邪恶黑白庄园主仆二人的面貌,纵有夸张也有限的紧。动作上,顶多多用了几包血浆,几捆炸药,把子弹穿肠过的壮烈、敌营灰飞灭的爽快拍的更R级,哪有老版《姜戈》掏出一支机关枪,或断了手指仍然百发百中的传奇色彩。昆汀致敬多部意大利通心粉西部片,但若论夸张噱头,上世纪60年代通心粉百花齐放,独臂枪手、盲人枪手、神经病枪手、癫痫枪手、无手枪手你方唱罢我登场,故事之离奇只有想不到,没有拍不出,相比之下《姜戈》倒有被穿了束身衣的克制。

其实,看看“黑人奴隶被解救当赏金猎手大破白人庄园抱得娇妻归”的梗概,知晓此类“黑人逆袭白人”的电影之稀缺(《一个国家的诞生》前半部勉强算是),已经能明白无误将本片归入第二类。前面说过,此类剧作超出了类型片的预设,属于火星撞地球,要让观众“当真了看”(注意此处当真的含义),就非但不能胡天海地填塞酷元素,反而比一般商业片更注重逻辑严谨,必须在细节上更下功夫。你要让人相信《低俗小说》的朱尔斯能保持职业杀手和上帝信徒两种身份,要说服人《无耻混蛋》的犹太猎手会在步步占优后突然满盘皆输,就必须将角色刻画、故事前因后果交代的巨细无遗,才能令观众中止怀疑,这是昆汀叙事高级的地方。这细致有一种副产品,即与无厘头截然相反的另一种逗乐:白头巾众匪对这玩意之不实用抱怨连连,姜戈射杀两仇人后牙医赶到撂下一句“他们是谁”——都是毫无设计感、不动声色的笑料。这细致也有副作用,即让逻辑的稀疏格外醒目:比如极力展示牙医的老练世故和姜戈的心机与定力,计划编排也是滴水不漏,怎么到了餐桌一场竟如此大意被看出破绽,又比如冬季姜戈已练成“南部最快枪手”,却在牙医突施袭击后反应比那保镖还慢了半拍。放在通常商业片里,这些根本不值一提,一句“剧情需要”便可带过,但通篇的谨小慎微和煞有其事下,一点小疑惑都会被放大。

笔者对这部《姜戈》多少是带点遗憾的,剧作上恼人的纰漏倒在其次,主要因为那个爱玩电影的昆汀似乎在逐渐离我们远去。玩电影和使电影看上去好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许多朋友评价昆汀作品时常将其混为一谈。前者出于率性,并不将观众的感受放在首位考虑,玩的不好惨败的,不计其数,包括某些“先锋艺术片”导演,凤毛麟角如昆汀玩出了风格,便成为邪典教主;后者是匠人心态,捉摸观众嗜好,算计影片原料。昆汀一直同时扮演两种角色,在一部典型的昆氏作品中,两者也能完美和谐的共存着,但观众口味变得快,新世纪以来昆汀作品已被主流商业片吸纳,从《杀死比尔》、《刑房》到《无耻混蛋》,本身并不缺好玩的东西,但从中品出的“玩性”却越来越淡了,《姜戈》延续了这趋势。从风格来说,昆汀和斯皮尔伯格是截然不同的两类,但两人的从影轨迹却有交集:早年的作品都呈现充满灵性的多种“玩法”,待到名满天下,已经能轻车熟路拍出四平八稳的高水准作品,那份肆无忌惮的顽童心态却逐渐踪影难觅。《姜戈》很好看,但令人沮丧,它隐约暗示着,也许数年后,昆汀这个昔日的电影顽童,也不得不等待一个缪斯的解救。

文/方聿南

 2 ) 低配昆汀

由于《无耻混蛋》里昆汀只演了一个被剥头皮的德国兵,这次再看到居然已经成了一个老年臃肿的fatass。更糟的是电影也和他一样臃肿,可能是因为他的御用剪辑Sally Menke在2010年意外死亡。在《电影剪接的魔力》(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778624/)里Sally Menke提到《低俗小说》里约会那场戏,她不断说服昆汀要剪短要剪短,现在看来真的应该给这电影瘦身了。

虽然电影里想要的昆汀元素全都有,但都好像是低配的。比如故事主题依然是“复仇”,但在叙事结构上是简单的单线叙事,这次也没了章节划分,故事的连贯性和剧情的紧密程度也几乎是昆汀电影里最差的。配乐一直是昆汀强项,这次虽说也都有莫里康,但比起前几部尤其《杀死比尔》也是弱爆了,可能就比《落水狗》好(《落水狗》有配乐吗?)。再比如镜头,这次几乎全部模仿了港片西部片和自己的老片子,比如迅速拉近的面部特写(《杀死比尔》里给白眉大师的特写哈哈哈),比如几个人围成圈说话时,摄影机围着他们转,本片里是Django跟Quentin他们讨论杀回农场,之前则在《落水狗》的开头讨论麦当娜的歌,和《无耻混蛋》在电影院里布拉德皮特和Waltz见面说意大利语那段。本来还期待能再看到昆汀的“后备箱视角”这次也没有啦。在节奏上,昆汀喜欢在观众没预料到要杀人的时候迅速让主角拔枪杀人,在观众预料到会有激烈战斗的时候突然来一段插科打诨的拖延一下(比如《低俗小说》里那段关于足底按摩的对话,念一段圣经突然就开枪; 再比如《无耻混蛋》里地下酒吧里那段和党卫军玩了一段“猜猜我是谁”又突然开枪,在放映室里红白情侣本来要调情又突然开枪…)本片里这个表现的比较多。昆汀还有个特点的就是用夸张的行为和表情制造气氛上的紧张感,本片里这个任务是交给小李子的,但是他的表现差的太远了!!!《低俗小说》里Samuel Jackson第一次去杀人,很夸张的吃别人汉堡、喝可乐(用吸管一口吸完,还有吸管发出的声音)和《无耻混蛋》第一段Waltz吸特大号烟斗、喝牛奶(也是一口喝完,还有喉咙咽下去的声音),但本片里完全没有紧张感啊!!这太让人失望了!!

总之,就是感觉昆汀这次没有认真把戏弄好,冲突该在哪儿意外该在哪儿紧张感该在哪儿都没好好设计,就把他以前成熟的路数凑合着弄了一下,打上昆汀出品的牌子。

ps.本来是姜文模仿昆汀,怎么这次感觉昆汀是看了《让子弹飞》开始模仿姜文了?敢说Django骑马戴墨镜不是张麻子?!

 3 ) 姜戈和他老婆真是特别讨厌

姜戈对于作恶多端的白人通缉犯报以同情,只不过是因为那家伙的儿子在旁边。需要舒尔茨做心理建设才能开枪。而到了坎迪庄园之后,对于收到和自己当初一样压迫的黑人兄弟,他却能横眉冷对,甚至过度演出,在舒尔茨对于要被咬死的黑人角斗士出手相救的时候执意阻止,眼睁睁的看着他被咬死。
到此,我已经非常讨厌姜戈了。他之所以阻止舒尔茨救角斗士,不过是因为怕露了馅而救不了他老婆。所以说,在他眼里,只有他老婆的命是命,其他黑人的都随意。
好吧,那么你既然能演的那么好,那就继续好好演呗。为什么在餐桌上演技却那么差,被黑人管家发现他们的真实目的。你既然在你老婆面前根本就控制不住自己,那么我只能说,之前对于其他黑人的不屑和残忍,并不是演技所致,而只是确实不在意而已。
当然了他作死的老婆也确实帮了大忙。我感觉姜戈老婆这个角色,从剧本设定到演员的演出都极其极其失败,一个能出逃那么多次的女人,怎么可能一丁点气场都没有,该镇定的时候一点都不镇定,而且演技超差。说实话这盘棋就是因为她的智商情商双低的表现而搞砸的。
反观舒尔茨医生,这个人虽然看起来冷静而心狠手辣,但是他能冷静开枪的,都是通缉犯。对于无辜的人,他不会有任何伤害的意思,哪怕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相比于此,姜戈则彻头彻尾的是个虚伪的圣母。
影片结尾姜戈的老婆面带笑容夸张的捂上耳朵那个动作让我感觉,如果我手里有枪,我可能直接就崩死她了。第一次看到这种英雄救美的片子的女主角是个完全不值得营救的绿茶。
最后加一句,迪卡普里奥演技真心也就那么回事,别说得奖了,我连他为什么经常能拿到提名都弄不明白。

 4 ) 你只能成为自己

听闻Christoph Waltz再次得了奥斯卡,我宽慰不少:医生,你可以瞑目了。 影片里我最喜欢的一幕,是最后莱昂纳多想要再给医生一个下马威,坚持要他过去和自己握手的时候,两人之间的对峙。 这时的医生被女仆弹的《献给爱丽丝》搅得心烦意乱,黑奴被虐杀的一幕在眼前不断回放,良知告诉他,他本可以不死,只要自己愿意救他,而他当时选择见死不救,正是为了伪装自己的身份。如今身份败露,功败垂成,那么黑奴的牺牲便毫无价值。医生的恼怒,不在于钱,在于一条人命白白牺牲了。 莱昂纳多饰演的角色显然没想到这一层,他是个没有同情心的人,恻隐之心起到的移情作用在他这里不管用,他只以为医生是输不起。偏偏最后,医生还对他说了些希望永远不见之类的硬气话,于是他的骄傲被触犯,决定痛打落水狗,把对方的这最后一点锐气也挫掉。 他叫住正要离开的医生,说:在我们南方有个习俗,当一桩交易完成之时,双方要握下手,表示诚意。

医生说:我不是南方人。(转头又要走) 莱奥纳多大声说:但你在我的房子里,所以我坚持握手。 医生说:坚持?坚持什么?坚持和我握手吗?那么我恐怕就要坚持不和你握手。 莱昂纳多:你知道在我眼里你是什么吗? 医生继续一副无所谓的态度:是什么?我不知道。 莱昂纳多:我认为你是个输不起的人。 医生回击:我认为你是个胜之不武的人。 莱昂纳多:在奇卡索郡,如果双方不握手,买卖就不算完成,那些签了字的文件就狗屁都不是。如果你不和我握手…… 医生:如果我不和你握手,难道你就不要那一万两千块了?我不信。 莱昂纳多转向他的保镖:布奇先生,如果这个黑奴控德国佬不握我的手,而这个黑奴要离开,你就开枪毙了她。 保镖缓缓举起了枪,对着女黑奴。 医生这时五官都扭曲了,他说:你真的坚持要和我握手吗? 莱昂纳多已经看出了对方的屈服,得意洋洋的伸出一只手:我坚持。 医生无奈地摊开双手,说:如果你坚持的话。 然后他大踏步过去,抬起自己的手,袖口里弹出他的秘密小手枪,碰的一声把莱昂纳多打死了。 我喜欢这一段,和我喜欢《Heat盗火线》的理由是一样的,前者用一个片段、后者用一部电影的长度,都告诉我们:在以自己为尺度的人生里,你其实是没有选择的。 医生明知道,他开枪打死了莱昂纳多,自己势必要在满是对方武装的屋子里凶多吉少,但就如他开完枪后转身说的那句话一样:“对不起,但我就是控制不住。” 可以说这是洁癖,也可以说是底线,又或者是自尊。 每个人的自尊在不一样的地方,医生的自尊并不在“输”这件事上,他的底线在于不得不屈服于自己憎恶的人,这是他的自尊所不能忍受的。一个人的底线决定了他会做出什么样的事和不会做出什么样的事,通常这两点也就决定了一个人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这个时候,如果他不开枪,他就不是他。

在《Heat》里,导演用阿尔·帕西诺和罗伯特·德尼罗两大神级演帝展示(是展示,不是说明)的也是这个道理。帕西诺饰演的警察和德尼罗饰演的大盗,各有各的问题:帕西诺已经离过一次婚,有个精神极度焦虑的女儿,现任女友总怪他爱工作不爱自己;德尼罗生里来死里去,向往家庭的温馨却始终孤身一人,遇到喜欢的女孩也不能像个普通人那样去爱。在决战的当晚,帕西诺的女儿自杀未遂,女友在医院又惊慌又恐惧的照看,帕西诺也说,我会留下来,哪儿都不去,这时谁都知道,留下来毫无疑问重要于他的警察职责,倘若这时帕西诺选择不去追捕德尼罗,谁都会认为合情合理。但,这个合情合理“合”的并不是人物的内心,而是世俗道理,所以当女友对他说,你去吧,不要紧,这里有我的时候,帕西诺立马一路狂奔出医院——内心的选择,往往超越世俗对错。 而德尼罗,此时已经成功逃脱,载着自己心爱的女人开在一条畅通无阻的路上,也是在这里,德尼罗再一次展现了他微妙而精深的演技:他的手指反过来挡在唇边,眼神闪烁不定,脸上有掩饰不住的焦躁,看向坐在身旁的女伴时,会突然露出不好意思的笑,而郁闷的女伴却完全不知道他此刻的挣扎。只是,明眼的观众们看到德尼罗的表现已经知道:他会回去。他的内心有一种规则,一种自有的正义,驱使他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都要回去杀了那个出卖兄弟的叛徒,即使这样做会失去唾手可得的幸福和自己的一条命。面对女伴时不好意思的笑,是一种双重的羞愧,不仅是对女友的歉意,更是一种被人看透的恼怒,因为自己的举动正好印证了当初帕西诺坐在桌对面时对自己的预测:“所以如果有一天,如果有那个必要,你会毫不犹豫地抛下你爱的人,就这么融入人群中悄悄走掉吗?” 德尼罗很淡然地回答:“是的,我会。” 导演最犀利的地方,就是在这部片子里抛弃了传统警匪片的核心对立,即身份上的对立、光明与黑暗的对立。在公路上,当二人从各自的座驾上走下来,心平气和又饶有兴趣的进入路边的咖啡店一起喝咖啡时,这个对立便不存在了。这时两个人都想知道,能和自己并驾齐驱的对手是怎样一个人。两人像普通人一样坐下来,聊天,然后和平地离去。这个过程中,观众也知道了造成两个人对峙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偏执,都是一样的偏执。我对犯罪很在行,我做的很好,我就做了,也许经商也可以赚大钱,但我就是不会去做;我是一个好的侦探,我对抓捕罪犯很在行,那么我就做抓捕罪犯的工作,经商可以赚更多的钱,那又如何?我就是不会做。世上所有其他的事,都是这个道理,你可以成为任何人,做任何职业,但一旦认定了后,就很难改变了,不是没有条件,而是你不会做那样的选择。世上只有一条路,就是你正在走的路。 在最后关头,也是编剧的导演都给了两人选择——而且是更好更合理的选择:留下来陪伴亲人修补关系的裂痕,和带爱人远渡他乡幸福之国——是为了让观众明白,这并不是一个是警一个是匪的问题:单靠责任感并不能使一个警察在女儿自杀未遂还趟在医院的时候就去追捕罪犯,而德尼罗冒着生命危险回去清理门户也无关金钱。两人都没有选择那条更好的路,是因为他们无法忽视内心最强烈的欲望。最终,当德尼罗死在帕西诺枪下时,帕西诺压抑住自己那份难以言喻的心情,惺惺相惜地握住了德尼罗的手,直至他断气,其实是在唏嘘另一个自己的命运。 终于写下这一篇早就想写的评论,也是为了白纸黑字的告诉自己,屈服吧,遵从自己的内心并没有错,无论世俗告诉你什么,你只能成为你自己。

 5 ) 十大关键词参透《被解救的姜戈》

为了祭奠《被解救的姜戈》暂时无缘公映,把以前的文章发出来,我们其实很想支持正版,支持电影院,可惜没有机会,也怪不得一众影迷们私下尝鲜了。 这里总结出了《被解救的姜戈》的10大关键词,将这部电影里到外扒个精光,了解本片凭什么倍受影迷推崇,缘何获得第85届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一起进入西部暴力世界,体验“昆汀style!”

1、骑马的黑人——自由主题“弗里曼”

姜戈的姓氏弗里曼,Freeman直译自由人;妻子布鲁姆希达的名字,在牙医的故事中,是等待屠龙英雄杰克弗雷德解救的公主的名字。两位角色牵动着整部电影的主题,也就是自由。 南北战争之前美国南方的残酷奴隶生活自然成为被描述的重点,开场饱受鞭刑的黑奴,背部的伤疤特写历历在目;曼丁哥角斗(起源于西非民族集团的格斗)、恶狗撕咬血肉横飞的惨烈。卡尔文·坎迪为首的种植园主似乎并不关心棉花的产量,只是想方设法的折磨黑奴取乐,因为在当时的社会阶层中,人的价值是根据肤色区分,对黑白之间平等是没有概念的,黑人永远没有自由。本片从片名上看——《被解救的姜戈》,一个开场就被还以自由身的黑奴,自由的主题无疑显得非常超现实。 《被解救的姜戈》电影海报上那根铁链,与《断锁怒潮》异曲同工,后者正是一部以解救黑奴为题材的作品,而本片铁链后红色的背景更预示着电影中,打断的锁链通往自由之路铺满了血腥。在姜戈回忆与妻子逃出种植园的情节中,背景音乐是六座葛莱美奖提名的新灵魂乐派男歌手亚当·汉密尔顿的名曲《自由》,他灵魂式的嗓音,舒适的清新风格配上的却是惨烈的故事。 而最大的自由写照在于“牛仔姜戈”,片中多数出现姜戈骑马的镜头,象征着他是一名牛仔,而且是黑人牛仔,这是前所未见的。西部电影中牛仔代表着不羁的自由,出现在一个黑奴身上,不难理解片中所有白人那异样的目光。结尾之处杀往种植园时摘掉了马鞍,这个寓意非常明显。在牛仔的含义中,马鞍是其最重要的行头,可以没有马但不能没有马鞍,有马鞍代表着我是一名代表着西部精神的牛仔,用句现在的话来形容:这就像一个穷光蛋每逢出门就用肉皮擦嘴一样,就是为了充门面,即便我不是牛仔,我也有马鞍向别人显摆。 姜戈故意去掉了马鞍,为的是证明:老子没有马鞍,但老子有马!这个举动为的是要嘲讽那些光有马鞍没有马的伪牛仔,属于昆汀对历史的戏谑,从而更为洒脱。

2. 通心粉——意大利西部片

通心粉西部片,很多观众对这个名词属于雾里看花,虽很常见但具体内容有些语焉不详。通心粉西部片是意大利著名导演塞尔乔·莱昂内在上世纪60年代创造的一种新类型的西部片。通篇在欧洲拍摄,带有强烈的欧洲电影风格,表现的却是美国拓荒时期的故事,演员也经常用美国明星,比如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查尔斯·布朗森等人。 莱昂内并非是意式西部片最早的导演,却是将其定义为一个类型的先驱。意式西部片与美国片有着完全不同风格,比如莱昂内著名的《镖客三部曲》系列,伊斯特伍德这些角色都是亦正亦邪,遵从为钱卖命的守则,黑白界限模糊,带有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风格。这与以约翰·福特为代表的美式西部片中约翰•韦恩等人冷峻漠然、高大威猛的西部英雄完全不同。 意式西部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成本低廉,暴力色彩严重,当时的意大利Giallo电影(犯罪、惊悚、恐怖题材)风行,这种风潮也蔓延到西部片中,多数意式西部片充斥着廉价的成本,血腥镜头比比皆知。这些都是美式西部片所不齿的,很多影评人认为意式西部片玷污了西部电影神圣的沃土,因此用“通心粉”(Spaghetti,意大利面,通心粉Macaroni的说法来自于日本)来讽刺这些片。直到70年代,通心粉西部片运动逐渐颓势,1973年莱昂内监制、亨利·方达主演的《无名小子》成为通心粉西部片的告别演出,1975年彻底消亡。但在后世最著名的粉丝主导下,于21世纪再次出现。 众所周知,当年昆汀还是音像店打工族成员之一,且甚是喜好这种B级风格严重的电影,通心粉西部片更是其最爱,在“卖碟”之余观摩甚多,对其后世风格影响严重。比如昆汀非常喜欢的一部西部片《伟大的寂静》中,通篇雪景中的血腥就让当时的碟店小子非常震惊,在其后世多数作品雪景血腥这种“白里透红”的镜头很常见,如《杀死比尔》和本作。 《被解救的姜戈》是一部典型的通心粉西部片,这与如《大地惊雷》这些美式西部电影风格南辕北辙,应该说“不同个导演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西部”,昆汀的西部片中,镜头突然拉进的面部特写,断断续续的背景音乐,在主角漫步的脚下,是一片充满着暴力与嗜虐成性的西部大地,正是通心粉西部片的特征。

3、姜戈——用黑人题材致敬

昆汀早在十年前就完成了《被解救的姜戈》的基本构思——黑奴变成赏金猎人。“姜戈”在欧洲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几乎通心粉西部片中都有一个姜戈,属于标配,只要看到这个名字出现,就意味着该片是一部“通心粉”。电影片名就取材于1966年的西部片《姜戈》,但并不是简单的致敬或者翻拍,因为后者主角是一名白人,本片与《姜戈》除了都是暴力色彩浓重的通心粉西部片外,没有半点共同之处(《姜戈》的男主角弗兰科·尼罗还在片中轧了一个角色,曼丁哥格斗失败的奴隶主,并且对Django中的“D”不发音清楚明白,致敬味道)。 “姜戈”是一个典型的吉卜赛人名字,出现在一个非裔黑奴身上是不可能的事情,这就属于昆汀用自己的方式,致敬中又带着颠覆。 昆汀选择黑人题材拍摄通心粉电影是有原因的,《姜戈》的导演塞吉奥·考布西就是昆汀非常喜欢的导演(那部《伟大的寂静》正是出自其手),在他的电影中不但暴力色彩最为张扬,而且种族主义严重,比如在《姜戈》中红围巾团伙屠杀墨西哥人,《印第安人乔》中赏金猎人剥下印第安人的头皮作为标记(《无耻混蛋》中的致敬)。 因此在《被解救的姜戈》中,昆汀把考布西的“中心思想”全部糅合在本片中,与他暴力风格最相似的就是南北战争前的美国南方,选择一名黑人当赏金猎手可以将考布西式种族主义推向极端。 黑人牛仔、甚至是南部第一快枪手,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本片是在当代美国普世价值基础上描述历史,更加突出了主题。

4. 血腥优美——暴力美学的立场

从《杀死比尔》到《无耻混蛋》,昆汀对暴力美学的热爱贯穿于他创作的始终,沉迷于对于暴力细节的刻画,《被解救的姜戈》作为一部以暴力为己任的通心粉西部片,在暴力场面上更加不含糊。但昆汀对暴力的一味宣泄有理可循,暴力解决问题是很片面的,但在电影里,这种方式却被表现的非常正确。 在《无耻混蛋》中背景二战,将纳粹定义为十足的恶棍,所有的暴力施加,希特勒被打为肉泥这就变得跟众望所归一样。在《被解救的姜戈》中,故事发生在南北战争前两年,当时的密西西比州正是南部种植园经济最为发达的地方。园主的黑奴制这对于的从小读着南北战争历史的美国本土民众来说,种植园经济代表黑暗的过去。尽管片中种族主义问题非常敏感,但本片实则是“在一个邪恶的地方发生的正义故事”,属于旗帜鲜明的拥护以奥巴马为首的白宫领导班子的作品。 因此在这个前提下,昆汀所谓的暴力就名正言顺了。很多电影都采用欲扬先抑的这种方式,为的是让结尾绝地反击更能调度观众情绪。而本片“抑”的部分通篇存在,大段时间表现奴隶主如何虐待黑奴,到了该“扬”的地方,稍微缓和观众的心态,然后加重“抑”的部分。这些情绪堆积到了结尾,就像一个即将爆发的火山,到了“忍无可忍,无需再忍”的程度,非暴力不合作,才让最后“为了达达尼昂”的屠杀,炸掉庄园是那样的畅快,棉花上的鲜血、引燃的炸弹引线,也能如此优美。 本片在自由平等正义的前提下,把握住观众的情绪,用正能量的方式宣泄暴力,也就是暴力之后要加上“美学”的真正含义。

5、头盖骨——人种与奴性

片中卡尔文·坎迪关于黑人头盖骨三处凹痕代表奴性的那段理论实属谬论,因为根据人种的不同,黑种人颅骨区域受太阳直射的影响而显得宽大,他对比的牛顿和伽利略都是白人,所以没有这种现象。 这段情节指桑骂槐,奴性并非天生,而是自作所为,讽刺的指代了塞缪尔·杰克逊饰演的黑人管家史蒂芬。坎迪口中声称上一代黑人管家至少有机会杀掉自己的父亲逃走,但却没有这样做,而史蒂芬也是如此。 这个黑人代理着庄园,刚出场时甚至与自己的主人开了一系列玩笑,他几乎与白人平起平坐,还看出了姜戈的端倪,在他心中甚至将自己也当成了白人。但在饭餐那场戏中,如摇尾狗般的阿谀奉承,随声附和却显出了骨子里面的奴性。同一所庄园中,史蒂芬的奴性与布鲁姆希达的反抗对比强烈,头骨三处凹痕只是人种的特征,而奴性则是一类人的特征。 骑马的姜戈象征着自由,而史蒂芬永远也无法骑马,因为他腿脚有问题,是个跛子,但更讽刺的是,史蒂芬的腿瘸是装出来了,老爷子腿脚灵便着呢。这说明他可以骑马,但自己故意放弃了这个机会,放弃了自由权,这就是奴性。

6、大怪牙——摇晃的黑色幽默

电影中,牙医舒尔茨马车上的大怪牙非常抢镜,还有很多特写,用时髦话来说,很萌。这是昆汀电影的标志——黑色幽默。 昆汀电影中的黑色幽默很有特点,唠唠叨叨没完。比如《落水狗》粉先生因为小费的话题讨论了半天;《低俗小说》里萨缪尔·杰克逊杀人之前唠叨个没完,《无耻混蛋》里瓦尔兹神经质般的东扯西扯。这就是昆汀的特点,将一段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情节或者设定,在特殊的环境下重新演绎,让观众感受到其中的荒谬,产生喜剧效果。 《被解救的姜戈》中黑色幽默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讽刺3K党(这个组织在电影发生的年代还没有出现),用床单蒙面双眼掏洞,乔纳·希尔抱怨视线受阻,然后众人对面具质量和必要性展现激烈的讨论,如果观众专注这段情节,无疑被带入了昆汀的世界中,似乎忘记了原本紧张的气氛,却突然回到主题,顿时牵扯住观众的吸引力。 同时莱昂纳多的角色也很有意思,卡尔文·坎迪是个标准的法国名字,他也非常喜欢他人用法语“先生”来称呼他,但自己却不懂法语,讽刺了南方种植园主的故作姿态,装模作样。 而且昆汀也喜欢幽默自己,就像《恐怖星球》中那个下体腐烂的猥亵大兵,本片中昆汀客串的角色,死的“轰轰烈烈”。

7、乱炖——莫里康内+饶舌乐

著名作曲家的埃尼奥·莫里康内吐槽曾经多次合作的昆汀用音乐没有整体一致性,关上了再次合作的大门。《被解救的姜戈》就没有合作,里面的音乐都是莫里康内以前写的曲子,另外还有一些古老的西部民谣、时髦的黑人RAP,五花八门,倒也符合昆汀的特征。 音乐的杂糅,体现的是昆汀 “乱炖”的特点。其他导演拍片之前都实现琢磨好一个类型的电影,只有昆汀是在创造类型。本片虽说属于通心粉西部片,但绝对不是简单的复制,比如黑人主角,自由主题,甚至还有德国元素,这都是以往没有的。昆汀的价值在于,将以前的类型拿来所用,并在其中加入了乱七八糟的东西,除了自己的东西没有什么都有,还都是“分段式”的,但这些组合在一起,就是自己的产物,自己的味道。 回到音乐,首先莫里康内的西部片音乐非常有特点,马蹄般的节奏、口哨的旋律和将人声当作乐器的使用方法,简洁动人的旋律为通心粉西部片的音乐树立了典范,本片不可或缺的。除此之外,詹姆斯·布朗、杰瑞·戈登斯密斯,逃跑时的灵歌,庄园火并中的饶舌,策马奔腾时的民谣,毫无章法,但都有一个作用,为烘托电影的气氛而使用。因为昆汀的电影类型杂糅,为了服务这一段的主题,音乐风格当然也要多变。 其中姜戈雪地练枪的情节,背景音乐来自李·范·克里夫主演的西部片《愤怒的末日》,后来被吴思远导演的《鹰爪铁布衫》使用,辨识度极高。

8、贝多芬——德国人的爆发

西部片中出现一个德国人,是一个非常另类的特色,让《被解救的姜戈》中存在大量的德国风格,比如反复出现的德语“再见”、会讲德语的黑奴,也就是牙医舒尔茨象征的符号,严肃认真,理想主义。 美国南方种植园是欧洲农庄的翻版,后者的农奴制度从欧洲10世纪中期持续到19世纪中叶被废除。电影的时间中,德国还没有成立,那是还是普鲁士,普鲁士王国早在1807年就废除了农奴制,是欧洲最早废除农奴制的国家之一。在影片中,舒尔茨来自一个早已废除奴隶制度的虚构“德国”,当时欧洲人的普遍心态都认为农奴是落后的表现,而此时美国黑奴制正值火爆,因此欧洲人自然对美国人瞧不上,舒尔茨选择在美国本土当赏金杀手,杀你们的人还赚你们的钱,也是这个缘由。 文明人与野蛮民族,前者充满了强势,因此片中舒尔茨处处给美国人下马威,就连从庄园买一个黑奴,都要想个花招来坑蒙拐骗,不屑于给你钱。没想到却被眼中的落后民族将了一军,还被后者以胜利者的姿态强求握手,这是舒尔茨爆发的主观原因。 但此举的客观原因在于德国人的办事方式,德国人向来以严谨、理性化著称,当解救失败后,一边却响起了贝多芬的《致爱丽丝》,色调明朗、情绪欢乐,同时他脑海中不断闪现与大仲马小说《三个火枪手》中同名的“达达尼昂”的死状。贝多芬与大仲马的作品都是平等、自由的象征,严谨的德国人是决不允许这种场合下自由的作品被如此玷污,多种因素集合下,所有才有“我实在忍不住”的举动。 而舒尔茨一心一意帮助姜戈解救妻子的情节,其动机为两点:首先他讨厌这种奴隶制度,这与废除农奴制的欧洲人看不起美国人一个道理。其次依然很德国化,非常讲究原则。布鲁姆希达名字与“等待被解救的公主”的名字同名,让姜戈帮助自己赚取赏金的一句承诺,都是他的动机。 舒尔茨,这名崇尚血统纯正的日耳曼人,在南北战争前与一个黑奴合伙对白人暴力相向,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也就引出了下面的观点。

9、戏谑——瓦解的历史观

著名黑人导演斯派克·李就针对《被解救的姜戈》炮轰昆汀,认为他不尊重祖先,对待黑奴历史的态度太过儿戏,黑奴的暴力行为反倒比剥削黑奴的农场主还要多还要猛。诚然,黑奴的历史并不属于通心粉西部片,但昆汀对此态度却乐此不疲。 戏谑沉重的历史,本该被人不齿,但本片的关键点在于,首先立场正确,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向吻合,就像民国时期周大荒的《反三国志演义》中让刘备统一全国一样。其次,黑奴用复仇的方式杀掉奴隶主,刽子手和受害者的身份被人为置换,纯粹的宣泄。用通心粉西部片这种方式重写美国历史,揭美国人的伤疤。从真实的历史到虚构的往事,用反转的方式描写南方种植园经济与北方资本主义的矛盾,里面包含了传说中的正能量,观众可以接受,这就是昆汀崭新的历史观。 其实片中有悖历史的地方还很多,3K党的出现提前了八年,德国在电影发生的年代还没有成立。这些设定同样也是符合昆汀“乱炖”风,都是为电影主题和情节服务,其意图在于,作为一部讲述历史的电影,让观众走出历史,而彻底进入电影。 昆汀的下一部作品《杀手乌鸦》,讲述的是二战期间黑人士兵受白人虐待而奋起屠杀的故事,将与《无耻混蛋》、《被解救的姜戈》共同组成改写历史三部曲,一边瓦解规则一边创造规则,恐怕只有昆汀能做到。

10、《被解救的姜戈》与抗日神剧

也许有人要问了,《姜戈》与时下饱受争议的抗日神剧比起来,同样是戏谑历史,为什么前者大获好评,后者却饱受争议。 就像斯派克·李说的那样,以一种儿戏的方式对待历史,但昆汀的电影,包括《无耻混蛋》,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大环境下的颠覆,夸张而不扯淡。 首先,《被解救的姜戈》发生在南北战争前夕,一个黑人杀白人的故事,主题是自由,如果非要联系,可以看成是用当代的价值观取舍当时的时代背景,但细细琢磨,姜戈的行为对时局没有任何影响,没有与当时的大环境联系起来。《无耻混蛋》最后希特勒虽然被杂牌军打烂,但电影的故事发生在二战末期,希特勒最后也是死了,该片也没有左右时局的意思,只是一种颠覆的宣泄。 其次,姜戈杀死白人对黑奴在自定的框架下有着一个架空的历史环境,片中很多元素都是对历史的原创, 都具有B级片的风格,在架空环境下演绎一个暴力的故事,寻求的是一种娱乐的宣泄。 最后,双方人物个性鲜明,针锋相对,瓦尔兹老爷子饰演的纳粹军官,莱昂纳多饰演的奴隶主,都非常强硬,代表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都给主角们造成很大的障碍,正反双方的对手戏火星四射,看的爽快。 相反我们的抗日神剧,不仅没有架空历史,追求大众化,甚至还有打算左右时局的意图。正派高大全,反派獐头鼠目,脸谱化严重,打日本鬼子跟玩一样,而且粗制滥造,甚至违反物理原则。调侃历史不是不行,而是要么设定一个虚拟的背景,要么用如今的价值观来取舍。否则这样的神剧如何与昆汀的戏谑相提并论?

 6 ) 塔伦蒂诺的新装

随着“姜戈,姜戈”的粗犷歌声,一个比歌声还要粗犷的白人男子,拖着一口沉重的棺材在泥泞不堪的荒野里跋涉。棺材里装了什么,他要去向何方?1966年意大利西部片《姜戈》一开场就吊足了观众的胃口,成为翻拍无数的经典暴力片。

2007年,三池崇史以《寿喜烧西部片》致敬《姜戈》,昆汀•塔伦蒂诺友情参演。2012年,意犹未竟的塔伦蒂诺亲自操刀,捧出《被解放的姜戈》,姜戈摇身一变成了黑奴,在一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赏金杀手的舍命相助下抱得美人归,提前一个世纪实现了马丁•路德•金的梦想,高潮段落或可称之为“一次握手引发的血案”。

暴力片要想拍出味道,在汗牛充栋的暴力影像中杀出一个黎明进入殿堂级别,殊非易事。库布里克的《发条橘子》(1971年),肆无忌惮的暴力场面与罗西尼的《贼鹊》、《威廉•退尔》序曲、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爱尔加的《威风凛凛进行曲》和谐地交织在一起,散发着撒旦般邪恶的魅力;对暴行矫枉过正的批判,使影片的思想性达到一个哲学的高度:以反暴力扼杀人的自由灵性,必然导致国家暴力的强化,带来比个体暴行更可怕的灾难性后果。

1994年,《低俗小说》以新奇的叙事手法串联此起彼伏而又非常生活流的暴力事件,影片的开头就是结尾,结尾就是开头,形成绝妙的环形结构,似在暗示暴力与人类无法切割的联系,以及在暴力的阴影下,难以突破的人生困境。“你是否觉得马沙(掌红吃黑、胆敢当街杀人的大哥大)象个娘们?NO?那你为什么要骗他呢?”影片邪趣横生、妙不可言,塔伦蒂诺毫无争议地迈入大师行列。

颠峰过后的下滑、起伏都属正常。不过,《低俗小说》后的塔伦蒂诺仅30出头,正是当拍之年,下滑的速度却堪比坐山车。时至今日,还有谁记得《Jackie Brown》(1997)、《Death Proof》(2007)?2003年的《杀死比尔》偶有灵光闪耀,但这种完全不具现实感的爆米花血浆片,艺术品质怎能与《低俗小说》相提并论?

《低俗小说》看似漫无边际,实则为人物关系、性格和情节发展服务的“废话”,到了《无耻混蛋》(2009年)已无处寻觅,充斥全片的是幼稚的情节和矫揉造作的对白,毫无回味余地的血腥、暴力成了唯一的噱头和主菜。就这种水平,居然入围奥斯卡最佳影片!其实,想想被著名编剧威廉•戈德曼斥为“一团糟”的《纽约黑帮》(导演马丁•斯科塞斯),获得奥斯卡10项提名,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大师都有一件皇帝的新装,再烂的桥段和台词也能被媒体和粉丝阐释为一朵奇葩。

救美女、灭邪教、背叛朋友和革命,原版《姜戈》悬念丛生、高潮迭起,反类型、反英雄叙事历久弥新。相形之下,毫无惊艳之感的《被解放的姜戈》不足为其奴隶,与《低俗小说》的差距更是八千里路云和月。好在塔伦蒂诺从未招惹过方舟子,不然被指控代拍都有可能。

《被解放的姜戈》前半个小时还算紧凑,接下来就是寿喜烧(日式火锅)加海底捞一通乱炖。枪战场面,精巧、华丽不如吴宇森,气势、厚重不如赛尔乔•莱翁内的《镖客三部曲》;莱昂纳多扮演的大反派,坏得毫无特点,在12000美圆的大买卖成交之后,秉性贪财的他莫名其妙地对赏金杀手的右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见惯大场面的老江湖居然也相当配合地怒发冲冠,一次握手就这样引发了一场杀戮.

12000美圆在19世纪的美国是啥概念?赏金杀手要杀十个、甚至几十个穷凶极恶的通缉犯才能挣够这笔巨款。钱货两讫,人家只是跟你握个手,又不是强拆逼迁、平你祖坟、爆你菊花,哪来那么大的火气?至于明察秋毫、老谋深算的黑人老管家放虎归山,给姜戈留下报仇雪恨的机会,逗谁玩呢?塞缪尔•杰克逊拼了老命,也无法拯救这部对白平庸、剧情漏洞百出的蹩脚之作。

评论界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庸俗风气,对电影制作起到了非常负面的影响,江河日下的塔伦蒂诺就是一个被舆论宠坏了的典型例子。有通心粉西部片做挡箭牌,逻辑什么的都成了浮云。说好了杀你全家,少一个管家少只狗少只猫都不行。(媒体用稿)





 短评

就看完“我操两个小时四十五分这么快就过去了?”

7分钟前
  • 王坏
  • 力荐

前抑后扬,情绪逐级酝酿,最后半小时则以很昆汀的方式回馈观众。老式西部片通常都是杀人不见血,一声枪响一股烟,人就躺下了,昆汀这已经不是血浆了,是血雨,爆开的鲜血之雨。而鲜血染白花也成为昆汀拿手的暴力审美。慢镜、暴血加耍帅,味道都很对。姜戈拼自己名字的时候,旁边是老版的姜戈。4星半

1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那么简单一故事拍快仨小时。

17分钟前
  • 顾得儿白
  • 还行

最出彩的是两个人,德裔“牙医”舒尔茨,和庄园里的黑奴管家斯蒂芬,他们都背叛了自己的种族或者说肤色,二者的反差值得玩味。衡量一个人善恶的时候,就看他可以主宰别人命运时的选择吧,别的,都是矫饰。

19分钟前
  • 李小丢
  • 推荐

waltz魅力十足 却死的那么酱油。。。

23分钟前
  • sevenseas
  • 力荐

这片的牛逼跟导演无关

26分钟前
  • sasasasa
  • 力荐

砰砰搅基砰砰砰搅基搅基砰砰砰砰砰搅基碰到另外一对搅基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轰隆 【咦这是什么功能?

29分钟前
  • Kardinal Waltz
  • 还行

昆丁稍微一用心,就足以窃笑着俯瞰众生。我觉得他最牛逼的一点是可以让所有大牌演员在他的电影里集体迷失自我,并被注入昆式狡黠腔调。当然,这种腔调不仅仅是表现在角色身上,配乐、运镜和台词通通昆丁范儿,乖、贱、粗暴、不可复制。Who's the nigger? D-j-a-n-g-o,D不发音。

30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握个手就能言欢,不握手只好灭门。

31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一开始就把我瓦叔写那么牛逼直到小李非要握手前,我都以为会玩个大圈套HE。结果瓦叔没了后一秒变无脑主旋律,如果注定正义脸机枪扫射,请问前面隐忍装坏是图个啥?瓦叔演笑面虎炉火纯青,小李的癫狂算到位,塞缪尔贱到无法直视,真心觉得不如无耻混蛋,配乐算是昆汀最差一次。但还算是好看,三星半。

35分钟前
  • 伍德与夏洛蒂
  • 推荐

感觉比《无耻混蛋》都要好看啊!

36分钟前
  • zephyrus
  • 力荐

故事核心其实老土得很,就是男的历尽千辛万苦去救他心爱的人。但是故事人物设定实在太棒,花165分钟在这部电影上是绝对不会后悔。

39分钟前
  • Kreuzberg
  • 力荐

舒尔茨大夫不远万里,来到米国。一个德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强哥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基友主义的精神,每一个好基友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40分钟前
  • 芹泽虾饺菌
  • 推荐

零,有一种类型片,叫昆丁;一,昆丁只拍这种片,但只有昆丁拍这种片;二,此片没那么完美,但已比无耻混蛋用心很多;三,昆丁可能永远再达不到低俗小说的高度,但本作足以革新西部片;四,南方口音蛋疼,有些笑点没听懂,以后我得看中文字幕版;五,原谅我用那么多分号,cuz Ima goddamn programmer.

41分钟前
  • 了了
  • 力荐

一部很high的意大利通心粉西部片,就是那种影迷们期待的痞子昆电影,竟然片中人人都觉得奴隶制很正常!诡辩的话唠神逻辑,绝不吝啬的番茄汁,类型杂糅的舒心配乐, 克里斯托弗·沃兹和塞缪尔·杰克逊神棍级的表演,最后故事又在失控中走向疯狂了,唯一的小遗憾就是影片剪辑的节奏始终慢半拍。★★★★

4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才疏学浅,没看出大好,又怕别人说我蠢,假惺惺给四星。

50分钟前
  • 肉腾腾
  • 推荐

本片很好的说明了什么叫做“躺枪”

52分钟前
  • cao
  • 推荐

热血沸腾!三年的等待值了!那个低俗、性感的无耻混蛋又来了!

57分钟前
  • 麻木粮姜
  • 力荐

或许不是年度最佳电影,但极可能是最令影迷们过瘾的电影。不再在结构上费心编排的昆汀这次采用了更为传统的单线程叙事,他向通心粉西部片、香港武侠片甚至自己的《无耻混蛋》致敬。混搭音乐、暴力、语言(特别是外语)再一次成为手下重要的道具。塞缪尔·L·杰克逊奉献了他《低俗小说》以来的最佳表演

59分钟前
  • tintin76
  • 力荐

看到昆丁被炸飞那个镜头,不由地笑了

1小时前
  • 王敖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