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点

HD国语

主演:罗永浩,戴威,张颖,姜逸磊,傅盛,安传东,金星,马薇薇,徐小平,唐岩,许单单,孙海涛,孟雷,潘飞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9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燃点 剧照 NO.1燃点 剧照 NO.2燃点 剧照 NO.3燃点 剧照 NO.4燃点 剧照 NO.5燃点 剧照 NO.6燃点 剧照 NO.13燃点 剧照 NO.14燃点 剧照 NO.15燃点 剧照 NO.16燃点 剧照 NO.17燃点 剧照 NO.18燃点 剧照 NO.19燃点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燃点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燃点》是北京细蓝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的真实记录中国第三代创业者生存状态的创业纪实电影。 长久以来,公众对于创业的认知往往处于两个极端——要么是“神话故事”,五分钟拿到融资,一年敲钟上市;要么是对失败的种种批驳,曾经拥有的光芒越盛,当遭遇阶段性失败的时候,创业者所承受的质疑亦将更多。 电影《燃点》耗时14个月,跟踪记录了当下最具话题度的14个创业公司创始人的创业历程。以不为人知的心路历程、无法复刻的创业故事,真实反映了中国第三代创业者的真实创业经历、生存状态与精神追求。将“正在发生的创业史”在广大观众面前徐徐打开,一一呈现创业者们的梦想与希望、困惑与焦虑,他们如何面对挫折和焦虑,如何面对员工,如何面对家人,如何熬过艰难的时刻又是如何做出一些“不得不做”的选择。 《燃点》的演出阵容包括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ofo小黄车创始人戴威、papitube联合创始人papi酱,猎豹移动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傅盛、跨界美食家创始人安传东、新氧创始人金星、米果文化创始人马薇薇、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陌陌创始人唐岩、拉勾招聘创始人许单单、51信用卡创始人孙海涛、皇包车旅行创始人孟雷、皇包车旅行CEO潘飞。电影将在2019年1月11日正式登陆全国各大院线。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2011当海南遇上潮州我是红军61街炽热豪情西藏班插上!死亡旗圆梦2021白色杀机牧人与屠夫婆娑罗逆时杀手太阳花2002仇火爱焰夫君大人别怕我长颈鹿扎拉法寻找隐秘的维度流星侠二爷你缺老婆不扎克·施奈德版正义联盟书剑恩仇录2023幻爱2019冰是睡着的水我们的父亲2020地狱屋3:鬼火之湖深宵闪避球(粤语版)大决战之辽沈战役受够了自己单凤猎爱大师奇诺之旅工作的人永远的简梦之网我在路边捡了个艺人阿黛尔的生活魔发精灵3灭罪师喜鹊谋杀案亲情粤语海盗2014恶魔之眼鼠来宝第三季闻香识心

 长篇影评

 1 ) 什么是创业

在《燃点》中,我看到了中国目前创业者的生存现状。创业究竟是为了什么?这是我们值得去思考的。影片中安传东说,创业不仅仅是为了赚钱。创业,是实现阶级跨越的一条重要通道。创业,是你有一个想法,以你现在的能力你也能够去达成它。徐小平说,不要去苛求人们对于金钱的渴望,也不要去挑剔人们有了钱以后人们不同的生活态度,每个人灵魂深处都存在着一种火焰。那火焰,就是创业。影片中的许多人,他们都不是第一次创业,在此前,他们都尝试了许多次,也都失败了许多次,但他们还在坚持,他们坚持的不仅仅是创业本身,是自身的价值,是自己的理想与热爱。如安传东所说,我创业一年,一年不成,就两年,十年还不能成功吗?安传东目前或许并没有找到比较好的创业方向和遇到较大的机遇,但他坚持不懈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要敢于冒险,敢于突破自我的天花板,不是那些安于一个非常安逸舒适生活的人去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是那些敢于冒险的人,不被嘲笑的梦想是不值得去实现的。 当然,在《燃点》中,我们也看到,创业不是随随便便的一件事情,不是一个突发奇想,它必须是建立在一定现实基础之上的。影片中有一句话我印象深刻,“创业者遐想出来的市场,没有任何依据,自己也没有想清楚,包括自己包括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也没有想清楚的莽撞创业。”莽撞创业是一个非常好的形容,这或许是大学生创业者普遍面临的问题。对于大学生或者初创业者而言,创业大多基于创业者自己的脑海中,这份创业蓝图和实际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一项真正好的项目,是需要贴近实际的,需要有一定的数据支撑的。方向没有选好,一路狂奔也不过是坠入悬崖。

 2 ) “燃点”,又名“互联网人”

情怀电影,1分给互联网,1分给创业,1分给互联网人。燃吗?我没燃,电影院里的其他人也没燃。

其实整个电影看下来,只有安传东贴近现实,接地气,能引起共鸣,因为他是基层互联网人。他的喜怒哀乐才有燃点,因为我们从中能看到我们自己。

感谢《燃点》让他这样的基层互联网人能拥有姓名,就像书里的《互联网人》一样。

 3 ) 什么是燃点

朋友圈:

真格包场《燃点》,蹭吃蹭喝蹭票,感谢徐老师。从纪录片的角度来讲,是合格的;败笔是主线不够清晰,想到哪拍到哪。如果生活的美好在于小确幸,那么创业就是大确丧,大而且确定性的丧;从社会心理和个人心理来说,创业无疑就是反人性的。因为ofo和锤子的溃败,总有抱着diss心态去看的朋友;但我从创业者的视角,怎么说呢,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悲悯于凡事,反诸求己。汝为天与人,恶魔系蹄缚;痛苦的根源,也无非是欲望和不自知。总之,电影并不是冬天里的一团火,也不是关于创业与否的教化,而是要真心的问问自己,自己的燃点到底在哪里?

自己的回答,什么是燃点:

你所热爱的,支撑你能够直面惨淡人生的,就是你的燃点。我所理解的。

另1:

陪我一起看的也是个创业的哥们,五年时间,做到行业第一,公司估值几亿;当然他也有抵押房产给公司用钱的时候;去年离了婚,孩子归前妻,家人不理解,也不支持他创业。影片中也有罗永浩、金星、傅盛谈家人的关系,终究创业是个逆因子吧,真心对家庭有损伤的。

另2:

被房地产化改造过的社会,上升空间板结和买不起房是年轻人的最大问题。安于现状能怎么样,不如放手一搏,就和徐老师说的一样:白骨累累和腰缠万贯,其实都一样,这就是今天创业的真实写照。

另3:

最感触的画面就是戴威在能看见北大的窗前匆匆的吃盒饭,想想自己有多少次是匆匆的扒拉两口,又去开会打电话见人了呢?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有梦,真的很好。没希望,也要苦熬。

 4 ) 一部互联网打拼血泪史,没人活得容易啊

专访《燃点》导演关琇

“在今天的中国,

如果有什么人生契机可以点燃一代人的激情,

可以让青年精英对自身和未来保有希望,

那只能是创业。”

首部记录当下中国创业者的纪录片《燃点》,

镜头对准了正在发生的创业史,

14个月,拍了14位处在风口浪尖的CEO:

罗永浩、戴威、Papi酱、马薇薇……

他们在片中没有台本、没有演技,

暴露出最真实的、甚至是不为人知的一面。

在豆瓣上,点赞最多的评论是:

“锤子科技和罗永浩能坚持到上映吗?”

然而,总导演关琇说:

“《燃点》不以成败论英雄,

每一个走上创业这条不归路的人都值得尊敬,

因为他们其实是社会前进的动力。”

燃点:中国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纪实

《燃点》导演关琇

《燃点》是一部纪录片,讲述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的生存状态。

主角一共7个人,包含了移动互联网行业过去几年来最有代表性的创业者,比如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ofo创始人戴威、网红papi酱、《奇葩说》首任“奇葩之王”马薇薇等。

片子是从2017年5月开始拍摄的,拍了14个月。最开始是选了13家公司,总共14个创业者,其中的7位跟拍得比较频密,也算是电影的主角。

这几年中国迅猛发展的速度,和年轻一代创新的速度,使得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缝隙,都被这帮创业者做出来的东西迅速填满。五年前,你可能都不能想象,今天你用美团叫外卖,用滴滴打车,用饿了么订餐。创业者们是在很短的时间内,真真实实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在移动互联网这个残酷的下半场,我觉得应该有一个影像记录这段非常热闹的历史。

在任何时候都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有人一遍一遍在路上熬。这部纪录片,让大家看到的,是当下创业者们最真实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也许不为人知的另外一面。

罗永浩:一个有演讲恐惧症的“相声演员”

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

老罗是一个被贴上“情怀”标签的创业者。

因为特别会说段子,他曾经是新东方最走红的英语老师。后来自己出来单干,创办了牛博网和“老罗英语培训学校”。2012年,他40岁,成立了锤子科技,说要做东半球最好用的手机。

“语不惊人死不休”是他的风格。他有很多经典语录,新东方时代,他说“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做了手机之后他说,“世界上唯一一个会做手机的人是乔布斯,但是他死了”、“剩下一群笨蛋在做手机”、“我感觉这个重任落在了我肩上”……

在大家眼中,罗永浩一直是一个特别能说会道的人,但你能想象吗?老罗有演讲恐惧症。

创业这六年,他有很多的不快乐,但最不快乐的,原来是当众演讲。

而且他怕镜头,不愿意被拍。一看到镜头就浑身不自在,就是那种生理反应。

我一开始以为是不熟,心想等拍一段时间之后熟了就好了。没想到他是真的从头到尾怵镜头。我跟他说:“你就把我当空气。”但毕竟不是空气。有机器,还有两个人杵在那。

后来我就租了一个“电兔子”,轨道摄影机,放在他的办公室里,记录他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导演组就在屋外看着画面,他那部分的镜头,就是这样拍回来的。

采访他时,房间几乎是全黑的,只有他坐的地方打了光。我和摄影师就猫在一个角落里和他对话,他看不见我们。

跟老罗接触这一年,我发现他并不是为了卖情怀而卖情怀。他真的就是喜欢这件事。

他是头驴,吃得很少,所有的心思都在拉这个磨。每天24小时,都扑在自己的事业上,基本上没有个人私生活。

他从来不谈他老婆,在我们这个片子里是第一次谈。说一个月可能跟老婆吃不上两顿饭,在一起的时间就更不用提。

发布会前夜,罗永浩与员工工作至凌晨

他平时就住在办公室。凌晨3点,他问一个员工:“你今晚大概几点睡?

本来我们想拍摄他睡觉的地方,因为就在他办公地方的旁边。他说不行,下不去脚,太乱了。他累得不行的时候,我说你要不去床上躺一会儿,反正你住在这。他很巧妙地避开:“怎么?这个纪录片还有床戏?”

电影中有一幕,在锤子2017年春季发布会的最后阶段,老罗一度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如果有一天,这款手机卖到一两千万台,你们要知道,这是为你们而做的。”他哽咽了。

私下里他说:“随时发不出工资,随时倒闭,随时被债主围楼,那个时候是想过自杀的。”

我想罗永浩除了是一个企业家,还是公众人物。所以锤子科技的资金问题、市场问题、产品问题,都会被放到很大。这段时间关于锤子的负面新闻不断,资产被冻结,员工薪酬被拖欠,老罗也据说辞去了锤子科技的法人和董事长职位。

企业做得不好,任何人都需要反思。那我们就忠实记录。他和公司能不能挺过这次的难关,我不知道,但我希望他可以。

戴威:26岁身价过百亿,27岁跌落神坛

ofo创始人戴威

我们和戴威接触的时候,他和他的ofo正处在最意气风发的时刻。

公司创立才一年多,就成为最炙手可热的投资项目,业务甚至铺到了美国、英国、新加坡。26岁的戴威,登上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的榜单。

我们正在拍摄的时候,传出了ofo和滴滴决裂的消息。 如今,片子要上映了,小黄车的各种负面消息满天飞:融不到钱,供应商欠债还不上,1000多万用户等待退押金。戴威本人被法院颁“限制消费令”,出行坐不了飞机,住不了酒店,不能买车,不能买房。

这个27岁的小伙和他的公司,正在陷入至暗时刻。

2018年12月,用户在ofo北京总部排队退押金

如果要为片中的每一个公司定一个标签,那ofo的标签就是“速度”。

几个从校园出来的小孩成立了公司,ofo的高层都没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在挨着窗户的最后一排办公,天天吃盒饭。

然后他们占了一栋楼的一层,又扩张到两层、三层。从20多人到200人,然后几千人,突然估值就过百亿。这种成长的速度可以说是前所未见的。

27岁的戴威,是一个有些腼腆、外柔内刚的小孩。非常的有礼貌,为人很温和,不太善于表达。对于ofo的发展,一年前,他还是很有自信的。片中有一个场景,戴威在ofo一场活动上发言:

“Uber在全球每天提供700万次出行服务,而ofo现在是2500万。我们的目标就是在世界每一个城市、每一个角落,只要你看到一辆小黄车,都可以骑。”

另一个场合,一个外国的嘉宾跟戴威聊天,外国人问:“你能想象ofo三年后或者六年后会发展成怎样的规模吗?”

戴威毫不犹豫地回答到:“我真的想象不到。”

2017年,戴威出席ofo在大连举办的体验活动

虽然我们追踪得很密切,但还是觉得不容易跟住,因为速度太快,变化太快。最开始拍摄的项目负责人,过两天就去干别的了,因为公司的结构不断在调整,可能这个人就成了另外一个部门的负责人。然后再来一个,再来一个。

这种速度,可能也预示了他们的危机。

前段时间,我给戴威看了成片,他说这段影像“是一段历史了”。去年的那种春风得意、土匪一样的高歌猛进“都是过去时了。”

他说乐观和天真“可能在我们几个创业小伙伴的脸上,再也看不到了。因为我们是会长大的。”

未来,ofo可能会成为各大商学院里的一个经典案例吧,也是这个时代的一个案例。不但戴威本人要好好总结,所有的创业者我觉得都是要总结的。

我个人很喜欢这个朝气蓬勃的创业团队。我觉得就算真的失败,只要处理后善后,对投资人、消费者交代好,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戴威还年轻,他还可以从头再来。

金星:医美信息行业最大的大咖,却不懂整形

新氧创始人金星

这个金星不是做过变性手术、现在成为著名主持人的舞蹈家金星。他是医美APP“新氧”的创始人,这是他第三次创业。

他不懂医院,不懂整形,也不懂手术。金星以一个互联网产品经理的身份进入了这个他完全陌生的行业,这是当下创业最神奇的地方。

金星在踏足这一行之前,已经想得很清楚。他说,“当有一天医美成本非常低,技术非常发达,每个人都很漂亮,这个时候大家关注的就是你的内涵了。”

所以你能看出,他怎样开始、每一步怎样做、能达到什么效果,逻辑非常的清晰。他也是我们拍摄的所有创业者当中,思想最成熟的一个。

然而,两年前,他第一次跟我讲创业经历的时候,泣不成声。那种痛和伤害,都是在骨子里的。

金星第一次创业的项目叫“美丽家族”,是一个社交购物社区。因为种种原因,一年后他们的资金链断了。金星就开始跟家人借钱,跟朋友借钱,最后是弹尽粮绝,做不起来。

最后一天,他在办公室跟大家说:“你们把外面的电脑都分一分,散了吧。”等员工都走了,他躲在办公室里,哭了一个下午。

第二次创业,他还是做导购社区,叫“知美”。结果又遇上了金融危机,庆幸的是,和第一次比起来亏得没那么大。

他失败了两次。但是,这两次失败是他巨大的养分,所以新氧现在走得很稳很顺。

我采访他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话:“我们不是做医美的,我们是做互联网的。”

女创业者和男创业者没什么区别

马薇薇和Papi(姜逸磊)

开拍前,大家有讨论过是不是要找一些女企业家。

虽然商场上没有女创业者的标签,但电影确实需要女性视角。我们最终选定了Papi酱和马薇薇。因为她们都是自媒体创业浪潮中的幸运儿,当然本身也自带流量。

2015年,Papi酱在网络上传了一些吐槽短视频,因为兼具美貌和搞笑,迅速获得网友追捧。巅峰时期她的个人IP估值近3亿,一条广告,拍卖价达到2200万。

现在她可能没有之前火了。在做一个叫Papitube的内容生产机构,自己当老板,签约了60多位视频博主,生产美妆测评、美食、萌宠、旅行等各方面的短视频内容。

这个姑娘特别可爱。其实她本人是很安静的。没有事情的时候,就在家里宅着,看书,也不怎么出去逛。

而马薇薇本身就是辩论圈中的名人,因为《奇葩说》爆红。之后就跟《奇葩说》的明星辩手一起创业,专门做知识和娱乐方面的内容产品。

这两个女生都是迅速地成名,然后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商业当中去。不过,从一线网红艺人到公司的创始人,这种身份的巨大的转变,其实是有很大的冲突性的。

我个人理解是,创业没有男女之分。在这条路上,所有人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大家并不会因为你是女生,就多照顾你。

两个人在镜头下都是超级真实的,一点儿也没有所谓艺人的做派,我都很喜欢。

尤其是马薇薇,我跟她比较熟。刚开始找到她,我说我想跟拍你创业,但我可没有钱。她回了我一句:“我们也不会疯狂到问纪录片要钱。”

创业面前,人人平等

傅盛和安传东

安传东是代表当下绝大部分草根创业者的现状。他出身在农民家庭,没有资源,没有经验,也没有方向。就只有一腔热血,不怕失败的劲头儿,事业是刚刚起步阶段。

傅盛早已是商场上的老手了。他的猎豹移动2014年就在美国上市,个人也已实现了财务自由。

就是这样两个处境截然不同的人,在创业的道路上,同样遇到了困境。

安传东雄心壮志发展他的“跨界美食家”项目,为餐厅拍宣传视频,又以99元吃4顿霸王餐为噱头,招揽会员。但项目本身就不被投资人看好,他屡屡碰壁。结果在我们拍摄过程中,项目就死掉了。

安传东连员工的工资都发不出,最后他只能用他爸干了一年农活存下来的钱,给员工发了薪水。

这就是现实。

傅盛做杀毒软件起家,打造出了3721、360安全卫士这样的明星产品。他的猎豹移动,是第一批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市值最高的时候接近50亿美金,2015年的全球用户量23亿,本身已经是非常成熟的商业体。

但近几年,外界的算法改变了,猎豹的利润不能像以前那样高速增长了,而且很有可能永远不可能了,市值也缩水到了十几亿美金。傅盛遭遇了瓶颈,所以他很焦虑,很痛苦,在寻找突破口。

现在他决定要转型,去做人工智能。

选择拍傅盛,就是想告诉大家,不要觉得创业是一个一蹴而就的事情。

上市不是终点,可能是一个更难过的起点,因为所有财务公开,你要对更多、更广大的股东负责,压力其实是更大的。

谁是最值得被尊敬的人?

联想创始人柳传志

我做了20多年电视节目导演,一直都关注着中国创业环境和创业者的变化。

其实中国的创业者们,经历到现在,已经是第三代了。

第一代是以柳传志他们为代表,任正非、李经纬,还有刚刚去世的鲁冠球。这些人其实特别了不起,是拓荒者,从以前那种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内杀出来,前面完全没有路,在没有路的情况下走出了路。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

第二代是2000年前后,就是马云他们开始创业的时候,开始有了互联网。张朝阳、丁磊,还有现在的人可能都不知道的王志东,他是新浪的创始人。

这一波创业,基本上我们是学习别人的经验和商业模式,人家有个Yahoo,我们有个搜狐;人家有个ebay,我们有个淘宝,这是第二代。

到现在我认为是第三代,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短短四五年的时间,第三代的这些人,有了特别深刻的变化。20年前,没有创业这个词,叫“下海”。那现在创业成了年轻人一个非常正常的选择。我要成功,我要出人头地,首选可能就是创业。

这一代的人让我看到了跟上两代人更不一样的东西。大多数小孩,其实在我看来更有野心。不是说我要发个财挣个钱,实现财务自由,或者说是改变个人的物质生活。因为现在大家都很自由,随时可以流动。而是说我要改变行业,甚至改变世界。

除了创业者的变化之外,创业环境也变了,变得更热闹,资本更雄厚,速度更快,更需要创新,需要你所有的能力在瞬间成长。

真正的商业天才是很少的。经纬中国的张颖在片子里面说了,创业公司3年之内,有93%都会死掉,活下来的只有7%。但是没有一个创业者,在上路的那一天是想要失败的。

所以我就说,没有病到一定程度,千万别去创业。

因为创业的人身上有一个共同的东西,就是欲罢不能。哪怕前面是个火坑,大部分人觉得就不要去跳,但我一定要去跳,不然我会一辈子后悔。

我觉得这样的人,其实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所有的创新,都是从这无数的人付出血的代价里换取回来的,我们的生活才一点一点变得更好。

在和平时期,我觉得创业者是最值得我们尊敬的人。

我自己也是一名创业者

《燃点》其实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关机,还在跟拍,还在剪。接下来,我们要同步做一个五集的电视版长片。

这种纪实影像,第一不能摆拍,第二不能导演,第三我无法预计明天会发生什么。拍摄起来,最困难的就是沟通。这些老板们都很忙,不可能明天有什么事,都跟我汇报,所以他们都有个秘书。

但是,秘书是普通人,也不清楚你要拍什么。中间来来回回,沟通特别不易。

我们尽量不打扰到他们的正常工作,但是拍创业者还有一个困难的地方,就是涉及数字、商业机密的东西,我们不能记录。

重要的事件我们希望能记录到,但是有的时候还是会错过。

当然有些东西我可以死缠烂打,一定要拍到。但其实我也挺不忍心的,就好比人家这不太顺利,你还在那儿拍,就是一个做媒体的行业伦理问题。所以最有戏剧冲突的一些画面,我可能就主动放弃了。

我拍老罗的时候,问过他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不去做脱口秀,非得做这么难的事儿(做新手机)呢?”

他回答我说,“还是热爱,要不然坚持不下去。”

我们也一样。因为纪录片始终不是市场上最热的东西。它也挣不着什么钱,发大财更不用想。如果不喜欢纪录片,那你完全没必要做这个。

我从央视出来十几年,一直很喜欢纪录片,之前做过两部纪录片的出品策划。我想在某种程度上,我也是个创业者。

大家都说今年的冬天很冷,未来也会冷一段时间。所以《燃点》就算是一把火,送给那些不放弃的人。

谁规定创业必须要成功?大家都是在不断失败中前进。不放弃就有机会。先活下来是一切的王道。只要有勇气在这条路上搏斗过,都值得别人给他们喝彩。

 5 ) 一部让人非常失望的纪录片

不得不说,《燃点》是一部让人非常失望的纪录片作品。

占用这么好的公共资源,过度的宣发营销,拍的却跟媒体新闻集锦一样,缺乏深度,蜻蜓点水,每个人都是浮于表面的,又都是浅尝辄止的,也都是在洒进汤,我不经要问,拍这样的纪录片有何意义,微博集锦吗??

如今,再回首五年前,也就是2016-2019年,中国互联网狂飙突进的那几年,这部纪录片可能唯一给我的启发是,我当年为什么不自己创业呢?尤其是看到普普通通的安传东,不知道被什么激情点燃了,莫名的创业,都是什么需求啊,要什么没什么,但他又是那么的真实和可爱,就是一个憨厚的河南小伙,有时候看到他被人欺负,你甚至有想替他两肋插刀的想法。

看到小黄车部分的时候,我非常生气,我之前有个室友在小黄车做公关,应该说刚开始他发的东西还都是不痛不痒的,但当小黄车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他就在朋友圈大面积的发稿,维护小黄车的声誉,我当时被蛊惑,也没多想,等到小黄车全线败退,我也没有推出押金,现在看到这部片子,尤其是看到戴维人模人样的在媒体和镜头前,我就想说,他妈的,ofo退钱,去你妈的。

罗永浩、唐岩、徐小平,这帮子老家伙,媒体报道过高了,属于被媒体过度消费,对于这样的人物,表达毫无新意,甚至还没我知道的多。这样的纪录片真的不知道拍出来是给谁看的,是几个意思。

 6 ) 《燃点》观后感(从小语文差,难为读者)

大概只有创业者才会对这个电影感兴趣吧,可创业者毕竟是少数,而且又比较忙基本没空看电影,注定票房扑街。来之前想过带纸巾,可能是忘了,也可能是懒,还可能是自己又觉得没必要,毕竟自己已经很多年没有眼泪,有眼泪也是鳄鱼的眼泪,却意外地哭的一塌糊涂,不是被电影感动的,毫无例外的,从有记忆开始,每次哭的很惨都是自己感动自己。出生在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一岁多的时候,我是一个吐字不清,拿着爸爸裹着几毛钱的纸条去三百米外的小卖铺打酱油的孩子(我父亲说的)。三四岁的时候,我还不到上幼儿园的年龄,在一个类似私塾的地方因调皮加女同学打小报告被罚站从客厅门口又被发配到大门口,我鼓动其他两个跟我同样受罚的小朋友一块去找妈妈,刚跑出去几米,他们就退缩了,两公里的路,我走了很久很久,快到爸妈卖菜的菜市场的时候,被我姨夫骑自行车拦住了.....不知是那个老师不要我了,还是爸妈的原因,我从此退学。大概五岁的时候,我回到了老家农村的幼儿园,经常被女同学打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我口音跟他们不太一样,那时候我成绩倒数第二,同桌倒数第一,为了不当并列倒数第一,我不让他炒我的试卷。一直到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我都是班里的中下游水平,三十五六个同学,排二十七八九名,还经常打架,有一天早上跟幼儿园的那个同桌打架(那时候我们已经不是同桌了),班主任语文老师还没去,数学老师把我俩叫到办公室,说我俩考这么差还有脸打架,让我们在那一堆卷子里找到自己的考试试卷,同桌先找到了试卷,具体多少分忘了,反正不到三十分,立马被数学老师踹了一脚,还在找试卷的我顿时手抖,数学老师看不下去,帮我找到了,九十多分!他对我说:考的好也不能打架,你先回去吧。然后同桌一直罚站。从那开始我的成绩直线上升,甚至经常考第一第二,小学毕业的时候我家的土坯墙上已经贴了半墙奖状,大学毕业后拆房子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小时候调皮,被爸爸打了之后我就躲起来让他们满村的找我,通常谁都找不到我,但是我爷爷一出马就能立马找到我,所以我怀疑他小时候被打后跟我藏的地方是一个地方。爷爷和我应该是家族里最聪明的两个男人,除了我吃的苦更多一些。大概是小学三四年纪的时候,爸妈买了辆农用三轮,经常去外地贩菜,有时候一个多星期不回一趟家,每到冬天我的手脚耳朵就冻得跟萝卜似的,一掐就出水,没有暖气的房子里的被窝好几个小时都暖不过来,常常睡醒了脚还是冰凉,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我上高中住校。现在想想,我十一岁左右的时候就独立生活了呢。小学时的某一天,我突然产生了对金钱的极度渴望,一有空就在村里到处找破烂,忙活了大概一个月,卖了不到一块钱,第一次创业以失败告终。初中学校离我们村骑自行车有十五分钟左右的距离,我跑着跑了三年,现在想想自己2018年“裸跑”(没有准备)日照马拉松全马完赛,是上初中时就做好了准备。

高中三年一直是我心里和人生的一道坎,被班主任多次体罚加上失恋(我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喜欢她一直到高三表白到现在她已为人妻我们手都没拉过,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觉得正眼看别的女生一眼都是对我爱情的一种亵渎,虽然后来她同意做我女朋友第二天又反悔了,但我一直觉得自己不是一厢情愿)再加上父亲在我一个月只回一次家的情况下跟我抢电视看说接上头了不能断结果第二天喝得酩酊大醉不看了,我彻底崩溃没有了一丁点学习的动力,而且多次想过自杀。记不清是高二还是高三,我拉同桌第二次创业,卖水,两块钱一桶的大桶水,我们一杯一毛钱卖给同学,五毛钱可以喝一天,有个同学差点把膀胱喝炸,所以第二次创业无疾而终。高考成绩出来以后,顿悟,决定复读。高四的一个冬天,骑自行车回三十多公里外的家,冻的腿疼,村里医生开的药,开启了我半年多的病床生涯,差点挂掉,裸高173的我体重从150降到了90达到颜值高峰帅倒自己,那时候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奶奶的爱,找了很多神婆,还拿钱借钱给我治病,毕竟几乎三代单传。住院的时候,隔壁床的病人某酒店总经理的一句住不起院就别住我到现在都不会原谅他。我叔说“今年大学又完蛋了”,后来感谢某某医学院收留了我,虽然我当时很懵逼的上了他们的计算机专业,不对,是被他们的计算机专业上了,还是不对,是我上了他们。上了大学我开始了疯狂创业,军训刚结束(我借口大病初愈没参加,辅导员让我在一旁陪着同学们并且搬水服务以融入团队,在此感谢恩师)就摆地摊卖电子产品,有一次有个女生花65块钱买了我一个优盘,给我供货的校友说他35都没人买他的。大学四年,我干过几乎所有能干的兼职,某大学城所有的学生能做的创业我几乎都做过,包括卖手机卡、卖报纸、卖被褥、卖各种日用品、卖电子产品,给银行完任务办信用卡办储蓄卡......记得手机卡利润32块钱的时候,我给跟我干的人30甚至31(行情差不多是20到25),那时候绝对是“敢分天下”,现在也是!大学四年我上了没有四节课,挂了十几科(补考全过),因家贫、任性、倔强、赖皮还有各种乱七八糟的原因我没有交一分钱学费,直接导致所在学院在全校的交费完成率倒数第一,写到这里有点骄傲(无耻),再次感谢母校没有开除我(等过几年,一定给母校捐N个亿)。

大学期间,我卡里最多的时候有将近二十万,但很快被省会的一个骗子骗光。大学毕业半年后大概是2013年2月份,我补齐学费拿到了毕业证学位证和档案。毕业后,差点进工厂当工人,后来跑过信用卡,卖过POS机,去理财公司上班被骗过几十万,被动放高利贷被借款人骗过上百万,摆地摊喊喇叭推广过软件,创业做过电催,到今天资金链几乎断裂,我的财富巅峰大概是八百万左右,很不要脸的说我所在的四线城市能玩的我基本都玩过(你懂得),真的是钱来得快去的也快。最后悔的一件事是没给爸妈买套房子。现在很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创业,做婚恋社交APP,准备把现在住的这套三百多平的房子卖掉,也做好了失败的准备。如果有一天,我很成功了,学校一定不要请我回去演讲,我会劝学生退学的(坏笑)。我所有的创业,基本全源自一个穷屌丝想改变自己命运改变家族命运改变周围人命运的想法。前几天跟朋友说,小时候我爸妈跟我爷爷奶奶关系不好,所以爷爷奶奶不疼我,爸妈又常年在外地做小生意把我一个人留在家里,导致我从小没有得到足够的爱、受了大量的罪,心里有很多的苦,很难彻底的开心和自然的笑。人就活一次,这一次我选择努力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轰轰烈烈过一生。我坚信我天生就是万亿富豪的料,注定要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做出很大的贡献。“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要有一线希望,我就尽百倍努力。”“撸起袖子加油干!”

 短评

一群被自我梦想洗脑革心的社会人。自强则万强。

9分钟前
  • k-pax
  • 推荐

罗老师,片酬先把欠各种供应商的钱还上呗

14分钟前
  • lubio
  • 还行

戴威还是太嫩 看他开会的架势就知道了 还是挺单纯的小孩 如果只是以成败论输赢的世界太无趣了 顺便传东小可爱太可爱啦 感觉张颖是个没什么耐心 世故的成年人 骨子里面透着骄傲 传东跟他聊天之间 很明显处于弱势 金星是个相对来说活得很接地气的人 还有就是傅盛英语说的那么中国腔 还在旧金山买了豪宅哦(不是黑 对了徐达内是个彩蛋吗哈哈哈好好笑

16分钟前
  • 阿咪老师Ami
  • 还行

老板要是请你看这个,可能就是没年终奖的意思。

20分钟前
  • 银色bullet
  • 还行

第一感觉是不专业,镜头太晃,场景选取太矫情。其次和海报相比,避重就轻了,失败的特写是小人物,海报确是按咖位,算虚假宣传嘛?

22分钟前
  • Cheeky Monkey
  • 较差

作为记录片,整部片准备好的摆拍采访太多(有点像看《焦点访谈》),不经意间流露的真实瞬间太少,那种默默跟随人物进入他的生活片段太少。罗永浩团队开会那种镜头就很好,专门让papi酱宴请两个旧友来拍就太特意了。

23分钟前
  • 零点二二
  • 还行

这个片子一定不挣钱,专不专业也另说,也一定不会受到大家的喜欢。但如果是自己是创业者,特别是互联网创业者,应该很多人会去看,并不是娱乐或者放松,而是寻找认同感或者情感出口,因为创业是孤独的。或许有人嘲讽剧中的几位有的押金没退,有的公司黄了,但在我眼中他们就是一次创业失败了而已。创业失败很正常,95%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活不过一年,99%的创业都失败了,但是他们明知风险巨大却依然坚持,明知机会很小依然埋头向前。前赴后继的创业者才是中国经济爆发增长的核心力量。失败的人在失败中学习,变强,而你们,只会喷。

25分钟前
  • 突然十年便过去
  • 力荐

奔着老罗去看的,然后从安传东身上看到太多前几年“互联网创业大潮”中被挤进去的人,其实他们并没有做好太多的准备,只是觉得得搭车赶潮,希望再过几年他们做好了准备再出发

27分钟前
  • 来杯硫酸,不加冰
  • 推荐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烂的时代,为我锤心痛一击,再多点龙哥的镜头我都要哭了,为所有失败者加一星。PS.papi酱可爱的。

30分钟前
  • 深夜声噎
  • 推荐

哎在朋友圈里都不好意思吐槽,这里面那个做跨界美食家的那是个什么烂项目我去……我去你一成年人拿着村里老爸挣的钱去给人发工资,美其名曰追寻梦想往上爬,赔光了回村还哭兮兮搞得巨悲情,活脱脱一个想逃避现实的傻逼巨婴好不好……我是真怕这种假梦想之名的片子惹地一堆人激情澎湃去创业……啥时候创业能跟梦想这词脱地远点,跟创造社会价值挂地近点,才会稍微多靠谱一点

33分钟前
  • PHY
  • 较差

成都银泰城 离软件园最近的有排片的影院 一天两场 坐满了年轻人 可能是创业者 可能是创业公司的员工 可能是锤粉或锤黑 观影途中 有人唏嘘 有人狂嘘 有人抹眼泪 有人感叹自己还算幸运 创业百态 观众席远比电影里真切

38分钟前
  • 梅菲斯特君
  • 推荐

跟我预想的一样,就像个电视专题片。在影院看的唯一好处就是可以很专心吧……影厅里观众不多,应该都至少是对创业感兴趣的。有对儿情侣看完后一直争论,在电梯里就犀利地吵起来了……

42分钟前
  • 桃子
  • 还行

我就想看罗永浩扇自己耳光怎么办?

45分钟前
  • 隔壁老王
  • 很差

现实意义大于艺术意义。罗老师加油。安传东让人心疼。

47分钟前
  • 假仙女
  • 还行

《燃点》,一部关于怎么样狂烧别人的钱,却没能熬过寒冷冬天的真实纪录片

52分钟前
  • Rex
  • 还行

看豆瓣短评真的是体会百态,失败则群嘲。创业,改善生活,扭转命运,证明价值,回想过去飞跃的十年,我们需要一部纪录片,照一照我们焦虑又急切的心态。

57分钟前
  • 二道贩子
  • 推荐

看到戴威脑子里全是我的 排到第9,990,000个的押金退款

1小时前
  • Seb's
  • 还行

我能理解导演,这群人是不肯把真实的自己拿来给你拍的,你就脑补一下老罗在镜头后骂人,戴威在镜头外哭,papi在镜头外丧,傅盛在镜头外空虚,那就会觉得这个“燃点”就是记录了现在,没毛病

1小时前
  • 团小纸
  • 还行

前两年的风潮是综艺节目变电影,这两年就是电视访谈也要变成电影上院线。

1小时前
  • 舒农
  • 较差

这部纪录片的创作本身就和“创业”这个主题一样,看似有讨论价值,但本质上还是没有任何价值。想要表现所谓的深刻,想要把明星一样的创业者拉下神坛,就用大量毫无意义的生活细节来填塞更没有意义的、心灵鸡汤式的采访和自我解读。说到底,这些人拍完了一部纪录片都不知道“创业”是什么,只不过在素材里迷花了眼而已。

1小时前
  • 阿暖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