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养院

DVD

主演:杰西·麦特卡尔菲,戴尔·沃丁顿,奥立薇娅·玛恩,Nurse Henderson,基拉·桑切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8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疗养院 剧照 NO.1疗养院 剧照 NO.2疗养院 剧照 NO.3疗养院 剧照 NO.4疗养院 剧照 NO.5疗养院 剧照 NO.6疗养院 剧照 NO.13疗养院 剧照 NO.14疗养院 剧照 NO.15疗养院 剧照 NO.16疗养院 剧照 NO.17疗养院 剧照 NO.18疗养院 剧照 NO.19疗养院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疗养院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杰克(Jesse Metcalfe 杰西?麦特卡尔菲 饰)的姐姐莉莉(Kiele Sanchez 基拉?桑切斯 饰)沉湎于死亡漩涡,多次自杀未遂,最终被送往精神病院强制治疗。为了解救失去自由的姐姐,杰克假装成精神病人混进门禁森严的精神病院。偶然间,他发现医院内的吉尔尼迪大夫竟然用病人做试验。他强迫并人们服用一种药物,并将他们变成嗜血狂魔。   得知真相的杰克策划逃跑,他们触动了医院内的电子保全系统,精神病人全部跑了出来。当然,也包括穷凶恶极的吉尔尼迪医生和他冷酷无情的吸血军团……完美先生和差不多小姐再起风云粤语雪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生死劫解药幻想万华镜警官的诺言闪谷第一季沉睡者第二季神秘教父流星花园爱的骗局(原声版)自然: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德云社丙申年封箱庆典2017丑女贝蒂第一季城里的房间失控第二季麦兜响当当拉撒路计划第二季秃鹰之城卡彭不能错过你2023荣誉之印小猫熊历险记相逢在雨中安冬万叔叔唐顿庄园第四季金门大桥执着的梦想尼斯湖怪:深水传说火人法网狙击国语爆燃战队奔奔者密西西比第二季千钧一发2003武动乾坤第一季大潮如歌恋爱的夏天玻璃下巴当丑女还要被迫上门双面娇妻有点野粉骚大联盟终极使命不会伤害你双生花白姜案噬魂剑

 长篇影评

 1 ) 乡愁

一顶帽子,一支蜡烛,一辆火车…这是一个列车长的形象,也是一个引渡人的形象。在塔可夫斯基的《乡愁》里有一个很长的镜头,主人公拿着蜡烛一次次护着蜡烛从一头走向另一头…这里面有个传说,只要蜡烛不灭,在另一头插上,就能回到故乡。塔可夫斯基拍这片子的时候身在国外,因为政治原因回不了国,《乡愁》可谓就是这次的心境,代表了自己的思念以及希望。而《砂制时镜下的疗养院》那一支蜡烛同样表现出了哈斯以及布鲁诺舒尔茨的乡愁以及希望。
这要从波兰近代史讲起。本片改自于布鲁诺舒尔茨的《用沙漏做招牌的疗养院》,还加进了舒尔茨其他小说的一些片段,作者与导演哈斯同为波兰人。布鲁诺舒尔茨是波兰伟大的作家,四十几岁就离开恋人世。受到卡夫卡影响,他的创作是荒诞与超现实的,但与卡夫卡不同的是——卡夫卡的作品更多表现出的是存在主义,是时代的荒诞与虚无——舒尔茨的作品在表现荒诞与虚无中还暗含了自己对生自己的地方的一股浓浓怀恋,从其的《祖国》等小说可以看出。作者的作品通常是受时代影响的,所以舒尔茨的这些情感可以追溯到波兰不堪入目的近代史,分分合合被侵吞被瓜分的历史。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波兰就已经处于被瓜分的状态,俄国法国普鲁士等,波兰主流政党流亡于国外,国内剩下的是傀儡政权。一次世界大战时,波兰人希望通过战争来收回失地,所以在特别卖力,然而获胜国在瓜分利益时忽视了波兰,并没有给予他们本来的国土。直到三十年代波兰才建立了一个算是有完整主权的国家,然而很快又被强国们出卖给了德国。期间许多艺术家政客们都流亡于国外,回不了自己的国家。不得不说的是,这些流亡之徒却始终忘不了这块土地,不管是热衷于政治上游行,还是文学艺术上的创作,都表现出了深深的乡愁。舒尔茨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创作了一系列的作品,不但表现恋战争带来的虚无,也表现了人类历史无法避免的轮回。《用沙漏做招牌的疗养院》便是如此,在深深的绝望中却又表现出对故土回归的渴望,以及对完整国土的依恋。哈斯基本上还原了舒尔茨的意思。而哈斯出生于20年代的波兰,他还有一个敏感的身份:犹太人。犹太人这个身份并非只有纳粹们鄙弃,波兰本土的人们对犹太人也并不欢迎,各方面排挤他们,这里面有着深远的历史传统,也有战争带来的怨恨。另外,二战后第二共和国的成立以及在苏联的统治下种种丧失了波兰主权的事件,哈斯比舒尔茨要更真切体会到(舒尔茨1942年去世)。所以哈斯对故土的乡愁感应该比舒尔茨更为强烈。
回到影片,哈斯用约瑟夫的死亡象征着波兰的死亡,用约瑟夫从乘车员变成列车员来象征历史的轮回,用父亲象征波兰本身,用约瑟夫的回忆片段展现了波兰的近代史,展现了存在的虚无。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父亲无数次死后复活,变得年轻,都是在向我们展现着波兰的毁灭与新生,而这新生往往非常短暂(20世纪波兰被分裂三次,建立了三次被毁灭了三次,终于在90年代建立了现在这个波兰政权)。所谓时间的断层,不过是如梦境般由无意识主导的回忆罢了,所以并不受时空限制,影片中的人物便忽大忽小一会年轻一会濒临死亡。疗养院象征的是一个类似“望乡台”的地方,死人在此回顾自己的一生,而疗养院里的医生与护士象征的是“望乡台”里的地狱使者,约瑟夫在此下车并回顾了自己的一生。从遇到鲁道夫开始到最后集结“蜡像人”打败控制这些蜡像人的人,并大声宣称放弃摄政把权力还给鲁道夫,这里面颇有二战后的感觉——因为这蜡像人里面有着来自世界各地正义之国的人——二战之后不久,波兰建立了主权国家(1953年?)。约瑟夫并把自己的情人让给了鲁道夫,这其中涉及的“爱”所表现的正是他愿意无限的奉献给自己国家的希望。而父亲店里的繁荣与后来店里的荒废,无一不是表现着这段虚无的历史。主人公在这段虚无的历史中飘荡着,许多时候他不知道自己要找的是什么,也许就是他口中说的“父亲”。而母亲常以年轻与年老两种形象交替出现在约瑟夫面前,有趣的是,当年轻的母亲出现时往往伴随的事狂欢——一开始约瑟夫与众人登梯子,后来村中集体吃饭等;而年老的母亲出现时往往伴随颓唐,例如阁楼,母亲边工作边抱怨店员,以及后来的荒废商店与战争。母亲的衰老也是国家的衰老,时代的变迁。而“孵蛋”多少代表着一种新生的希望,像那军人所说,让他自己去孵会更好——每个个人心怀希望才能回到自己渴望的故土当中吧。而这里面确切含着波兰人天生的不屈不挠,和塔可夫斯基《乡愁》表现的实在事太过相似。而最后,当约瑟夫经历了一连串兴衰回到疗养院再次面对医生,他承认了“死亡”的事实,他承认“父亲”确实死了,并穿上了列车员的套装,从墓地之中爬起来。至于他是要去引渡下一个人还是就此成为死亡的一员影片虽不明说,但是影片的所有已经告诉我们这种希望中的绝望与绝望中的希望掺杂着的情绪。所以,我们要像存在主义那样承认存在的虚无,承认我们存在的荒诞以及否定的一面。而这些承认恰恰是我们表现出对存在的依恋,表现出我们浓浓的“乡愁”。
历史的轮回无法拜托,唯有欣然接受。像西西弗斯推那块石头,加缪用的是欢快的态度,为何我们不能?

 2 ) 在密训的密训

1973年的《砂制时镜下的疗养院》是波兰导演沃伊切赫·哈斯最为奇诡绮丽的作品。哈斯的野心显然不只在于将布鲁诺·舒尔茨这位文学大师为数不多的短篇小说影像化,而是在糅合和集聚舒尔茨之下试图对苦难之国波兰及其历史进行高度概括和细致呈现。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得益于舒尔茨,影片所采取的并不是外部与现实的逻辑和视角,而是聚焦在不断为外在力量所塑形或者不如直接说是捏揉的主体(个体或波兰犹太族群)身上,并以影像这一外化形式悖论式地持续朝内牵引:空间繁复折叠,时间持续崩塌,而童年和父亲正在不断死亡与复活。
哈斯舍弃了舒尔茨小说中的父亲-动物的直接变形,削减了轻盈,并在某种程度上更改了原作主旨,但影片仍是在舒尔茨的诸多符号(乃至直接挪用小说语句作为台词)中进行的,而哈斯强大的结构与表现才能使其不致散乱,反而在皱褶与裂隙间拓展与逼近各种可能,同时也让影片真正成了自己的作品,让它与《萨拉戈萨手稿》一起璀璨镶嵌在他创作生涯“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内心独白”中的第二环。
于其间,于哈斯褴褛之梦的长镜中,脚步是不间断的,但你不知道自己走过的是不是时间(以事件为表征的历史-时间),是时间的流逝和重回,还是两者几乎不可逾越的距离,唯一确定的是你找不到归宿,永远——
“够了!离时间远点儿,时间是不能摸的,不要刺激它!你拥有空间还不够吗?空间是为人类准备的……看在上帝的份儿上,不要擅自拿时间捣乱!”(布鲁诺·舒尔茨,沙漏下的疗养院)



不知道大家看完这个电影有什么感受,可能会分读没读过舒尔茨原著,以及了不了解波兰历史两种。我呢,其实是在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喜欢舒尔茨,但对波兰一无所知。波兰这个国家很奇怪的,出各种精神病艺术家,像电影的祖拉斯基和哈斯,文学的舒尔茨、密茨凯维奇还有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托卡尔丘克这样的。我想这可能是因为波兰是一个在夹缝中求生的小国,几百年前的大国,到后来一直被瓜分,导致它文化里有种深深的不安感,呈现出来的作品就会是撕裂和癫狂,在东欧荒诞派里别具一格,和同样也是小国、文艺里也是诡异的日本也不一样,波兰的精神病里没有那种病态,一直有一个向上牵引的,或者说形而上的力量。

电影的主体是改编自舒尔茨的同名短篇,同时糅合了他的其他短篇(舒尔茨只写了不到三十个短篇),所以我们看到的那些时间和空间的转移更像是在各个短篇之间进行跳接,当然哈斯的转接做得很漂亮,差不多就跟梦的转接一样自然,而且很多镜头都还是长镜。我们可能会说,一个艺术家的才能就表现在他素材的呈现方式或者对素材进行搭配的能力,也就是说艺术其实就是在拼想象力(哲学和科学也是啊),想象力归根结底就是新的结构,新的链接,那我们说哈斯做得很好。

但哈斯在影像化的过程中,有改变的东西,有沉默,我们真正要去看的是这个沉默,我们去理解一个作品,其实看的更多的并不是他表现了什么,而是他没有表现什么,很多时候我们讲的话,其实都没有那些没讲出来的或者没能讲出来的话真实。

哈斯的省略,首先有他不得已的地方,从文字到影像,嘴巴到眼睛,肯定要丢失很多东西,文字本来就已经是固定和排除了,视觉的剪除只会比文字更厉害,所以怎么去抵抗这种限定是他要认真考虑的东西,方法当然就是超现实,是舒尔茨和哈斯共同的选择。不遵循现实逻辑,不是因为现实缺乏或者现实乏味,而是我们在恢复和维持被现实削减掉的丰富性和可能性,就像使这个电影运转的核心:回拨时间,恢复各种可能性,甚至是相悖的可能,重新死亡的可能,他父亲在叙述之外其实已经死了对不对,甚至我们也可以说主角约瑟夫其实也死了,但是他死得很混沌。这就是很荒诞的,跟舒尔茨自己的意外死亡一样,舒尔茨是个犹太人,50岁的时候被盖世太保枪杀,但不是死于对犹太的仇视。因为有才能,舒尔茨被一个盖世太保保护,但是有一天这个盖世太保杀了另一个盖世太保的什么人,那个盖世太保就杀了舒尔茨作为报复,很荒诞,死于一场游戏,当然很难说反犹不是一场更大的游戏。

第二个是改编必须的舍取和变形,也正是舍取才会让改编的作品真正成为自己的作品。尽管舒尔茨小说本来就以绚烂的想象力和色彩见长,但哈斯的具体影像出来的时候我们还是会很赞叹,那些场景、调度,但技术解析不是我们的主要目的,你当然可以去解读它的隐喻、意指借符号、色彩去厘清它的脉络分层,蓝色调和白色调,但这不是主要目的。

我们要去看在哈斯舍弃的是什么,是舒尔茨的轻盈和灵气,当然这也不能说是失败,只是两种不同的风格而已,但这个能让我们更明白这部作品。

可能和我们观影感受不太一样,我们去看这个电影觉得它的主题是应该是梦和时间,至少是各种外在力量聚集在个体身上,塑造“我”这个主体之后的再映现,关键就恰恰是这个,这个在超现实中自然地走来走去的人是谁,这个“我”是谁。那哈斯的野心当然不只是影像化舒尔茨,而是在糅合和集聚舒尔茨,然后试图对波兰或者我们说波兰犹太人的历史做一个高度概括。舒尔茨当然也试图重构自己或者说族群的祖先,但舒尔茨用的是飘忽的神话,一个无可名状的东西,那影像其实很难表现虚无,因为视觉直接就是可见的,它无法从无开始,梅洛-庞蒂讲,视觉不是认知,视觉中的我也不是虚无。

而哈斯呢,给本来已经是具体的影像添加了另一种具体,这让哈斯更接近卡夫卡。卡夫卡是很具体的,所以卡夫卡其实是个彻底绝望的人,那个守门人最后说,这个门是为你开的,现在我要去把它关上了,这就是最绝望的时候。不知道舒尔茨生活中是不是绝望,也不知道他知不知道集中营,《砂制时镜下的疗养院》在舒尔茨不多的小说中算是沉重的,但其实还是很轻盈,有逃逸的可能,小说开场描写的那列火车是指向了某种不堪,但没有明指是什么,而哈斯在电影开场,在火车的意象里直接加进了集中营的蕴含,给影片设置了一个沉重和具体的开场。当然接下来主人公就离开了这列火车,来到了一个混沌的空间,也就是开始了对舒尔茨的整合,去加强那些小说间松散的联系,填补它空白的地方。但有了这个基调,那些飘忽的台词和场景就想要往一个什么东西、往具体上去落靠。

好在一部伟大的作品有很多层次,所以不熟悉波兰和波兰历史并不妨碍我们进入,就像我们八十年代引进和学习拉美爆炸,其实也是略去了它的现实蕴含,我们只学了“多年以后”这个时间和叙述结构,不知道马尔克斯是个左派,老朋友略萨甚至还竞争过总统。更何况电影本身也含有这个主题,这就是时间。

电影里为什么是这样的时间?我们知道,时间其实是不存在的,或者说时间和空间、意识一样,只是一个空空荡荡的舞台,如果没有内容,我们根本无法感知,时间最初其实观察出的天体运行的规律,太阳每天东升西落,二十八星宿轮替变换,这样得到节气,按时耕作才不会被饿死,意识呢,黑格尔老早就讲,意识只是一般的虚无。艺术也一样,我们不说这个是梦,因为我们知道梦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情绪,里面的人物、情节都是随意被用来填充的,艺术不一样,艺术不能是随意的,更不能是空白的,它需要东西需要血肉来承载,对肉身如何塑造以及塑造得如何,才让艺术家有了各自的风格和高低。

对于时间来说,填充它的就是事件,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发生,都在经验,这个不可避免,但事件或者说历史-时间如何塑造了你,这个是可以抵抗的,只要逃开现实主义的叙述逻辑就可以。为什么现代艺术都不再讲述故事了呢,现代的人死了,长期以来构筑现实的“我的人生是一个故事”现在需要变成“人生是一个白痴的故事,充满了喧哗与骚动”,现实和梦一样,同样只是对一个个“理念”的模糊接收,两者都是第二级的东西,所以无所谓层级次序的分别,人在今天比起其他任何一个时期来,无疑都更像一堆杂乱无章的幻影,我们应该像第八十一分钟的那个角色一样,在身上挂满钟表,就像挂上勋章。

我们其实是不能占有时间的,更不要说连续性的时间,我们只有空间,小说里也说,时间是不能碰的,但空间是给人类准备的,我们一起离开那列火车之后,目睹的其实不是时间,时间根本不可见,我们进入的只是空间,一个不再有时间的死亡空间,那里面事件当然还在发生,但已经不再是在时间里发生,而是发生在时间空间化的空间里,在意识-空间里。所以也可以讲,哈斯用自己的风格去丰富舒尔茨的,更多的是在空间方面。我们要学的,可能也不是他如何具体地拍这部电影,而是我们每个人要怎样去确认和回应发生(发生和没有发生,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东西,怎样去叙述它,去在空间里面一个点一个点的生存,我们要学的是这个,把自我夹在经验的实在性与意识的否定性中,去逼出人真正的东西,像主角约瑟夫那样,最后从坟墓里爬出来,成为自我否定的上帝(我们是自己人生的叙述者)——瞎眼的列车长,当不再能看时,他和我们,或许就能够去触摸那不可触摸的力量,去承受那不可承受的——

“那些普普通通的书就像陨石。每一本这样的书都只会闪耀一时,那一瞬间就像凤凰呼啸着翱翔而过,它的每一页都会燃烧起来。因为那一瞬间,此后我就永远热爱它们了,虽然它们很快化为灰烬。”(布鲁诺·舒尔茨,书)

荨麻地

——致舒尔茨和哈斯

我那时在夜晚里工作,虽然像但并不是盗窃,住朝北的房间(如果你相信物理的话,朝北永远要比朝南低上五六摄氏度,但是我不相信,这只是经过铁道时别人告诉我的,我如今连话语也不信了,但如果从你那里再也得不出语词了我可能会伤心,像妈妈一样),我在北半球拉不会中断的四层窗帘,想要跳过自杀直接进入到死亡,但可能我早就已经与它混融一处了我不确定,这很难吗?因为在现实里的某些时候我看着一部关于梦的电影,却和生活一样不是正在生活和做梦而只是对它进行回忆和分析,在那里(在人间的所有角落)我犯了一个错误,接着是许许多多个错误,但也也许,没有一个错误能够成为本源和开端,错误的场景、错误的人物以及错误的话语在线上变换交杂着,突然又自然,那些变形和消失的都去哪儿了呢?但也也许它们会再来临,而我会再次看见它们,我一直是我,在同一时间和一生的全部时间——也就是说,在一瞬间接着一个瞬间的瞬间——我的和你的我,牙牙学语和垂垂老矣的我,黑色西服和赤身裸体的我,被审问和被损害的我,瘫痪奔跑和喜悦失落的我,自己父亲和母亲并儿子的我,拥有阴茎乳房太阳月亮的我,荨麻地里的一株和樱花林里的一棵的我,生前和死后的我,所有的这些,我们会再次相遇,但也可能不会,我没有在等着,而是,我只能是我,是博尔赫斯。一颗高贵的心脏曾在我胸膛跃动。

 3 ) 布鲁诺·舒尔茨的电影改编:《沙漏做招牌的疗养院》

由小说到电影的改编,不是一种平行移植,而类似于一场翻译——它涉及媒介、语法的转换,涉及在一种文体中可见的信息在另一种信息中变得隐形这个老问题。毕竟词语是依靠想象的,电影却主要是用来“读”和听。 舒尔茨的主要职业是画家,这帮助他在斯大林时期逃过一劫,当时他画了两年的斯大林像。他还曾为自己的作品《沙漏做招牌的疗养院》作过插图,出版过一本兼有蒙克和马索克风格的《偶像崇拜集》(The Book of Idolatry)。这并不能保证把他的作品翻译为电影时难度会降低。相反,因为舒尔茨的想象主要依赖多种感官的综合,尤其是事物难以在视觉上呈现的方面,比如生与死的临界状态、色彩的过渡、时间的空间化,以及扑朔迷离的幻觉,这导致电影必须对情节进行重构才能达到跟小说同样的效果。另外,几乎所有舒尔茨的招牌隐喻,还有他打破语言惯例的尝试,都很难在电影镜头中等值地呈现。比如,当他把夜空比作“漆黑的大教堂”时,我们如何拍摄出这样的画面呢?就像当莎士比亚把黎明比作“红色的斗篷”时,他呈现了画家无能为力之物一样,舒尔茨往往只是呈现,而不描绘;他引发想象,但对想象之物却并不给出确切的定义。在《现实的神话化》一文中,舒尔茨提到:“词的生命存在于一种联结趋势中,像传说中那条被切断的蛇,黑暗中各个碎片找寻着彼此,那词向着一千种关联收紧、拉伸自己。”这种词语之间的引力和有机化的趋势,是很难在视觉上呈现的,它有时反而以视觉上的电流短路为前提。 波兰导演沃伊齐希·哈斯的影片《沙漏做招牌的疗养院》(Sanatorium pod Klepsydrą,1973)提供了对布鲁诺·舒尔茨原文的一种很好的“翻译”。同名小说是一个在中文中只有30页的短篇,电影却长达两小时。也许是为了更好地把握“舒尔茨感”,哈斯把舒尔茨的其他小说,如《书》《父亲的最后一次逃跑》中的某些情节也拼贴在这部电影里。 影片从一节越驶越慢的火车车厢里开始。哈斯很好地捕捉到了舒尔茨小说的前现代氛围,即使是火车这样的工业时代的标志性产物,在电影中也与吉普赛式的流浪联系在一起,并且泄露出一种笨重感,看上去就像是一只侵犯感不明显的生物哈着气,里面的乘客像是在马车车厢里一样慵懒,处于漫游的、精神涣散的状态。从这个开头,我们就不经意间滑入了“沙漏时间”,而非“钟表时间”,前者是一种更加天然的计时工具,与自然的节奏、人工的粗疏联系在一起。 舒尔茨世界里的现实总是充满了疏漏的,是一种已经解体了的事物的碎片,仿佛处在事物的黄昏时刻。沙漏是一个原型象征,作为时间的衡量尺度,它却只能在空间里呈现。同时,它也永远处于满盈之后的耗损状态,换言之,一种事物的开头已经过去、很大部分难以追回的状态,一种“不及”的状态。沙漏意味着在故事开始时,我们并非处于起点;而在故事结束时,我们也并非处于终点。计时的工具必须比故事更长,我们只能从中间或“晚期”开始。 火车停滞、靠站的那一刻,我们便到了疗养院,一个和肉桂色铺子、鳄鱼街一样的地方,一个幽闭空间。可是那里的一切早已开始,“我”的父亲濒临死亡,并且已经在这种临死状态徘徊了很久。窗户上挂着破碎的蜘蛛网,地板上满是灰尘,床头柜上摆着药瓶和一杯天知道是猴年马月冲制的冷咖啡,这寓示着这是一个“旧”的世界。“我”很快就会发现,“以前似乎来过这里”。电影和小说在主题上没有显著差别,都是讲叙事者对临死父亲的告别。但这场告别延续了很久,本来是一种临界状态,却经过多次“回放”,时间处于冷冻然而接近支离破碎的状态,仿佛是在玻璃被寒风吹裂的那一刻凝固下来,之后就在碎玻璃片中以最低的速度来回折射。我们可以用《父亲的最后一次逃跑》中的一段话来概括这一奇异的现象: “这个时候,我父亲确实是死了。他已经死了很多次,总是死得不干不净,总是留下一些疑点,迫使我们不得不对他的死进行重新校订。这也有它的好处。把自己的死亡改成分期付款,父亲让我们习惯了他的离去。我们对他的归来已经无动于衷,每次都越来越短,越来越可悲。” 不管是哈斯还是舒尔茨,都经常被认为是超现实主义者,但是和一般的超现实主义的能值游戏不同,哈斯和舒尔茨都尽量言之有物。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形容词和色彩的盛宴背后,导演和作者都有一些需要从容道来的东西。疗养院是死亡的发生地,但是“父亲”一直处于肉体尚未冷却的库存时间中,如同博闻强识的富内斯,在梦一般的环境里,他身体日渐虚弱,仿佛走着走着就会一头栽进土里,他继续在一家眼镜铺旁盘了一个小摊,沿街兜售自己的货物,兴高采烈。“我”被囚禁在这一濒死的循环中,最终发现这一切都是名不副实的虚假……当然,“虚假”在舒尔茨这里的含义已经被颠倒了。电影中有好几分钟的傀儡人物场景,“我”在其中看到一个人机械地倒下,脸上被打破,露出陶制外壳下面的塑胶眼球和黑色弹簧片。对于迷恋外观的舒尔茨而言,这也许要比空无更容易让人接受。哈斯的另一部作品《萨拉戈萨手稿》(Rekopis znaleziony w Saragossie,1965)也涉及这种“外观”的形而上学:一个年轻男人在山洞中遇到几个自称是伊斯兰教徒的女子,于是发生了一场《游仙窟》式的故事,那部电影在讲述时也显示了一种异教式的宽容姿态。 作为创作的元指涉也很好理解,舒尔茨的生平和作品经历了被诗人和研究吉卜赛生活的学者耶日•菲科夫斯基考古并重新发现的过程,而舒尔茨本人则多次把自己的写作类比为是对童年记忆的考古学研究。“我们通常认为词是现实的影子,是它的符号。翻转这一表述才会更为正确:现实是词的影子。哲学实际上是历史语言学,是对词深度地、创造性地探险。”在他看来,写作类似于巫术,或是神话,通过这种行为,他可以召回自己的童年,也就是时间尚未解体的那一刻,那时的宇宙处于原始的发酵和圆满之中,一本普通的日历书可以被当作唯一的世界之书来反复品咋,而一个孩子可以从中窥探到世界上所有的秘密,比成人世界的加起来还要多。童年之后的一切都不再新鲜,并趋向无限的衰落,人在生命起源阶段对事物的有机把握渐渐被年龄封存。成年就像是废墟,写作者只能通过自己的笔在断垣残壁上寻找昔日的蛛丝马迹。

要在视觉上表达这种空洞的、分崩离析的时间,展示它的磨损和筛子般的千疮百孔,或者是人物的没日没夜的昏睡,就像舒尔茨用文字的炼金术展示的那样,当然不能再采用舒尔茨本人的词汇。哈斯试图在自己的镜头中打通异质的空间,实现舒尔茨在两个相邻的词语之间制造的令人眩晕的效果。比如,影片中有多次,主人公钻到卧室床底(寻找什么或是为了躲藏),暂别了卧室内的对话,却在床底遇到了找了许久的旧书籍或是什么人;当他从床底另一端爬出来,就到了另外一个世界,那里往往正在载歌载舞。于是室内、室外,床底、床上的故事就获得了“隔壁感”,这也是舒尔茨在词语之间成功建立的隔壁感。

 4 ) 时间的沙漏和纽结

百讲这次为我们带来了波兰导演、新现实主义大师沃伊⻬希·哈斯改编自布鲁诺·舒尔茨短片 小说的电影。两小时的电影中,哈斯在支离破碎的沙漏时间里,编制构建起了一场主人公约瑟夫的 梦。从哥特式支离破碎的列⻋上下⻋,到墓碑前的凝视,我们跟着约瑟夫一起,在瑰丽的色彩和华 丽的转场中,感受到了导演在时间纽结的载体下,对于战争、宗教、政治、命运等多个议题的讨 论。任何试图用情节分析去诠释这章华彩的时间咏叹调的尝试都会是徒劳,笔者在这里就电影中几 处视听感官上触动人心之处进行探讨,尝试写下自己的拙⻅和感触。

影片的开头和结尾很有意思,以一个窗外景物的固定镜头开始,变焦到环视整个阴暗的哥特 列⻋,影片的现实冷色调在此埋下了基础;结尾是一个下摇镜头,导演让我们把目光从疗养院下降 到墓碑里,和开头如出一辙的色彩象征着衰败和死亡。整个电影在男主到达疗养院进入房间之后, 直到一片白光梦醒时分,主要部分都在瑰丽的想象世界中进行,色彩的转移也让我们很好地察觉电 影情绪的转移变化。

约瑟夫的梦,他摆弄时间的沙漏,我们是在一个个华丽的转场中感受到的。哈斯很巧妙的借 用一些空间上分割表意的媒介,来呈现情节时间情景场所的变化。导演三次让男主⻆从床铺餐桌底 下爬出,每次爬出就回到了一个时间上全新,空间上熟知的场所。第一次是从故事开始时间点范畴 的家乡小镇,在情妇阿黛拉的家里出逃到繁荣的集市碰⻅父亲,从而引出电影梦境段落中最绚烂荒 诞的场景;第二次是在比安卡的床下面再一次逃离到家中,再一次对父亲的寻找,引出小镇上对于 宗教的讨论;最后一次是从小镇的圣餐桌子下面回到疗养院,目睹蜡像复活的圣迹。每次利用狭窄 空间的转场都象征着约瑟夫对于破碎的沙漏时间的全新认知。另一个令人拍案叫绝的转场方式是利 用水平上的视⻆移动来切换空间。男主第一次就是在破窗缝隙之间窥视,看到女护士带领新的家属 来到疗养院进而镜头平推来到男主的梦境,再次摘开遮挡已经是母亲的家中。之后的电影梦境文本 中也多次出现平移视⻆带来空间转场的效果,每一次都是导演给观众心理上对于情节跳切的暗示和 准备,约瑟夫既是自己时空梦境幻想的主体也是平行镜面的观测者,他在摆弄时间的同时也逃不过 时间纽结的作用。

影片最出彩之处自然是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探讨,不论是视觉直观的呈现方式还是借由男主人 公台词留下的哲学思考都令人印象深刻。视觉上哈斯多用⻓镜头,不同时空维度的景别设置色彩分 明,让观众随着约瑟夫一起梦境遨游,感受时空交替。电影从引路的列⻋员作为开始,男主来到父 亲的疗养院寻找自我,最后梦醒,约瑟夫从床上起身,被医生和护士穿戴上吊灯,继承了列⻋员和

父亲的双重身份。最后对于墓地的收场镜头和男主与医生的争辩,也是很明显的对于沙漏时空下约 瑟夫走向死亡的情节暗示。医生一开始暗示父亲已经死亡,但疗养院想办法冻结时间;在梦境中约 瑟夫和大象⻢戏团关于伟大的讨论;最后对于“可以摆弄空间却没法操纵时间”的疾呼。都让观众很 容易与约瑟夫感同身受,在视觉奇观中敬畏感受时间,同时也超脱于电影文本反思自己对于时间纽 结的把握。

当然,影片中随处可⻅的政治宗教议题以及多处隐喻也是颇为精彩。笔者对于波兰的政治及 宗教历史不甚了解,但哈斯用⻦类、⻝物、蜡像等多处隐喻,既达成了电影场景意项的构建,也完 成了对于战争历史的指向讨论。整个电影就很容易让观众置身于二战前后的波兰去理解历史的轮 回,而其中两次在蜡像处约瑟夫的停留是最为直白明显的典范。首先,蜡像对于人物形象的冻结和 疗养院对于时间沙漏的把玩不谋而合,蜡像超越简单的机械原理开始运动,也构成约瑟夫梦境中对 于时间操作的一个互文。其次,蜡像历史人物的设置也让电影故事放置介于战争历史背景之中。最 后,蜡像的运动,形成视觉奇观,和⻦类的静止构成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对比。

最后,影片充盈的想象力,对于后世影史作品的影响也是显而易⻅的。第一次出现于小镇上 的工人歌舞表演,炫目的咏叹旋转镜头,在匈牙利诗意电影导演⻉拉塔尔的电影中可以多次找到对 应,如《鲸⻥⻢戏团》;对于奇观的塑造,恰到好处的环境背景音和色彩拿捏似乎在科波拉的《现 代启示录》中得到了传承;对于梦境的现实的交织、荒诞的宗教隐喻、特别是楼梯上房间里的裸女 情色暗示,又很难让人不想到南斯拉夫导演库斯图里卡的史诗巨作《地下》等等。哈斯将奇观的完 美展现和政治哲学的探讨隐喻融为一体,让观众彻底沉浸于他编织出的奇幻世界。

#本影评修订版发布于北京大学百周年讲堂官网以及公众号#

 5 ) 荒诞的反战童话式大飞片

看到最后好像才云里雾里的明白了大概。太飞了。
空间与时间双重扭曲。
反战意味明显。
故事是建立在人们对时间可以进行干涉的条件下发生的。男主是一个反思者,一个抗战者的同时又是一个革命者。其父是一个资产家(含贬义)。母亲的出现又像现实,又像把主角推向了另一个更深的梦境。对神的怀疑与相信。对苏格拉底式知识(真理)的追求。战争下女性的焦灼状态。人们对欲望的疯狂追求。自私。利己主义。金钱的力量。对资本主义的抨击。旧当权者的腐朽与新当权者的残暴。人与人自相残害。无穷不尽的战争。人们终将自食恶果。对战争缺少反思。对经验的抛弃。
人们试图掌控一切。人们对生命与自然失去敬畏。阴阳之合失调。现实与梦境。生与死。人间与地下。梦境与梦境。时间与时间。疯狂挤压,扭曲,变形。怪诞。
以上都是我胡逼的。这片太疯了。看不明白。不知道究竟是怪诞的极致还是现实的真实反馈。看的让人痛苦。
(反对战争。反思战争。)
这片必须需要一个好翻译。我看的版本肉眼可见的翻译垃圾。(高度诗化电影看不懂,一定要记得甩锅给翻译哦)

 6 ) 梦魇里被控制也被解脱

是人与创造与记忆的博弈,如果说人是一个整体,那么记忆、创造就是部分,这亦是整体与部分的搏斗,人活着是因,记忆便是果。 没来由的发疯,你在找些什么,在追问什么,你明明知道那不可能有答案,但你就是为之行为乖张,嘶声力竭,因为你知道这样是让你舒服的方式,你必须这样。 梦魇里是一个又一个的元素,你曾经经历过的元素,你把他们拼接起来,构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片段,你感觉你好像要表达些什么,仿佛是上帝的指引,但好像又全是你主观的构造,断定,你想他这样,所以他便这样了。 你给了自己一个答案,有点欢愉,但很遗憾,只要真实的世界没有变动,你就不可能恢复。你一次又一次地想起他们,因为你恨他们,或者爱他们,又或者是一种很复杂的感情,还夹杂着对自己的厌恶。 我们对事物的恐惧往往来自于内心的心虚,不安,其实没有任何事物是黑暗的,是对立的,只是因为我们害怕了。

 短评

太奇幻的时空交错哲学片了,没能看懂,先标。。重看再更新。。这片production design、摄影什么的都太强了,修复版值得等

5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断瓦残垣营阴梦,踽踽独行不可拒;命将终寝旧经复,气若游丝冢前挣。

9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力荐

截止当下,本人看过的最诡异、怪诞、奇幻的电影,没有之一。电影从不合常规的列车车窗外的枯树杈开始,男主角下车经过乱葬岗步入所谓医院的城堡,结满蜘蛛网的餐桌,凌乱摆设与父亲、母亲、幼时偷窥的妓女、恋人……蜡像馆、父亲的病房、父亲的布店……毫无逻辑,场景如同梦境版切换……是场梦?还是临终前回光返照式的人生回溯?值得一提的是这部波兰电影拍摄于1973年,编导的想象力实在丰富,但是这部肯定不能获得大多数人的青睐。

10分钟前
  • 宋元明277
  • 还行

幻像在回憶中盲目遊走,時間就像是沙漏,不斷地倒置,不斷地流瀉。

13分钟前
  • 蘇小北
  • 推荐

很奇幻很诡异,不知道波兰还曾拍过这种片子,那是1973年啊,很可惜原著没看过,不是很能搞懂其中的意思,但大致还算分明,镜头很有意思,音乐和美术十分出色,场景也很迷幻!

16分钟前
  • ★冰凌宫★
  • 力荐

村上当年是否看过这部电影,那里多像初冬的阿美寮。这是梦,所以剧情衔接完全凌乱,但可以感知到主线和背景:寻找晚年的父亲,家乡的店铺,小镇,童年的历险,隐秘的欲望,交织纠缠。日有所思,夜有所想,他的乡愁浓烈。美术超赞超花心思,73年的电影,且都是物理设景不会有电脑特技的侵袭。2014.5.17

18分钟前
  • Η²
  • 力荐

波兰“幻想现实主义”神作之一,某种关于历史和国家的变形表述是这类影片的常态。这部影片根据布鲁诺•舒尔茨的若干短篇小说改编(不只同名短篇),完全是梦的结构,失序的时间循环往复是其最大亮点。影片转场极有想法,广角镜头也用得很有风格。可惜中字太烂看的云山雾罩的……

19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2019-12-10欧盟影展重看,跟着长镜在这座时间折叠朽坏、空间迷失迂回的迷宫里漫游,真的宛如做了一场长长的梦。改编自布鲁诺•舒尔茨《用沙漏做招牌的疗养院》,但也糅合了其他短篇的事件,完整复刻大量意象---在时间断裂的错层里,一个不断出走、无限复活的父亲,女王般的女管家阿德拉,丑陋鸟群(舒尔茨特别偏好)、变形蟑螂、由盛转衰的布店。这座疗养院是一列时光列车,事件充斥每个车厢,无关紧要的事无处安放,经常串联到其他车厢(时空);更是一个巨大的放置时间切片的抽屉,可正反序放映或重组,每推开一扇门就是一个全新或已踏足过的时空黑洞。于是他重游经历了各种大事件,近现代历史被微缩进这个时间迷宫,这是「反刍的、二手的」时间。迷人的废墟景观,超棒的时空转场,想象力澎湃瑰丽,无比强大的东欧超现实啊!

20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我穿过一个疯子的葡萄园,那里遍地横陈着死亡的盛宴;从一个出口爬到另一个出口,诗歌和极乐鸟在头顶盘旋,告诉我什么是永恒的

25分钟前
  • 火山边缘
  • 推荐

喜歡時空的穿梭。可是電影對白高度詩化,難以理解。

28分钟前
  • 熊仔俠
  • 推荐

观于欧盟电影展,天主教国家就是脑洞大,通向死亡的列车,由盲人列车员引路,最后主人公也成了列车员,别具一格的东欧犹太传统,波兰小镇,奥匈帝国开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的王室争斗,两度穿越,倒叙个人的历史和国家的历史,讨论时间和历史的关系,到最后回归主人公的成长史本身,要素很多,大开大阖。来时刚刚飘雪,前门楼子灯火辉煌,散场的时候已是灯火阑珊,只有雪还在下,观影恍如隔世,一如电影本身。

31分钟前
  • Ьь
  • 力荐

不知道毕赣和杨超看过这片子没 但今年突然出现了两个对时间的不确定性如此表达 不由得让人联想到这位波兰大师 然而 如果说哈斯对时间不确定性与进入一个时间无法被限制的空间里的表达是优秀的 那么国内某些人效仿的这个小套路所用的手法只能说是拙劣的

35分钟前
  • 公园最冷的一天
  • 力荐

如同对陌生人的梦境毫无兴趣。

39分钟前
  • hitlike
  • 较差

4.5 如果说看绝大多数电影购买的都是抵达某一处的单程票,而本片却是属于极少数的购买了往返票的电影,只不过回来之后的世界早已不是你出发时的那一个,不可思议的一个接一个的梦境之旅,将线性的一切都彻底颠覆,作为观众也需要抛却一切线性的观影定式,去尝试加入一个疯癫的恐怖狂欢节游行;这不是我读过的那个舒尔茨,这是哈斯与舒尔茨所共同创造的荒诞而可怖的新世界,而两人本分属不同的时代,却能展现共通的属性,更可见时间、历史、人性坟墓深处的那种枯朽、腐坏不会过时

40分钟前
  • 甘草披萨
  • 力荐

#2019欧盟影展##百老汇电影中心#EUFF没有掌声的一次放映,不是因为不好,相反是因为太“神”了。气质独特乃至诡谲怪诞堪比《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男主从坟墓一直爬到阳间的长镜头惊世骇俗,也是影史经典收尾之一。卡夫卡式的怪诞,浮生若梦亦真亦幻,那个气氛诡异可以让时间静止甚至倒流的疗养院,未尝不是《魔山》的翻版,是生死爱欲的另一场放荡投影。除了亦生亦死似疯未疯的男主约瑟夫,那个存活在回忆里的父亲是影片的另一主角。过去乃至人类历史都是鲜活荒诞的,而现世却是死一样的静寂,宛如瘟疫过后的屠场。鸟的死亡预示着什么,人的消逝又有何种意义?电影主要还是在讨论时间,操控时间本身值得商榷,让腐烂的梦魇一般的过去重现更是罪恶,时间就像上帝的一张神秘之网,深陷其中的人们欢笑哀嚎却无济于事,时间永远不可抗拒。

43分钟前
  • 瑞波恩
  • 力荐

8.0/10。FUCK!!!!!疯人院协奏曲。这片简直太让我想起祖拉斯基了。异端,恐怖,奇幻,隐喻,谜一般的赏心悦目;色调、服装、布景、构图、台词、镜头,如痴如狂,如梦如幻,牛逼得有些过份。|我借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这是波兰人自己的《格利佛漫游记》。

48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太强大了。很多处看得非常感动,快刀的字幕翻译虽然有点别扭,但可以自行脑补其中诗意,画面感很好。对父子的感情描写得抽象又细致,有个递进的过程,个人感觉更像是一个心中有愧的青年来到养老院看望临终父亲的精神描摹,但视角有些利用父亲的神志不清。全片太有梦的状态了,要知道还原梦有多难。

50分钟前
  • U 兔
  • 力荐

说因为疗养院是影射走下坡的波兰政府,1973年其实不被允许选送戛纳,是偷偷“走私”到了法国然后拿下的评审团奖。Has刻意用三个不同颜色滤镜来拍三条时间线,勾兑编织在地狱灵界似的疗养院里,处处诡异影射二战法西斯对波兰犹太人的迫害屠杀。时间不是直线,而以螺旋状循环轮回在两个平行世界。很妙。

51分钟前
  • coie
  • 推荐

一眼就被看穿了;布景、灯光太舞台化了;表演差;剧本在耍猴

52分钟前
  • 1
  • 还行

我的记忆,它们本是游荡和迷失的书页,如今在异象之间,它们终于结集,尔后引诱我进入沙漏滴成的泥潭,迫使我重返,迫使我面对:我是无人收聚的羊;我是虫蛀的衣裳;我是灭绝的烂物。我制造的记忆如今制造了我,我穿行而过的语句如今穿行于我,最终它们一页一页,与我的一切一同消耗在无指望之中。

53分钟前
  • 电个爆炸头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