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人妻

HD中字

主演:内详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2016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单身人妻 剧照 NO.1单身人妻 剧照 NO.2单身人妻 剧照 NO.3单身人妻 剧照 NO.4单身人妻 剧照 NO.5单身人妻 剧照 NO.6单身人妻 剧照 NO.13单身人妻 剧照 NO.14单身人妻 剧照 NO.15单身人妻 剧照 NO.16单身人妻 剧照 NO.17单身人妻 剧照 NO.18单身人妻 剧照 NO.19单身人妻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一个男人一生中的24小时

我一直很着迷茨威格的一句话:“我闯入自己的命运,如同跌进万丈深渊。”
《单身男子》伊始,即是一个男子身躯在水下浮沉。这种被沉溺包围的窒息与悲伤贯穿了整部电影。
 
故事发生在六十年代——一个美丽得丧失真实感的年代。所有的惊心动魄都仔细包裹在精致的妆容和考究的衣衫下。
 
George黑边眼镜,西装革履,一丝不苟,标准的中年学者形象,住在一座与那个时代氛围颇有些格格不入的玻璃房里。
George是一个单身男人,这是他一生中的24小时。更准确的说,是一生中最后的24小时。
八个月前,他的同性爱人Jim因一场车祸骤然离世。16年的相守生活不过疏忽一瞬,失去所爱的八个月却是难耐的漫长。于是八个月后的这一天,他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永远不再醒来。
 
影片中不断闪现钟表的画面,时时提醒这最后一天的流逝。八个月前,George对时间的恐惧也许在于衰老,面对年轻十几岁的爱人,他只有在贪图方便时才承认自己是“old man”。八个月后,George对时间的恐惧已然变成了孤独,爱人永远离开了,生命的维系变得如此机械而茫然。
 
George井井有条地安排好自己的最后一天:买好子弹、给女仆留下钱、将资产单据从银行取出一一摆置整齐,甚至不忘遗言叮嘱一定要为他的领带打上温莎结。一切似乎都在按他的安排行进。
 
然而死期将至,周遭已模糊无感的世界,在最后时刻却开始呈现异样的色彩,以种种不经意的挑逗对George做着最后的挽留。
在女秘书甜美微笑的唇边,在打网球男子裸露的身躯上,在搭讪的西班牙男子喷云吐雾的唇间,在倾慕他的学生Kenny的金发亮眼中……影片在许多的瞬间,会骤然从清冷而黯淡的调子,转为富于生命气息的浓烈绚烂。生命因在最后一刻,开始绽放出被忽视已久的艳丽。
 
“我的生命就依附在这些时刻上,它们将我拉回现在”。
当George终于跃出水面大口呼吸时,破碎过太多次的心却放弃了挣扎。最后一声秒针滴答,一切戛然而止。
死,不得其所。死,不择其时。这样的死亡比吞枪自戮,更显现出宿命的薄情与生命的深重。
但至少,这一次他可以与爱人永远相守。
 
******
 
看《单身男子》时,偶尔会联想起王家卫:对时间的迷恋,色彩的极致表现,精致唯美的画面,舒缓的抒情配乐……还有George与搭讪男子相对点烟的迷离画面,顿时让我想起了《春光乍泄》。
 
事后一看资料,Tom Ford同学倒是大方坦率,直言此片受王家卫特别是《花样年华》影响甚大。
 
虽然之前对Tom Ford毫无了解,但总觉得即便有Christopher Isherwood的原著铺垫,即便有王家卫的潜移默化,这部电影的烙印也一定是属于Tom Ford的。可能出于自己的某种偏见,总觉得时尚是一种自我标榜的美,于是对于这部时尚界人士的电影处女作,开始多少有那么点怀疑。结果,影片风格的不入俗流并不超出我预想,而电影本身的深情和纯粹倒令我意外惊喜。
 
整部电影的故事空间极其狭小,却在许多个瞬间纵深而下,那些逝去的深情相依,那些留下的寂寞孤独,在这样的时刻被扩张、放大,慢慢咀嚼出无可奈何的哀伤情绪。于短暂中展现永久,在拘囿中接近无限,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
 
Colin Firth在他第三个同性恋角色(如果我没有数错的话)身上奉献了完美的表演。单是接到男友噩耗那一幕表演就震撼不已,令人顿时热泪上涌。
 
《单亲插班生》里跟休·格兰特搞怪的小孩Nicholas Hoult已然长成了电眼美人。Kenny连同他那件毛茸茸的白毛衣,都洋溢着迥然不同的清新与青春,被这样的孩子小心翼翼地珍视和仰慕,George如何能不多一份生有可恋……
 
******
 
最后,记下一则自己喜欢的花絮:
Tom Ford曾将原著拿给自己的男友看,结果他看睡着了;
后来,Tom Ford又把写好的第一版剧本手稿给他看,他又睡着了……
于是,Tom Ford开始对电影与小说的关系有了重新的思考和认识。
再后来,他又把定稿剧本拿给男友看,这一次男友读完了,而且放声大哭。
Tom Ford知道“自己总算迈过了那个门槛”。

 2 ) 在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

在时装设计师Tom Ford的处女作《单身男人》(A Single Man)中,某大学英语系的中年教授乔治·费尔科纳沉浸在与自己十六年共同生活的同性伴侣吉姆车祸死亡的阴影中无法自拔,精心准备打算自杀。时值1962年的洛杉矶,正是古巴导弹事件十个月之后,全美国仍沉浸在核武器袭击的恐惧之中,大家谈论最多的是建防空洞、食物储存、国家军备和世界末日。乔治对象病毒一样蔓延的集体恐惧十分不满,但自觉已走至人生边缘的他,又有什么好与这个世界争辩的呢?

这个根据美国作家克里斯托佛·伊舍伍德(Christopher Isherwood)1964年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格局非常之小——就一个人,一天,一件事;但我并不觉得它是自恋狂式的叽叽歪歪,因为对于每个曾经面临生死选择的人来说,在死亡阴影中绝望挣扎的每一秒钟都如同一年,在那个关键的时刻,每一个细节、每一刻的犹豫,都有可能彻底改变人的一生,或走向颠覆,或者重生。

Colin Firth饰演的乔治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人物。他事业成功,经济富足,住在装饰现代化,突出线条与整洁的冷色住宅里,衣物也无不一尘不染,分门别类一丝不苟,就连自杀这件事本身,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沉稳有序。他会去银行,从保险柜里取出自己所有的财产票据,在便笺上详细交代身后事的各项处理细节,就连给扫洒阿姨的上千小费都放进一个白信封封进面包袋子,整洁高贵。他自杀用的小手枪银光锃锃,精美得如同一件艺术品;他怕扣下扳机之后鲜血四溅,污了雪白的枕头和床单,甚至还要找出条睡袋垫在身下。

在乔治这一天从早到晚的全部活动中,重头戏是他和20多年的老朋友,旧情人夏洛特共进最后晚餐的片段。扮演夏洛特的Julianne Moore就跟她的角色类似,美艳中透出厚厚粉底也遮挡不住的沧桑。他们喝酒、跳舞、狂欢,他们躺在地板上抽烟、吵架,最后他们在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安静而绝望地道别。

夏洛特的绝望跟乔治的不太一样。婚姻失败的她独自生活在洛杉矶半的山豪宅,孩子也长大离开,虽然朋友众多,但她感觉“没人需要她”,她不由自主地想要把乔治对她的友谊转换成一种“真正的关系”,一种她可以抓住,支撑,再次感受到生活华美朝气的亲密感情。潜意识里,她总欺骗自己说乔治与吉姆之间的关系只是另一种“真正关系”的替代,而这个想法令乔治无比恼火。

相对于夏洛特无法拥有,却又不肯承认失败的绝望,乔治的绝望在于拥有后的失去。Colin Firth对乔治的刻画细腻极了,他接到报丧电话后呆坐在椅子上悲痛的表情,他面对夏洛特由衷的喜悦和疲惫,他凝视天使一样轻柔纯洁的年轻学生肯尼,嘴角边浮现的那一抹笑意,都是那么微妙而又真实,那么得近,那么亲密,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同身受。故事的摄影也同时强调了这种亲密感,对人物眼睛、嘴唇、线条纹路、姿态动作的刻绘都如广告画一般精致,配乐也舒缓流畅,富于细腻的动感。

乔治跟夏洛特说他自己是个“对一切都有答案”的家伙,说他全都想好了;可他这所谓的终极答案,不过是告别世界,向痛苦彻底说再见。其实不管是乔治还是夏洛特,他们内心深处所承受煎熬的剧烈,外人都是无法全部领会的,也不该以自己的标准来进行价值判断。我并不觉得夏洛特无所事事虚度人生的消极对抗法比乔治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潇洒转身更为可取,或更不可取。我相信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片黑暗地带,蔓延着幸福也无法医治的寂寞,快乐也不能抵挡的孤单。在黑暗侵袭的过程中,生与死都是一种极为严峻的考验,区别更在于对他人的责任与义务,而不是哪一种底色不那么灰,哪种选择更加明智。故事关注乔治这样一个按一般标准说来早该获得人生幸福的成功人士,将视角集中在他本身,不介绍他的家庭背景、亲人、权责与社会关系,就是要剥离一切外在的因素,只刻画人的内在挣扎;就是要放大人心深处的那块黑暗之地,让我们近距离地体会最真实而强烈的情感痛苦,让我们进入他的内心,也进入自己心中那片封存的荒凉之境,重新审视生命放大了的千疮百孔,重新理解生活不堪重负的脆弱与残酷。

影片的结尾,乔治有一段自白,说在他生命中的某些时刻,哪怕只有几秒,他曾获得过一种绝对的清澈,他是去感受而非思考,世界因此变得清晰而新鲜。他试图去扑捉、去延长这种绝对清澈平和的瞬间,但它们无一例外地转瞬即逝。尽管如此,乔治依然认为,他生命的意义,他的全部人生,都在于那些珍贵的瞬间。

1962年的世界令乔治失望,朋友不能留住他,逝去的爱情只带给他无尽的痛苦,但他支撑得长些,久些,那些转瞬即逝的包容了生命全部意义、激情和秘密的几秒钟到来的可能性就更大些,更多些。而这样的可能性也许就是那些穿透生命孤岛的微光,安静地,神秘地,和我们心里埋藏最深的荒地纠缠、争夺,枯荣更迭,季节变迁,往复循环。

最终,我似乎也如乔治一样获得了几秒钟的清澈。也许,恐惧并没有恐惧本身那么可怕,绝望也不像绝望宣称那么无望。勇气和欲望总会从绝望的小缝隙里钻出来,在阳光下沉默但忠实地生长。

 3 ) 单身男子是怎样炼成的

【单身男子】字幕翻译回顾

“单身男子”第一稿完成于2009年12月13日,最后校对是在2010年5月3日。人们最后尝到的是果子,而其间的浇水施肥翻土,恐怕只有果农自知。半年时间酝酿,三读三改,对我来说是付出也是财富。

第一读,是在09年11月Colin Firth获得威尼斯影帝后,那是我第一次注意到这部电影。出于兴趣我拜读了Tom Ford的原创剧本,据说这个剧本曾让Tom Ford多年的男友蹲在浴缸旁流泪。我虽然没有流泪,但至今记得读到终章那一脚踩空的心悸感。就像一支交响曲调动了无数的音符无数的声线,用力搅拌,却在最后最高最响最盛大处戛然而止。

千呼万唤后,却是无声。就像舞者的一次失足,又像画师的一记留白。数不清的情感呼啸着奔向内心空出来的一块。

于是我几乎是一气呵成的翻译了整个剧本。这也是“单身男子”字幕最初的雏形。



***************


第二读,是10年2月初,“单身男子”放出了一个16 分钟的花絮。花絮对我修改译稿有莫大帮助,更使我意识到一个问题——导演和演员并不会照本宣科,而是会对剧本作二次加工,甚至修改明显欠考虑之处。



一个明显的例子,George上车后播放的广播,剧本是:

Premier Nikita Krushchev said today that the Soviet Unionʼs policy of peaceful coexistence averted a nuclear war over Cuba
赫鲁晓夫总理今天表态说,苏联的和平共存政策阻止了古巴发生一场核战

Krushchev declared that the missiles in Cuba were ready for launching but not used, sparing the world from a nuclear holocaust...
赫鲁晓夫说古巴的武器尽管已部署好但并未启用,从而整个世界避免了一场核灾难...

这显然是62年古巴导弹危机末期,超级大国暂时停止了围绕古巴的角力。这个设定就和稍后George的同事担心发生核战、学校紧密建造防空洞存在矛盾。真正的片中则将整个时间段大大推前,这样处理令George关于FEAR的言论尤其具备说服力——人总是更恐惧未知,而不会害怕尘埃落定。

***************


第三读,是10年4月初,清朗将“单身男子”的原著带给了我。原著带给我的触动与剧本并不同,尽管两者文笔一样的优美。剧本恰到好处的渲染了George 的悲伤,而原著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哀莫大于心死后的冷漠。没有苦痛,没有绝望,没有挣扎,没有泫然欲泣——这些都带着感情的,而Isherwood是在不带感情的写感情。他笔下的George就像脱去躯壳,从高处平静的打量自己和世界。就连失去挚爱的痛也有一种被冰冷手术刀切割般的精细。



第三读给我启发最大。最后的“单身男子”字幕基本就是建立在这一读之上。我大范围的修改了以前的翻译,将很多对白改成了客体陈述——George不再是主语,他只是动作载体;发生的与他有关,但表达出来却像是无关。

例如George这句独白:

The cold realization that I am still here slowly sets in

最初翻译是:我逐渐意识到一个冰冷的现实:我还在这儿
但最终改为:“我还在这儿”的冰冷现实逐渐成形

不是“我”意识到,而是现实加诸于我。当现实成形“我”只能接受。冰冷现实是主体,“我”不过是被现实容器盛纳的客体。

***************


“单身男子”是我第一次先剧本-后原著-最后正片的翻译一部电影。前人说“功夫在诗外”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不敢说自己的字幕完美,但至少每一个字都有我对完美的追求在内。

当然,字幕交出手后就不是自己的了——一方面它要经受大众检验,一方面不可避免会被“拿来主义”。不过知道有人抄我字幕后我反而不怎么care了。至少对我自己来说,我没有遗憾。

 4 ) Tom Ford的私人情书- for richard buckley

我是因为看Tom ford的八卦才看的这个电影。
Tom Ford的爱人,Richard Buckley,Vogue Homme的前总编,比他大13岁,在两人刚认识不久的时候就罹患癌症,这么多年形销骨立,完全就是一会走路的骷髅架子。
Tom ford,模特出身,看任何一张他的照片,都满满向外散发着荷尔蒙。
但凡两人合照,一向妖孽无所顾忌的Tom立刻气场全收,完全贤惠人妻样,反而是老爷子精神矍铄,一双冰蓝眼睛气势吓人。——是的,跟剧里面Goode的眼睛一模一样。
所以虽然现在在google上搜索Richard Buckley都搜到说他是Tom ford的情人,但是当初花花大少的Tom,自从见了他家老爷子,身边花花草草全都绝了,一门心思老老实实跟在Richard身边,老爷子要换环境休养,跑去意大利,Tom连意大利语都不会说乖乖跟了过去,一晃二十年。
到如今,Tom连颁奖典礼四分钟两分钟是在感谢老爷子。表情羞涩,神态恳切,别的人全都哗哗哗鼓掌,或真或假大笑或微笑,老爷子愣是酷到一个笑容没有,轻轻拍几下手,明明风一吹就倒,依然凛然不可侵。
Tom ford好歹也是时尚圈呼风唤雨的人物,可是跟老爷子比起来,不知为啥有了乡下大小子痴缠贵族老爷的感觉了……

原著美好而哀伤,作者的情人也是小很多,中途另寻了新欢,作者虽然微笑祝福说一切都好,其实闷到内伤,写了这作,结果小情人又跑了回来,卿卿我我了一辈子,最后给作者送了终。

我深刻地觉得,Tom ford挑这个作品,心里也是戚戚的。他家老爷子癌症20多年了,跟他在一起也20多年了,年纪也不小了,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去了。他爱这个人爱了这么久,这么深,随便一个访谈都一脸幸福小女生似的一边BLING BLING放电一边娇羞地说自己生活幸福爱情美满,其实心里估计怕得厉害。
哪能不怕呢?最爱的那个人,随时随地都可能就这么没了。
Tom 说,他一开始把小说给老爷子看,老爷子睡着了。
第二次把剧本给老爷子看,老爷子睡着了。
第三次,他重新思考过,又把改变过的剧本给老爷子看,老爷子终于看完,放声大哭。

估计也是内伤了。再怎么矜持,再怎么高贵,真是好残忍的直戳心底。死了,忽然就结束了,留下来的那个人,总还是抵不过青春肉体的诱惑。

所以电影里面,我看到George 和jim坐在沙发上,Jim说,如果我死在这一刻就好了,因为太幸福了。
那时候光线很温暖,两只狗很惫懒,两人对话很家常,可是真美好。
Goode的眼神多温柔,Corlin的眼神多缱绻。
然后真的就在这一刻结束了。
悲剧了。悲剧就是把喜剧破坏了给你看。

电影里每一个场景都精心雕琢。Tom Ford并不想真的还原一个60年代的破旧,他只要保留一个美好的,如梦一般的画卷,让人在回忆起来,都知道,这是他Tom ford,心里面的60年代。有自由,有爱情,有高高的垫肩,鲜艳的红唇,卷起的大波浪,蕾丝的萝莉裙,烟熏的眼妆;有每一分都扣到恰到好处的衬衫西服,细长条的领带,松松垮垮的针织衫;摇窗的老爷车,蓝色大壁画,铮亮的小手枪,铁质电话亭。以及橙红夕阳,深蓝月下海,苍白雪地。
这是他Tom ford梦中的世界。不真实,一点都不真实,因为真实太琐屑。他只要一个玻璃房子,两条狗,窗明几净,邻居有可爱萝莉,衣橱里满满都是他精心装备的时尚。爱人会窝在沙发上看书。

当没有爱人了,多么美的回忆都变成痛楚。

George看到一条相似的狗,走上前去抚摸,拿额头靠着,摸了很久,表情温柔又酸楚。
Tom ford和他老爷子也养了狗的,相同的两条。
他自己这样形容,我最喜欢不是太大的房间,两个人可以一起做饭,玩狗,整个房子只有我们俩,只有我们两个人在一起。

可是现实是如何呢?
George想自杀,已经没有力气去爱,可是还是会欣赏美好的肉体,甚至被kenny唤醒了求生的欲望。
如果现实一点会怎样呢?他会跟kenny在一起。那个男生单薄的脊梁,鲜艳的嘴唇,水亮的眼睛都在诉说着,跟我在一起吧,跟我在一起吧。
大概,会真的背叛已经死去的爱人吧。

所以还是留在最后一天的最后一刻死去,让那个有冰蓝眼睛的死去爱人来接走,亲吻已经冰凉的嘴唇。

因为死了,所以这爱才得以保存。
Tom ford有多矛盾?爱死去的爱人,爱到他死掉自己也想随着一起去了,可是还在被青春美好的肉体吸引。怕是老爷子一走,他精神垮了,肉体会变得靡乱吧。
所以老爷子放声大哭。可是太多事情,就算知道会发生,也没有办法阻止,甚至连阻止的理由都没有。这叫无能为力。

音乐很优美,画面很精致,一切都很时尚很tom ford。
然后画面定格在死去的George嘴角的微笑。
他应该是在微笑他的从一而终吧。

哀伤的音乐响起。黑底白字的字幕慢慢出现。
一首曲子放完,整部电影结束。

“for Richard Buckley”

我泪点忽然就决堤了。

从头到尾,只为你一个人,我的心思,你是否懂?
你想必是懂的,不然也不会哭。
死亡和爱情,都没有办法预料,也没有办法改变。
没有什么能留住,没有什么能纪念,多奢华多动人的背景都是假的,只有曾经相爱过这份事实,万望你铭记。

我以前真不知道他是如此浪漫主义的人。
Gay乱交,时尚圈更加混乱,我本来以为他跟Richard只是表面夫妻,做做样子,更何况Tom又是那么乱放荷尔蒙的人。
可是看了这片子,我真的开始相信,他们相爱,并且恐慌着对方的消失。

Richard问,为什么不把给我的致辞放在开头?
Tom说,因为我的爱情不用用来做噱头。

所以放在结尾,好像写一封情书,写到最后,别人往往瞄一眼就忽略了,却是最小心翼翼,心里头仔细掂量过了。

Sincerely,

Yours


 5 ) 我去1960------说说tom ford的costume desgin

茱利安摩尔在电影<a single man>度过了非常重要的一天: 她一早蓬头垢面的从金粉色的床褥中挣扎起来,细细描绘粗重的眼线,上下两条,亲自下厨,预备迎接曾经的恋人,后来的同性恋密友富克纳教授共赴晚宴。她满心欢喜,幻想能与老情人重修旧好,因为他刚刚在车祸中失去了相伴十六载的同性爱人吉姆。

可更关键的一个问题是,她该穿什么?

本片的服装设计师,大名鼎鼎Arianne Phillips在一次访谈中仍然激动不已:“我们找了无数件裙子,有最新的时装,也有最贵的古董,各种颜色,款式,你知道,比如让摩尔穿上后就觉得那是只属于她的。直到那一天,我走进一个服装仓库,它就挂在最后一排的衣架上,那种感觉,就像是你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护身符或者幸运项链一样。”
能让麦当娜1997年至今唯一指定造型师Arianne Phillips称为护身符的这件裙子,是一条黑白两色的WATTEAU DRESS。WATTEAU DRESS是洛可可风格服装的代表之作,由画家安东尼华托在自己的画作中创作而成,其特点就是在裙摆飘逸的连身裙上自肩部垂下一条丰满斗篷。电影中,微醺的茱利安摩尔穿着这条华托裙轻轻起舞,斗篷上下翻飞,她斜睨一切又自怨自怜,最后像被风雨掠倒的一只凤尾蝶,扑倒在地毯上,点起一只玫瑰紫色的寿百年女烟。

看到这里我实在很难分清我在看的到底是一部文艺电影,还是GUCCI新一季的春夏服装大片。谁叫我们的导演是GUCCI品牌起死回生圣手TOM FORD呢?在这部非常私人化风格的电影里,TOM FORD表现出了一贯的细腻与精致,甚至更多。尽管有Arianne这样曾获得奥斯卡提名的猛将,他还是亲历亲为的一手包办了男主角柯林费斯的全部服装,力求在每一细节上还原六十年代。西服必须是单排扣修身款,不系皮带,配以法式袖口的纯白衬衫,温莎结细领带;每天要用马毛刷打理的cap toe尖头皮鞋;粗边黑框眼镜(这可能是所有装备中最好实现的一件了);还有复古格纹手帕,窄款纯色领带夹,方形镂花袖口,“细节是魔鬼”。再加上柯林费斯本人的古典气质,每一套装扮都可以直接定格为时尚杂志当封面。

影片中的富克纳教授说,“没有时间伤感的时代,也不是我想要生活的时代。”所以如果你有足够的预算,并且不介意路人揣测你性向的灼灼目光,不妨按图索骥,回去,回到六十年代过上一天,那时候的世界,允许高贵,允许伤怀。

 6 ) 贪恋一丝温暖

       人生的长度,从来无法丈量。
    大千世界,红尘纷扰。是啊,我们都是孤独的出生,孤独的死去。而人生只是这起与止之间,那一望无垠的辽阔。
    于是人生的质量,似乎无关痛痒,毕竟人生的终点站只有一个,死亡。
    这是非常美的一部影片。
    在混乱的六十年代,所谓的古巴核侵袭,苏联的导弹威胁,在George心中不过是可有可无的。他的生活,高雅,细致,不存在物质上的缺失。而失去了爱侣之后,他意识到他的生活不再完整,逐渐失去了活下去的意义。
    他对于这一切的解释是,fear。

    其实,谁都只是,贪恋一丝温暖罢了。
    16年共同走过,不仅仅说明他们在情欲上合拍,更说明两人精神的契合。George是个长情的男人,他放不下那16年的肌肤相亲,放不下16年的温暖。其实影片与性向无关,将他的爱侣换成女人,故事照样可以上演。只是同性故事,更能说明他的fear,异性恋的世界里寻找完美的爱情尚且不易,何谈同性感情。他其实只是担心自己孤独终老罢了。

    现实世界不断向他抛出诱惑,轮番轰炸这颗濒死的心。每一次轰炸都带来色彩的变化以及时间的延缓。邻居孩子快乐的游戏,办公室秘书的明眸红唇,网球青年健美的身体,年轻学生秀气的脸庞,西班牙模特的主动勾引,密友夏洛特的真情期待.....每一刻的心动和情欲都在他身上恣意弥漫,渲染出饱和浓郁的色彩,美丽得摄人心魄。而时间也随之放慢脚步,每一秒似乎都可以细数。而当一切恢复平静,画面又回到色彩度很低的程度。而最精妙的莫过于那心跳的声音,一点点加快,在情欲的面前渐渐释放,也正如观众的心跳,仿佛一时间无法辨别到底是自己的心跳声,还是George的。这种亏张的情欲描写,收放自如,却美不胜收。

    其实我一直是个悲观主义者,所以我反而喜欢另一种结局。像他这样的男人,一切都有了,可是人过中年,而想要再找到一段炽烈的爱情,并长久伴随他之后的岁月,只是想想就应该会让他心力交瘁吧。于是人生在他面前,其实不过是一副空虚的躯壳而已。

    当发现年轻学生Kenny睡梦中仍手握手枪的一刻,连我都感到我的心微微颤抖了一下。他一直都是知道的,一直都是以一种淡淡的纯澈的感情去爱着George的。

    我其实是期待George结束自己的生命的,那样的坚贞那样的孤绝仿佛才是我一直想要的轰烈和精彩。而当他忽然发现,如血的月光照进窗棂,生命的死木长出新芽的时候,一切却来的那么突然,却又那么平静。

    Jim的死亡一吻,那么轻柔,似乎一切的虚空一切的焦灼,刹那归零。
    
    而一切的开始,只是因为,贪恋一丝温暖。

http://vividtime.spaces.live.com/


回顾一下影片中美丽的细节:

1:片头George在水中的镜头之后在Kenny和他在海水中游泳的时候再次闪现,仿佛George脑海中的孤独、寂寞,一直萦绕不散。

2:车祸的臆想非常惊艳,那苍茫的雪景,血色的蔓延,还有那轻描淡写却无可详述的一吻。

3:他精致的生活,却无法掩盖镜中的枯槁。

4:冰箱里冻过面包,和女仆的拥抱,以及女仆那不解、惶惑、担忧的神色。与之后Geroge在面包里悄悄留下的给女仆的钱呼应。

5:想起Jim心痛乃至心绞痛的伏笔。

6:Jim的cousin电话打过来,George的眼睛逐渐溢满泪水,并声音哽咽。

7:两只爱犬,一只于车祸现场丧生,另外一只也不知所踪,有种暗示George的丧偶之痛,只有自杀才能解脱。

8:邻居家的小孩把蝴蝶弄死并搓成灰烬,喜欢各种伏击,小女孩养蝎子并用各种动物喂养。

9:女秘书的香水味并突然红色满溢的唇色。

10:谈及防空洞时George只关注网球运动员的肌肉,以及突然闪现的狭小空间里一个家庭和圈养牲畜龟缩于其中的怪异景象,George对于这个话题的想象不过这一瞬。

11:Kenny及女友眼睛的特写,穿插在George的讲课之中。

12:说到少数群体时George左手侧的男学生下意识低下头,后来想起这位演员在一部同性题材影片中出现,《抱紧眼前人》, Holding Trevor,此时应该暗指同性恋群体。

13:红色的卷笔刀象征rage和lust,暴怒和欲火,George没有选择象征spiritual的蓝色,选择了黄色,有种选择physical attraction的意味,也有种向Kenny自亮身份的意思。

14:Kenny尾随时发现了枪,并说u seem that u need a friend,观察真细致。

15:邻家女孩再次出现,满是清纯之美。其父亲对于同性恋的蔑视和憎恶,在小女孩嘴里传达给George。

16:广告牌上洞悉灵魂的一双眼睛。

17:别人小狗的熟悉的气息。

18:西班牙男子Carlos拉开门把手并故意等Geroge出门时放开的细节,George早就看穿。其眼睛和嘴的特写,还有两人点烟时的情欲暗示。

19:Jim和George在沙发上读书无比温馨的一幕。

20:自杀纠结并最终未遂,选择各种姿势,并在浴缸里滑倒,非常真实却讽刺的一幕。

21:用小狗的方法惩罚邻居家小孩的幻想。(pee on him)

22:Charley无敌的笑话,两人精神的合拍。

23:George劝Charley回London的坚持不懈。

24:George和Jim相识的一幕非常美好,Jim婉拒时的一句:I think I‘m taken.

25:早就从办公室里要到George住址,并在树丛里伺机行动的Kenny。

26:Kenny饱含深意的一番话。

27:Kenny通过裸照发现George的秘密,并主动诱惑George。

28:George第三次出现在水中的幻想,最后一次死前的思想挣扎。

29:Kenny洞穿了George的想法并因担心其自杀握着枪睡觉。

30:惊悚的猫头鹰,血色的月亮,坦然无惧的George。

31:急转直下的结局,无奈的Jim的一吻。所有的芳华绽放,也马上黯然失色,and just like that, it came.

 短评

波澜壮阔后的平静还是没能阻挡住悄然到来的死亡之吻。

7分钟前
  • shu
  • 力荐

很喜歡Matthew Goode。。 完全不是Nicholas Hoult能比的。

10分钟前
  • iDAV
  • 力荐

光是色调变化代表内心纠结这一点就已然足够惊艳。Colin Firth处处见真情的隐忍压抑绝对是本年度最佳表演之一。

15分钟前
  • 猪大腿
  • 力荐

乔治对学生肯尼说,再去拿瓶啤酒,被反问这是命令吗?他恍惚了片刻,这才意识到,终于再无一个人可以那般被他使唤去换唱片,带着嗔怒和推托,愿意永远当一个老人家。无论偶遇到英俊的西班牙男孩、相识经年不忘的伦敦女友、飘荡街头只想见他的沉郁少年,他毕生的爱业已耗尽。心如死灰,亦无法再被点燃。

20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我一生中少有这么绝对清澈的时刻,在这倏忽的几秒,寂静沉寂了杂音,我用感觉,而不用思考,事物是那么鲜明,世界是那么清新,一切充满存在感。-------我记住了这句。而整部电影画面美得可随时按下暂停荡漾半天。

23分钟前
  • A-sun*
  • 推荐

作为汤姆·福特的处女作,已经很不错了。当然,使之升华的还是科林·费尔斯。画面精美,基调伤感,但却毫不做作,好几次让我想起了王家卫的电影,每一个画面都很美,可以随时定格下来让你回味很久。配乐更是完美,在情节缓慢的进行中浸透着深沉的爱和孤独。★★★★

24分钟前
  • Q。
  • 推荐

有时候人生的真相很残忍,功成名就的,也会失去挚爱;不愁生活的,也会没脸回故乡;年轻俊美的,希冀着前程远大。而人生这趟单向路径,怎么走,都只有一个结果:death is the future。而路途中不断学习着一一失去。

26分钟前
  • 昏金暗玉
  • 力荐

不比一般的文艺片好,也不比一般的文艺片差,但所有的人、物、景都非凡的美啊。。colin firth未必是靠痛哭戏才拿奖的吧,将peck女人与kiss男人拿捏到如此自然才是点。。导演大人的指导功不可没哈哈哈

27分钟前
  • woodyallen
  • 推荐

这分明只是导演在展示他的取向、审美、爱好、品味以及洁癖……

32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Nicholas Hoult不愧是89的小萌男..

37分钟前
  • WIRLY
  • 推荐

调性、质感、节奏、气氛、慢镜…宛如装在玻璃盒子里的一枚60年代标本,凝视它,时间就慢了下来,甚至退了回去。现在,是与过去的温存。未来亦然。绝佳的原声音乐,恍惚间似是《The Hours》、《The Fountain》与《花样年华》的一个曼妙拼装版。而老中青三代型男云集,眼福吖耳福

39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被Tom Ford的执导能力震撼了,被Colin Firth的演技折服了,被Nicholas Hoult电晕了,还有配乐·剪辑·剧本(感谢QAF的精彩翻译)以及戏份不多的摩尔都表现得相当完美。于是乎我觉得这是去年最好的电影!奥斯卡,你真的太没有眼光了...

42分钟前
  • 大宸
  • 力荐

色调变化颇有意思。

4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为什么我爱的男人都去演GAY了!

51分钟前
  • 眠去
  • 推荐

"这里下了一天雨。我一直困在家等你电话。"片尾字幕小小的For Richard Buckley虐哭。

56分钟前
  • 蜉蝣
  • 推荐

先说一句:开头的雪地真的很惊艳。看完电影后,我一直在想一个我始终不明白的问题,为什么人需要另一个人与之心灵相契?人们“孤独”地出生,“孤独”地死去,却要穷其一生去抗拒孤独。一个人存在于世的意义是否就是要在对方的心里证明自己“存在”过?

59分钟前
  • 萨嘎摩哆熊猫桑
  • 推荐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深情的爱,优雅的死。

1小时前
  • 芦哲峰
  • 推荐

【B】作为一部gay片,台词里一次“gay”都没出现过。聚焦于丧偶男人的内心,刻意避免了同性恋情的特殊性,将其视为普通情感对待。乔治对夏洛特说“你最大的缺点就是自怜自艾!”,这也是我想对大部分矫情的gay片说的。

1小时前
  • 掉线
  • 推荐

Mr.Darcy, long time no see.

1小时前
  • 晚奀
  • 推荐

要知道只有一样东西能予人生以价值,就是为数不多的和另一个人心灵相契。

1小时前
  • 蒜 | BOY A 🌈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