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队

HD中字

主演:赵怡文,江雨晨,中野阳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2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乐队 剧照 NO.1乐队 剧照 NO.2乐队 剧照 NO.3乐队 剧照 NO.4乐队 剧照 NO.5乐队 剧照 NO.6乐队 剧照 NO.13乐队 剧照 NO.14乐队 剧照 NO.15乐队 剧照 NO.16乐队 剧照 NO.17乐队 剧照 NO.18乐队 剧照 NO.19乐队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比较喜欢英文片名,FOLLOW——追随

包含剧透。不过这个流水账剧情其实也无所谓被剧透真的。

《乐队》不只是反应了摇滚乐的现状,

也反应了中国摇滚乐迷的现状。

摇滚乐,在国外不过也是流行音乐的一个分支,在中国,成了必须和流行音乐区分开的类目,充斥着盲目、假道学和标榜个性,强行装逼。(彭磊的朋友圈为什么说发窦唯的就拉黑。他不是不喜欢窦唯,他是不喜欢吹窦唯的现象。)

怡文,一个生活乏善可陈的女学生,因为无聊,因为喜欢科本,爱屋及乌喜欢上了摇滚。如同片中科本所说:我不知道为什么中国那么多人召唤我。

然后怡文就去听live house,追随了一支唱了国语填词科本的歌的乐队。虽说和贝斯手关系较好,后来却跟主唱好上。主唱一开始玩brit pop,后来又玩车库,因为唱歌调不准,又玩死金。风格不固定,写歌不用心,一会儿得半夜写歌,一会儿得扯日本文学,一会儿学墨丘利搞基,一会儿学哈草,一会儿处上一个哥特鬼妹,然后要去罗马尼亚玩黑金属。整天欲作新词强说愁。

然后怡文想自己组乐队了。不会音乐的她跑去迷笛学校。可是课堂上最简单的三和弦大小调讲解,她都能听睡着。练琴房里,一个学员整个下午都在对着节拍器爬同一个格子,而当她走进练琴房,就简单瞎扒拉两下吉他然后发呆。原来掌握音乐,比她想象中枯燥很多。

怡文才气还挺不错,用一些音效采样和cool edit,写出了AFTER PARTY这首歌。但写出这首歌的她并没有多开心,因为整个过程她慢慢认识到的,她身边的摇滚,从市场到乐手到整个社会审美,都很扭曲。

于是她放弃了这个摇滚梦。科本最终也释然离她而去。

在所有主流价值观都在鼓吹文艺梦想,所有的摇滚类文艺作品都在鼓吹和平爱和自由,鼓吹让年轻人追梦。彭磊结合自身经历,用这部《乐队》试图告诉大部分摇滚乐迷,年少时的文艺梦,只不过是一时的热情,只不过是因为年轻人们对阅历的缺乏,才会盲目恋上滚圈文化的那些矫揉造作。当真的摇滚,没你想象中的高尚,当真玩摇滚,没你想象中的好玩。

 2 ) 《乐队》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竞赛单元“亚洲新人奖”

《乐队》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竞赛单元“亚洲新人奖”,导演彭磊及主创将出席上海的活动,上海的朋友们可以看到这部影片啦!

 3 ) 不会画画的摇滚乐手不是好导演

看过彭磊的书《生命因你而火热》,电影《乐队》里很多部分都像彭磊的自传(跟半夜坐飞碟来的已故音乐偶像在一起睡觉和失落时获得的陪伴,很魔幻,也很真实,每一个拥有哪项热爱的人,一定都有这样无数个黑夜中给予自己指引的前辈)。许多细节一本正经的外表下,都带着内心对现实的种种嘲讽(这很彭磊),包括创作与市场需求的冲突。 女主赵怡文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宠辱不惊得仿佛性冷淡,但就像歌里唱的“不代表我心里没有爱”。(感觉桂纶镁、周冬雨貌似也经常出演这类型审美的角色,不过很喜欢本片女主清新脱俗又内心笃定的气质。) 一个早熟懵懂青涩聪慧(外表也许在普通人眼中看起来孤僻但实际上有自己的小宇宙,视身边人为傻逼,音乐是无聊生活里唯一救赎)的摇滚少女,在乌七八糟的摇滚人环境中出淤泥而不染,始终是至纯至真的那个。 挺享受这部片的节奏,慢慢地,却让人没有不耐烦(这一点和彭磊也喜欢的贾樟柯的电影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是每一个镜头都看得很舒服(当然跟女主颜值也有很多关系),像一首歌的主歌(叙事部分)和副歌(间断出现的唱的部分)交替荡漾开去。 当迷上一个人的时候,果然研究他的一切都堪比看侦探小说,在电影《乐队》里再一次认识了彭磊,和他走过的路。

 4 ) 因为知道<乐队>是彭磊导演的,所以我去看了

记得那场观影仅有2人的场次,其实这样的场面是能预料的,真正吸引我的是片中对于柯本的提及,还有那层深深挥之不去的北京情结,虽然我是个本地土著上海人,最重要的还是我热爱摇滚乐,在心底深处。
   《乐队》中还有著名话剧大师孟金辉的参与,当他的名字赫然出现在大屏幕的时候,心想应该会不错的。大概的剧情是,女孩对柯本狂热盲目的爱,决定了自己要学习摇滚乐,显然这只是冲动,到了真正学乐器的时候,她却睡着了。摇滚乐真正呈现鲜活一面的时候,往往就是站在舞台上,女孩和她的朋友们站在台下,观看着,蜜三刀,重塑的演出。于是,女孩和朋友开始写歌,和乐队合作,在MAO的演出,被经纪公司看中,老板说什么摇滚,要做的音乐是当下流行的,懂么?最后“摩登天空”公司倒闭了。显然彭导揭露的是现下恶劣的唱片业。
   说《乐队》的音乐,还是在电影中占了强项的,是彭导的专业,配乐都很用心,贴切着剧情的转变。
   说《乐队》的画面感,个人认为依旧停留在拍摄MV或拍片的水准上,电影中的画面感都很强,单独剪接一张,都是个高水准的片,包括电影的灯光,道具,视觉感都很不错,但是每个镜头构图的雷同,不免给人以单调感,产生视觉疲劳。就见坐在我前排的妹子在不停的用手机拍照着。
   再说《乐队》的剧情,往往坐在电影院的人们花了几十元是想来看明白电影讲的是什么,结局是什么?《乐队》故事剧情间隔性的穿插着,有点不知所云的中心思想,结局女孩背着吉他离开北京,但是在北京站又折回了。对于一个真正爱好摇滚的我来说,更希望看到的是,摇滚乐积极向上,独立精神,美好的一面,在影片中,充斥着更多的无奈,颓废的情景。让一个不是热爱摇滚乐的人,怎么能爱上他那?
   本人是因为超载这个乐队,喜欢上摇滚乐的,更多喜欢那会乐队积极向上的精神,2005年前后为了摇滚乐打飞的去北京看演出,因为我一直认为上海不是摇滚的热土,看不到真正的精神所在。
   看完《乐队》真正感谢彭导的是,让我脑海中的鼓楼,MAO,北京站,结冰的后海........各种北京的画面,渐渐的又深刻了,这种情节是伴随着摇滚乐的,无法抹去。
   但是真正有如此感受的人,还是少数,所以注定了电影惨淡的收视率。以后的问题是,如何真正让摇滚乐从小众变成大众的时候,也许摇滚电影将不会再被排挤,可重点是摇滚乐得真正说出你的意义所在?不然中国的摇滚乐依旧将小众或者是退后............

 5 ) 我不想模仿你,那么我的出路在哪里?

今天二刷了彭磊导演的电影乐队(follow),感觉比第一遍看到了更多的东西。还是想随手记下点什么,因为过不了多久就要开始遗忘。用记录的方式更能够留下一些东西来,我是这么认为的。

二刷相较于一刷的好处在于,不那么会被影片的外表所带着走,会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其表达的内容上。影片的中文名字叫做乐队,英文名字为follow,翻译过来就是模仿。彭磊将其影片的主旨放在了英文名里。讲述了一群心怀被欧美摇滚所吸引,怀一腔摇滚梦想却因自身功底不扎实、国内没有良好的土壤而感到前途迷茫的中国地下摇滚青年。他们看上去有些狼狈不堪、装逼过头。但从某种程度来说他们是单纯而真诚的。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当时中国地下摇滚圈的现状。 我觉得自己越来越喜欢Even这个女孩儿了,虽然我不可能成为她,但她更像我内心的一部分缩影。她听nirvana,爱柯本到癫狂。她是披着皮搂儿穿着花裤子背着不会弹的电吉他在街头和livehouse晃悠的北京女孩儿,她想玩摇滚,却什么也不会。她想站上舞台,想玩男的,却没有人等待她。彭磊让女孩来做乐队电影的主人公可真是太高明了,她就像带着一道光一般,承载了太多男孩无法承载的东西。 当然还有中野阳、小P、小武几个熟悉面孔。可能由于本来就是圈内人,气质什么的不用演就对味儿。 我还挺爱这片儿的一股拙劲儿,不管是人物表现还是拍摄。就像是彭磊本人的呓语,不加修饰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从小P介绍自己收藏的吉他,到中野阳大谈日本文学。女主和朋友在野地里采草叶子,再用剪刀剪出大麻的形状。说好听点叫拙意,说难听点可真是透着一股二逼的气息。但二刷的我竟渐渐觉得这种处理还挺绝的。当然还有彭磊一贯的蔫儿坏劲儿,例如每片必有的搞gay情节,客串自嘲等等就不多提了。 再回到标题本身。影片20分钟的名场面,中文瞎逼翻译版smells like teen spirit听起来让人啼笑皆非。玩乐队的音乐没学会多少,装逼睡果吸大麻倒是学得一套一套的。唱片公司不支持、市场没前景。那么中国到底有摇滚乐吗?柯特的鬼魂离开之前对女主说的话,似乎表明了彭磊本人的态度:“中国有很多人一直在呼唤我,所以我就来到了这里。但我不属于这里,我不属于中国。”虽说悲观了些,但事实如此。如若音乐人们没有自己的思想与表达,没有扎实的音乐功底,没有真正的情怀、血性与魄力,中国就永远不会有摇滚乐。 但在我看来,这样一批音乐人其实已经有了,只不过他们的数量还太少太少,市场给他们的回馈也太少太少。其实无论摇滚还是流行,多一些自我,少一些跟随,那就是成功的,无可否认的。毕竟音乐无高低,表达无贵贱。

 6 ) 我就随便写 你们随便看

早就听闻新裤子的彭磊是名新锐导演 今天得以有幸一观其究竟
不得不说彭导演还是动用了不少圈子关系 蜜三刀 重塑 Joyside...题材其实很好 但是就如同电影所表现得那样 中国摇滚的处境基本属于尴尬又游离于主流之外 就和片中小P说的一样:“哪怕崔健走了摇滚也在中国火不起来” 多少有志于摇滚的青年又都被生活所逼迫
但的确又存在像中野阳所饰演的角色一样朝三暮四又不思进取的颓废人物 而女主角空有一颗摇滚心又不练琴又只死磕Grunge视科本为精神偶像 你说这样能好的了吗 个人以为就是Sid 科本这样的人带坏了一群懵懂的小少年
细节挺有意思的 什么张炬和麦卡特尼的贝斯啊 在琴上画Dick啊 跑到荒郊野外找weed啊...感觉 我不想失去你 的这个不插电版还是挺好听的 貌似是旅行团唱的 照例贴个地址吧http://www.xiami.com/song/1769244650?spm=a1z1s.6632057.350708705.1.EeAM6E

 总之感觉这部片子看下来对中国未来的摇滚发展更迷茫了 不是没拍好 是没Get到点

 短评

我最喜欢的一种写作风格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我觉得彭磊这部电影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一本正经地胡搞,该讽刺的一样都跑不了。

3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好棒!彭导独特的后现代二缺风格!

6分钟前
  • 大西瓜™
  • 力荐

好看死了!彭磊这么纯情的。

11分钟前
  • 次非
  • 推荐

-_-#

12分钟前
  • S.Dummy
  • 还行

从彭磊这我学会了,把自己所有的负面情绪都通过社交媒体和艺术创作发泄出去,把所有的好情绪都留给家人,就会活成一个特别平和幸福且艺术成功的中年人。哈哈哈哈哈。

15分钟前
  • 衣加
  • 还行

她说这不是电影而是梦想 是梦想就应该给满分

20分钟前
  • cao
  • 力荐

彭磊这个不用正反打只用同轴跳切的片儿逗死了,那种一本正经的搞笑劲儿。比较有趣的是声画关系,一个劲儿地灌音乐。有两段剪辑不错,冰上漫步,以及结尾北京站和舞台的剪辑。柯特科本简直是“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这片儿是个晚生了十几年的第六代电影,与90年代初那批比起来,少了政治多了消费主义

21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这部中国的摇滚电影带着一股可爱的温吞劲儿,彭导劲儿。什么都觉得有意思,什么又都不敢和懒得去接近;有劲没劲的反正电影就这么散漫的出来了。

25分钟前
  • 大何大何
  • 力荐

其实还算挺有反思精神的吧。而且那种认真的傻逼气息能够贯穿始终,一直卖萌,还不招人腻烦,难得。

27分钟前
  • 皮革业
  • 还行

外行人真心拍的作品,说实话从剧本到摄影到音效都什么也不是,看得出成本不足可能就按照故事版拍的。但片子的视角和几个小构思可以看得出他们的努力。片子很搞笑,但仅仅对于有情感共鸣的人而言,我想,制片方哪怕多投入一些,效果就会翻翻。可怜的独立电影呀

29分钟前
  • 语焉
  • 还行

浮夸,矫情,自命不凡,外加病态的歇斯底里和莫名其妙,以摇滚的名义躲避社会,拒绝责任以及泡妞种种,是一个完全门外汉的我对现在大多数所谓摇滚乐的意见。玩乐团的彭磊倒是把这些拍了个透彻。只不过,同样不由分说迷恋一种精神寄托的我们,究竟是对还是错?——sfisme

33分钟前
  • Song³
  • 还行

获得龙标可能是这部影片最大的意义。

36分钟前
  • 神甫
  • 还行

梦游症患者跟轻度嗑药男的集合。没想到,Following比我想象中的要好,不对,好像是叫Follow……

37分钟前
  • 木卫二
  • 较差

两星都给yangyang.............人总要成熟的,并不是一直在干一件已经过时的事,还毫无头绪。

42分钟前
  • RINGO
  • 较差

那些年的矫情转眼就没人懂了。

45分钟前
  • 张百万
  • 推荐

时至今日我终于可以客观说一句,彭磊,我真的特别特别特别喜欢你,喜欢到你长得像张嘉佳也没关系,可是实在没办法接受你三番四次的狗屎电影。(四颗星的分数完全出于脑残粉的主观意识)

46分钟前
  • 筷喜旺
  • 推荐

整个电影还是拍得有些笨拙得可爱,尤其kurt那部分换个表现方式或许就不会那么奇怪不融合了。摄影剧情什么的弱些,但还是有不少纯粹的发光的东西。 Even的电影处女作,表演带着青涩又还是让人爱得不行(我为even加一星)! 还有头回听到江老蔫儿说话,也开始喜欢她了,哈哈。 推荐观看

51分钟前
  • shu
  • 还行

“当我不用去上学,我要真正的男朋友。我从鼓楼走到MAO, 还没有找到他。"

52分钟前
  • 疼疼(电动版
  • 推荐

彭磊自编自导的身边人身边事,情绪跟中国摇滚一样迷茫绝望: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很装逼也很自卑,只好等到片中所说“过了这个年龄,失去全部的兴趣和热情”。配乐不出意外喧宾夺主,从故事与视听连贯性上看难说是部合格的电影;然而因其源于第一人称视点,情感无妄而真实。@MOMA点映/交流

57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较差

电影的英文名儿起的好~FOLLOW~跟随~~起的太好了~~果儿跟随乐手,崇拜者跟随乐队,中国摇滚跟随外国的摇滚~~滋滋滋~~拍的太好了!完全中枪!!

1小时前
  • 𝙆𝙪𝙖𝙧☾
  • 力荐